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二百二十四章芯片生产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二十四章芯片生产
    就在钟泱和张茵茵正携手同游桂西等地的湖光山色之际,位于南沙鹿颈路一带的天宇集团总部,陈泽正在和李全旺等集团负责人开着私底下的小会。
    陈泽的手中正把玩着一片有着黑色外观的扁平状胶质物,就是手里面这一片毫不起眼的小东西,却让这个如今身价难以计数的年轻富豪心中唏嘘不已。
    就在不久前的内部技术交流会上,钟泱在陈泽和伊忠明面前拿出了这一个名叫4004的微处理器。其规格为1/8英寸英寸,包含仅2000多个晶体管,采用的是第四研究所10微米PMOS技术生产。
    作为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电脑芯片元件,它原本应该会在1971年才被英特尔公司公开发布。但在这个时空,钟泱将这个时间提前了将近半个世纪。
    微电子技术,这种主宰着未来数百年历史的关键性工艺,将在几乎所有领域引发理念性的革新。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所有的这些人类关注着的因素,将统统被信息化的**技术所凝聚在这一块小小的芯片之上。
    即便是没有真正感受到过这种伟岸的力量,陈泽依旧在钟泱所规划出的宏伟蓝图之中,心潮翻涌,思绪澎湃。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拥有这种技术,垄断所带来的,可不仅仅是数之不尽的财富。
    名誉、地位、权势、社会影响力,这些才是如今的他所追求的。财富,不过仅仅是其中那一点点可有可无的佐料,并非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在生产技术上,所需要的准备并不麻烦,真正麻烦的是兴华社。”李全旺是公司的主要核心领导层之一,对于古文会的事情,他多少也知道些内幕。芯片的垄断生产,天宇集团如果想要抓在手中,就必须和兴华社竞争。
    坐在陈泽右手边那位眉清目秀的青年,白皙的皮肤比女子还要莹润几分,但两道剑眉高耸,却也在秀美的外表下凸显出了他英武的气质,声音更是低沉而有磁性:“刘浩然那里,并没有传出任何风声,应该不会和我们竞争。”
    两大经济实体之间的明争暗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是利益分歧所决定的。共苦不难,同甘不易,而且必要的竞争也是需要的,钟泱并不反对这样的事情,只要不破坏体系的稳定就好。
    “在这件事情上,你们无须插手,我会处理好的。”端坐在中间的位置上,陈泽目光低沉,面无表情的说着,让人猜不透他的心思。不过既然老板自己都发话了,李全旺和刘柱林也不好多说什么。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陈泽比他们想得更远一些,这和眼光或者智慧什么的无关,完全是因为资讯的不对称所置。从一开始,芯片的加工生产,便只有天宇集团这么个人选。
    如果没有数年的科技积累,没有在冶金、精密机械加工、化学工业上的足够技术支持,电子工业要想一步登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恰恰在这方面,兴华社无法与天宇集团比拼,刘浩然的企业更像一个从事贸易的组织。
    虽然本身也有着下属的工厂,但在整体的技术实力上,难以和天宇集团比拼。不过相对的,在商品贸易领域,天宇集团也难以和兴华社一般。这是各自在初始领域上的选择方向不同所导致的差异。
    就如同一个国家,想着依靠一次大规模技术引进,就实现科技大跃进,有这种想法的人,便是不尊重科学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立足于长久的知识积累和人才积淀,并非一朝一夕。钟泱和一群伙伴花费了八年的时间,才在这里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链体系。
    芯片的生产工艺交给谁,陈泽根本毫不关心,他现在在意的,是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钟泱最近把造船业的一部分中游产业,分润给了刘浩然,这件事情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兴华社正在朝着技术领域进军。
    天宇集团目前的主要领域是机械生产以及金属加工,是几乎所有工厂的机器产品供应商。而且在生产工艺等技术研发领域上,拥有着强劲无比的实力。汽车工业就掌握在陈泽手中,但钟泱现在把造船业慢慢向兴华社倾斜,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虽然没有明说,但都是多年的老相识了,钟泱的意思陈泽又岂回不明白。他并不希望自己垄断着整个技术体系,而是在方向上进行划分。基本上天宇集团的发展方向目前是针对国内以及陆地。
    而刘浩然,应该就是海洋和贸易了。南洋的计划估计也要开展了吧,虽然未必需要刘浩然亲自出马,但大的方向上进行把握,却是必不可少的。不单只如此,东南诸省的局面正在渐渐平稳下来,古文会也该是时候开展美洲的攻略了。
    想到如今的自己,居然能在如此之高的角度去影响着世界,这样的成就感果然让人深深迷醉于其中,难以自拔。
    南沙超世代科技园西北角的一处封闭式园区内,坐落着一座圆柱体外观的大型建筑物。外墙都是特制的钢化玻璃,于阳光映照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仿佛一颗巨大无比的绿宝石。
    这里是一处芯片加工厂,所拥有的技术力量非常之强。芯片这种玩意儿,主要难就难在加工精度上。如果没有高精度的生产线和完整的生产工艺流程,就完全没办法生产精密的集成电路芯片来。
    在这个大型的高科技芯片工厂内部,所有的设备均是在亚空间里面制造的,更是采用了远超整个时代的激光定位技术,精度极高。负责人是翟柱峰,一个相貌有些萎缩的怪叔叔,皱巴巴的衣服上,却意外的非常干净整洁。
    而且整个人也不显邋遢,收拾得整整齐齐的,这也是必须。整个工厂的核心内部区域,都是无尘化的工作环境,邋遢在这里,是绝不允许的
    一个又一个穿着密封式防尘服的工作人员,不断的进行着自己的工作。如果不是员工们都走在地面上,简直就像是在太空站工作一般了,只不过太空衣换成了防尘服。
    南沙南郊现在是著名的工厂区域,有数十个大型私营工厂,全部都是在中国数得上号的大型军工企业。一部分属于天宇集团,一部分则属于南联,而坐落于旁边不远处的南沙超世代科技园区,反而还籍籍无名。
    但是又有谁能想象得到,在这个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将会给整个实际的军事科技发展,带来新的技术**。傻大粗的武器装备,将会被高精密的科技优势产物所取代。火炮不再是战争之神,导弹这种跨时代的利器,已经有了诞生所需的土壤。
    随着战争的巨大压力,南联的重心将从经济建设转向军事方面,这些老军工大多面临着产能扩张以及巨额财政拨款的盛荆在这么多军工企业中,说起“大铳”这座火炮军工生产厂,整个南方,无人不晓?
