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百四十八章一切就绪(二更)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陈炯明的通电下野,以及避祸惠州,全都是古文会计划好的。
    按照钟泱所制定好的战略布局,就是要肃清这一带的的原有政治势力。陈炯明理政的才能是有的,可怎么说也是一方大员,绝不可能加入古文会这种民间组织,更不用说听受钟泱的指挥了。
    至于孙逸仙,这种滚肉刀钟泱还真的没把他放在眼里。没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北伐军再广东根本就呆不长,到时候古文会稍一发力,对方也只能选择北上一途。
    驱逐或者打压陈炯明,容易再两广留下恶名,虽然未必就怕,但麻烦始终还是不要的好。所以钟泱必须要借东路讨贼军之手,削掉粤军的根本。
    以孙逸仙的野心和**理念,不把广东弄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他是绝对不会罢休的。到时候裹挟民意,迫走这个瘟神,天宇集团就能以救世主的姿态莅临两广。
    再配合李宗仁莫荣新他们,联合两广,立足东南的大势就足够了。至于陈炯明,让其去香港或者去支持福建也不错,待到古文会培养的行政体系完善之后,再把他召回来好了。不过是一纸公文的事情,想要收服一个落魄的政客,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有着一万五千装备着新式武器的大军,钟泱面对着数量超过8万的北伐军怡然无惧。南沙民团虽然名为民团,但是其战斗力之强悍,士卒训练之严苛,全都凌驾于对方的乌合之众其上。
    不说其他,单是顿顿饱饭,每日一次的肉食供应,就能够让自己的士兵再体魄上比对方强上2倍。
    更何况还有着这个时代而言相当先进的装甲部队,良将也有数员,岂有不胜之理
    单以性能来说,钟泱靠着和德国人一起研究弄出来的这种所谓的第二代坦克,其实也弱得可以。75mm口径的滑膛炮,不到50吨的车身,装甲也不强,难以抵御80mm以上口径的火炮轰击。
    但是这个不强,却是相对于后世的坦克而言的。凭借着采用普通机枪弹药的水冷式重机枪、以及性能各异的步枪和各种土制手榴弹,这个时代的大多数部队,包括了西方列强在内,都对这种第二代坦克毫无办法。
    更何况,钟泱所要面对的只不过是一群还留着旧时代痕迹的军阀部队?孙逸仙的黄埔军校还没开办,学生军也都还没成立。以许崇智为首的这些所谓军官,想要面对着依靠新式训练组建的新粤第四路军,也即是原本的南沙民团,还是力有未逮。
    见众人全都安坐在位置上,等待着钟泱的命令,他也不含糊,当即发布了接下来所必需的行动计划。
    “周华,派出飞机密切关注孙逸仙所部的动向。”
    “月军,你吩咐下去,要让我军全部整备,随时候命。”
    “绍广,整顿财务,把一应战略物资全都安排妥当。”
    “陈泽,你负责和其他的商业协会商团接洽,让他们明白我们的立场。”
    “是”众人齐声而诺。
    飞机,只是那种包着铝皮的木架子飞机,早在1922年9月上旬,第八研究所就和德国人一起弄出了相关的第一代产品。
    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当然不可能直接就弄出喷气式飞机。照着原本的老路子,弄出了单翼的螺旋桨飞机。主要用来侦查敌情,上面连武器都还没来得及安?
    为了对地进行航空拍摄,飞机上特意的加了一个后驾驶座,还在座位的底部安放了一个镜头向下的高倍照相机。
    这样的飞机,暂时只有7架,其中有三架归属于地宫的秘密编制。另外四架则组成了新四军的空军侦查小队,受王立文截至。
    整个古文会,已经进行了新一轮的全面改组。原本的古文会,和天宇集团的关系过于密切了,几乎就是天宇集团的本身,而天宇集团则更像一个傀儡企业。
    这种发展模式,是极端不合理的,所以钟泱决定要进行整改。
    这第一步,就是要让古文会从具体事物中剥离,成为一个俱乐部一样的存在。毕竟是一个以精神文化事业为核心的组织,钟泱不希望古文会变得太过于世俗了。
    这样做之后,就相当于各部的执事和管事一职全都取消了,整个协会的会长依旧是钟泱,而古文会则不再具体干涉世俗机构的运作。专注于收集和整理文化和科技,整个结构也比以前宽松了许多。
    整个南沙地区的统治核心,是以天宇集团为主导,以及身后中下游的庞大企业团体。工业时代,自然是工厂主资本家控制整个社会的运转,这点决不能有所含糊。
    这第二步,整改的内容就是关乎到控制区内的行政体系了。当前所采用的模式是通过考核招收在校学生,至于具体的运转,则参照了内阁总理制度。暂时来说,把政务交给李万盛处理还是可以的。
    倒不是他有管仲之资,乐毅之才,而是行政体系的运转已经走上了最正规的道路,一言一行都有着法度。于体系的内部,即使是钟泱本人,也不能名目张胆的违反律法。
    民政体系主要还是采用了当初陈炯明的提议,建立省议会进行立法,聘用专业的管理人才成为官员,进入政府机构协助体系运转。以避免形成官僚主义和家天下的**死局,至于议会的选举,资本家占了大头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强者比弱者享有更多的权利,这本就是必然。所谓的平等,在钟泱看来,其真意在于保护弱者,使其生命财产安全不被非法剥夺。
