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吧,少年》又成了少年第一百一十一章好凶的

登基吧,少年最新章节目录
   霍豹最爱热闹,这前头锣鼓喧天,哪里还能待得住?
    过来央磨了霍宝,叔侄两人出来看热闹。
    为了避免惊动旁人,喧宾夺主,霍宝没有直接去大门口,而是拉着霍豹在廊下高台上站了。
    “新娘子出来了!咋是新郎背媳妇哩?”
    霍豹带着几分兴奋,嘀咕道。
    待看清楚新郎模样,霍宝的反应与林平安一样,颇为意外。
    原以为是十来岁的孩子,接个童养媳回家。
    可这大小伙子背媳妇是什么情况?
    瞧着新郎相貌身形,得有十七、八岁。
    鲍白英看着三十来岁,儿子这么大了?
    还是次子?
    霍豹在旁,已经想到别处,“嘿嘿”笑着:“宝叔,这小子娶的是张家孙女,三舅爷那边收的是张家闺女,那不就成了这小子的便宜姑父?哈哈……这大家都成了亲戚了……”
    霍宝翻了个白眼。
    要是亲戚能这么论,那唐光与冯和尚还是连襟呢!
    ……
    到底是州衙门口,新娘子上轿,迎亲的队伍就走了。
    林平安回转过来,看到霍家叔侄在廊下,就走了过来。
    “没有嫁妆哩!”
    霍豹热闹没看够,嘀咕道。
    林平安道:“小宝爷,鲍大夫留下四百两银子聘银……”
    不用说,这银子是给即将“迁移”的张家人准备的,代张氏酬谢张家生养之恩。
    霍宝点点头,算是将此事过了明路。
    瞧着林平安脸上也似有疑惑,霍宝笑道:“看来,鲍家确有养生之法!”
    那新郎官长相肖父,与鲍白英当是亲生父子无异。
    他还有个哥哥,这样推测下来,鲍白英的年岁比面相年长不少,当是小四十的岁数。
    林平安想起一事,点头道:“多半如此!鲍大夫是长子,可听说上头还有两个姐姐……这样算下来,鲍老大夫寿数也不低……”
    鲍老大夫与鲍白英父子两个,应该是保养得好,显得年轻,才让人误会了他们的年岁。
    鲍家擅长养生药膳的?
    养生药膳?
    养生?
    霍宝眼神烁烁,怦然心动。
    鲍白英要训练医护兵,分身乏术。
    倒是那个鲍老大夫,不管他乐意不乐意,该用还得用啊。
    老爹有句话说的好,“人尽其才”!
    ……
    鲍老大夫的性情,林平安见过两次都能看出来,更是瞒不住同城住了几十年的老狐狸们。
    儿子带了麻烦回来,还不知怎么闹腾。
    只是大家碍着身份,倒没有上门看热闹的,却也就叫人盯着。
    ……
    鲍家门口。
    花轿未至,看热闹的人已经先一步到了。
    “鲍家这回要热闹了!”
    “鲍老爷不会直接将儿孙都撵了吧?”
    “鲍大爷傻哩!”
    “……”
    “十二台聘礼直接当嫁妆抬回来了,别的啥也没有!”
    “啧啧!亏死了!”
    “故意出风头!李家正经姻亲还没动静呢,倒是显出他家来?”
    鲍小二骑在马背上,听着围观众人指指点点,心中也忐忑。
    父亲与二叔先一步回来,不知能不能劝住祖父。
    花轿都抬回来,要是鲍家不让进门,那张氏如何自处?
    就是鲍家,也要成了笑话。
    幸好,他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鲍家大门开了。
    鲍大娘子、鲍二娘子带了仆妇迎了出来。
    鲍小二的胞兄鲍大少爷捧了一捆红毡,亲自铺设到花轿前。
    新郎官下马,背了新娘子下轿。
    又有小厮举着鞭炮,小跑着回来。
    “噼里啪啦”的炮竹声。
    新郎牵着新娘进了鲍宅。
    鲍家众人转身进门。
    大门关了。
    ……
    大门能关注各家各户仆从窥视的目光,却拦不住各家各户的当家。
    大家算上都是鲍家主顾,不是鲍家闭门谢客,就都能拒之门外的,总有一两户亲朋,可以深夜赶来,往后堂寻鲍老大夫。
    “表哥,这新元帅到底是啥章程啊?”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京味楼的东家郭老爷。
    两家祖上都曾在京当差,交情颇深。
    后来回定居,两家也彼此帮扶,几辈子的姻亲。
    鲍老大夫的次媳,就是郭家女。
    两人既是表兄弟,又是儿女亲家。
    鲍老大夫神色灰败,摆摆手将小厮打发下去,方小声道:“怕是个不容忤逆的性子,莫要做出头鸟,且先顺服些!”
    这是听进去长子的劝了!
    鲍白英在州衙两日,已经瞧出不少。
    不说别的,林平安这里遴选医护兵五百,此事情就不宜深思。
    医护兵五百,正兵得多少?
    什么时候需要这么多医护兵?
    要打仗了!
    攘外必先安内,古今同理。
    明晚的宴,不是好宴!
