《智能工厂》第二百三十三章遥望台湾[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时候盛怒之下,海陆空三军齐动,对于年轻的南联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输掉战争或许未必,但近十年来的基业,定然要毁于一旦,为他人做嫁衣?
    这并不是南联所需要的,更不是钟泱所需要的。所以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事若可为,当然会追加投资,事情如果出了纰漏,那地宫肯定要抽身离开,置身事外的。
    台湾反日情绪的低落,钟泱其实也都理解。无论在道德舆论上怎么谴责,日本人对台湾人,的确比建奴一族对待当地汉民要好上许多。所谓同胞,在这个时代不过是一句狗屁,建奴何尝把汉人当自己人?
    甲午战争以前,日本并没有奢望从建奴那里夺得台湾。所以对于突然到手的台湾,日本并没有及时制定出治理台湾的统治方针。不过最后的事实证明:建奴集团的智商,是没有底限的。
    《马关条约》最终还是签订了,将台湾拱手与人,从此两岸相隔,百年无期。
    这在刚刚获得宝岛台湾的早期,比较开明的日本人提出采用美国和德国的联邦制,将台湾作为日本的一个自治联邦;比较保守的人提出将台湾的当地居民全部赶走,把台湾变成纯粹的日本人居住的土地。日本政府一时也无法确定台湾的统治方针,只好采取‘无方针‘的走一步看一步的摸索政策。
    经过了后藤新平的***裁统治,现在的台湾,在斗争上基本已经难以用武力的形式,面对日本的残酷镇压,不得已而选择了更为“和平”的举动。
    那就是在政治地位上谋求台湾的自治,但考虑到完全的自治要求,势必会引起日本的强烈反应,引来严苛的镇压,对台湾人的民族解放反而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其政治运动的重点,就放在争取台湾人的参政权上,要求日本政府给予台湾人和日本人一样的平等待遇。
    这些温和的改革派,当然并非钟泱所争取的目标,他所想要鼓动的,是那些激进的反日分子。即使十数年来,在空前的军事力量打击之下,上点规模的起义军都难得一见。可这并不代表,那里就没有着想采用武力对抗的个人或者组织。
    在异民族的殖民统治下,被统治民族的文化被破坏,政治被压迫,经济被榨取,出现抵制和反抗是必然之事。而在台湾人之中,必然有着想要以武装暴动的方式对日本的统治进行抵抗的民族主义者。
    这些人,才是地宫要资助的对象。只不过这种事情还只是开始,规模和性质,都还未到需要钟泱亲自出面的程度。况且现在人才匮乏,钟泱也认为需要培养一些有才能的新人。吴福宁,就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选择吴福宁,正是因为他本身就担任着地宫上海分部的干部职位。而上海,正好是台湾爱国志士开展反日活动的大后方。
    就在吴福宁和钟泱在车上商议着资助台湾反日组织的相关事宜之时,位于上海的“日本租界”里,一群来自北方的恶狼,也正好抵达了虹口。北伐轰轰烈烈,中国北方的军事和经济力量,都大为削弱。
    面对着这样的时局,贪婪无度的日本军方也开始了他们想要鲸吞中国的野望。内心之中那犹如烈焰的欲念之火,使得这批凶狠狡诈的狼群,再也按耐不住心情,开始蠢蠢欲动。
    上海日租界,不同于天津日租界、汉口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和重庆日租界这5个正式的日本租界,实际上仅是现今的中国单方面对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区和东区,主要是虹口和杨树浦两地的日本势力的一种习惯称呼。
    191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设立日捕股,11月20日,30名日本巡捕到位,接管虹口地区的公共治安事务。到了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爆发,日本更是借口保护侨民,于6月9日派遣海军陆战队抵沪,入驻虹口地区。
    今年**军北伐占领上海,日军也于四川北路布防,双方一度僵持,导致租界区关系紧张,各国侨民人人自危。
    虹口,这个日本侨民聚居之地,如今正部属着数千的日本正规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名为保护侨民,实际上主要目的还是意图在暗中加强自己在上海的影响力。这个关键性的经济中心,对于日本攻略中国具有着重要意义。
    一个日式风格的酒馆里,两个身着陆军军服的青年士官,正围着一个一个身穿和服的年轻人坐着。三人不停的喝着清酒,相谈甚欢,席间小声不断。
    “池田中佐,恭喜你此次高升,担任华中地区情报干部。”原来,此人正是当年与钟泱有过一面之缘的池田广曜。只不过昔日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年轻人,如今早已姿态从容,神色沉凝,气度不凡。
    这八年来的磨练,终于也使得这块璞玉焕发出了自身的光彩。但逐渐平复下来的局势,也似乎因此人的到来而开始弥漫出血腥的气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