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大宋》河西风雨第四四二章讯问

宰执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华知县的侍妾冯氏的贴身丫头叫翠竹,长得姿色不凡,看着也有几分精明,以钟浩的眼光看来,甚至要比华知县的侍妾冯氏还要漂亮上几分。
    钟浩不禁摇头,看来这冯氏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啊。所谓娶妾娶色,华知县娶你,就是图你漂亮,你在自己身边配上一个这么漂亮的丫鬟,还怎么衬出你的姿色。以钟浩看来,这应该配个姿色平庸些,不那么精明的才稳妥些。
    华知县每次到冯氏那,都见到这么一个漂亮又精明的丫鬟,怕是早晚得出事儿。相比之下,齐夫人就聪明多了,身边配一个相貌普通,却又精明乖巧,很是知道分寸的丫鬟,不会对她有任何威胁,相反还会给她加分。
    当然这些都是人家的事情,钟浩也无从置喙,他所关心的还是这案子,与人家的这些家事无关,自然也不会去多说多问!
    翠竹进来后,很是乖巧的向室内的一众官员福了一礼。
    钟浩是以他不必多礼,随即开口的问翠竹道:“我听说你家老爷很是钟爱冯姨娘,为何昨天夜里,却要宿在齐夫人房里。”
    翠竹犹豫了一下,有些紧张的回答道:“平日里大都是宿于冯姨娘房中的,不过昨日老爷似乎有些事情跟夫人商议,所以宿在夫人的房中。”
    钟浩见翠竹很是紧张,当下很是温和的道:“我只是随便问问,你不用紧张。平时夫人都是寅正时刻去佛堂的吗?”
    翠竹不敢隐瞒,很是认真的道:“是的,每日这个时辰都会去,今儿清早的时候也是如此。都是先念了佛,再去用早饭。”
    钟浩又问道:“你们院子里还有别人喜欢礼佛吗?”
    翠竹想了想,说道:“账房的董先生!据说董先生是夫人的远方亲戚,平时老爷和夫人在府里待他很不错,这董先生也好佛的,所以有时会在佛堂跟夫人一起参佛。”
    钟浩道:“噢?你家老爷不爱佛事吗?”
    翠竹摇摇头,道:“老爷是两榜进士出身,饱读诗书,常说这天下只有圣人,她并不信什么怪力乱神,因此对参佛这件事并不热衷。不过夫人参佛,他倒是从不反对。”
    钟浩心里想,反对才怪,这夫人齐氏正是因为失了宠爱,才心灰意懒去寻常其他精神寄托,这华知县去反对,岂不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钟浩问:“账房的董先生是什么人?”
    说到董先生,翠竹眼眸一亮,显然对这董先生的观感极好,称赞道:“董先生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是读书人出身,据说还去东京参加过省试,在这府里从不端架子,对谁都好,有时候也会帮老爷参赞一下衙门里的公务,老爷平时也很敬重他。”
    钟浩点点头道:“翠竹,你方才答的很好,你下去吧,叫董先生进来吧。”
    ………………
    不一会帐房董文庆进来了,不得不说这位董先生的确实仪表不凡,风度翩翩,进得屋内也很是镇定从容,很潇洒的同屋内众人见了礼。
    钟浩微微一笑,问道:“董先生参加过省试?”
    董先生拱手道:“在下不才,?庆历六年丙戌科、皇祐元年己丑科到时都曾通过取解试,两次得以去东京参加省试。可惜自己才学有限,是以这两次参加省试,却都未能得中!”
    “董先生既然是读书人,也曾两次通过取解试,也算是小有成就了,为何屈居在华知县府上做一名账房?”
    “在下惭愧,这些年一直埋头苦读,是以未曾有多少积蓄!去年时,前年秋闱之时参加取解试又未能通过,一时生计无着,因此因着在下和齐夫人是远房亲戚,便投身华知县府上做了一名账房先生。而且华知县待在下甚诚,在下不觉得屈居。再说,我这账房先生也只是暂时的,以后还是要参加科考的!”
    “这么说,董先生和齐夫人的关系很好了?”
    董文庆听到钟浩问他跟齐夫人的关系好不好,脸上不禁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惶恐,紧接面上闪过一丝明显恼怒,不过很快恢复了从容,答道:“在下和齐夫人是亲戚,自然关系也是极好的!”
    钟浩一直仔细观察着董文庆的表情,董文庆脸上闪过的那一丝惶恐,虽然一闪即逝,却被钟浩捕捉到了。钟浩沉吟片刻,直接问道:“今日寅正三刻到卯初二刻这一段时间,董先生在做什么?”
    这一句问话,很不客气,直截了当地问这句话,在徐推官和曹县尉看来,显然是钟浩怀疑觉得这个董先生很有嫌疑。
    曹县尉听了不禁暗暗皱眉,不管怎么说,董文庆好歹也是个有些身份的读书人,如此开门见山,实在让人觉得尴尬。这董文庆以前经常帮华知县参赞一些公务,和曹县尉倒是也算相熟。不过这钟通判毕竟是上官,曹县尉哪怕是对董文庆颇报不平,但是自然是不会在此时出声的。
    董文庆听了钟浩的文化,倒是很快恢复了刚进来时的从容,如果不是刚才他那一丝一闪而逝的惶恐钟浩看得真切,很可能会怀疑自己眼花了。只见董文庆好整以暇,一副不恼不怒的样子,道:“当时在下正在睡觉。”
    “可有人证明吗?”钟浩继续追问。
    董文庆倒是并不紧张,轻笑道:“证明嘛?这个只怕是没有,在下住在院子的后厢那边,靠近佛堂,那儿很清静,平常也基本没有什么人经过,是以怕是不好找人证明。”
    钟浩皱起了眉,慢悠悠地道:“那么……齐夫人发现华知县遇害时,董先生在哪里?”