    为了让老爹警醒,莫要再存取巧之心,鲍白英就没提州衙对张家人的处置。
    只说了尤、张两家倚仗与徒三爷有旧,待新元帅“不服顺”,才这个下场。
    张家有女在徒三爷房里,众所周知。
    尤家这两日没少折腾,大家也有所耳闻。
    没想到这就挨了收拾,还是产业尽失,阖家老少都折里。
    鲍老大夫吓到了。
    鲍家……好险!
    鲍老大夫后怕昨天的不知趣,让霍家人记仇。
    想着如何“亡羊补牢”,否则鲍家说不得什么时候被发作。
    郭老爷听了尤、张两家获罪缘故,不由疑惑:“没有别的,就是这因这个?新元帅行事这么霸道?不像啊!”
    “你见着了霍元帅?”
    “不曾见,不过霍小元帅带族人今天下午在京味楼吃饭,临走买了二斤高丽参……除了参价,还给了茶水钱,老大说是极和气性子……”
    京味楼的掌柜就是郭老爷的长子。
    除了说霍宝和气,郭掌柜还跟老爹提了霍宝叔侄饭量惊人。
    只是这一点,就没有必要从他们嘴里宣扬出去。
    开酒楼的,三教九流往来的多,消息也比外头灵通。
    别人还只知霍元帅是徒三姐夫,不是州府人,借着亲戚身份过来,不知怎么占了滁州。
    郭掌柜却是晓得霍五是滨江之主,是曲阳之主邓健的表兄弟。
    徒三爷反而与邓健没有直接关系,可进滁州时带的大多数是曲阳籍兵卒。
    这其中,谁晓得有什么说头。
    “张家还罢了,之前押错码了……尤家,哎,唐将军还在呢,也半点不容情,这不是霸道是啥?”鲍老大夫唏嘘。
    做大夫的,见的人多了。
    最怕的就是这种喜怒随心的人,不顾情面,没有道理可讲。
    郭老爷神色凝重,显然是听见了鲍大夫的话。
    不过想着今日之事,他少不得劝道:“大侄儿行事,占了个义字,不算错处……州衙那边允张氏嫁了,就不会再追究此事不放,表哥也莫要太恼……像李家那样的,麻烦是没沾上,可太凉薄,往后谁敢与他家深交?”
    鲍老大夫却是听着暴躁,摆摆手道:“莫要提那不孝子!混账东西……读书读傻了……”
    碍于鲍家颜面,碍于州府反应,老爷子没有将花轿拒之门外,可到底郁气难消。
    ……
    有一就有二。
    鲍家的姻亲不是独有郭家一家。
    郭家进来了,别人家就也进来。
    姻亲又有姻亲。
    州府如今没有宵禁,这大半夜串门子就不是一个两个。
    ……
    次日一早,霍宝早早醒了。
    昨天去了大营一次,不仅霍豹手痒,霍宝也手痒。
    别的都是外物,变化不随心。
    这锏却是他能握在手中的。
    老爹不会将他们父子的性命安危交到别人手中,霍宝更是如此。
    六月天亮的早。
    五更未了,校场就已经有人在了。
    看到熟悉的身影,霍宝脚步有些踌躇。
    糟!
    这两天瞎忙,忘了表叔之前的神眼。
    这送上门了!
    邓健赤裸着上身,一身腱子肉,手中一双玄铁锏舞得密不透风。
    不等霍宝犹豫,邓健已经发现霍宝,瞥了一眼。
    霍宝老实上前,看着邓健就有些移不开眼。
    邓健手中的仿佛不是玄铁锏,仿佛是延伸的手臂。
    如臂挥使!
    霍宝打开锏馕,也拿出自己的锏。
    右手还罢,左手还是有些不顺手。
    单手锏再顺手,双手锏也得学。
    学不会双手锏,对敌的时候就有了短处。
    大开大合之下,不能回防己身。
    他之前对着书,自己跟着学了前两式。
    后来在曲阳,邓健指出他的不对之处,重新习了第一式。
    霍宝做了个起手式,将这招式来了一遍。
    邓健不知何时已经收了兵器,正看霍宝演练。
    见他一招演练完,邓健瞪眼训斥道:“混账东西,莫要说你同我学的,你丢得起这脸,我还丢不起!你本就是初学,正该日日操练,才能真正掌握这门兵器……整日里不务正业,就一招还练荒了,真是废物,左臂低了半寸,右肘劲道不对……”
    霍宝老实听了。
    这就是废物了?
    再也不是好侄儿了?
    好像天下当岳父的,都有这个毛病。
    那就是看女婿不顺眼。
    不过邓健说的没错,自己这些日子是懈怠了。
    背着锏囊,可操练的时候少。
    很是不应该。
    “哼!莫要仗着力气就想着偷懒!力气大,护不住自己,顶个屁用?又不是刀枪不入,不管是让人摸到跟前,还是直接弓弩远射,都避不开!以后早起半个时辰,随我来习锏!”
    “嗯,谢谢表叔!”
    霍宝乖巧应了。
    邓健瞪了他一眼,这才从第一招起头开始,给他演练一遍。
    霍宝不敢眨眼,仔细记下。
    邓健训斥教导一番,心中舒坦不少,懒得再看霍宝,自己练锏去了。
    霍宝看着那行云流水的招式,却是有些走神。
    自己对着书本学习招式,多有不足,邓健一眼就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