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庶氓》第二卷第五十章[2]

海州庶氓最新章节目录
   有跳出“初中”这一桎梏:高中、中技、卫校、大专、大学等等,虽然到后来大学生遍地都是。
    同样是那一年,石柱还记得,或者说全村人都记得,国庆节过后差不多半个月时间,谷圩还发生了件天大的事情:姜立兴回乡探亲来了!
    “姜立兴?就是姜家那个跑去台湾的小儿子?他回来了?”当离姜家更近一点的柳旭飞告诉亲家石柱这一消息时,他还有些不相信,这个名字几乎都被人们遗忘了。
    “对,就是姜家的小儿子!他回乡探亲了!”
    后来据姜立兴本人讲,当年在灌中(现已改名为板浦中学)上学时,受人鼓动,加之涉世未深,他便和全班同学一起随国军南下。他们先去了南京,而后又到上海坐船去了广州,解放军快打到广州时,他们从汕头坐船前往台湾。在台湾海峡,他们遇到了一股龙卷风,船被卷到天上转了十八圈,翻了三个跟头,最后又掉到海里,居然奇迹般地毫发无损。他在台湾一呆就是四十多个年头,无时无刻不想着回来。
    自一九八七年大陆、台湾开放两岸探亲之后,姜立兴便积极申请回乡探亲事宜,终于在九〇年得偿所愿。此时姜家的长辈都已不在世;平辈当中,堂姊妹尚有几人。亲哥哥姜立同同姐夫罗二荠四八年从国军军营逃跑时就被打死,只留下两个儿子;现在只有亲姐姐姜大丫尚在世,“文革”时改嫁给了丁发财。
    姜立兴此番从台湾带了不少珠宝首饰来-其中不乏当年国民党从大陆搜刮走的,原本是想分些给各家,得知了姐姐“文革”时的遭遇后,他说道:“这帮不肖子孙太让人失望了!”随后便把东西全给了姐姐一人,“你想怎么分,我也不管了,我只希望各人家都好好的!”。
    在老家呆了两天,祭扫过父母坟头之后,姜立兴便把带回来的几个老同学的骨灰盒送到了各家手中,而后回了台湾,那里有他的子女。
    在姜大丫眼里,不管儿女如何对待自己,毕竟是亲生骨肉,何况那是发生在中国特殊时期。她给了侄儿每人一枚金戒指后,剩下的打算全部分给子女们,只是她有个要求,“你们姓罗,但要把丁发财当成亲爹一样,他死的时候你们要给人送终!”还好,罗家兄妹答应下之后,丁发财去世时他们没有食言-不过那时姜大丫尚在世,倘若她先去了,那可就不一定了。
    又过了一年,又是让石家人颇为激动的一年-没有比一个家族又新添了一代人更为高兴的事了。
    季氏记得,石征媳妇临产那天,她跟儿媳妇曹妙妙和孙子石征在东房里给接生员代大夫搭把手,丈夫石柱和儿子石烨则在屋外焦急地等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东头房里传来了几声婴儿的哭泣声,清脆有力,曹妙妙跑出来报喜-生了个男孩。这可把石家三代人给乐坏了:石征有了长子、石烨有了长孙、石柱有了长重孙!倘若石裕氏能活到一百一十一岁,她就真的能见着重重重孙子了。
    过了几天,石征跟爷爷石柱说道:“唔老爹,我看,还是你给孩子起个名吧!”
    石柱此时已逾古稀,摸着半长的山羊胡子,抽了口旱烟说道:“石头本是死寂之物,我想在石头旁边加些草木,有点生机。你们下一辈的名字里就加一个‘夭’字吧-岙、笑、乔、沃,等等,这些字都可以用。现在计划生育抓得紧,不像以前那样,想生多少就生多少,从里头选出一些好字来,足够你们弟兄五个用了。”说完之后,石柱还不忘加上一句,“不过呢,一代只管一代事、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名字怎么起,还是你们自家决定吧!”
    过后,石征听了爷爷的建议,把孩子取名为石乔。
    至于“计划生育”,农村人可不管这一套,一家生两三个是常事,甚至有的人家为了要个男孩,一连生了四五个。只生一个的,反倒成了不正常的事。反正各家都无所谓,“计生办”派人来了,无非就是老三样-罚款、扒粮、搬东西;至于人,很少被抓走。东西没了可以再挣,过得穷一点也能吃饱,只要家里人丁兴旺就行,人多了热闹。
    到了夏天,日落之后便常有很多蝙蝠在天上飞来飞去,孩子们这时喜欢将鞋子扔向半空,引得蝙蝠竞相追逐,嘴里头还“唱”着:洋壁虎早来,给双草鞋;洋壁虎迟来,给双皮鞋。看到蝙蝠被逗得追着鞋子飞,孩子们皆哈哈大笑起来。孩子一多,整个村子都热闹了。
    村子里并没有小说中的大反派,也没有那么些灾难等着大英雄来救,有的只是普通庶民。村里或三家五家合伙买台手扶,轮流着耙地、打水、拖粮食,解放劳动力;或者有人家要盖房子,亲戚朋友一起上阵搭把手-这些才是常态。然人多了矛盾也多,即便人不多,也总会有矛盾,因而时不时会有几家因为些鸡毛蒜皮的事吵上几句:谁家的鸡刨了谁家的菜园、谁家走路时踩断了谁家地里的庄稼、谁家小孩偷摘了谁家的梨子,等等等等。吵累了,也就自动不吵了,不如回家看会电视。
    人多了虽矛盾多,但生孩子却不能落在人后。又过了两年,石征媳妇生了个闺女,取名为石笑笑。
    年逾古稀后,石柱不能再干重活,甚至觉得自己已是个无用之人,但是他却不想呆在家里等死,一有空,他总会拉着季氏的手,出去走走路,或者到别人家遛遛门、喳喳呱。他现在走路已经变得很慢,但季氏还是一直跟在他后头,未曾超过去。拉着季氏的手,也成了石柱最幸福的时刻。
    在八十年代,中国政府就相继同英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中国将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对香港地区恢复行使主权、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至于台湾问题,人民也在等待好消息。
    随着九七年的来临,大陆人越来越关心香港话题,连带对澳门和台湾事宜也越来越感兴趣。毫无疑问,感兴趣的人当中自然也包括小孩子。
    这时石乔正在上幼儿班,阳历年过后还没放寒假那阵子,石柱便发现他常跟一群大孩子学着踢几下腿、打几下拳,打完后嘴里大喊一声“我打”,过后还不忘用右手大拇指在鼻尖上刮一下。
    石柱觉得挺有意思,就把孩子们喊来跟前问道:“你们学的这是哪个啊?”
