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花笔记》上官静

梦花笔记最新章节目录
   “小熊那里我可以帮忙去劝,但小熊决不可上那三仙山,他如果跟那玄龟一碰面必定会打起来,这点你必须答应我。如此的话我可以让小熊跟你们走这一趟。”葛君沉思了一会儿之后却是很干脆的开口答应了,也没像白玉蝉一样提什么条件吗。
    这实在是让杨业喜出望外。
    告辞回委羽山的路上杨业还在赞叹葛君真人的高风亮节果然名不虚传。
    “也不看看是谁的偶像。不枉我爱他那么多年。”
    “那么崇拜他,当年怎么不去阁皂山啊,何必来我们委羽呢。”
    “那时年少不懂事啊,等到后来明白过来已经来不及了。”
    “现在也来得及啊,你回去就把草木殿的活计给辞了。我再写封信给葛君真人说说好话,葛君真人可能心一软就收了你了。”
    “真的可以吗?”
    “你想找死吗?真想叛出师门,看我不打死你。”
    最为难的外援问题终于解决了,杨业这段时间却也是难得有个好心情,回去路上甚至都有空逗花无缺了。
    万事俱备,只缺一个合适的时机就可以出发了,扬帆南海,我们来啦。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半月后的某日清晨,天气好,杨业的心情也好,出门算了一卦心情更好。
    东海的海面上并行急速行驶着两艘巨大的银色剑舟。不用说了那自然是杨业一行。
    一艘是委羽山的弟子:两位一直在后山闭关的合道初期的长老带队,按辈分杨业还得喊一声师叔;再加上所有化神期弟子。
    此次行动委羽山绝对是精锐尽处。
    杨业甚至都想不起来委羽山历史上是否有过这样所有化神期以上倾巢而出的历史。
    杨业没跟委羽山的弟子在一起,却是在另一艘船上陪着白玉蝉。
    这船上总共只有四人,本来杨业,白玉蝉和熊真人应该只有三人才对。
    但熊真人一行却来了两人,多了一个自称是上官静的年轻弟子,按他的说法是,葛君真人怕熊真人再跟委羽发生冲突,所以特命他来全程陪着熊真人。
    杨业稍微看了一眼也就没有再多想,一个化神期放在外面还算个高手,放在这艘船上就实在是不够看了。
    并且有这么一个人陪着也好,省的杨业还得去作陪。跟陪熊真人比,杨业宁可陪着白玉蝉了。闷归闷,总好过挨骂受气。
    所以这艘船上是一个房间坐着熊真人和上官静,另一个当然是杨业和白玉蝉。
    双方分开却是杨业特意安排的,双方既然都不想暴露在世人面前那就索性相互也不要见面了。
    此次来白玉蝉还是上次那个样子,就是膝盖上多了把剑。那剑也没剑鞘,就拿一块黑布盖住了剑身,只露出了一手长短的古旧剑柄。颇为怪异,杨业当然不会多嘴。
    熊真人那个房间却是放了大量的新鲜瓜果,熊真人吃的那是不亦乐乎。
    那所谓的上官静就陪坐在他身旁,不时还拿手揉揉那熊真人的大圆脑袋,眼中还透出一股子宠溺之意。
    这哪里是后辈弟子该有的样子。
    之所以一行人没从南海出发,而是绕道东海再兜到南海深处却是杨业特意安排的。
    隐匿行迹当然是最主要的目的,毕竟南海那边三仙山也是经营多年,第二个目的却是故意把航线拉长,这样也可以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适应适应大海,以便于以做好的状态面临可能要发生的战斗。
    这两艘剑舟从旭日东升直行到金乌西沉,而此时原本一直在蒲团上打坐的白玉蝉却是忽然睁开了眼。
    他一睁开眼,在旁打坐的杨业却是立有所感马上看向了白玉蝉。那白玉蝉也没说话,只是对着杨业点了点头。
    杨业却是明白三仙山终于要到了。
    三仙山的记载最早见于《列子》汤问篇中:
    汤又问:“物有巨细乎?有修短乎?有同异乎?”
    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疆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文中的方壶山就是方丈山)
    《山海经》、《史记》、《汉书》中对其都有记载。
    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这诗中的第一句瀛洲指的就是三仙山的瀛洲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