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二百零一章西关事件[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见,坚持出师北伐。
    现在情况不同了。苏联第一批武器援助到来后,以后还将陆续有来,孙必须重视鲍罗廷、加仑等人的意见。10月9日,孙在给姜瑞元的函中,提出为了对付商人罢市后的局面,要成立‘**委员会‘,这一崭新的名词显然由苏俄引进。孙镇压商团的决心一定,鲍罗廷即为他拟定了详细的镇压商团的计划。
    10月12日,由孙自任会长的‘**委员会‘成立,鲍罗廷为顾问,领导解决商团问题。13日,广州宣布戒严。14日,省长胡汉民下令解散商团,鲍罗廷、姜瑞元、廖仲恺、谭平山等指挥黄埔学生军、警卫军、工团军、农团军等同时出动,镇压商团,捉拿骨干分子,收缴商团枪械。
    至20日,广州、佛山、东莞、顺德、江门、清远等地商团陆续被缴械、遣散,以‘扣械事件‘引发的‘商团事变‘最后终于以武力平定收场。在镇压商团过程中,不法军人、地痞和土匪乘机在广州商业最繁华的地区:西关一带大肆烧杀抢掠,其结果是悲剧性的。
    整个事情的经过,周华也向钟泱递交了一份经过整理的报告,详细的叙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十月九日,新任代理广州市长李福林取得商团同意,经孙核准,发还扣械,商团纳款二十万,又允许政府抽一次特别捐,其数目相当于广州全市一个月的房屋租金。孙于是日下午电令姜瑞元将扣械移交李福林。
    但同时又另密电姜率全部学生军离开黄埔,运扣械到韶关,参加北伐。次日,孙再电姜,作同样的要求。姜覆电不同意放弃广州,主张死守黄埔,并劝请孙回广州平乱。
    十日下午,商团派队收械,当装运至剩下四箱时,忽有工团军一千五百至二千人,企图冲过商团防线,为商团击败,事后双方均以挑衅相责。按工团军为廖仲恺所组织,以与商团对抗。而廖仲恺这老实过头的傻蛋,明显是被红门的马子任等亲俄分子给利用了。
    商团收械后,发觉不但不足原数,枪械仅有四千支,而原数为九千支;子弹二十余万发,原数二百余万发,而且全是旧械,不是哈佛号运来的新械。
    因此十分气愤,发动罢市如故。
    十一日,孙仿效苏俄办法,组织“**委员会”,自任会长,特派许崇智,廖仲恺,汪兆铭,姜瑞元,谭平山等六人为委员,以弭平商团事变。十二日,吴铁城之警卫军全部回省。十三日,五千军队由东江前线亦调返广州。
    十四日,孙命胡汉民为代理**委员会会长,廖仲恺为秘书,姜瑞元为军事委员长,与苏俄政府代表鲍罗廷共同筹划镇压商团事宜。根据日后在美国发表的鲍氏本人所作的报告,是日会议中,即决定以全力围攻西关,一鼓扑灭商团。
    各小队伍如工团军,甲车队等统归姜瑞元指挥。又以汪精卫为政治部长,吉少山,廖仲恺,谭平山等三人副之,以筹划**委员会及各军队的行动。
    商团方面,陈廉伯等领导者误以滇军的范石生、廖行超等人与福军的李福林对自己的行动表示同情,又恃各县乡民团为后盾,及外国领事团的同情,天真的以为孙不致采取过激手段,故集中西关,戒严自卫,拒绝复市。
    可到了十四日下午,许军,福军与警卫军开始在回澜桥,西门,太平门一带向商团进击,两方相持均四五小时后,吴铁城遂开炮轰击西关。
    十五日晨,商团退守西关内围,以街闸为护,与政府军互相射击。十一时左右,政府军唆使理发工人,以三百箱煤油,放火焚城。西关房屋,密切相连,材料又多用木材,一时火势蔓延,无法控制。下午二时左右,商团遂停止其抵抗。到了晚上,大部份西关已在火焰之中。
    根据地宫提交的报告,**政府军占据屋顶,向逃出街上的人,不分商团难民,乱行射击。一大群难民,逃往太平马路,被政府军迫退回火区,卒至焚毙。
    大火到十七日晨,才自行烧尽。先抢劫,后焚烧的地点,统计大小街道三十余条,商户约二千余家,损失五千万以上;抢劫地点,统计大小街道六十余条,商户一千余家,损失不可估计。其惨酷情形,和清兵入关亦不遑多让。
    计十五日之一天,大焚劫后,商民之希望孙政府停止焚杀,殆与满清兵入粤时,自第一甫杀至第十九甫止,市民叩头谢恩,请勿再杀,同一情形。而暴兵于十六日仍大焚大掠如故,广三码头之放火焚毁,万目共睹,皆知为福军放火。
    十六日下午,长堤一带又抢劫如故。至十七日,本为**政府征服商民之第三日,而**政府仍未宣布解严。福军把守太平路禁止行人,张民达所部大焚大掠后,又在惠爱西路捕杀人多名,被杀者有穿便服,如普通商人者,不问何故,捉到就杀,商民生命危险如此。
    西关屠城之后,孙在粤很难站住脚了。五天后的十月二十三日,北京发生政变,冯玉祥倒戈,促成吴佩孚之下台,与段祺瑞回京组阁。二十四日,冯即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北冯南孙,皆苏俄政府企图操纵中国的安排。当年孙,冯行动一致,绝不是偶然的事,。孙中山遂于十一月十三日启程取道日本北上,这次离开,却是再也没回广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