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二百零九章子弹口径(二更)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作为一个外行人,钟泱并没有在科研计划上进行太多的干涉,更多的情形下,他都只是提出自己的目标,然后根据技术工作者的建议和需要供应研究设备。九大研究所的所有权和职能管理已经被划分开来,这也是钟泱所倡导的模式。
    包括政治体制,也如此。职权剥离,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体制发展的必须。就以超世代科技园作比喻,钟泱对整个规划区具有所有权,但在管理上,实行委托,让专业人士竞聘上岗,负责具体事务的经营。
    而整个社会体系,也于这个大同小异。公民对国家拥有主权,简称为民权,但执行具体行政工作却是由政府职能部门来负责。行政长官将由议会的选举来决定,现在的内阁正是由李万盛组件的,负责处理联合政府的日常事务。
    因为钟泱和陈泽等人的干涉,目前议会体制内还没有出现有着鲜明政治主张的政党,不过各种利益关联的政治群体之间互相勾连的现象却一直都在蔓延着。
    钟泱对于政党这种文官集团实在是一点好感都没有,但却也知道这种现象难以杜绝。不过宪法之中,却也规定了政党不得插手军队和司法,甚至不能干涉具体行政。总的来说,就是议会有权而无能,政府有能而无权。
    明朝的灭亡,除了人地矛盾以及小冰河时期的侵扰之外,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文官集团的无限膨胀。东林党,就是灭亡明朝的主力军之一,党争误国
    如今的议会,以及即将涌现的各类政党,其实都属于官僚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内阁以及相关的行政官僚。低级官员的任命,绩效考核,全都必须有这一套严格的制度,而非上级领导的主观决定。
    这一点非常重要,是人治与法治的根本区别。
    不过人情因素在官场之中的惯性,也是难以杜绝的现象。可钟泱却丝毫不担心,偶然事件与常态现象,并不等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点他并非不明白。
    超世代科技园区目前的投资总额,难以计数,因为许多工程都是钟泱凭借着不为人知的手段建立起来的。但有据可查的资金流动,就达到了两千五百万华元,几乎就是等值的银元货币。
    在这里,不得不惊叹钟泱所掌握的财富总数。单凭一句话,伊忠明和陈泽他们,就会竭尽全力提供所需要的一切。这不单只是几人的私谊,更在于智能工厂所能提供的巨大利益。陈泽他们虽然也拥有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可毕竟还难以和钟泱相比。
    基本上整个古文会内部,钟泱控制着几乎所有的专利所有权。而且每过一段时间,都能拿出更为现今并且独一无二的技术,无论是天宇集团,还是新华社与青竹化工,都在关键性的技术领域内,对智能工厂有着相当程度的依赖。
    钟泱没有具体拥有什么大规模的经济产业,他所控制的职能单位几乎都和研究以及教育有关。十大研究所,以及更下面为数众多的分支研究机构,南华大学以及其他被古文会收购来的基础教育部门,其价值难以计数。
    仅仅依靠专利费用的收取,十大研究所就能勉强运转起来。除了支付科学家的工资和利润分红,基本上钟泱没有其他太大的支出项目。设备的研发以及制造,在智能工厂的帮助下并未消耗太多的资金。
    这个占地五十五万平方米的地方,成为了整个南沙的科研核心所在,并且已经渐渐在世界的科学领域里具有了一定的地位。毕竟列强国家的情报部门也不是只知道浪费粮食的蛀虫,天宇集团的成就是难以掩盖的。
    不过这种情况钟泱早就有所准备,区区一个新兴的工业园区,最多也就能引起列强的一些关注。至于说引来强敌,被人扼杀在摇篮里,却不怎么可能。南沙就在香港旁边,这里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也是不列颠帝国于东亚的利益精华区所在。
    虽然日不落帝国已经开始日落,但捋虎须的还真没有几个。以如今联合政府展现出来的温和态度,加上天宇集团和英**情六处的利益关系,双方在事实上仍旧是同盟的关系。无论这种建筑在金钱之上的关系多么脆弱,但仍旧具备着相当的保护伞作用。
    各主要列强在一战之中消耗甚大,如今还未曾恢复元气,唯一能对南沙构成事实上威胁的也就只有苏俄以及日本。苏俄远在北方,根本没有能力影响到这里。日本倒是有心有力,可他们的目光还是在针对美国。
    并且日本国内,仍旧关注于在华的满蒙利益圈,对于南中国的局势也比较轻视。所以古文会在这里崛起并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至少未来六年以内,会这样一直持续下去。至于以后,就无所谓了。
    只要大量的导弹驱逐舰和新式巡洋舰的完成下水,大炮巨舰时代就将被画上休止符。一枚或者数枚大型反舰导弹,只需要三十万华元甚至更低,但却能够击沉一艘海上七君主级别的超级战列舰。
    这就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差异,工业化时代也即将迎来巨大的历史变革,数量和体积,已经难以战胜绝对的质量。只可惜,除了正在南沙的少部分华裔高层,世界上的其他人类还未曾注意到这一点。