    “老太爹,唔们些学的是李小龙!”石乔率先嚷了起来。
    “李小龙,是什么人啊?”石柱岁数大了,眼睛看那黑白电视已然看不清,平日里只喜欢用收音机和录音机听听小戏,而且要把声音调得很高才能听清,现在对电视里头的事情知之甚少。
    接着便有大一点的孩子说道:“石老太,李小龙是香港武打明星,会武功,演过很多电影,可好看了!唔们是看电视上跟他学的!”
    会功夫!几十年了,石柱把自己会两招的事都给忘得一干二净了,直到孩子们的提醒,他才又想起来。“功夫啊,我也会一点!只是现在老了,都忘了,耍不起来了!”
    “老太爹,你也会武功?那,给唔们些看看,教教唔们啊!”听说石老太爹会功夫,孩子们都迫不及待了。
    “好,好!”石柱朝地上瞧了瞧,指着一颗小石子说道:“你们把那个小石子拾给我!”待孩子们把石子拾给他后,他下意识地在手里掂了掂,问道:“你们想让我扔到哪边?”
    柳家小孩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小马蜂窝说道:“石老太,你就扔那个马蜂窝吧!”
    石柱和季氏都笑了笑,“那不中,马蜂跑出来会钩人的!”
    “那老太太,你看,那边树枝上有个虫子在爬,你就打那个吧!”另一个小孩说道。
    石柱眯着眼睛朝树上瞧了瞧,“好,好!我看见虫子了,就扔它吧!”随后他便欲将石子掷出去,可当消瘦的手举到半空时,他却愣住了,这时他想起了某件事、某个人,那已经是五十年前的事了。须臾,还没等孩子们看清楚,那石子便砸到了树枝上的虫子,青浆抹在了石子的一角。
    孩子们看呆了,“老太太,原来你真的会武功啊!快教教唔们吧!”
    “好,好!”石柱突然觉得自己又变成了有用之人。随后几天,孩子们下午一放学,便会跑到他那里,让他教他们学武功。石柱最开始只是让孩子们扎马步-“把手抬高点”、“腰挺直了”、“屁股嫑蹲下去”这些都是小时候爷爷教给石柱的基本功,只是那时爷爷用的是根竹竿指指点点,现在石柱用的是根拐杖,还是石裕氏留给他的。
    没想到还没支到三天,孩子们便抱怨道:“老太太,扎马步太累人了,腿疼!唔们不想学马步,唔们要学李小龙那样的武功!”
    “想学功夫,就得先练好基本功!我三岁时候就跟俺老爹学练马步了,练了好几年,他才教我些武功招式。你们这才扎几天马步啊,就想学好功夫了?那是不行的!学出的也只是些假把式!”
    这话一出,此后便没有人再来说要跟石柱学武功了。
    “现在的孩子,太没有毅力了!”石柱也只好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牵着季氏的手到处溜达溜达。
    过了两天,石柱忽然又看见孩子们在一起唱着什么歌,把手虚握着,好似拿着话筒放在嘴边。石柱听不大清楚,凑近了才听明白了一句-“啊哈,给我一杯忘情水”。唱完了,那些孩子还追逐嬉闹着喊道:“我们是‘四大天王’!”
    这句话石柱听清楚了,“啥?四大天王?那不是天上的神仙么?在《西游记》里帮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围剿花果山、擒拿孙悟空的,怎么成了唱歌的了?”石柱很不解地问。
    只见石乔笑了笑,说道:“唔老太爹,‘四大天王’不是孙悟空里头的‘四大天王’,他们是香港唱歌最厉害的四个人,叫张学友、刘德华、黎明,还有,郭富城!”
    “哦,原来是这样!”
    话刚说完,石柱四岁的重孙女石笑笑竟也跑了过来,用稚嫩不清的声音说:“老太爹,香港还有‘四大天后’呢!”随后她就把四个人的名字数了一遍,“梅艳芳、叶倩文、林忆莲、陈慧娴!”嚯,这四岁的丫头竟把这十二个字一字不差地说了出来-其实就算说的不对,石柱也不晓得。
    随后,便有孩子们围上来跟石柱说道:“老太太,你要是上街了,买些他们的画报给唔们吧!上头有他们的签名那种的!”石柱这个时候也没有想太多,只是一个劲地说道:“好,好!我要是上街去,给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