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小城回史前》正文卷第253章史前无线电

带着小城回史前最新章节目录
   春节之后,朝林城进入了一个忙碌的轨道。有林迹理顺各种关系,各项试验研究都有了新的进展,一些项目也进入了投产,带来了新的产能。
    焦煤炼钢出现,提高了钢铁的生产效率,其他类别的钢铁实验也开始做了,相信要不了多久,大部分的青铜制品就会被钢铁取代。
    三酸两碱的工业化开始取得成绩。硫酸已经先被制取了出来,开始进入铁器表面钝化方面的应用。另外几个要实现工业制取,应该也可以在半年之内完成。
    其他的各种问题,林迹也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比如农田减产,林迹没法弄出化肥,便提出了轮耕法。即是让一部分土地停耕一年,恢复地力,来年再种。这个时代别的不多,就是地多,用这种办法除了比较费人力开荒之外,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理顺了这些,林迹也从繁忙的工作里稍微解脱了一些,开始安排固定时间进入小城,整理小城内部的物品,考虑一些新的问题。
    小城经过了林迹几年的祸祸,内部已经变了不小样子。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临街的街道很多门窗都不见了,街道上的不少店铺都是空荡荡的。
    林迹经常落脚的城中广场上,倒是摆地摊一般堆满了各种应急的物品,或者是林迹从外面拿进来存放的少量东西。
    小城会排斥不是这里的东西进入,每次林迹从外面进来,只能随身带一点东西进来,因此小城存放的东西都是极为贵重的。比如那十几只千年人参林迹就存放在小城里。
    要是小城没有这个外来物品限制,根据它时间静止的特性,其实能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把大量的粮食弄进来,在这里就不用担心变质病虫害这样的问题。冬天将大量冰雪存进来,夏天也肯定可以过得极为清凉。
    可惜不能这样。
    林迹在王宫找了一个大房间,清空之上摆上书架,开始有目的的从小城里往外搬书。
    书以自然科学,经济,教育类为主。为了避免大家要求竞选国王,让他下岗的情况发生,各种文学,哲学,宗教,历史,政治等他只选择性放一点点,而且必须伯爵以上才能够翻阅。
    林迹一般只取单本出来,少数有大量库存的书才会出现重本。
    他查找了几个书店和图书馆,找出来的书塞满十几个书架。如此,一个几乎包含了后世半数自然科学精华的图书馆正式在史前出现。随便一本书拿出来都可能开展一个学科或者一个行业。
    有这些书籍在,能够大大减轻林迹的负担。或者说有这些书籍在,就算林迹就此消失,人类说不定也能在短时间内进入工业革命。
    图书馆建好之后,不久便开放了。
    林迹的负担再次减轻之后,他自己在小城里找起了材料,开始进行电磁实验。他准备搞无线电通讯。
    现在王国的地域跨度动辄千里计,要传递消息实在太难了。草原在冬天来回一趟要一个多月,虎鲸部落也要一个月。其他季节时间短些,但千里奔波,那也是要花好长时间的。
    林迹在给焙阳找手电的光伏充电板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小城边的几个村子有大规模使用光伏发电的情况。每家每户的楼顶都有十几平米到几十平米的光伏发电板。这些人的家里也有变压器,蓄电池等相关设备。有了这些东西,使得小水电之外,电的来源不成问题。
    城里最多的无线电设备自然非手机莫属了。随随便便林迹应该就能找出数以万计的手机出来。不过就算小城有基础的通信网络基站,他也是搭建不了手机应用网络的。所以,他只能搭建的是更为原始的短波通信台电。
    短波可以通过地球电离层反射实现远距离通讯,只要功率足够,实现全球通信都不成问题。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林迹开始寻找无线电方面的书籍开始了解。他以为自己要从通信材料到无线电频率到莫尔斯电码一路学习过去,而后带着人花三到五年的时间,再从小城里找出广播电台或者其他电子材料不断试验才能有所突破。
    结果,他在翻阅了无线电发展历史这样的书籍之后便发现,一个高频的车载或者船用电台就可以轻松实现三千公里的语音通话,后世使用这样的电台还需要考证和申请,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从小城里找到这样的设备搬出来调试一下就可以了。
    小城的船只少,也不是远航的,因此找到船用的电台可能有难度。不过小城里有上万辆车,林迹觉得从这些车里找出几台高频电台出来问题应该是不大的。小城原来居住的十万人里,就没那么三五个驴友或者无线电爱好者?
