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舰队》第二百三十一章老汉奸之死

大明舰队最新章节目录
   尚之孝的汉八旗军一见到明军,纷纷上前举起扎着白毛巾的胳膊,向明军示意:“我们是弃暗投明的,是自己人,别打我们!”
    栗养志见到尚之孝的人来了,赶忙冲到陈蟒面前,丢掉武器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将军,我是栗养志,是弃暗投明的,请将军救命!”
    陈蟒知道这个栗养志也算是广州清军一员“名将”了,他打量了此人半天,疑惑的问道:“栗将军,既然你是弃暗投明,可是为何你们胳膊上没有白毛巾?”
    “我们是投降,是投降!”栗养志道。
    尚之孝也赶到了,他远远看到跪在陈蟒面前的栗养志,手中的剑指着栗养志喊道:“前面的这位将军,这个鞑子是栗养志!是广州汉军头目!还请将军把这个假鞑子的脑袋交给尚某,某要这假鞑子的人头作投名状!”
    “将军救命!”栗养志跪在地上苦苦央求,“我们投降了,你们不会杀降吧?”
    陈蟒喝住尚之孝:“尚将军,这假鞑子已经投降了,你们有心反正,我们承认你们的功劳,又何须拿栗将军当投名状?你们献上广州城,就是最好的投名状!”
    “多谢将军救命大恩!多谢将军救命大恩!”栗养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尚之孝拱了下手:“还请这位将军带尚某去见你们大帅!”
    “尚将军不急!请先陈某杀鞑子!打完这一仗,自然会引见你们去见大帅!”陈蟒拱手还了个礼道。陈蟒知道,眼前此人既然姓尚,那肯定不会是小人物,不是主动献城的尚之信,那也是尚可喜的其他儿子或者族人。
    平南王府,尚可喜躺在病榻上,广州局势岌岌可危,尚可喜早就在后院堆满柴薪,欲在危急时刻举火自fen,追随孔有德而去,为大清朝廷尽忠。
    “外面怎么如此喧哗?”尚可喜听到王府外面响起的喊杀声,还有不时从街头传来的一阵阵火枪轰鸣声,明军投掷爆炸物的爆炸声,其实是手雷爆炸,只是尚可喜不知道是何物,还以为是震天雷。
    “王爷!王爷!大事不好了!伪明海寇杀入城内了!”管家急匆匆的跑进来。
    尚可喜勃然大怒:“不是世子在守城吗?我广州有三万王师,还有至少七八万民壮,贼人怎么可能如此之快就破城了?那个逆子是如何守城的?”
    管家道:“城内都乱了!都是我朝廷官兵自相残杀啊!”
    就在这时候,尚之信带着一群亲兵闯入平南王府。
    王府的侍卫见状,急忙上前阻拦。
    “滚开!”尚之信推开尚可喜的侍卫。
    “你这逆子!广州城是怎么守的?城内我军兵力雄厚,就是让猪来守,也没丢那么快!”尚可喜见到儿子,顿时大发雷霆,指着儿子的鼻子破口大骂。
    尚之信冷哼一声,突然一个箭步走到尚可喜身后,手里亮出剪刀,咔嚓一刀,尚可喜那花白的辫子落在地上。
    “恭迎老王爷归顺大明!”尚之信和一群亲兵突然单膝跪地,拱手行礼。
    尚可喜冷不防被儿子剪掉辫子,年迈又有伤的他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却见到儿子带着一群亲兵跪在地上,嘴里喊着“大逆不道”的话,这时候他才明白过来,原来广州城是被儿子献给了“海寇逆贼”!尚可喜只感觉自己眼冒金星,大叫一声,口中吐出一口鲜血。
    “逆子!果然是你心怀不轨!”尚可喜颤抖的手指指着儿子,“原来广州城也是你献给贼人的吧?”
