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侯》第一百四十章蝉?螳螂?黄雀?扑朔迷离![2]

大唐逍遥侯最新章节目录
   弟山呼万岁,退朝。李二可算记住魏征那句话了——张玄素的话有回天之力!从此张玄素沉寂了十来年,直到李承乾调皮不堪时才复出,你小子的话不是有回天之力吗?替老子教育儿子去!魏征给张玄素挖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你小子不是能说吗?跳进去吧。
    要说魏征,史书上以正面出现次数较多,功绩彪炳,无可非议,但私底下别人看不到的就不好说了。他本来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多次建议李建成杀了李二,可李建成心软,没对自己的亲弟弟下手,结果,
    魏征很识实务,李二也需要这么个人,于是乎一拍即合,相处很愉快。到了贞观中后期,一切变得扑朔迷离起来。李二宿有风疾,贞观后期越来越明显,此时的魏征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所推荐的大臣有很多都有李承乾有关联,最著名的就有侯君集和杜正伦,后来因参与谋反都被咔嚓了。倒没听说魏征推荐的大臣跟李泰有关联,相反却在史书上留下了针对李泰的《谏魏王不得折辱贵臣》,明显不是跟李泰穿一条裤子的。
    站队这一条魏征比不上长孙无忌,长孙兄到了最后才表态——力挺李治,而且还混了个托孤之臣,基本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通过从以上点也能看出,小胖子的人缘确实差到了极点,除了几个书呆子,没人支持他登上皇位。
    散朝以后李二留下了魏征和萧璟,前文也有提及,李二对自己功绩方面不是很自信,这个对比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岳父——杨广。至于这么说的原因,一是国家税收,上文张玄素也提到了,唐朝的国库不如杨广时期充盈,甚至很多都是杨广给打下的底子;二来他想超越杨广,因为现在所用的大臣当中就很多都是前隋的旧臣,自己没点建树,他们会心服?所以他想听听臣下是怎么评价自己的。
    萧璟是杨广的大舅子,虽然不如他弟弟萧瑀,但胜在为人本分老实。相比起萧瑀那鲠直的性格,而且多次触怒李二,所以李二更喜欢萧璟。这一点可以从萧璟、萧瑀身后事看出来,萧璟“武德中为黄门侍郎,累转秘书监,封兰陵县公。贞观中卒,赠礼部尚书。”一个“累”字说明了萧璟的踏实,过世后一个“赠”字体现了他在李二心中的地位。
    萧瑀就不太一样了,为啥作为弟弟能有比哥哥还高的职位?主要因为他是独孤家族的女婿!他媳妇是喊李渊表哥的人。萧瑀是病死,享年七十四。宫廷太常上谥曰“肃”,太宗认为萧瑀性多猜贰,刚忌太过,最后谥曰“贞褊公”,册赠司空,陪葬献陵。李二推翻了自己老子对萧瑀“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的评价,而且觉得让他去地下陪自己老子合适,要是陪着自个,还不够自己闹心的,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萧瑀没有得到李二的认可。
    三人来到后花园,李二指着周围独具匠心的设计说道:“崇饰宫宇,游赏池台,这是所有帝王的愿望,可是帝王想要做的事情,也就是百姓不想做的事情。帝王想要放纵逸乐,而百姓所不愿意的是劳弊。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的确不能强加给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看起来朕也可以随心所欲,但是朕也还是能够自我节制,若百姓不愿意的话,即便朕想做,最终朕还是顺从了百姓的心愿。”
    李二这么说,再联系到今天朝堂上张玄素说的那些话,聪明如魏征者还能有些不明白的?然而魏征这马屁比较含蓄,比较委婉,更是有水平:“陛下心底里本来就很怜悯百姓,所以总是节制自己,顺从百姓。臣听说过一句话:‘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贪得无厌,奢侈无度,稍有不称意的地方,他就峻刑严罚。他每到一个地方,当地官员的第一件事情是要给他供奉他喜欢的东西,如果没有收到供奉,他便很不高兴,至于政务他更是听也不听。因为隋炀帝的这种爱好,全国官员变本加厉,以至于相互竞逐,这种为了贪财好物的竞逐只有朝廷灭亡才会结束。正是因为隋炀帝的无道,所以上天才降命于陛下,要您取而代之。陛下若以为满足,今天所拥有的已经足够的了;陛下若以为不满足,那么即便拥有万倍于此的东西,也不会满足的。”
    李二听到魏征这么说,更是满体通泰,高兴地说道:“爱卿所言甚是,要不是有魏爱卿在,朕怎么能听到如此中肯的话呢?”
    既然这么舒服了,李二倒是没了再问萧璟的心思,随口问道:“萧爱卿在前朝时能经常见到萧皇后吗?”
    萧璟虽贵为梁明帝萧岿之子,可在隋朝的时候混的不如自己弟弟萧瑀逍遥,起码人家萧瑀的老婆也是喊杨广表哥的人,自己仅仅是看在前朝的份上得了个临海王的空筒子王爷。萧璟为人踏实,但不代表他笨,苦笑一声,回禀道:“不要说她了,微臣连她的儿女都见不到。”
    魏征听萧璟这么说,想起一档子事情来,说道:“微臣听说,隋炀帝不信任齐王杨暕,经常使人暗中监视他,一旦听到齐王在举行宴会,就会问:‘他做什么事如愿了?竟然这么高兴?’如果听说齐王心情不好了,又会说:‘他这是有什么想法了?怎么又悲伤了?’父子之间尚且如此,何况对萧大人呢?”
    李二听完笑笑说道:“现在看来杨政道在这方面比他爷爷强多了,不似他爷爷那样整天疑神疑鬼,累不累啊?”
    魏征说的这些是公道话,可免不了别人多想,萧璟就以为魏征给自己解了围,也是在含蓄的朝自己示好。
    李二在让两人退下后,独自坐在石凳上揣摩,魏征这是在暗示朕对自己儿子关注太少?魏征应该不是这样的人啊?也许朕想多了。李二自嘲的笑了笑,站起来朝后宫走去。
    若此时李二由此开始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儿子们,也许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故事,少让他操不少心,顺带着还能多蹦跶两年。但历史就是这样,不轻易间的行为会带来一系列的转变,小胖子李泰由此有了更多的空间来积攒更多对晋宇不利的证据,故事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