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血脉》正文第三十五章父子冤家[2]

东乡血脉最新章节目录
   。大元朝廷的大权始终掌握在他那个精明专断的父皇忽必烈的手中。
    忽必烈一直对理财派念念不忘,对反对理财派的真金产生了反感。
    年12月,忽必烈任用汉族商人卢世荣理财。同时,到处风传新任的正宫南必皇后僭越干政。
    真金和汉臣对此很不满。他指着卢世荣呵斥道:“钱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怎么能每年榨取赢利呢?我只怕老百姓的膏血因此枯竭,不止是害民而已,实在是国家的大蛀虫啊!”
    数月之后,卢世荣被真金的汉法派弹劾下台,关进监狱并且处死了。
    理财派的领袖桑哥虽然竭力袒护卢世荣,却因为害怕真金而不敢相救。
    年的春天,一名南台御史上疏说:忽必烈年事已高,应当给皇太子真金禅位,恳请南必皇后不要再干政了。
    真金听说以后责怪御史弄巧成拙,心中十分恐惧。
    当时,御史台中定额为16个汉人的御史全部空缺,担任都事的尚文偷偷地把这份奏章隐匿了下来。
    阿合马的支持者达吉古阿散、腾格尔等人得知以后,在忽必烈的面前请求查办各种官吏的案子。名义上是搜索全国隐藏的钱粮,实质上是打算公开这篇奏章。
    他们接手御史台吏案,立即要求得到这份奏章。
    尚文深知这篇奏章关系重大,推脱说必须得到右丞相安童等人的批准才可以交出。
    达吉古阿散和腾格尔将此事向忽必烈作了汇报。
    忽必烈大怒,命令立刻交来奏章。
    安童等人也束手无策。
    尚文以攻为守,很快从阿合马的旧案中搜集到达吉古阿散党羽的数十条罪状,与安童一起商量对策。
    尚文说道:“皇太子为天下之本。如果奏章被揭发出来,必将倾覆太子,动摇国本,祸不可言。只有先发制人,变被告为原告。”
    于是,安童等人抢先向忽必烈状告达吉古阿散的罪行。
    忽必烈看到有人要他退位的奏折,气得怒不可遏,七窍冒烟,厉声责问道:“难道你们就没有罪过吗?”
    安童带头认罪说道:“我们不会逃避罪行。达吉古阿散等人的罪名在刑律上是写得清清楚楚的。他们又不是什么好东西。应该选一个德高望重的大臣来主管这个案子,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平息纷扰。”
    忽必烈的怒气这才消了一些。形势逐渐缓和下来。后来,达吉古阿散等阿合马的余党被判奸赃罪处死。腾格尔因为牵涉不深,受到了忽必烈严厉的责罚。
    虽然如此,真金却因为过早暴露了自己的野心,生怕忽必烈像很多汉皇一样废了自己,郁郁寡欢,积久成疾。1286年1月,43岁的真金病逝了。真金死了以后,忽必烈将皇太子授予真金的三儿子铁穆耳,即后来成为了元成宗。
    治国的政策相继遭到了失败。大臣们明争暗斗,乱成一团。心爱的儿子接连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英雄的暮年有心无力。由于这些悲剧的刺激,忽必烈开始大量地酗酒,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他的体重迅速增加,变得越来越肥胖。
    酗酒和肥胖引起的疾病时时折磨得忽必烈痛苦不堪,生不如死。
    年2月18日,忽必烈带着刻骨铭心的悲伤去逝了。
    作为一个决策千里的帝国征服者,忽必烈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伤痛和浩劫。
    作为一个新国家和新秩序的建立者,忽必烈又是非常成功的。至少,他统一了分裂长达几百年的中原汉地。
    年迈的达来、努海带领着下一代的腾格尔、陶菲克等人前来为大汗忽必烈送葬。
    在刺脸的寒风中,努海冻得瑟瑟发抖。他禁不住呻吟道:“温暖的春天什么时候才能来到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