    尚之信冷笑一声道:“父王,孩儿这只是弃暗投明!广州城守不住的!所以孩儿把十三妹献给了南海郡王,孩儿也开城恭迎王师!父王,恭喜你了!以后你可是南海郡王的丈人!以后都是一家人,相信南海郡王也不会为难我们一家。”
    “逆子!老子杀了你!”尚可喜伸手去拔金刀,却被尚之信一把夺走金刀。
    尚之信把夺下的刀抛给一名亲兵,又转头对尚可喜拱了下手,似笑非笑的说道:“父王,您老了,身手已经不行了,还是安安稳稳当个闲散王爷吧,当大明的王爷,和当大清的王爷,还不是一样的道理?”
    “逆子!滚出去!老子没你这样的儿子!”尚可喜指着儿子的鼻子声嘶力竭的咆哮。
    “既然是父王您说的,那孩儿出去便是了!”尚之信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挥了一下手,招呼亲兵退出平南王府。
    “逆子!气煞我也!孤不是三姓家奴!孤忠于大清,宁死不会叛变!”平南王府内留下年迈,瞎了一只眼,瘸了一条腿的尚可喜声嘶力竭的吼叫。
    尚之信带人走到府外,过了片刻,亲信张永祥指着王府方向惊叫:“小王爷,您看那,大事不好了!王府失火了!”
    老不死的老东西还真是食古不化!不过他死了也好!若是他不死的话,明军那边怎么说也得给他个王爷当当吧?现在他死了,这王爷非我莫属!尚之信心中暗想,表面上却摆出了一副无奈的样子,叹息道:“没想到父王如此死忠于朝廷,宁死也不肯跟孩儿去大明那边享福,实在是可惜可叹!”
    王府内,火光冲天,瘸了一条腿的尚可喜坐在火堆上大喊大叫,他的正妻杨氏已经服毒自尽。其实杨氏也是续弦,以前的正妻刘氏,当年尚可喜登州之乱时刘氏未能逃出,正妻刘氏和另外一位妾在乱军之中服毒自尽,被皇太极追封为智顺王夫人。尚可喜到了辽东之后,皇太极从劫掠的人口中给尚可喜找了个杨姓女人为妻。
    现在陪伴了尚可喜三十多年的杨氏服毒自尽,侧王妃舒氏、胡氏也被尚可喜逼着自尽,府内三十四个儿子,还未嫁人尚留在府内的十二个女儿,共有四十六个子女,未嫁人留在府内的女儿大部分都被尚可喜逼迫自尽,遇见不肯自尽的,尚可喜亲手一刀砍死女儿。留在府中的十二个女儿,只有三人因为躲起来而侥幸活了下去。
    大部分的儿子也都死了,尚可喜杀了女儿,是担心女儿落入明军手中没有好下场。至于那些儿子,尚可喜一来不想他们背上背叛朝廷的罪名,二来他知道大儿子尚之信的性格,尚之信对弟弟们决不会心慈手软,就算他们能活下去,也没有好日子过。
    见到平南王府内燃起了冲天大火,已经攻入城内的明军也冲向尚府。明军中有不少人是不久前俘虏的绿营清军,这些人的军纪自然没有原来的老兵好,见到尚府起火,都抱着混水摸鱼捞一把的想法,冲入平南王府内大肆劫掠。
    “杀!”已经红了眼的明军士卒杀入尚府,见到男人就砍,见到女人就绑走,见到金银财宝就劫掠一空。若不是有军纪规定,俘虏的女人也是战利品,必须交给上级统一管理,恐怕这些士卒早就开始胡作非为了。自然了,他们劫掠的财物也是要上交的,琼州军有规定,劫掠的财物也是战利品,必须上交。但是掠得财物多的人立下功劳大,能够分配的财物也多,所以每个人都在拼命的往囊中塞金银财宝。
    王新宇占领的地盘男多女少,对俘虏的女人都很重视,交战中俘虏来的女人都是统一安排,当成战利品分配给立功的将士。
    乱哄哄的明军士卒冲入平南王府中,迎面看到尚府的男人就是一刀招呼过去,一时间刀光闪烁,血花四溅,惨呼连连,人头滚滚落地。尚可喜的孙女,残存的女儿,还有丫鬟、儿媳看到杀红了眼的明军涌了过来,纷纷发出惨叫声,花容失色,四处乱窜。可是她们又如何跑得过那些当兵的?
