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吧,少年》又成了少年第四十九章一家人、两家人

登基吧,少年最新章节目录
   清晨时分,战旗飘飘。
    一万七千人,三十多曲,放眼看去遮天盖地。
    曲阳城门口,众人来给徒三一行送行。
    清酒一杯,壮行色。
    “徒三弟、马六哥、杜七哥,旗开得胜!”邓健为首,敬众人一杯酒。
    “好,借邓表兄吉言!”
    徒三饮尽杯中酒,看了眼站在邓健身边的霍五父子,转身上马。
    “哒哒哒哒”,马蹄声渐远。
    大军随着离开,留下一路烟尘。
    霍宝松了一口气,望向老爹。
    终于等到这一天,不知是该舍不得多一些,还是期待少一些。
    “好好留守!”霍五拍了拍儿子肩膀。
    “爹也好好保重,凡事还有表叔同七叔在。”
    徒三轻哼一声,薛彪笑着点头道:“小宝放心,不会让你爹受累。”
    马驹子、薛孝、林瑾听得莫名其妙。
    马驹子心下一动,四下望去,才发现不仅霍虎、林清不见,霍宝的左膀右臂霍豹与侯晓明也不在。
    “五伯!”马驹子上前,带了询问:“您这是?”
    霍五笑笑,并不作答,只回头望向城门口。
    乌压压的人头,率众出城门的,赫然是一早上不见的霍虎与牛清。
    一列列队伍倾巢而出,正是昨天下午才分过去的那四曲县兵。
    两千人后,队伍并没有到尽头,又接连出来几千人。
    马驹子握着刀把说不出话来。
    五伯他们这是要出兵哪里?
    自己不晓得,这是防备着她么?
    自己架空了薛孝、林瑾,是不是也被霍虎、牛清架空?
    执法队是五伯的执法队,不是自己的执法队!扩军的两千人,也只会是五伯的两千人。
    到底是两家人,自己之前那点小算计,在五伯眼中只是笑话。
    不待马驹子纠结,牛清已经拉了几匹马上前,分给马驹子几人。
    薛孝、林瑾都是稀里糊涂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薛孝对马驹子低声道。
    林瑾也望向马驹子。
    马驹子心里憋闷,却不愿在两人面前露怯,只皱眉道:“啰嗦,问那么多作甚?”说罢,接了缰绳,翻身上马。
    两人对视一眼,也跟着上了马。
    六千来号,浩浩荡荡,往南边去了。
    霍宝站在县城门口,旁边是紧绷着小脸的秀秀。
    “表哥,我爹他们……“小姑娘的声音带了颤音,到底是担忧。
    “放心,滨江县是下县,县兵满额七百,实员不足六百,表叔给他们是练兵。”
    秀秀这才松了一口气。
    等两人进城,就见霍豹披盔戴甲,带了两屯童兵接手了城门防御。
    秀秀只好奇的看看,并不意外。
    邓健、霍五带六千县兵南下攻滨江,县城里除了一千辅兵,就只有一千童兵。
    邓健留下了县尉印,将曲阳防御交给霍宝负责。
    霍宝第一件事,就是接手两个城门防御,一门两屯童兵驻守。
    剩下八百童军,六百留守县兵大营,两百巡逻四城。
    “表哥,咱们去哪儿?”
    “县兵大营!”霍宝道。
    那一千辅兵,不能闲着,否则谁晓得生什么事。
    果不其然,等霍宝、秀秀两人到县兵大营时,辅兵两个百户正与侯晓宝对峙。
    见到霍宝、秀秀,两人目光闪烁。
    “表少爷,大小姐,这家里实在有事,老泰山过寿……”年长那人好声好气道。
    年轻些的则指了指营门外小厮:“我家里也有事,兄弟来寻了!”
    “县尉大人有令,不许辅兵出营,两位……这是要违背县尉大人命令么?”霍宝看了两人一眼。
    “临时有事,我们之前也没想到啊!”年长百户道。
    年轻的带了焦躁:“县尉的命令是给兵卒的,又不是束缚咱们。就是县尉在,也没有拦着咱们出营的道理!”
    霍宝不理会两人,只问侯晓明:“门禁太松,谁传的话,好生查查!既然县尉有令,凡事尊令就是!”
