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登天》第三十三章华山论剑[2]

我不登天最新章节目录
   后,大家对于这几天三人的经历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两个人没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除了发现这个孩子以外。而孩子除了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以外,是什么都知道。所以,众人也瞬间明白了猿王为什么会是一个那样的德行,明显是被打击过度了。
    “你知道哪里有天材地宝吗?”我凑了过去,眯着眼睛问孩子。这孩子给我的直觉不简单,尤其是他一直攥在手里的那根弯弯曲曲两尺多长的棍子,更不简单。猿王是什么样的力量,别说是这样的孩子了,就是十个这样的孩子,猿王只要动手,也能轻松的将他们轰的连渣都不剩,就更别说孩子手里的棍子了。
    鉴于孩子的聪明才智,所以,我把这天材地宝的主意打到了孩子的身上。
    这孩子的确是神奇,小嘴一张便给出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回答。
    “这种东西太少了。”孩子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斜着眼睛看了我一眼,然后道。
    玛德,本来想着指望着这个万事通的孩子,没准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呢,却哪里想到,这孩子说出来的也是与青衣一样的答案。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孩子的声音却是又响了起来。
    “其实,你们为什么要找天材地宝呢?直接找灵丹妙药不好吗?”
    握草!这是啥意思?意外收获吗?孩子明显是话里有话呀。
    果然,孩子又是一脸“你们真是无知”的表情看了我们一眼之后,清了清嗓子,目光落在面前的水杯上。
    我赶紧朝着月牙儿示意了一下,然后月牙儿便屁颠屁颠的去给孩子倒水去了。
    很快,孩子面前的水杯里重新装满了水,孩子端起水杯只是抿了一口就又放下了。然后目光落在了给自己端水过来的月牙儿身上道:“没有果汁吗?”
    月牙儿又去倒果汁了,离开的时候,我隐隐的听见小丫头的嘴里低声的嘀咕着一句话:你丫的等老娘用完了你再说。
    完了,我看着面前那个标准的葛优瘫,并且一脸的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表情的孩子,心里却是在为他默默的祈祷。惹谁不好,惹月牙儿,要知道,月牙儿在我们这边可是一直都是被当成公主对待的。
    果然,再回来之后,月牙儿的脸上已经快要开出花来了,巧笑嫣然的把果汁放在了男孩的面前,然后还甜甜的说了一声:“快喝吧,弟弟,刚榨的。”
    男孩自然是没有注意到月牙儿的变化,在他的心里,这个时候,他是大爷,所有人都是在小心的伺候着的奴才,对于奴才,大爷是自然不会多看一眼的。
    但是众人却是看的清楚,月牙儿放下果汁之后,便朝着旁边退开了,然后无影便从她的手腕上脱落了下来,正盘踞在自己的手心里不断的变化着各种的形状,而这个时候,月牙儿的目光分别掠过了男孩的脑门、脖子、双肩、胸部、腹部、屁股、裤裆、双腿和双脚。
    “灵丹妙药?”我有点不敢相信孩子嘴里的话,人间这里之前也说了,所谓的天材地宝都是少的可怜,更别说是灵丹妙药了,原材料都没有,拿什么搓药丸?皮鞋?还是纸壳子?
    “对呀,人间没有天材地宝,所以便只能是考虑有没有灵丹妙药了。”孩子说的理所当然,看着我们所有人的眼神都像是在看着一个傻子。而我们自然也是被看的满脸羞愧。
    的确是这样,我们都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没有了原材料,所以便没了成品。这是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如此的思维逻辑问题。但是男孩显然不是一个正常人,而正是这个正常人,也提出了一个我们绝对没有去想过的问题。
    对呀。我兴奋的一拍大腿。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能没想到呢。人间的确是没有天材地宝,但是三界可是互通的,尤其是在达到了我们这个层次之后,我们所见到的很多东西便不再是正常的人间见到的东西了,无论是从知识层面,还是从社会上来说,都已经不再是一个层面。
    “你知道哪里有灵丹妙药吗?”我试探的问着孩子,心里其实也是非常的担心,眼前的男孩的确是非常聪明,而且绝对的学识渊博,但是正是因为学识渊博,所以我才害怕这个孩子会不会也像电视上的专家一样,满嘴的跑火车。
    “今夕何夕?”男孩又看了看身边的月牙儿,甩着戏腔问一句。
    于是,月牙儿十分“乖巧”的将手机送到了男孩的面前,手机的屏幕上正是万年历的界面。
    孩子摇头晃脑的掐算了一下,然后道:“十天之后,便是华山论剑的日子了,那里就有。”
    华山论剑?我踏马的还天下英雄会呢。那玩意从始至终,我唯一的认知就是武侠里才有,人间什么时候有这种东西了?我咋不知道?我看着众人,众人也是满脸的疑惑,同时脸上还分明的写着一句话:你都不知道,我们去哪知道。
    于是,我的目光重新落回了男孩的身上道:“那华山论剑只是武侠里杜撰的,人间没有那玩意。”
    男孩看着我,目光中有我非常熟悉的表情:你是傻逼吗?
