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穿清朝之铁铸江山》第一卷山镇第二十章惠宁托付的事〈一〉

梦穿清朝之铁铸江山最新章节目录
   叛军栽在山镇的一群练勇手里,波澜不惊,张应泉原本想低调,不想让山下官府关注,可纸包不住火,消息很快传开了,捂都捂不住,都说山镇义勇团威武,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
    官家线报往往离奇,说叛军出营时就伤痕累累,进山后饥肠辘辘,靠近山镇近乎乞讨,哪知山镇新任外委把总设计引诱,借机挥刀立威,腰斩三五十人,饥兵四散。这是官家整理后,符合常识的推断,排除了许多无稽之谈,如什么:枪声如炒豆般无休止……。野战时大雨如注,山镇火枪兵依然如故,装药开火……。荒唐!没半点可能性。这分明是山里人使诈,障眼之法,障耳之术,要不就是自己昏了头,说出来没人信!
    当然,一致公认为,叛军不值得同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活该!
    分屯衢州府的将军得知,小小的金县山镇,竟然操练出一支骁战之练勇,经查,竟然还在册,为首者是本镇初出茅庐的把总,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可惜山镇太小,全部青壮披挂起来也不足百人,聊以胜无,无补于大局。即令随员拟一封口头褒奖令,并明令山镇外委把总:若临乱匪、兵祸,扼守隘口为首任,不得懈怠,否则军法从事,云云。算是名正言顺地分派给你一个死任务,守隘口!其他没你什么事。
    纸令传上山,张应泉不屑一读,全当裤裆里放屁-两岔!
    张家与武能竟没仇,人家是怕月兰被乱兵欺负,派人变相保护,吃喝照应并没怠慢,毕竟曾经差点就是一家人,非是“掳人”,误会不用多说,见到黄老爷子面即化解了。
    如何安排武能竟带来的十多号人?正好,张应泉前几天捣鼓出了个水力驱动的粉碎机,可将玉米蕊、甜黍等打成粉粉,再经发酵,制成饲料,开养猪场、养鸡场。此一来,可改善山里的生活,亦可赚钱,还可大量地安置工厂不要的老弱病残,一举多得。
    至于武能竟,安排他进义勇团,先参加枪械训练,准备让他代战术教头,毕竟历经过枪林弹雨的人不多,懂野战战术的仅他一个,按张应泉说:人才难得啊!
    杭州那头的枪械交易与建厂的事,有詹大连掌柜幕后一手操持,也进展顺利,没什么烦心事。
    刚安顿下来,王小凤来找,又是神神叨叨。
    “吼六爷找我?”
    点头。
    “在哪儿?”
    兰花指翘向西边。
    “西门外?”
    点头。
    “嗨!六爷,直接进来不就行了,什么时候见外了?”
    “你小弟现在可是大名在外,老哥我找你真有点困难。”
    “何事?”
    “说来话长……”
    年后山中确实发生了变化,首件大事,青藏寺大禅师圆寂,这是不得了的大事,弥留时对弟子说:‘唯一未了愿,未能聆听方外高人的天赖禅音。’
    什么个意思?是想让张应泉到庙里去唱堂会?
    第二件事,汉家匪寨发生了变化,大当家突得怪病,死了!许多人说,是让老和尚带走了,因为在世时,他二人曾经有缘,大禅师几度点化未得正果,归西时顺手提携而去也未必。
    第三件事,吼六还俗,接任山寨大当家。
    “恭喜!众望所归。”
    “客气!众兄弟力推我支撑山寨,也是凡俗未了吧!师叔说随缘是佛,我就收拾起袈裟,又还俗归来,现在这身份不能随意踏进山镇大门,这是分际,还望谅解。对了!我师叔也就是现在的大主持兼任大禅师,惠宁法师,让我请你务必光临,有三件大事欲与你商酌。”
    “你不是还俗了吗?怎么还僧俗两头通吃?”
    “笑话!笑话!这也是最后一次登青藏寺,以后不宜了。”
    张应泉挎上吉他,带上小长毛,随吼六上青藏山,至于那些非向佛之人不登山的民间传说,笑笑就好,那是吓唬歹人的招术,心魔之人都信命,百试不爽。
    大主持惠宁,早早到石阶前迎接,一众僧俗排一侧,寺里还是上次迎接灵隐寺高僧时摆出过这个排场,这是把张应泉当重要客人对待。
    “施主请!”