    各行各业,都可以成立相关的工会组织,但必须要向官方注册。只要不违反已有的法律,其组织的运作便不受任何个人和团体的干涉。
    最重要的,始终是军事体系的建立和维持,因为现在依旧是乱世。武力才是生存的根基,才是整个体系的最本质保障。
    当前的主要武力组织有各村的自行组建的民团、维持治安的警察、获得省政府承认并且颁发编制旗号的新粤省第四路军,由莫荣新李宗仁等人出面组建的新桂系,秘密编制的机械化旅。
    还有大量接受过的定期军训的工人,也是随时可以征召入伍的兵源。
    至于钟泱自己的那1500名陆战士兵以及规模上万的机械仆役,非是最后的关头,都不会轻易动用。
    再李坚三和程德生的努力下,各村各镇的民团也再农信社的帮助下相继成立,大多数都接受过短期的正规军事训练。基本的素养,例如服从命令、使用和保养枪支、战场急救等技巧都大致上掌握了。
    并且再农信社的宣讲下,农民阶级对于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还是很上心的,情绪高昂。未必就能拉出去和精锐的正规军作战,但是护卫乡里,短时间内阻挡敌军还是能做到的。
    毕竟李少杰所率领的新四军,实力还是很强劲的,再这一亩三分地力,完全可以再短时间内完成集合,向发生动荡的地区出击。
    再加上来到南沙民团大营进行整训的两万桂系士兵,当然也是随时可以拉出来作战的。整个古文会所盘踞的地盘,可谓是固若金汤。
    甚至可以说是东南第一强的军事力量,如果不是顾及陈炯明再当地享有的极高民望,钟泱早就下令攻占广州了。但真要那样做了,以后的许多事情就很难办了,民心向背,始终也还是一个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反正按照钟泱记忆中的历史以及周华收集回来的情报,都显示着粤军必然会在北伐军的打击下分崩离析。既如此,钟泱又须自己来唱这样的黑脸呢?坏人让孙逸仙去当好啦,钟泱需要陈泽去当好人。
    以常人的目光,当然会认为钟泱不握军权是十足的蠢货,日子久了必然会大权旁落。可问题在于,钟泱一直都没有握着权力,他仅仅是再背后对局势施加影响力。
    陈泽和刘浩然,甚至是王立文李宗仁他们之所以会选择俯首领命,完全是因为古文会能给他们提供利益,一个足够他们展现才华的舞台。而不是因为钟泱当上了主公,以利益进行驱使,以理念完成统合,这就是新时代的体系运转理念。
    生产力进化到了如今,**已经完全不是和时代的潮流了,还抱着这种思想的人,完全是再瞎折腾。孙逸仙折腾了大半辈子,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就因为他把政党当成了**的工具。
    至于红门这种畸形的赤化组织,也不是正理,历史上苏俄就是一个例子。死在政委手中的人比死在希特勒手中的人少多了。而红朝也是如此,死在日军铁蹄下的居民,未必有三年灾荒死的人多。
    曾有一个非官方的统计数据,未知真假,不过按照解密的文献来看,几乎就是真的。日本人干过的坏事,未必就有红门多。
    单以奸yin妇女而言,当年被侵害的女知青案件堆积如山,基本上就是个普遍现象。至于因为饥荒和**者的冷酷政策,而饿死的人,就比抗日战争还多了。
    单单是查看豫省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变化,就知道什么叫十室九空了。至于派出军队围住闹灾的地区,不让灾民出境,也不给予妥善安置,而是任其自生自灭的这种举动,也是出自英招大帝之手。
    无他,好面子尔。
    大好的盛世景象,怎能让一群乱民坏了伟人的名声呢?
    想要真实的统计数据?再等一百年吧,日本人固然满身罪恶,但**制度本身也好不到哪里去。想想精神**那会儿,那么多在渣滓洞里挺过来的硬汉,咋就全都招了呢?而且因为政治理念而被整死的人,死状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些**主义的信徒,除了会用激烈而毫无理智的谩骂来攻击之外,还会什么?任何时代,都不缺少赤卫队这种脑残组织。
    只要天宇集团所带领的工商业团体,依旧在社会经济体系内占据着主导地位,就不怕军队将领带头造反。因为按照新的军制,训练和指挥是分开的,军官的任命和处罚也是必须依照制度来办的。
    至于武器补给和粮饷供应,全都要依托古文会所建立的后勤体系。军官并没有独立的财政来源。想要造反搞军事**?在等一百年吧。
    历史上,帝王文官为何要是不是掐段武将的粮草供应,不是想内斗拖后腿,仅仅是为了敲打对方罢了。要是在外统兵作战的大将有了稳定而独立的财政后勤,那就是国家的祸乱之源了。
    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在冷兵器时代,军队对于后勤的依赖还没有这样强烈,故而纵兵劫掠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补给,只要手上的大刀长枪还在就可以了。
    但是到了工业时代,这种模式就很不靠谱了。没有稳定的军火供应,尤其是武器弹药的补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