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大宋》第二七四章癸巳科开考

宰执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钟浩和徐峰从欧阳修那里回来,便安心准备最后的备考。. .
    杜老夫人话了,让他们只管安心读书,其他的事情不用他们操心,领取号牌名状盖章审核等等一应的杂事她自会自有人去帮他们。
    这几天,钟浩又做了几篇诗赋策论,让徐峰帮忙点评。
    只不过,徐峰后,只是鼓励钟浩继续努力,并未置评。
    钟浩估计自己的诗赋和文章怕是不咋样,徐峰怕是实话实说的话,会打击到自己。
    其实钟浩自己心中也自有数!帖经和墨义这些客观题还好说,这些时日他整日背诵《春秋》《礼记》和《论语》三本书,倒是觉得差不多没问题了。但是诗赋和策论文章这种东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写好的,是需要日积月累勤加练习的!
    因此,钟浩这种只是稍加涉猎的门外汉写得文章自然很难出彩。
    钟浩一开始觉得参加这“锁厅试”自己还是有些希望的,毕竟这“锁厅试”里有很多纨绔混杂其中。但是越是备考,越是现这科考的难度,其实他早就不抱中式的那个侥幸了。
    钟浩现在其实就是打算去贡院待上三天,走个过场,也算给自己老丈人个交代。
    反正这中不中进士,钟浩觉得其实对自己的影响也不大。反正自己如今已经有爵位了,能穿绯袍了,对于自己的亲事,老丈人没有理由食言了。考上进士对自己来说也无非是锦上添花,考不上也就那样。
    钟浩其实来到大宋后也没有太大的追求,能够混到如今的地步,其实他已经很知足了。起码如今自己也是个爵爷,身上还有个从六品的散官,若是放在地方上,也不是一个随便让人拿捏的人了。
    其实钟浩觉得若是不能中式,挺想等和富若竹成亲后,回青州居住。在那里自己有亲人,也有朋友,而且自己也喜欢那里,帮那里当成了自己在大宋的故乡,还有最为关键是自己如今的身份回去,也算是比较有地位,在青州这种地方,也该还是能混得开的。
    当然,钟浩也知道这只怕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虽然自己不能中式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要回青州常居的愿望未必能实现。估计自己老丈人不允许自己的女婿这么没追求。
    唉唉,想想也悲哀,娶了相公家的千金,这麻烦也是忒多。
    本来自己如今也算是混得不错,若是能自由自在的,也算不错,可是被自己泰山老丈人一直在后面鞭策,当真是身不由己啊!
    钟浩其实知道自己这科考希望不大,临近考试倒是颇为从容,每日该吃吃该睡睡。
    不过徐峰就有些患得患失了,主要是他对这科较重,毕竟他上一科已经落榜过一次了,这等了四年,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机会,他还是很重视的。
    好在徐峰浩每日心平气和,倒也渐渐安心下来。
    考试的前几天,林语晨和花小蝶派两个小丫鬟送来了不少东西。两个人还是颇为挂念钟浩和徐峰这次的科考的。当然,其实主要是挂念钟浩。
    两个小丫鬟送来的东西都是考试用的东西,其中有东京城老字号“文翰斋”考箱和全套文具两套,还有缎面绒里轻便手套两副鹿皮护耳四个短毛软靴两双,以及各色护耳护腰围巾……足足十几件,样样都是价值不菲的精细货,而且都是双份。
    徐峰两个潘楼美人送来的东西,不禁满脸喜色。
    “嘿嘿,文轩的在那些花魁行中的女人缘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啊,三哥这次算是又沾你光了!”从在青州时,钟浩就被花魁叶亦菡欣赏,到了东京没几天,这又被潘楼花魁挂念,这令徐峰着实羡慕!
    “哈哈,三哥客气了!”
    …………
    转眼间到了二月初九,大宋皇佑五年癸巳科今日开考。
    这天丑时刚过,钟浩便被小桃和小杏被叫起来。
    小杏服侍沈泽洗漱完毕,又去端上准备好的丰盛早餐。
    随后,小桃指着桌子上摆满了几十样考试用到的物件道:“公子你再,仔细检查一下,若是没少什么的话,奴家和小杏就装箱了。”
    按照清单检查起来。三天考试,要携带的东西很多,除考试必需品笔墨砚,外加《韵略》等文房之外,还要携带食品餐具等。因为贡院内不能开火,只能备一些酥饼板鸭熏肉桂花糕糍麻饼之类可以即食的食物。
    当然,贡院内虽然不让自己开火,热水还是供应的,不然这大冬天天寒地冻的,这些考生可坚持不住。小桃和小杏给钟浩准备了一些可以即冲的粥粉。粳米炒熟后,掺上一些核桃和黑芝麻,让后一起磨成粉,冲泡着喝还是很能顶事儿。两个小丫头对钟浩还是很上心的。
    除了这些,还有助消化预防头痛脑的丹药,睡觉的铺盖卷用来装试卷的卷袋等林林总总好多样。
    钟浩清点无误后,便去旁边吃早餐,剩下的事情便不管了。
    小桃和小杏上前把这些东西一样样收到考箱里。
    林语晨给钟浩和徐峰送来的考箱是汴京城最有名的“文翰斋”出品,用料考究设计也相当精巧,里面分三层,除上下各一个大抽屉之外,中间一层还设计了两个小抽屉,方便考生分门别类收纳物品。而且它还有个好处,就是足够结实,考生候考时如果需要休息,它便是一个板凳,这样可以省去带考凳了。
    钟浩在吃早餐时,峰起居的精舍内,也早已亮起了灯,显然他那屋里也在干着同样的事情。
    早餐还未吃完,杨怀玉便来了。待会杨怀玉会亲自宋钟浩和徐峰去贡院。对于宋代读书人来说,科举是比成婚还重要的大事,所以有至亲好友送考的风俗。
    等到钟浩吃完了一顿热乎的早餐,徐峰也过来了,他那边收拾好了,两个小丫鬟帮他一个背着铺盖卷,一个背着考箱。
    虽然徐峰来了,钟浩还是稳稳当当的吃完了这顿早餐。这天寒地冻的,去贡院内要冻上三天,今日这顿丰盛的热乎的早餐还是很重要的。
    等到钟浩吃完,杨怀玉指挥几个小厮分别背起钟浩和徐峰的铺盖卷和考箱,准备去贡院。
    在东京城内,这样的举动在各处生着。
    三更鼓响不久,大街上也有了动静,车马声脚步声,从京城各个角落响起,朝着同一个方向汇去,那便是贡院!