    “莫客气,我就一俗人,受邀上山,荣幸!听说有三件事相授,还请大师指点。”
    “呵呵,这第一件事,渡化大禅师。”
    “唱经我有准备,可我不知如……”
    “明天,施主只要弹唱〈大悲咒〉即可,大师临终一愿,但闻天赖禅音,了确即成佛。此为第一件事,这第二件事,明天再说吧!呵呵。”
    晨起,云山雾罩。
    凡佛家寺院后山,一般都是高僧长眠之所,青藏寺的后山,也竖有几座土塔,渡化场地就在土塔前的空地上,空地上搭有一个简易的唱经坛,张应泉坐在坛中央,弹奏起吉他,唱起了天赖禅音,周边一众僧侣围着,坡前柴禾、幔帐与遗体。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菩提萨埵婆耶,
    摩诃萨埵婆耶,
    摩诃、迦卢尼迦耶,
    …………
    张应泉看着经书唱,不敢脱稿,他熟韵律但记不住字词,平时里胡唱,大概寻个音准就行,反正没人听懂,今天不行,尤其是在货真价实的大师面前,切不可造次。
    而众僧们闭着眼睛都能吟诵出经文,若说唱经,自古就有,念经本来就像唱,不然唱经一词从何而来?但听到这般有节律,有伴奏,行云流水般地唱经、诵佛,一个个凭生第一次见识,佩服!想必天庭也是这般唱经吧?真正的天赖禅音。
    初时,张应泉在唱,众僧在吟,渐渐地大家掌握到了翻来覆去的音律节奏后,也随和着唱了出来,众声和谐。
    渺渺青烟,干柴噼啪……。
    一缕阳光透过云隙射向青藏寺,刹那间光芒万丈,天地异象,大主持惠宁指向光芒,喃喃道:“开光了!”
    谁有如此道行?为山川开光。
    晚上,惠宁主持请张应泉去他的禅房,这里除卧榻之外,依然是佛像,所谓青灯黄卷,惠宁一反庙中严肃的表情。
    “施主全当在家中,莫拘谨!我这里有一物件,请施主过目。”说着他从佛坛前的盒子里取出一个布裹,展开一看,哇!好一把刀!
    一把单面刃的短刀,刀身上有层锻打过的痕迹,锤印有如鱼鳞般叠压,整齐、规律还有造型,形成眩目的花纹,张应泉第一次见此刀,但早就听说过无数次这刀的来历了。
    “大马士格刀?”
    “正是!它是你爷爷在世时的杰作。”
    “大师是?”
    “肉身凡胎韩经世。”
    “啊?韩县丞!”
    “许多事,天地转,过眼云烟,阿弥陀佛!这刀伴我暮鼓晨钟二十余年,该当物归正主了。从此掸尽最后一缕烦恼丝,无怨无悔了。阿弥陀佛!”
    张应泉没想到惠宁法师既是韩县丞,这二十多年只转瞬间,人是,物在,但心念已非。
    也好,大师有道:随缘即是佛。
    二十二年前的韩县丞,心气高,受不了这份窝囊气,被夺官后,并没有返回钱塘老家,他背地里在调查这子虚乌有的‘擅闯大将军营’之事,据知情的兵卒说,‘擅闯’事件前后个把月内,大将军根本就不在此地,一个空空如也的营地,根本没几人职守,谁有兴趣擅闯?知县与已有隙是公开的事,不至于设这种低水平的计策害人吧?后来在离京采卖的一位小公公那里得到答案,采卖大太监看上了这把宝刀,与知县合谋上演了一出夺刀记,一个贪念宝刀,一个排除异己,一拍即合,至于老张家,标标准准地成了立威道具,是意外中的必然命运。
    这也太肆无忌惮,无法无天了吧?
    韩经世心一横,反正无官无职,舍得一身剐,纠集起几个与已有过狗肉之交的无厘之徒,在一众人等离开杭州地面时,乘夜偷袭了大太监所坐的官船,洗劫金银财宝,顺手拿回宝刀,把个大太监赤条条地挂在船桅上,这下子可闯下弥天大祸,要知道羞辱官家有罪,打劫官船形同造反。更可恨的是,这打人不打脸,太监是什么人?皇上的人呀!都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这犹如打皇上的脸。太监裤裆里的哪个残存的物件,比大姑娘的屁股敏感得多,这不涉及名节贞操,关乎纲常、皇威,为皇上净身、尽忠的太监,竟然被裸挂在桅杆上曝光,皇家脸面何存?
    事后,韩经世无处藏身,遁入山中,并将全部随身金银捐于青藏寺,愿皈依佛门,求得一塌之地,一年后落发为僧,师傅授法名‘惠宁’,暮鼓晨钟二十余年,参透世间百态,再无喜,再无悲,再无恩仇。
    他早就想把这刀归还主人,但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切口,张应泉的一曲〈大悲咒〉唱出了有缘人。
    惠宁法师在二十年里习得一识面之术,只是初见,他便看出,此张应泉绝非凡俗之人,善恶一念间,此子定上大乘,是善?是恶?还真看不出来。
    也罢!这刀淫浸在青灯黄卷之堂二十年,也该随缘去了。
    宝刀归主,造化弄人……。
    这第三件事?
    “呵呵,还有一件俗不可耐的事。明天再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