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正文卷419挑战者

盛唐高歌最新章节目录
   马匹都有一项特性,爆发力强而冲刺距离短,一匹马极限冲刺能力有限,在极速的情况下跑二三里就会慢下来,红娘子驮着郑冰跑了一段距离后,速度明显下降。
    然而,危机还没有解除,马的体力下降,骑在马背上郑冰的体力也下降,身体随着马匹的奔跑颠簸,动作越来越大,变得东歪西斜,摇摇欲坠起来。
    前面有一个坎,受惊的红娘子猛地一跃,腾空而起,准备越过那个小土坎,此时马背上的郑冰没力气再抱紧马颈,“啊”的一声从马背上摔落。
    不好,跟着后面的兰朵心头一紧:速度这么快,要是摔倒在地,不死也重伤。
    眼看郑冰就要摔倒在地,就在最危险的时刻,一匹白马像支箭一样冲上来,骑在白马背上的少年在奔驰的马背上站起,双脚踩着马蹬,两腿并紧紧夹住马腹,只见他猿臂一抄,在半空中接住了郑冰。
    看到郑冰被人救下,兰朵吊在嗓眼上的心才稍稍放下,苍白的脸色也有了一丝红润。
    幸好,没酿成大祸。
    策马走近后,兰朵连忙从少年郎手里接过郑冰,此时郑冰脸色还是一片苍白,眼里还有惊恐的神色,明显是惊魂未定。
    “小冰,你没事吧,哪时不舒服?有哪里痛吗?”兰朵着急地问道。
    就怕郑冰的身上有伤。
    “兰朵姐姐,我,我没事。”郑冰在安全后,人也缓了过来。
    兰朵检查一下郑冰的手脚,幸好没事,这才长长松一口气:“吓死我了,幸好没事,要不然不知怎么跟你哥交代。”
    郑冰好像想起什么,连忙催促道:“马,兰朵姐姐,红娘子。”
    红娘子是一匹百里挑一的骏马,没三五百贯根本拿不下来,虽说是马受惊,郑冰还是担心跑掉的马。
    兰朵脸色一寒,冷冷地说:“来人,把那匹发瘟马找回来,拉到马市作贱马卖了。”
    一匹受过惊的良马就像一条咬过人的狗,没必要再留。
    郑冰还想说些什么,可兰朵对站在旁边的少年郎拱拱手说:“庆幸有公子出手相助,要不然我妹妹就危险。”
    这时兰朵才注意到救人少年,只见他身高体长,面容俊俏,腰间挂着一口长剑,是一个翩翩少年郎。
    “路见不平,拨刀相助是我辈本色,区区小事,不足挂齿。”少年郎微微一笑,很洒脱地说。
    “小女子谢谢公子的救命之恩。”郑冰有些不好意思地瞄了少年郎一眼,有些羞涩地说。
    少年郎还了一礼:“只是举手之劳,小姐没事就好,两位,某还有事在身,告辞。”
    也不等兰朵和郑冰回答,少年郎两脚一夹,骑马飘然而走。
    兰朵看着远去的少年郎,再看目送少年郎离开的郑冰,用手轻轻捅了一下,有些暧昧地说:“小冰,刚才那个少年郎看的时候,眼里有光,说不定有戏哦。”
    郑冰俏脸一红,连忙解释道:“哪有,兰朵姐,你不要笑话,我连人家叫什么都不知道。”
    “对啊,还没得问他的名字呢。”兰朵有些遗憾地说。
    “啊阿~~超”
    这时郑冰打了一个冷颤,兰朵吃了一惊,忙把自己的披风解下,替郑冰系上:“肯定是刚才受惊着了汗,走,我们回家洗个澡,再喝一碗姜汤就没事。”
    郑冰感到有些冷,生怕自己生病给哥哥带来麻烦,再说快过要过年,大过年生病可不好闻言连忙同意。
    郑冰这边有点小意外,而郑鹏那边却有大惊喜。
    张九龄传回消息,崔源同意以陵河建桥的方式作为骋礼,郑鹏马上开始着手准备相关事项,首先是派人准备一大批水泥运送到博陵,准备相关的材料,到博陵与崔氏一族商议建桥的合适地段,此外,首先还要解决时间的问题。
    现在不再是一介布衣,有了官身,虽说是散官,但也要随时听候调任,毕竟领的是朝廷的俸禄,郑鹏准备过完年就到博陵造桥,不过出发前,得去吏部打听一下。
    或者说,打点一下,把时间挤出来。
    吏部办事的地点就在皇城内南面,郑鹏担任礼部迎接苏禄可汗副使时把三省六部都转了个遍,进入皇城的令牌,李隆基也没收回,郑鹏自然难得糊涂地没有主动上交。
    “哟,这不是郑将军吗,稀客啊。”
    “郑将军,最近又有什么新作?”