    明军士卒看到女人,就追赶上去,一记扫堂腿撂倒,或者是直接拦腰扛起。士卒们扛着成为战利品的女人,兴高采烈的走出尚府。
    抓到女人,也是和劫掠金银财宝一样,当成战功计算的。只要不是去抓良家妇女来冒充清廷官员家的女眷,明军对抓获的女人总是多多益善。当然了,若是抓良家妇女假冒犯人家的女眷,或者是劫掠无辜百姓家的财产,将会遭到军法严惩。
    平南王府燃起的大火逐渐熄灭,尚府上下主仆和族人几千人,死得七零八落,几乎所有的男人都被杀光了,一些老的,丑的女人也被杀了,剩下年轻漂亮的女子,不管是丫鬟还是尚府的小姐,或者是儿媳妇,都变成了明军的战利品。
    尚可喜一共有三十七个儿子,除了尚之信和尚之孝反正了外,还有一个第七子尚之隆在北京当质子,其余的三十四个儿子,只剩下几个最年幼的侥幸活了下来,其余的不是被尚可喜亲手杀死,就是后来明军冲入平南王府中,在乱军中被杀。
    看到明军在大肆劫掠尚府,尚之信也不敢干涉,只能眼睁睁看着明军士卒趁火打劫,把偌大的一个平南王府洗劫一空。
    “小王爷,老王爷的府邸都被劫掠一空了。”张文选压低了声音对尚之信说道。
    尚之信无奈的摇了摇头:“这把火是父王自己放的,他一把火把平南王府烧光了,也把我那些弟弟妹妹都害惨了!也罢,烧就烧了吧,要不然我弟弟他们要是不肯投降,本世子为了表忠心,还只能大义灭亲了!”
    嘴巴上惋惜,但尚之信心里想着:也不知道尚之孝那家伙死了没,如果他死在乱军中,那就最好不过了,也省得我这个当大哥的给他一刀。
    正在说的时候,突然李天植来禀报:“小王爷,二王子尚之孝已经反正了,他带人在城内杀了不少鞑子,现在已经带兵去了明军大营。”
    听到这个消息,尚之信只觉得自己的脑子当场“嗡”一下,他和弟弟尚之孝名为兄弟,实为死敌!尚之孝暗中同孔四贞合作,不止一次在暗中给尚之信动手脚,就是想要夺取他的世子之位。
    刚刚明军冲入尚府劫掠,尚之信就特别希望自己这个弟弟能被明军杀死。假如尚之孝没在王府内的话,那么尚之信是想要“大义灭亲”,亲手杀了这个弟弟。一方面,是用尚之孝的脑袋当投名状,另外一方面也给自己清除了心腹大患。
    谁知道现在尚之孝不仅没死,还反正投奔了明军!这才让尚之信感觉头疼。
    “小王爷,现在怎么办?二王子不仅没死,还反正投明了!”张永祥压低了声音问道。他知道尚之信巴不得尚之孝马上死。
    “走,我们去明军中军大营,告诉他们,我那个弟弟本来就没想投降的,完全是首鼠两端,见风使舵!他根本不是真心归降,让明军杀了他,最少也得弄个让他流放去海外。”尚之信两眼放出两道阴狠冷冽的厉色。
    明军中军大营,军师王余佑端坐在中军大帐正中的太师椅上,陈蟒带着刚刚反正的尚之孝来见王余佑。
    “原来是二王子尚之孝将军啊!既然是弃暗投明,那么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