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起航》第四章帐篷夜话

大宋起航最新章节目录
   谭凤仪静静的坐在另一面的床榻之上,看着闻目光中射出的清冷光芒伴随着烛火闪耀着如同实质,口中的语调也逐渐变的冷冽起来,说完后才闭目沉寂下去。
    见他闭目不在言语,谭凤仪就开口问道:“我们每天行进的路程非常的少,你是能拖就拖。我看你从梅老先生那里要了十几车石炭就是你说的那种蜂窝煤,你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去开封?你真打算住在路上了?要是没有郑捕头随行,你是不是真打算逃跑?”
    对于谭凤仪的疑问,闻心中只有苦笑,这要自己如何回答。
    陈桥驿兵变正在发酵,除了这场兵变的策划者,恐怕全世界就只有自己知道了。对于这件事情的发生,闻现在无力阻止,也不想阻止。
    历史上的政变,很少有不流血就能达成目标的,每一次都是杀的人头滚滚,血海涛涛。凄惨如唐王朝的玄武门之变,恢弘如大明朝的靖难之役。不管史书上如何讲述赵老二兵不血刃的就完成了兵变,并善待前朝官员。闻对此是一个字都不相信,现在去开封简直就和去送死一样。
    不过有时候人真是一种奇怪的生物,明明已经知道事情的结果,但还是会像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的一脑袋扎进去,这个就叫做犯贱。
    闻现在既想避开危险,又非常想去现场领略一下影响华夏千年的兵变真面貌。这就是典型的投机主义,他也知道这个心态非常的要不得,没有付出就想有收获,这是赌徒心态。
    “既来之,则安之。此心安处是吾乡。”闻用悠长的语调呢喃道。
    “什么意思?”谭凤仪的听力无疑是非常好的。就是没听明白闻话中的含义。
    “没什么意思。我就是想问一下赵匡胤不是跟你爹爹学过一段时间武艺吗?你和赵二郎的关系怎么样?”
    “你打听这个做什么?”谭凤仪纳闷道。
    “要是关系好呢?我们现在就去开封,要是关系一般,我们就一直拖着,等待事件的发酵。”闻决定选一条稳妥一点的道路,自古皇权之争那都是血流漂柱,远离也不失为上策。
    “什么事件的发酵?”谭凤仪疑惑道。
    这不是重点啊,妹子!闻心中这个郁闷,无奈的说道:“这个问题不是关键,关键是你和赵二郎的关系怎么样?”
    “说不上来。”谭凤仪随意的回道。
    看着谭凤仪随意的态度,闻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么关键的事情,如此敷衍的回答算怎么回事。
    “凤仪,你知道吗?这可是关系到我们身家性命的问题,你能认真点吗?”闻语重心长的说道。
    谭凤仪很认真的想了一会才说道:“如果你想到京城后投奔赵二郎,我可以给你递个话。毕竟他现在是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实权很大。”
    “既然凤仪你这样说,那我就放心了。”闻愉快的说道。看样子谭凤仪和赵二郎的关系还可以,毕竟算是师兄妹。
    “既然你们的关系还不错,赵二郎也很有实权,你为什么不求赵二郎帮你一把,让峨眉脱离白莲教的掌控。”闻突然想起这个问题。
    “他毕竟是官场中人,而且朝廷现在实行灭佛的国策,他要是牵扯其中下场不见得多好。”谭凤仪回答的有点萧索。
    在一旁挑灯芯的小尼姑静缘听到谭凤仪的回答就哼道:“那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上次揍他的时候还是打轻了,就应该给他卸掉两条大腿。”
    闻哀叹一声,这还是尼姑吗?动不动就要卸掉人家的大腿。
    牵扯进赵老二不好,难道牵扯自己进去就很好,这简直就是柿子专拣软的捏啊!
    “自唐末战乱至今,历任上位者对佛门都有打压,我佛门现在的处境非常不好,这也不是个人可以挽回的事情。”谭凤仪说的有点呓语阑珊。
    周世宗柴荣在位的时候,掀起了一场浩大的灭佛运动,虽然手段算是温和,但仍旧对佛教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废除寺庙高达三万所,至此佛教从盛唐鼎盛局面而遗留下来的根基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闻本想出口安慰一下谭凤仪,根本用不着哀叹。用不了多长时间,赵老二就要登基,他本身并不排斥佛教,反而重视佛教,所以佛教马上就会迎来新一次的发展机遇。
    话到嘴边打算安慰的话语却变成了:“你们佛教本身的作风也有很大的问题,这就不能怪上位者进行打压。细数历史上佛教做过的恶事,放高利贷这都算是温和的,甚至到了买卖皇帝的地步。只为了几个铜臭,你们这样做完全就是在败坏佛教的根基。”
    “那只是少数恶僧的行为,任何一个组织中谁也不能保证没有几匹害群之马。”谭凤仪辩解道。
    天南海北毫无逻辑的胡扯,完全是为了掩盖帐篷内尴尬的气氛,话题越扯越偏。闻从内衣口袋中取出两封信,这是与梅老头分别的时候,梅老头给他的,也一直没有看过。现在拿出来看一下,装作自己在忙碌,缓解一下尴尬的氛围。
    正在围绕着佛教善恶是非而争辩的谭凤仪,看见闻手中拿着一封信再看,脸上居然浮现出了笑容。
    “这个问题很好笑吗?”谭凤仪冷脸问道。
    “是很好笑。”闻随口应道。
    谭凤仪的七寸青锋匕首,闪电般就插在了闻身前不足一寸处的床榻上。
    闻吓了一跳:“你这是做什么?”
    谭凤仪冷着脸也不答话。
    “莫名其妙。”闻嘀咕一声。
    帐篷内就这样安静了下来。
    刚才看的是梅老头给梅贻琦的信,证明现在闻对繁体字已经可以通读了。
    都说环境很重要,对人的影响很大。闻在古代几个月的时间,就被环境同化的把不算熟悉的繁体字,认识了个大概,常用汉字三千的认读是没有问题了。后世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英文,直接把孩子扔到国外去,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汉语坏境中苦学三年,不如出国三个月学的快,这都是被逼的啊!可见人的潜力,都是被逼出来,没有能练出来的。
    小尼姑静缘突然从旁边冲过来一伸手就从闻的手中把信夺了过去。
    “干什么!”闻叫道。
    “不要脸,我看信的外面写了,这是给怡琦姐姐的,你居然偷看。”小尼姑静缘鄙视道。
    如此昏暗的油灯下离的那么远都能看清信封上写的小字是什么,这小尼姑的眼神看来是相当的好。
    “我拿错了,行不行?我要看的是这封,给我的。”闻扬了一下手中的信道。
    “别人的无耻最多算是做菜加点盐,你的无耻简直就是每天都在当饭吃。”小尼姑静缘鄙视道。
    闻拿起手中的信展开细看,完全不理会小尼姑的诽谤。不过当闻看完梅老头给他的那封信后,整个人都开始颤抖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