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无名氏》385、傅善祥巧解家书贾文和反图寿春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最新章节目录
  
    』,
    张武欺身上前,手中朴刀迎向了方牒的佩剑,方牒这时候才发现原来张武的武艺竟然如此好,他太小看张武了。两人还没交手几回合,方牒便已经节节败退,他心里又急又恼,冲着身旁的将士高声喊道:“愣着干什么,都给我上!”
    虽然方牒下了命令,可是刚刚张武亮出自己的天王将军参军的身份还是让他们颇为忌惮。他们都有些犹犹豫豫,可是毕竟方牒是他们的将军,命令不敢不从。这时候可苦了张武,毕竟这些将士可都是不知情,他也不忍心伤害他们,却又不得不招架众将士的围殴。
    这时一旁的刘罗锅见势不妙,忽然大吼一声道:“方牒通敌,背主求荣,尔等若是不想同罪,赶紧退下!”
    这一喊,才让那些本来就犹豫不决的将士纷纷住手,面面相觑,不知到底要听谁的。张武见状,纵身一跃,趁着方牒不备,手中朴刀一下子磕飞方牒的长剑,接着一把把他抓过来,朴刀架在了方牒的脖子上。
    “傅小姐,快说那封家书到底有何玄机!”
    张武将方牒拿下后,此时一旁的糜藩、牛三儿等人都躲在一旁,他们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种程度,本来只是一个偷盗这种事情,现在竟然涉及到方牒的通敌之罪。这种罪名一旦落实,谁也保不住方牒,甚至连糜芳都要受到牵连。
    这时候傅善祥将那封帛书接过来,来到刘墉身边,对着刘墉道:“刘大人,请将这封书信的每一列倒数第二个字连起来读一遍试试。”
    刘墉一听,哈哈一笑,“傅小姐果然冰雪聪明,那我变读给众人听一听。按照傅小姐的方法,这封家书暗藏着这样一句话——三千兵马杀来。果然是一封通敌之信!”
    这时候张武将方牒紧紧抓住,冷笑一声:“匹夫!你还有什么话说?”
    方牒此时脸色难看,怔怔看着傅善祥,一言不发,他麾下的将士则议论纷纷,他们还是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切。
    “张参军,此事牵涉极广,已经超出我的职能范围,我建议还是先将方牒关押起来,再向宗泽将军或者陈主簿禀告这一切,交给他们发落。”
    张武点了点头,这事情确实是超出刘墉的管辖,怎么说方牒也是一个将军,还是敌军的奸细,其中不知道还有多少隐情。
    宗泽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也颇为重视,亲自带人审讯了方牒,甚至亲自让人将糜芳也一起带过来问话。最终得知这方牒原来是山越人的奸细,这次山越敢肆无忌惮地造反,便是打听清楚了下邳城中兵力虚实。
    宗泽将一切调查清楚之后,将方牒和胡噜儿关入死牢,同时责罚了牛三儿和糜藩。而对于刘墉和张武,宗泽更是夸奖了一番,当然还有傅善祥,若不是她及时发现帛书中的秘密,恐怕也很难及时让方牒伏法。
    这一切事情结束后,傅善祥便要告辞,张武送她离开,看着傅善祥还有些苍白的面庞,张武忽然发现有种怜惜。
    “傅小姐准备去哪里?你说花将军是你的义兄到底是真是假?”
    傅善祥这时候有些不好意思地回道:“实不相瞒,民女乃是金陵人氏,小时候有一个邻居就叫花荣。所以听到吴公手下有个花荣,民女其实并不敢太确认。”
    “听闻花将军确实是金陵人氏,也就是说花将军很有可能是傅小姐的邻居。只是如今花将军出征在外,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要不这样,我先给你找一处地方住下来,等花将军回来,再去相认也不迟。”
    听到这里,傅善祥还没回答,小翠已经高兴的手舞足蹈,“张参军真是好人,小姐,那我们就有落脚之地了!”
    傅善祥看着张武,也点了点头,“如此便有劳张参军了!今日蒙参军相救,还未来得及报答,又要麻烦参军,民女心中是实在感激万分。”
    说完这些,傅善祥忽然想到今日再县衙,张武扑倒救自己那一幕,当时情况紧急,傅善祥并没有多想什么,此时再想到,傅善祥不由得一阵害羞。
    张武不知道傅善祥心里在想些什么,只是嘿嘿一笑,“傅小姐如此秀外慧中,实在让人敬佩。不知傅小姐以后有什么打算呢?”
    “参军过奖了,民女只是稍微读过几年书,怎么敢劳参军如此夸奖,倒是参军,文武双全,让民女佩服万分。”
    两人你夸一句,我回一句,倒是让小翠有些忍不住,大大咧咧地说道:“我看小姐和参军都不要夸来夸去,如此郎才女貌,正是天生一对!”
    “小翠休得胡说!”
    傅善祥哪想到小翠竟然这样直白说出来,顿时让两人都有些尴尬。小翠只好连忙闭嘴,不敢多说一个字。
    宗泽将抓到奸细的消息派人快马报给左宗棠,提醒他可能出兵之事已经被山越人掌握,让他小心一点。而宗泽自己,也收到了前方线报,亲自领一万大军离开下邳,去抵挡韩擒虎的兵马。
    这一切,自然吴立仁还不知道。如今,他和麾下的一万兵马已经快到合肥,而探子快马回报的消息,正是曹军建了两座土城,将合肥团团围住。冉闵和樊梨花则闭门死守,曹军最近都没有采取任何攻城行动。
    现在吴立仁只带着贾诩一起,所以他便问问贾诩的意见。
    “主公,既然曹操建了两城,那主公明日便率军亲自攻打右翼土城。到时候城中冉天王和樊将军自然会出兵接应。到时候里应外合,必然大破曹军。”
    贾诩的说法和吴立仁想的一样,吴立仁此时在想,是不是自己的智谋水平又提高了呢?