    …………
    钟浩和徐峰是坐着杨家的马车到达贡院的,只是离得很远便下车了。
    没办法,今日送考的人实在太多了,毕竟是几千人同时考试,因此这送行的车马自然也非常多,离得贡院还有近二里,这马车便根本走不动了,因为前面的车马已经堵得水泄不通的。
    没办法,众人只得在此下车。
    杨怀玉和钟浩徐峰又走了二里地儿才到贡院的栅栏旁。
    贡院前圈起一圈栅栏,送行的家人只能送到栅门前,进去栅门后,满眼便只是等候入场的士子了。
    “大哥徐三哥,小弟便送你们到这里了!小弟在此恭祝两位哥哥此科马到成功金榜题名!”
    “借仲容吉言!”钟浩和徐峰都道。
    当下钟浩和徐峰从那几个杨家的小厮手中,接过各自的考箱和铺盖卷背起,和杨怀玉挥手作别,迈步走入栅栏内!
    …………
    五更鼓响,贡院便开门了,维持秩序的巡铺兵丁开始列队,负责考务的礼部官员也在门前列队,每人手里举了一块牌子。有官员在门前大声叫道:“进门后锁厅试的在东院,正试的在西院。各自们名状北面的字,找到相应的考务,迅列队站好。一刻钟后,开始依次进场。”
    钟浩仔细牌子,上面按照千字文的顺序,写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类。他从怀里掏出自己的名状,翻到背面一个‘河字十六“!这应该是自己的考房号和座号。
    徐峰也自己的名状背面,那后面写得是“让字二十一”!
    钟浩是考锁厅试的,是去东院考,而徐峰考正试的,是去西院考。
    钟浩当下笑道:“小弟在此祝三哥此次金榜题名,哈哈,那咱们就三天后再见啦!”
    徐峰也笑道:“承文轩吉言,三哥我也祝文轩马到成功!”
    “呵呵,那小弟也借三哥吉言!”
    两人说完,互相拍了拍肩膀,以示鼓励。
    徐峰随即叹道:“可惜六郎这次没能来,不然若是咱们三个能一起得中,倒是也算一段佳话!”
    钟浩心道:你倒是很有信心,但是我可没有多大的信心得中。
    “唉唉,也不知道六哥家里出了什么事情,但愿一切都好吧!”
    前几天钟浩和沈泽去崔家在东京的商号找过崔烨。崔家商号的掌柜的竟说崔烨这科不来考了,至于什么原因,那掌柜的也不知道!
    钟浩很是担心,也不知道崔家到底生了什么事情,令崔烨连科考这种天大的事情都不能来参加。
    “嗯,希望吧!”徐峰也道。
    又闲话了几句,钟浩和徐峰见那些考生都已经差不多排好队伍了,他们也作别,分别去自己的房号牌子下站好,等待入场。
    …………
    等待的时间有些漫长,不知不觉天光大亮,终于轮到钟浩他们入场了。那名打着‘河’字牌的礼部官员,引导着他们这一组四十人,进入贡院的大门。大门内,有官员对照名册,严格盘查考生,姓名籍贯年龄,相貌等等,都要询问查防有人替考。
    待所有人都验明正身,那打牌的官员,便带着他们继续往里,拐到左侧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棚子里。
    那官员这才搁下牌子,板着脸对众人道:“待会要参拜至圣先师,尔等须沐浴更衣。你们有一盏茶时间沐浴,到出口处领取自己的物品。”
    这不是什么新规,考生们之前早有耳闻,钟浩也听徐峰说起过。是以那官员的命令一下,众考生们虽有嘀咕的,但却都立即开始脱衣服了。
    虽然众考生都照那考官的话办了,但是心中都觉得这事儿不免让人感到有些荒谬,这到底是考场还是澡堂子?
    其实,这是防备夹带的一种手段。与代考一样,夹带也是科举常见的舞弊方式,花样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唐代考生进场时,不仅要把携带的物品检查一番,没有挟带,还要被上下里外全身搜索一遍。官吏士兵一个个长呼短喝,让文弱书生们心悸胆寒,对于这种搜检,颇有骨气的人就感觉受不了,认为这是对他们人格的侮辱。
    到了本朝,随着科举考试的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对入场考生的搜检也越来越严格。开国之初,为了严明考纪,要求进场考生都必须把盘结的头松开,解开所有的衣服,还要掏耳朵和鼻子,防止考生在耳朵和鼻子里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