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明》第1396章大结局[2]

灭明最新章节目录
   东立玉明城,俄罗斯在乌拉尔山口以西立阿列克谢城,玉明城与阿列克谢城,是双方向对方开放的贸易城。
    八月,华夏在锡兰岛立锡兰省,首府科伦坡。
    八月,李自成将首都从兰州迁回北京。
    华夏永昌十四年(公元1656年)四月,华夏西海舰队旗舰、“北京级”战舰的二号舰“南京”号,到达非洲好望角,将马达加斯加岛更名天成岛,岛上立天成省,以西部港口塔渡为首府,西海舰队在塔渡建立海军基地。
    六月,太子李松完成了慈恩府的归化工作,回到北京,协助李自成处理政务。
    七月,希瓦汗国趁布拉哈汗国被华夏严重削弱的机会,派兵入侵布拉哈汗国,布拉哈汗国向华夏天命军第二营求援,李定国同意提供帮助,但要求布拉哈汗国加入《亚盟》,国内说汉话,奉天主。
    布拉哈汗国的使者拒绝加入亚盟。
    希瓦汗国攻势甚急,一月之间,接近布拉哈汗国国都布拉哈城,布拉哈汗国再次向第二营派出使者,愿意加入《亚盟》。
    李定国代表李自成,与布拉哈汗国在《亚盟条约》上签字,布拉哈汗国成为《亚盟》的第五个成员国。
    第二营释放了在西京周围从事耕作的三万布拉哈汗国的战俘,并派出军事顾问,援助少量火器,协助布拉哈汗国,战争朝着对布拉哈汗国有利的方向发展。
    希瓦汗国向萨菲王国求救,但萨菲王国正在与奥斯曼帝国作战,无暇顾及希瓦汗国,又听说布拉哈汗国已经成为华夏的盟国,遂按兵不动,让希瓦汗国向华夏求救。
    李定国接见了希瓦汗国的使者,但开出了与布拉哈汗国同样的条件:加入《亚盟》!
    八月,希瓦汗国走投无路,被迫加入《亚盟》,成为《亚盟》的第七个成员国,李定国为希瓦汗国和布拉哈汗国调停。
    因双方都是《亚盟》的成员国,实际上已经是盟国,在李定国的主持下,双方都放弃了赔偿的要求,恢复战前边界。
    李定国也主张维持现状,为双方划定了永久边界线。
    布拉哈汗国、希瓦汗国放弃恐怖教,改奉天主教,国内的恐怖教堂更改为天主教堂,同时开办学堂,学习汉语汉话。
    两国国内先后出现恐怖教教徒暴动,李定国组织三国联军进行血腥镇压,诛杀了领头暴动的教徒,两国局势趋于稳定。
    华夏永昌十五年(公元1657年)三月,西海舰队旗舰“南京”号出现在葡萄牙里斯本港口,欧罗巴震动,荷兰、英格兰、法兰西、奥地利、圣神罗马国、教皇国都派出使者,主动向华夏示好。
    四月,华夏与西班牙、葡萄牙签订《里斯本条公约》,三国正式结成盟国。
    此时的欧罗巴洲,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葡萄牙、神圣罗马国、奥地利、教皇国,因为在宗教战争中失败,国力严重下降,唯一的天主教战胜国法兰西,并不站在天主教国家的一边,也不维护天主教国家的利益,甚至有信仰新教的势头。
    神圣罗马国因为担心法兰西反对,不敢加盟《里斯本条约》,但暗中鼓动教皇国加入《里斯本条约》,以刺探法兰西的态度。
    教皇国在法兰西的干涉下,未能加入《里斯本条约》,但为了向华夏示好,承认华夏国皇帝李自成是东方的教皇,与罗马教皇兄弟相称。
    七月,华夏的美洲伯利省会州府发现大量的金矿,传至国内,百姓纷纷搭乘东盛贸易公司的商船前往会州淘金。
    汉人在美洲的数量急剧增加,华夏朝廷顺势而为,在伯利省以北的海岸线建立琅琊省、海岸省。
    华夏永昌十八年(公元1660年),西海舰队将整个美洲的西北角纳入华夏,立为雷光省,雷光省隔着孙标海峡,便是华夏的勒拿都督府,至此华夏在美洲的土地,已经不是飞地,而是与亚洲的土地基本连接一体。