    “大铳”是因为它的商标就是一尊火炮,其正式单位名称是东南军工生产厂,是南联军方自己武器制造产业的下属分厂,占地八百四十亩,拥有职工近万人,是粤省首屈一指的大厂。
    而精密电子研究所是南沙超世代科技园区的一所下属研究所,但并不和总园区在一个地方办公,它就在“大铳”公司旁边。研究所的内外设有两层保密警戒,避免了敌特刺探情报,也是为了实现技术上的垄断优势。
    盛夏之际,艳阳高照,可炎热的气温却无法影响研究所内的气氛。大型的空调制冷系统,正在满负荷运作着,为研究工作人员提供着舒适的环境。而在精密电子研究所内,也看不出有一点闷热的气象。
    说是研究所,但其实这里也是一处精密电子仪器生产基地。
    翟柱峰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所里的每一个技术人员,都是南联的功臣,大家经过三年年多玩命的工作,硬是从当初的一知半解,变成各自所负责项目的行家里手,包括翟柱峰自己在内,这中间所付出的辛苦和汗水,谁不是心中有数?
    最近,他们终于将天书般的航电雷达图纸,生吞活剥地理解了,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分析这些电路的具体效用,希望能寻找商业化的替代产品,重新设计电路图,转化为以当前的生产工艺也可以批量加工的产品。
    这种努力和奋斗,就是身在其中的翟柱峰,也时常忍不住为之激动不已。
    目前世界上,也只有自己这一个团队正在进行着这方面的技术研发,这是何等的自豪中国人,有一次走在了世界的尖端电子研究所的芯片研究进度,虽然依旧没有多大改进,光是用药水侵蚀芯片外壳,以露出内部线路,就已经损坏了十五块第四研究所提供的第一代芯片。
    周飞火无聊地站在大门口警戒线外,一名哨兵紧握着手中的武器,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全然不顾他曾经在翟柱峰带领下,进入过这里。
    25式冲锋枪,口径七点六二毫米,口径毫米,枪长七百四十毫米,折叠后四百七十毫米,全重一点九公斤,使用五一式手枪子弹,理论射速一千发/每分钟,可以瞬间将一个人打成筛子。
    看着哨兵手上的冲锋枪,这些数据自然而然浮上心头。没办法,作为军火贩子,对这些东西太熟悉了。当初和桂西的陆荣廷以及沈鸿英,私下里的军火交易可就不曾断过,没少给**党找麻烦。
    他绕过哨兵,看向警戒横栏后面的那名下士班长,在他武装带上,周飞火只看到手枪套,就知道那是什么枪。
    七点六二毫米毫米,23式手枪。这些枪都是他玩腻了的,一点也不能提起他的兴趣。
    倒是岗亭里那位战士手持的最新款HK-416自动步枪,还有隐约露出来的洪流III型班用机枪,还有些让他能打起精神,这分明是才定型不久的,枪管上闪亮着瓦蓝的光芒。
    直到周飞火都准备开始研究,当他突然动作的时候,对方会采用怎样的战术动作,会否第一时间将他击毙这个深奥问题的时候,翟柱峰急冲冲地跑步出来了。
    “你带来了?”翟柱峰的表情有些紧张。
    这可以理解。
    周飞火呵呵一笑,拍了拍斜挎在肩膀上的背包。
    “别拍,别拍,你发神经,拍坏了怎么办?”隔着两米远,翟柱峰一步就跳了过来,死死抓着周飞火得手。
    他也不问周飞火,直接就就翻开背包,接着朦胧的光线瞧了一眼,眼珠子一下瞪出来了,眼睛立刻就充了血,欢喜得差点没晕过去
    他完全是语无伦次递交了起来:“就,就是这种芯片,是它,我闭上眼也能想起它的特征,你,你居然真的办到了,这,这,这不怕有一百五十多块吧太好了我们的工作终于可以开展了”
    说完,抬手就要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