    “那就依文和之言,明日攻打曹军右翼。”
    如今季节已经到了仲夏,天气颇为炎热,于是当晚吴立仁便下令大军好好休整,接着三更造饭,四更便开始出发,悄悄向曹操新建的右城杀了过去。
    吴立仁亲自率军偷袭,宇文成都和花荣等人紧随其后,大军冲到曹军土城之后,吴立仁却惊奇的发现此时城中竟然只有寥寥几人,看到吴立仁大军到来之后早已吓得四散而逃。吴立仁心中纳闷,看向贾诩,忽然脸色一变,大声喊道:“不好,中计了!曹操一定是猜到我军回来偷袭,所以事先留下了一座空城,必然是城外有埋伏!”
    贾诩谨慎地四处看了看,接着呵呵一笑道:“主公勿忧!以属下之见,虽然此处没有什么曹军,但是这土城之中确实连营帐锅灶都没有几处,这说明这城中原本就没有曹军驻守,恐怕此处只是一座空城。我想,冉将军一定也是被曹贼这一手给骗过了。若是属下所料不差,那左翼的土城之中一定也是空城。”
    吴立仁哈哈一笑,有些尴尬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以文和之意,曹操大军现在何处?莫非他要有什么特别的行动?”
    正在这时,忽然从外面传来了喊杀之声,原来正是冉闵和樊梨花看到吴立仁援军来救,便一起从城内杀出。
    没一会,冉闵便和吴立仁相会,但是他和吴立仁一样,看到空空如也的土城,他的第一句话便是问道:“曹军现在何处?”
    他和樊梨花见过吴立仁之后,吴立仁便将贾诩的推测告诉了冉闵和樊梨花,这时候樊梨花才点了点头,颇为自责地答道:“是属下疏忽了,中了曹贼之计,还请主公责罚!”
    “先回合肥再说,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吴立仁率军一起返回合肥,同时,曹操的左翼土城也被攻破,果然如同贾诩之言,城中几乎遇到什么曹军,也相当于是个空城。
    吴立仁和樊梨花贾诩等一起回到了合肥,吴立仁立刻派出探子四处打探,同时让众文武一起来议事,重点问题是,曹操去哪了?
    “如今曹操围了合肥这么久,现在竟然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我等甚至不知道他到底去了哪?诸公可有什么见解?”
    “主公,曹贼如此兴师动众,必然会有所图,不可能就这样撤退。要么曹操便是向东,取道钟离,和韩擒虎大军回合,向下邳杀去;要么便是向西,取道南阳,图戚继光将军驻守的江夏。”
    樊梨花从知道曹操不在合肥之后,便开始思索,现在吴立仁刚问,,她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那到底是向东还是向西?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路线,我该如何选择呢?”
    虽然樊梨花给出了两个方向,可是吴立仁一时还是不知道到底曹操在哪里。他看了看贾诩,贾诩点了点头道:“下邳难攻,江夏易取,我若是曹操,必然会向西取江夏。”
    毕竟曹操已经在下邳败过一次,下邳的防御越来越完善,曹操想夺取下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江夏目前的情况,只有戚继光和俞大猷的一万兵马,不但要面临着孙策大军的威胁,若是曹操真的大举进攻,凭他二人,不可能守得住。如今吴立仁还是祈祷戚继光和俞大猷能运气好点,千万别出事。
    “主公,既然如此,那曹贼必然是取江夏了,江夏有危险,末将愿意提兵救援。”
    被曹操戏耍,冉闵心中也是憋屈,如今既然吴立仁又领大军来援,他便不再担心合肥的防守,于是便想请命,亲自上战场和曹军大战一场。这段时间都是守城,让冉闵心中十分憋屈。
    “主公,合肥需要冉将军的驻守,末将请命,驰援江夏。”
    吴立仁一看,正是宇文成都,宇文成都的心情比冉闵还要差,本来以为吴立仁带着自己突袭曹操,会有一场大战,可是到最后竟然没有看到曹操一兵一卒,这让他的心情更加失落。眼看冉闵又要请战,宇文成都如何肯放过这样的机会,于是便也出列请命,和冉闵争上一争。
    可是无论他们两个哪一个单独出战,吴立仁都不会准许,毕竟曹操手下如今可是有裴元庆、典韦、许褚三人,甚至还有一个吕布,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忽然出现。若是要救援戚继光,一定要让两人一起才行。
    “文和先生之意,如今之计该当如何?”
    贾诩沉思了片刻,叹了一口气,“主公,如今曹军已经离开多日,若是江夏有变,恐怕主公兵马也鞭长莫及。属下以为,救援之军宜精不宜多。与此同时,樊将军从合肥出兵,先破成德,取寿春,再让东城的郭都督一起出兵收复阴陵、西曲阳,同时围困夏侯惇驻守的寿春。如今在两路大军围攻之下,夏侯惇必然孤军难守,若取了寿春,则我军可以尽占淮南之地,也算是失去江夏的一个补偿。”
    贾诩的意思很明白,江夏如今已经救不下了,当初取得江夏,以为可以在荆州之地上放置一根钉子,可是现在看来,还是被孙曹两人给发现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便是这个道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