    华夏永昌二十年(公元1662年)四月,华夏得知英格兰、法兰西、荷兰在北美大陆东海岸建立殖民地,便抢先在落基山脉以东的苏里河、密西西比河中游,扶植三个印第安小国百度、网易、华为。
    五月,三个印第安小国与华夏签订《元州公约同盟》,成为华夏的盟国。
    《元州公约同盟》几乎是《亚盟》的翻版,参加《元州公约同盟》的国家,除了相互之间有军事协助的义务,所有国家必须推行汉语,以汉语为唯一官方语言;废除原始宗教,改奉天主教。
    九月,五大湖西岸,第四个印第安小国恒大建国,随即加入《元州公约同盟》,成为《元州公约同盟》的第五个成员国。
    华夏的势力扩张至五大湖。
    华夏永昌二十一年(公元1663年),三月,英格兰殖民至扩张至五大湖,与恒大国发生冲突,华夏以《元州公约同盟》盟主的身份斥责了英格兰,英格兰殖民者遂折而北上。
    百度、网易、华为、恒大四个印第安小国,在英格兰、荷兰殖民者的强大压力面前,纷纷向华夏示好,因为过呗的百姓与汉人面貌非常接近,他们相信了印第安人是从亚洲迁移过来的坊间传言,承认印第安人是汉人的后裔。
    十一月,由华为国牵头,百度、网易、华为、恒大四国,百姓认祖归宗,归为汉籍,并得到华夏的恩准,四国与华夏的关系更近了一部,华夏与四国修订了《元州公约同盟》,增加了两条内容:同盟国国民必须以汉人为主体;华夏用武力保护所有同盟国安全,同盟任何一国受到外部入侵火武力威胁,所有同盟国必须提供军事帮助。
    华夏永昌三十三年(公元1675年),七十高龄的李自成,主动退位,称太上皇,太子李松继位,改元盛和,以次年为盛和元年。
    退位之后的李自成,不愿意住在北京,主动要求去兰州试验不同于华夏诸省的地方政体甘肃模式!
    新皇李松拨出巨款,将原先的兰州皇宫全部翻新,做为太上皇李自成的寝宫。
    离开北京城的时候,李自成乘着使用了橡胶轮胎的四轮马车,带着已经卸任的郭世俊和所有在世的后妃,新皇李松亲自出南城的正阳门送行,此时国政部已经裁撤,华夏三院十部的大小官员停止办公半日,全部在正阳门送行。
    车队已经消失在视线中,李松的目光还是停留在马车消失的地方……
    出了北京城,李自成的寂寞感越来越重,便停下马车,让郭世俊上车。
    郭世俊在李自成对面坐下,长久地凝视着李自成,讪讪笑道:“皇上……”
    李自成也是盯着郭世俊,良久,缓缓抬起右手,指着自己的脑袋,道:“世俊,你知道朕在想什么吗?”
    “太上皇在想,一个时代,终于结束了……”
    “是呀,一个时代结束了!”李自成悠悠叹了口气,“离开皇位,朕并没有轻松感!”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又将开始!”郭世俊顿了一顿,方道:“皇上来兰州,一是为了‘甘肃模式’,另外一个心思,应该是为了蒸汽机吧?”
    “还是世俊懂朕!”李自成像个孩子似的笑了笑,“朕这一生,为华夏打下了大片的疆土,能想到的要地全部占了,也不知子孙,不,华夏的子民能否守得住!”
    “皇上,子孙有子孙的命运,”郭世俊在李自成面前,一直十分谦恭,李自成在军政方面表现出的才能,让他敬佩了一生,“皇上能想到,江山要靠子民来守,不单单依靠子孙,已经是上乘了,再说,华夏已经在研究蒸汽机,领先欧罗巴洲一大步,一旦蒸汽机研究成功,加上面向世界的教育和华夏的文化底蕴,华夏的子孙,或许有我们想象不到的智慧!”
    “但愿如此!”李自成掀开马车的滚帘,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将视线投向车外。
    前方,宽阔、平坦、笔直的水泥大道,一直延伸向远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