    带着这样的想法,林迹每天花好几个小时在小城里寻找。有时候打破车窗,有时候撬掉别人家门寻找车钥匙。一番寻找下来,他在找到了电台之前,倒是从别人家里找出了好些名贵手表,精美首饰,珍藏名酒,名牌相机等好东西。他也第一次发现原来后世有钱人比他想象得多。
    扫街般寻找了一段时间之后,林迹终于在几辆越野车上找到了几台高频电台。林迹翻看他们的物品的时候发现他们当中有人是记者。拍拍脑袋后他去了县城的电视广播公司,又从里面找出了几套同样可以高频广播的设备。由此展开,他又去了军队和警察局等地方,同样找出更多的设备,共有十几套之多。
    林迹将这些设备归拢一处,终于觉得这个时代将再不会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的脚步了。
    华夏四年的这个夏天,在被林迹这个大王震撼了无数次之后,王国的高层再次被他们的大王深深折服了一次。
    义新是这个夏天到的东面洪安营。
    他在开春的前接受了林迹的考核,成绩优秀,他的五个临时的学生也没有拖他的后腿。因此他顺利入伍。
    不过他的新兵期是在朝林城里渡过的。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之后,他才随队被派往淮河中下游的洪安营。
    他因为在煤场表现突出,已经被任命为十夫长。同时,他的女人的肚子也开始鼓起来了。而且,她母亲也如他所愿,找了一个男人再婚。可以说此时的一切都正如他和乌豺的规划那般,虽然过程不顺利,但目的达到了。
    这些最让义新满意的是他母亲找的不是鳏夫,而是一个颇为精壮的来自茂部落的小头目。这个小头目原来是派到朝林城学习的,后来他见到朝林的繁华后决定不回去了,便找义新母亲结了婚。这男人虽然精壮,可是在家里却颇为敬重义新母亲。这让义新也很放心将母亲交给他照顾。
    当然,这所有的事情里也有义新不满意的。比如,他作为马鹿比赛马骑兵一边的发起者和获利者,现在他却鹿骑兵里的十夫长,这事就让他颇不痛快。
    和义新一起从朝林城出来的人共有三百,都是骑兵。他们沿着东面已经开通的道路行走,短短的四百公里他们却走了二十天。这是让人无比憋屈的事情。
    但队伍里谁抱怨也没有用。因为他们队伍里有两辆大车,大车上坐着三个比王宫警卫还要倨傲的小年轻。他们说走多慢就得走多慢。连队伍的总负责人水今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那两辆大车还无比娇贵,有坑的道路前面必须让人填平。涉水的地方必须有稳当的船或者桥。没有船桥的小水沟,也必须要让人合力抬过去,连轮子似乎都不能沾水。要不然他们就会要求队伍停下。
    休息时候,水今必定下令至少一个十人队围着大车站岗。那三个随车的人不论什么时候,也会必定有一个人同时站岗,不让任何人靠近。
    随行的人腹诽之余,也少不了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宝贝。有人猜是给前方几个将军的供养,有人猜是大王发给前线的新式武器,有人猜是大王从北面弄回来的千年人参。当然,也有不靠谱的人猜里面是喝一口就会让人飘飘欲仙的美酒,或者里面就是大王本人——大王可能又跑了。
    义新倒是觉得,这两车里最有可能是书。因为他有幸去过一次王宫的图书馆,觉得这三人的架势和那些图书管理员是一样一样的。
    被这两辆大车折磨了二十日之后,大家终于到达了湖边的洪安营。
    洪安营对这些新兵的迎接的规格也是极高的。营地的一众长官统统出迎。在经过简单的接收仪式之后,折牙对着这三百人道:“我听说你们当中有个煤场出身,却挑起了马鹿之争,最后还被大王亲点赐婚的十夫长?是哪一个?”
    义新心底哀叹,这流言传的,越来越不靠谱了。但他还是老实出列道:“报告将军,义新前来报道。”
    几个长官又调笑了他几句,挥挥手让大家入营。
    两辆大车已经提前入营了。而且已经到了为它们特意建出来的高大的院落之中。军官们入营,跟着便统统涌向那个院落。
    义新见水今在前,他便让自己的部下就地休息,自己也跟着水今进入了院落。院落有人守卫,但见到水今没有反对,也让义新进去了。
    院子里,一面面巨大的镜子般的东西向阳摆着,闪得人有些眼花。三个随车的人正在紧张调试着一些线路。
    义新才觉得这些镜子确实值得这般运送,很快便发现这些镜子还没有他家里的透亮。众军官们看了看这些镜子,没有多留,而是进了屋子里面。义新还留意到,屋顶上还竖起了一根高高的金属杆子。
    三个自称无线电管理员的小年轻检查完线路,围着一个石头般的疙瘩,却没有操作,而是拿出手掌大的小钟出来对时,汇报道:“离调试时间还有十分钟。”
    “好。”折牙应了一声,跟其他人一起等着。
    三个无线电管理员却开始自顾自进行着自己的操作。
    “根据大王的命令和无线电操作条理,请书记员记录,王国四年六月二十八日上午十点二十分,洪安营无线电网点安装完毕。”
    “已记录。”
    “线路安装无误。”
    “已记录。”
    “设备通电正常。”
    “已记录。”
    “信号接收正常。”
    “……”
    “十点三十分已到,调频到位,开始尝试和朝林城通话调试。”
    “朝林朝林,这里是洪安营无线电网点,现在按无线电操作条理进行信号调试。收到请回答。”一个操作员打开了某个开关,对着一个黑色的大骨朵一般的东西开始说话。
    “沙……朝林收到。清晰度正常。”
    “洪安营收到,清晰度正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