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玩文娱》第104章唐明皇的梨园

我在唐朝玩文娱最新章节目录
   “对,就是他,杨简,我们之前在大唐新年诗会的时候,见到过他,还都跟他打过交道,而且,听摩诘说,前段日子在朝堂之上,击退东瀛使者刁难问题的人也是他,而且,就连一行大师、李衍博士都对他赞不绝口,称他是他们生平仅见算学才华最出色的人,就连皇帝陛下都亲自封他为皇家学园十三学园的算学教授,教授皇子公主。”
    孟浩然当日见到杨简之后,没几日就听到王维给他再次说起过杨简的故事,当时他就跟眼前的李白一样的反应,难以置信。
    “他还是十三学园的算学教授?”
    李白皱眉。
    如此说来,那个小家伙说,有办法帮助自己,难道是因为他有面见当今圣上的机会?
    “确实如此。”
    王昌龄也从旁附议道。
    “而且,据说,这个小孩前几日还获得了岐王殿下的热情招待,并且跟梨园总教习李龟年也成了忘年之交。”
    王维的消息总是来的比别人多,也比别人快。
    尤其像这种跟文化娱乐有关的消息,总是他第一时间说关注的。
    “真有此事?”
    王昌龄有点站不住了,他瞪大一双眼睛,声音也有点大。
    “应该所传不虚,据说,岐王一见,大为开怀,还专门请他为他和李龟年制作一把那个小娃娃独创的独门乐器,而且,还赏给了他十余根凤凰木和一百两金子。”
    王维压抑自己震惊的情绪,努力做到语气平静而自然。
    “十根凤凰木?”
    “一百两黄金?”
    孟浩然和李白、王昌龄这一次终于惊呼出声。
    妈呀,十根凤凰木啊!
    百两黄金!
    就给一个小娃娃??
    这个世上还有没有天理啊!
    “是的,凤凰木乃是当世奇珍,我等也只是听闻,而未曾目睹过此木,但是据说,此木乃是制作乐器的无上佳木,哎——”
    王维说及此处,又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二弟为何为叹气?”
    王昌龄不解。
    “呵呵,二哥想必是也想求一把凤凰木的乐器却多年不得而心生羡慕和遗憾了吧?”
    孟浩然却是笑了起来。
    其实,他的心中又何尝不是有此念头?
    但是,那凤凰木是何等珍惜之物啊,尤其是随随便便得到的?
    只是,想起现在那个小屁孩坐拥十根凤凰木的时候,他们心中的那份痒痒却是再也难以把持了。
    “三弟可算是说中了为兄的痛处了,想我王摩诘生平也爱好乐律,却始终无缘拥有一把凤凰木的乐器,至今引为遗憾哪!”
    王维坦呈自己真正的内心遗憾。
    “说实话,我也是。”
    见王维已经率先敞开了胸怀,孟浩然也袒露了自己的心迹。
    “好吧,我也是。”
    李白也不再觉得不好意思。
    “嘿嘿,其实,我也是,三位贤弟。”
    王昌龄也嘿嘿笑了起来。
    想他们兄弟三人,不但都是诗文高手,也都精通并热爱音律,而且个个都有拿手的绝活儿。
    只是,他们都有一样的遗憾,乐器始终都觉得不称心不应手。
    “三位兄长,白有一个建议。”
    李白一听,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痒痒了。
    “贤弟是想——嘿嘿嘿——”
    王昌龄一看李白神色,话未说完,就忍不住自己嘿嘿笑了起来。
    “嗯,嗯,还是大哥懂我——”
    李白的脸色一红,也不禁笑了起来。
    “那——我们——现在——就——出发?”
    孟浩然也一时兴起,一听王昌龄和李白的对话,他当即第一个忍不住雀跃起来△为多年的神交密友,李白和王昌龄的话中意思已经再是明白不过了。
    “难道,乐游原的美景都不能让你们躁动的心稍稍隐忍一下下么?”
    王维看着眼前的好友们,脸上也是不禁笑意摇曳。
    当然,比起他脸上的笑意摇曳,他此刻心旌更是早已摇曳的要断了啊!他恨不得肋生双翅,立刻飞走!
    “乐游原美景年年都在,今日不看,明日还可以继续来看啊!”
    王昌龄已经紧了紧衣服,准备转身。
    “原来大哥才是最心急的那个。”
    孟浩然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那,我们赶紧走吧,还在这里聊什么咯?”
    李白说完,长袖一挥,当即转身。
    “等等我——”
    孟浩然在后面惊呼。
    这些人什么时候都成了急惊风了?
    但是,他的惊呼声还没散尽,李白、王维和王昌龄早已一个翻身,就跨上了马背。
    骏马飞驰。
    白雪皑皑。
    几乎才一折,三人的影子就已经下到了乐游原的一处高坡之下,活生生的消失在了孟浩然的眼前。
    ***********
    大明宫占地极广,屋宇重重,乃是李隆基登基之后重新扩建修筑的又一处皇家宫苑,比之之前居住的兴庆宫,大明宫的规模和格局就要大气太多了。
    但是,在大明宫深处,却有一处树木茂密的园林。
    园林很大,又分为几个专门的主题园林。
    有花草主题的园子。
    有珍稀动物主题的园子。
    还有几处果园,倒是新奇别致,这却都是因为李隆基本身就是一个吃货,他想吃到最应季最新鲜的水果,如果等到各地进贡,水果在古代又没有笔技术,运输手段也非充后,往往还没运到长安就已经腐烂变质了。
    所以,李隆基登基之后,便别出心裁在大明宫之中专门辟出一片园子,用以栽种果木,供应皇室所需。
    但是,让李隆基意外的是,这些园子种子的桃树梨树杏树等,从原来的产地移植过来之后,不管宫廷人员如何用心松土浇水施肥,精心伺候,味道却始终跟原产地相去甚远,甚至,有些不但果实变小,而且味道也变卦了,难以下咽。
    久而久之,这些果园便荒废了下来。
    直到某一日,李隆基突然发现,这些安静的园子因为远离朝堂所在地,又跟后宫妃子们的居住地有一定距离,非常静谧,想起自己平日爱好音律舞蹈,排练歌舞,便一时起意,命令工部在三个月之内修建起几栋既独立又互相连贯在一起的宅子,用以排练歌舞之用。
    从此之后,他的宫廷怜人乐工便统一集中居住于此,这里不但有排练的场地,还有一应俱全的居所,方便怜人乐工生活工作一起,节约时间。
    而自己,往来于此也很方便。
    这处原来的果园,便成了皇家音乐歌舞排练场。
    久而久之,排练场也渐渐被人称为了梨园。
    我在唐朝玩文娱最新章节第104章唐明皇的梨园网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