    还好,男孩似乎也已经看出,我是这里的老大,而且,从我急切的表情之中也不难看出,这件事,我绝对不是在开玩笑。于是,男孩微微整了整衣服道:“这三界之事,千奇百怪,但是却无独有偶,诸事都有着一个规律,那便是无风不起浪,无中生有那不过是骗骗小孩子的东西,就像巧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孩子老气横秋的说着,白了我们众人一眼,然后便为我们详细的普及了“华山论剑”的知识。
    男孩的大致意思就是,这华山论剑的说法虽然是在近代出现的,但是其实在古代的时候便是有着这样的传统,只是这些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已经淡出了普通人的实现,慢慢变成了仙家的特色,普通人那更是千百年也是难得一见。
    “这华山……”男孩略微沉吟了一下,声音便如同珠落玉盘一样的响起。
    却原来,这华山之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和《禹贡》中,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华山之名。而中华之“华“便是源于华山,由此,华山也有“华夏之根”之称的美称。更是有秦始皇首祭华山之事,而自汉唐之后,这封号递增,更是愈演愈烈。汉武帝敕修西岳庙前身集灵宫。汉元延二年,汉成帝更是巡幸河东,涉西岳而归。而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于是便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自古华山一条路”。
    唐高祖武德二年,唐高祖大猎于华山。是年,唐高祖更是为送李世民东征而在此祭山。上元元年,唐高宗较猎于华山下曲武原。其中尤以唐玄宗以与华山为本命,封华山神少昊为金天王为最。而至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更是与华山道士陈抟来往密切,以道治天下。后明太祖朱元璋梦游西岳,便定了这华山名号。一直到了清代,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一直到光绪年间,更是祭祀不断。
    而这华山,前前后后又是何止千秋百代的帝王将相争相祭拜,又怎会是一处平庸之所?
    相传春秋时,秦穆公有一个女儿,名叫弄玉,姿容绝世,聪明无比,喜好音律,善于吹笙。她吹起玉笙来,声如凤凰啼鸣。秦穆公在宫内筑凤楼让她居住,楼前筑有高台,名叫凤台。秦穆公想为女儿择婿,弄玉发誓说:“必须选择一个善于吹笙的人。”
    于是这穆公派人四处寻访善于吹笙的人,都不能如愿。
    一天,弄玉梦见一个美男子说:“我是太华山即华山的主人,天帝命我与你缔结姻缘。”并以玉笙为之吹奏《华山吟》第一弄。弄玉遂将梦中情景告诉穆公,穆公遂派大臣孟明到华山寻访。
    这孟明在华山确实找到一位擅长吹箫的人,名叫萧史,并同载而归。孟明引萧史拜见穆公,穆公让他吹奏。萧史奏第一曲,清风习习而来;奏第二曲,彩云四合;而再奏第三曲,便见白鹤成对,翔舞于空中,孔雀数双,栖集于林际,一时百鸟和鸣,经时方散。穆公遂将女儿弄玉嫁给他,夫妻和睦,恩爱甚笃。
    萧史教弄玉吹箫,学会《来凤之曲》。一天晚上,夫妇在月下吹箫,竟有紫凤飞来聚于凤台之左,赤龙飞来盘踞凤台之右。萧史说:“我本是天上神仙,天帝看人间史籍散乱,命我下凡整理。周人以我有功于史,就称我为萧史,到今天,我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海桑田。天帝命我为华山之主,与你有夙缘,故以箫声作合,成就了这段姻缘。然而我不能久住人间,今龙凤来迎,可就此离去。”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自凤台翔云而去。就在这天夜晚,有人于太华山听到了凤鸣的声音。为纪念萧史弄玉,后人在华山明星崖修建了“引凤亭”,在山峰上修建了玉女祠。
    这段奇事,《东周列国志》上有“弄玉吹萧双跨凤,赵盾背秦立灵公”的详细记载。
    而这便是流传至今的吹箫引凤的传说,更是传为了千古佳话。
    而除此之外,还有汉元帝刘爽的女儿南阳公主嫁王咸为妻,时外戚王莽执掌朝政大权,公主见国危势乱,劝王咸独善其身,远离尘嚣,以避离乱之苦,王咸执意不肯,公主便独自离开宫廷,来到华山白云峰隐居修行,一年后修炼成真,便驾鹤乘云而去。王咸在明争暗斗的朝廷里吃尽苦头,这才想起公主的忠告,便来华山寻找公主,在樵夫的指点下,于白云峰北岭头上找到公主绣花鞋,俯身去捡,鞋已化为石,于是人们就把公主遗鞋的地方叫驾鹤岭,把白云峰称公主峰。
    当然了,这些都是民间的一些传说,却都是较不得真的。不过如今这民间传说被这七八岁的孩童如此的串了起来,我们众人倒是一时便听的津津有味,对于华山论剑的事情也便信了大半。
    男孩将我们都是面露相信之色,便也就结束了他的这番说辞,转而将话题又扯回了华山论剑的事情上来。
    “不过,据我所知,那华山论剑需要门票。”男孩说。
    门票?这一点我倒是没有想到,而再想到一群“神仙”居然还要买了门票,然后排着队的去那华山论剑,我这心里却又是升起了一股不靠谱的感觉。
    不得不说,这男孩察言观色的能力倒是非常不错的,只一眼便已经看出了我的心思。
    于是,男孩微微的撇了一下嘴,然后斜着眼睛看了我一眼,继续道:“你以为现在的那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