    “得令!”侯晓明应声,那两个百户都变了脸色。
    “表少爷这……”年长百户似乎犹豫。
    年轻百户则愤愤不平,要来拉扯霍宝。
    不等到霍宝跟前,随着“呜呜”两声哨响,“呼啦啦”出来二十来个童军,将两个百户团团围住。
    霍宝对侯晓明点点头,带了秀秀进了县兵大营。
    “就这样不管不问?”秀秀犹豫。
    “不过是被推出来的大傻子,到底是跟着表叔的老人,关禁闭就是了,问了也没有意思,真正存了坏心思的人在暗处等着。”霍宝道。
    邓健手下那些曲长、百户出身不过衙役,可之前都是伙伴,联络有亲。
    霍宝就算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也要挑着放,“杀鸡骇猴”的“鸡”也不能随便选,否则就将童军放在县兵的对立面,只会让暗地里搞小动作的人欢喜。
    滨江那边的情况,邓健已经打探清楚,满额七百县兵,实际五百多人。
    就是霍五带了两千人南下,也能拿下来,压根不需要这般劳师动众。
    这样倾巢而出,就是为了“引蛇出洞”,趁机整肃曲阳治安。
    少一时,侯晓明过来回话:“宝爷,两个百户关了小黑屋,点了各自名下一屯长为代百户。”
    “剩下两个曲长、八个百户也叫人盯紧了。”霍宝道。
    能鼓动两个百户出大营的,也只有那几个人。
    侯晓明应声,门外传来略显沉重的脚步声。
    不等敲门声响起,霍宝便道:“朱强,进来!”
    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童军辅兵队长朱小二。
    小胖子年岁不大,长得圆润,为人最是机灵,踩着胞兄成了伍长,过后升什长,担任辅兵队队长。
    等到童军扩兵,朱小二依旧是辅兵队长,手下管辖两百来号童军。
    “宝爷,县兵大营附近发现地道四处,最近一处离县兵大营两丈二,地道里,有人藏了五桶生漆。”
    地道,生漆,火烧县兵大营?
    能这样大手笔的,这是为了夺权?
    能折腾这么大的,县里可没有几个人。
    “地道另一侧出口,可是黄举人家?”霍宝想了想,道。
    “不是,是县衙后宅!”
    县衙后宅?
    这曲阳如今也是古怪,县令、县丞、主薄等文官一个也没有,只挂着一个县尉,全部心思在县兵大营,不理会衙门那边。
    八千户的大县,每日里鸡毛蒜皮的事就不会少,这衙门停了两个多月,会成什么样子,真是叫人不敢细想。
    “县衙那边还有什么人?”霍宝转头询问侯晓明。
    侯晓明不仅是童军曲长,还兼任斥候队队长。
    “六科文书中刑、户、工三科都在,以户科文书为首。”
    “户科文书什么出身?不会也跟前县令、主薄沾亲吧?”
    县衙六科中,户科涉及民生,油水最足,一般人还真谋不到这个缺。
    “不是之前的户科文书,先户科文书阖家随县令大人逃了,现下户科文书之前是户科小吏,县尉大人掌权后才升为文书,是邓老爷之侄……”
    霍宝望向秀秀,邓老爷的侄子,就是秀秀的堂舅,亲戚实是不远,可之前从没有听邓健父女提及。
    秀秀小脸拉下来:“我这个堂舅是个童生,读书读愚了,咱们得去看看,别是让人利用了!”
    霍宝点点头,吩咐侯晓明:“点两百人,随我往县衙瞧瞧。”
    侯晓明应声下去点兵,霍宝又吩咐朱强:“将县兵大营守好了,大营里也扫一圈。”
    朱强应了一声,下去带人检查不提。
    霍宝、秀秀、侯晓明,带了两百童军,浩浩荡荡的往县衙去了。
    县衙门口,并不是霍宝想象中的萧条,地面整洁,门口有人把门。
    眼见童军由远及近,那把门的面色一变,转身就往里面跑。
    霍宝眯了眯眼,看着偌大的县衙大院。
    这还真是灯下黑了。
    县令、县丞都跑了,几个文书中还是县尉的亲戚为首,谁会想到这县衙大院不太平。
    “宝爷!”侯晓明满脸涨红,连忙躬身:“是属下疏忽了,没有探查县衙!”
    “不怪你,是我吩咐你可着城中士绅商贾监测的!先围了,再传话给巡逻的两百人过来支援!”霍宝吩咐道。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不知县衙里详情,霍宝不会用童军性命冒险。
    两百童军散出去,将县衙前后给围了,其中五十弓兵,一半在后门,一半在霍宝身后,张弓待射,对准县衙大门。
    “嗒嗒”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几个儒生装扮的人出了县衙大门。
    看到外头情形,那几人都站在门口,神色变幻莫测。
    其中有一人,二十五、六模样,留着短须,估计是出来的匆忙,衣裳有些不齐整,看了眼秀秀,又看了看霍宝,上前两步:“这是霍家小哥吧?你可以随秀丫头,叫我一声堂叔。”
    霍宝没有应答,而是上前几步,直接掀开那人儒生褂子。
    蓝色儒服里,雪白底衬。
    “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那人忙压了衣服下去,呵斥道:“霍小哥这是作甚?看着也斯斯文文,怎么一上来就动手动脚?粗鄙!”
    霍宝没有回答,直抬头望向那人:“生漆是你预备的?地道是你叫人挖的?你……投了白衫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