    关于人类未来文明前进的脚步,被大大的提前了。但世界为此而付出的鲜血,却不会有所减少。甚至可以说,钟泱正在期盼着那个充满火焰与血腥的第二次人类战争之来临。新的华夏文明,将在世界的哀号声中崛起
    这并非是复仇,西方的无道德式自由经济体制必然带来的恶果,人类的原罪,也只能以战争的方式来获得救赎。至于钟泱,他的目的只是在于拯救愿意跟随在华夏这面旗帜下的人。拯救人类,那是耶稣和佛祖的目标。
    从近日开始,钟泱每天的生活基本就是在科技园区和天海阁两点一线之间来回。各主要部门刚刚开始运作,许多事情都要由钟泱坐镇指挥,具体敲定方略以及准则。
    今天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钟泱在研究所的内部核心会议上进行发言,宣布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陆续整理出来的工作章程。超世代科技园区作为一个私人性质的研究机构,却属于联合政府的高度机密区域。
    别说那些在这里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即便是厕所里负责清洁卫生的保洁人员,也会被翻查族谱,以确认其祖宗十八代的身份。有家室,定居于此,性格也比较静肃的,才会被录取。正因为需要讲究的事情比较多,所以即便是清洁工,其薪金也不低,约为同类行业的二点五倍。
    但如果涉及谍报案情,也不是扭送到派出所那么简单的事情了,甚至可能会祸及家人。虽然有些冷酷或者残忍,但却是一个组织严明纪律以及制度所必须的手段。做坏事的人,必须要考虑清楚后果,无论什么时代,连坐之法都不失为最有效的震慑手段。
    一处封闭式圆形空间,内部的墙壁四周都堆放着厚厚的沙袋,并且有联系射击所使用的纸靶,在综合其这个区域的功能属性,这里当是一处武器试验场地无疑。
    钟泱一脸凝重,旁边也站立着不少科研工作者。其中以两人为首,面容冷肃,清亮的眼镜下,目光有些傲然,这位年轻男子是第一研究所所长,专司负责热能武器研发工作的常胜。别看其年纪轻轻,只有二十四岁,却才华横溢,精力充沛,领导着整个部门从事多种单兵武器开发。
    而中等以下口径火炮的设计与制造,也让人不容小视,算是钟泱手下的得力干将。其中第一研究所经手改进后的22A突击步枪,就十分接近后世的AK47,各项使用性能均大同小异。
    “会长,统一口径的步枪子弹选定,还存在着不少争议。但目前来说,主要还是针对于5口径的这三种子弹选择。”带着金丝框眼镜,身材高大,面容白皙,英武而勇锐的外表,与其说是一个科学家,不如说常胜更像一位盛气凌人的战士。
    在这个时代,小口径步枪子弹通常是指8mm以下,而钟泱所定制的标准却是把6mm口径以下的子弹称作小口径。与之相对应的,小口径步枪是指使用口径小于6毫米子弹的步枪,具有重量轻、易操控的特点。
    由于早期的自动步枪使用当时的标准步枪弹药,威力过大连续射击时难于控制而且比较笨重。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人费德洛夫就研制了口径较当时标准步枪小一些的自动步枪,以控制连发精度,但可惜未能引起广泛的重视。
    子弹的口径之争由来已久,只不过目前还并未突出,钟泱之所以提前关注到了这件事情,也是从后世得来的经验。
    子弹口径小型化虽然是一种趋势,但小到什么程度却值得推敲。不要小看这件事情,子弹的生产可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战争的胜负,以及局势的倾斜。
    枪械是各类军用枪支及其配套件的总称,和其它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样,从火绳枪出现至今,枪械技术发展迅猛,直到现在可说仍无止境。尽管枪的种类很多,用途各异,但并不能完全满足未来战争的需要。
    目前第一研究所的兵器专家都在探索枪械发展更新的路子,有的产品已投入使用,把究成果大量应用于部队装备并产生了良好效果。22A突击步枪就是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作为世界上第一支大规模投入使用的突击步枪,绝对会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
    但是使用着7.62×39mm的中间型威力枪弹,也在长达数年的实际训练中总结出了许多缺点。首先就是子弹口径过大,后坐力强,导致连续射击时准确性大幅度下降。第二是该枪的射程强差人意,难以在300米开外与敌军进行对射。
    在后世的历史中,许多人都从越战中美军丢M16拣AK47认为AK47火力强,其实不是这样,M16的子弹口径小瞬间停顿力强,所以对人体的杀伤力强于AK47,而AK47的穿透性较强瞬间停顿力不足,所以经常把人身体打穿没有致死。
    但在丛林战场AK47的子弹不会被木头吸住,而M16因为子弹口径小容易被木材吸住,且早期的M16可靠性差,所以才有美军丢M16拣AK47,其实如果打钢筋混凝土的话M16的穿透性是要比AK47强的说。
    在越战中不需要那么高的精度所以AK才吃香,要是离得远比如300米,基本不会有哪个傻子扔M16拣AK47。
    “相关的性能实验都做好了吗?”针对着这个问题,钟泱也显得异乎寻常的慎重。
    “是的,已经全部完成了。目前摩托化、高机动性的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