    董文庆从容的道:“当时我听到了外头的动静,便起了床,跑去了东翁的卧房,便看到了东翁……”董文庆的脸色开始变得多了几分沮丧,很是哀痛地道:“东翁待在下恩重如山,只是想不到竟是被西夏奸细给……给害了!”
    钟浩的眼眸中掠过一丝冷冽,道:“董先生怎么知道华知县就是被西夏奸细所杀?”
    董文庆愕然了一下,随即苦着脸道:“在下也是曹县尉和一众捕快衙役推测的。不过东翁带人抓获那伙西夏奸细时,就曾说过那次没有一网打尽,还有有漏网之鱼,对此深以为恨。东翁下令将这些西夏奸细全部在菜市口斩首,这些西夏奸细对东翁恨之入骨,一直刺杀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在下觉得曹县尉的推测也是很有可能的。”董文庆说着,竟然有些哽咽。
    曹县尉见董文庆悲痛的样子,心知董文庆谈及华知县,心有感触,已经口不能言了,当下连忙打了个圆场,对董文庆道:“文涛放心,本官和华知县同衙为官,杀死华知县的凶手迟早会查出来的。文涛也要节哀,方才钟通判也是破案心切,有些话重了些,文涛也不要太在意!”文涛是董文庆表字,他也是小有成就的读书人,以前时常在县衙跟华知县参赞功夫,跟曹县尉也算相熟,是以曹县尉对他以表字称呼,倒是很亲近。
    董文庆的喉头滚动了几下,才嘘了口气,道:“是,少尹,学生明白。”
    曹县尉又问了一下钟浩还有没有什么问得,见钟浩摆手示意没有了,便朝董文庆和气的道:“好吧,文涛可以走了。”
    董文庆作一深揖,说道:“那通判大人、少尹,学生就先告辞了。”说罢旋身要出去,刚走几步,钟浩在他身后突然道:“董先生,实不相瞒,杀死你家东翁的根本不是什么西夏奸细,凶手就是这府里的人。”
    董文庆听了钟浩的话,不禁身子一震,随即很快恢复了从容,回眸看了钟浩一眼,很快表现的很是诚恳的样子,道:“那就有劳钟通判帮忙尽快查出元凶,以慰东翁在天之灵,在下感激不尽。”
    说罢,董文庆施施然去了。
    最后钟浩有很客气的询问了华知县的夫人齐氏和侍妾冯氏几句。
    齐夫人三十多岁,一副风韵犹存的少妇模样,眸子中透着精干。冯氏则是一副小家碧玉的模样,姿色不算太出众,可是性子很是温婉。
    见了这冯氏的样貌和性子,钟浩似乎明白了一些。在钟浩看来,这华知县必是喜欢冯氏这温婉的性子,并不是单为她姿色,由此推想,齐夫人的性子怕是有些霸道。
    钟浩很客气的问过了几句话后,突然猛地开口对齐夫人问道:“齐夫人跟董先生的关系很好吧?”
    本来钟浩一直很客气的问她话,突然冒出这么一句,齐夫人不由的一愣,随即闪过一丝慌乱。
    显然,她虽然很精明,但毕竟是女人,心里素质比董文庆还是差了一些,钟浩准确的捕捉到了这些细节。齐夫人定了定神,才装作随意的道:”我们是亲戚,自然关系亲近些!”
    钟浩微笑道:”哦,是这样啊,在下冒昧了,夫人恕罪!”
    钟浩示意自己问完,让徐推官和曹县尉很客气的送二人出去。
    讯问完了,徐推官和曹县尉都很期盼的望向钟浩,希望钟浩说说他的结论。
    “以本官推测,这案子不是西夏奸细干的!”钟浩说完,随即又在心中快速推敲了一遍,发现自己的推断没有什么漏洞后,便深吸一口气对徐推官和曹县尉道:“而且本官已经确定凶手是谁和案件的经过了!”
    ………………
    华知县院中的一干上下人等此时都站在内院之中,内院里鸦雀无声,显然众人都知道县尊大人要公布调查结果了。
    齐夫人绷着个脸,略有几分不满,显然她觉得钟浩让她跟一群下人站在一起有些不满。
    华知县的侍妾冯氏却显得有些唯唯诺诺,垂头不语。
    翠云和翠竹两个丫头站在各自的主母身后,觉得有些好奇,毕竟是懵懂的年纪,倒是没有表露出什么,只是好奇地看着钟浩。
    账房董文庆却是负手伫立,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其余人等,各自怀着心事,或是有些胆战心惊,或是尽量做出一副坦荡的样子。
    曹县尉看众人已经到齐,示意钟浩可以开始了。
    钟浩负手站在台阶上,观察着院内众人的神色。
    钟浩随即朝华知县的侍妾冯氏淡淡一笑,道:“少夫人身体孱弱,要不要叫人搬个座位来歇一会儿?”
    “啊……”冯氏想不到钟浩要说的是这些体己的话,脸颊不由微微一红,讷讷的道:“奴家身子还行,并不是太累,站一站也无妨的。”
    “哼”,齐氏听到钟浩喊侍妾冯氏为少夫人,不由冷哼一声,表达自己的不满。显然在她看来,自己才是明媒正娶的夫人,而冯氏说穿了就是个侍妾而已,哪里当得了少夫人二字?!
    再说,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