    “什么时候能喝郑将军的喜酒呢。”
    进了吏部,不断有人跟郑鹏打招呼,郑鹏也笑呵呵地回应,认识就直接回,不认识的也耐心地请教别人的名字和职务,给予最大的尊重。
    吏部郎中黄永跟郑鹏是旧识,听到郑鹏各种打哈哈,大声问道:“喜酒嘛,只是早晚的问题,这一杯不急,可以慢慢等,郑将军,你可是三宝号的东家,三宝号的货物太贵了,我等职低俸薄,不如给点优惠吧。”
    三宝号的凉得快、风来仪是长安很受欢迎的商品,脚踏车倍受年轻人的喜欢,可惜价格都很高,看到郑鹏这尊大财主来了,黄永故意调侃道。
    郑鹏哈哈一笑,大方地说:“如果送,就怕诸位被御史台的御史盯上,说不定要惹麻烦,这样吧,在座这么多位,到三宝号挑东西,买一件赠一件,这样够意思了吧。”
    现在差不多是独市生意,利益很高,买一送一也不会亏本,赚些顺水人情也不错。
    “果然大气,大伙可要给点掌声。”黄永哈哈大笑地说。
    一辆好的脚踏车,价格是几十贯,买一赠一,相当于白送几十贯,这样一来,就是不想买的人也动了心思:买一辆就有二辆,买下后把多的转让出去,这样白得一辆脚踏车,何乐不为?”
    当值时,无论是坐车还是坐桥,经常会堵,坐马车要养马和马夫,坐轿最少要养二个轿夫,还是脚踏车不用照顾不用吃草,省钱又方便,穿街走巷一点也不费劲。
    由于骑脚踏车当值的人多,皇城还特地划出一块区域,专门放置脚踏车所用。
    一番客套后,黄永把郑鹏领到一边,小声问道:“郑将军,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郑鹏也不隐瞒,随口问道:“黄郎中,裴尚书在吗,我找他有事。”
    “裴尚书今天到宫中轮值,郑将军,有什么事要找裴郎中?”
    “就是看看调令的问题。”
    黄永很快说道:“对哦,郑将军闲置了大半年,还没实职,不应该啊,裴尚书不在,这事可以问郑侍郎,他主管分配填缺,找他也可以。”
    “郑侍郎?”
    “对啊,郑荥,郑侍郎,出自荥阳郑氏,说起来还是郑将军的本家呢。”
    郑荣?本家?
    问清楚郑侍郎办公的位置,郑鹏谢过后,便去拜会这位本家。
    没费多少周章,郑鹏在郑荣专属的小房间里看到了这位年约五十的“本家”。
    行礼客套后,郑鹏恭恭敬敬地说:“郑待郎...”
    “这里没有外人,论起辈份,飞腾唤老夫一声族叔即可。”郑荣态度很随和,不像一个位高权重的吏部侍郎,更像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
    “族叔好。”郑鹏很知趣地改口。
    郑荣高兴地点点头,看了看郑鹏,直率地说:“叔侄相聚,本应好好聚一下,不过已近年末,相关调配很多,为叔也抽不开身,贤侄,有事但说无妨。”
    “就是问一下填缺的问题。”
    “这件事我前天才翻阅过”郑荣皱着眉头说:“以贤侄的官阶、品位还有功绩,早应填缺,前些天左右威卫出现一个长史的空缺,本来留给贤侄,不知为何让人顶了,有心替贤叔抱个不平,可这是上面的意思,为叔也鞭长莫及。”
    说到这里,郑荣安抚郑鹏道:“贤侄放心,亲不亲,一家人,要是好的缺,一定替你争取。”
    郑荣是吏部左侍郎,相当于吏部的二把手,上面的意思,这是裴尚书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意思?
    后台够硬啊。
    不过,顶得好。
    郑鹏马上说:“填缺的问题,是想拜托族叔,不过不是找到一份好的差事,而是近期内最好不要安排,先让我闲着。”
    “什么?不安排?”郑荣眼睛都睁大了。
    虚位和实职,就是傻的都知是实职好,上任后没功劳也有苦劳,只要在位就有晋升的希望,每天不知多少人削尖脑袋往吏部钻,环境差的想转环境好的,官阶低想向更高阶前进,虚位的想找个实缺,跑来找自己说不要安排实缺的,郑鹏还是第一个。
    要不是郑荣眼不聋眼不花,还真以为自己听错。
    郑鹏简单地解释了一下原因,然后恳求地说:“族叔,这事不能再拖,就是安排了实职,我也要告假。”
    “肯定不能再拖,放心,一切包在族叔身上。”郑荣一脸郑重地说。
    元城郑氏本是荥阳郑氏的一个旁支,这关系有族谱为证,由于郑鹏的崛起,两者越来越亲密,开春时已经一起在祖祠春祭,元城郑氏老祖的灵牌,也在祖祠中享受香火。
    能跟博陵崔氏联婚,还是博陵崔氏的嫡系,郑荣哪有不帮的道理。
    有一点郑荣没跟郑鹏说,左右威卫长史一职,本来就是裴尚书替郑鹏挑的,突然让一个名不经传的人顶了,如果郑鹏成亲的对象是博陵崔氏的嫡系女子人,那一切情有可愿。
    博陵崔氏也拖不起。
    难怪这小子破坏了人家的名气,现在还活得生蹦乱跳,原来是取而代之。
    郑鹏松了一口气:“那太感谢族叔了。“
    “一家人不说二家话,要想感谢,到时请为叔多喝二杯喜酒就行。”
    “必须的。”
    把吏部的事办妥后,郑鹏一身轻松地往回走,不用担心去补空缺,剩下的,就是造桥的事,张九龄说了,崔源表过态,这是最后一道难关。
    后代动辄几千米的桥随便造,在海里都能造桥,郑鹏相信,区区60多米的距离并不难,等把人娶进门,到时崔源那老小子,爱干嘛干嘛。
    回到家,还没进门,郑鹏突然皱了皱眉头,自言自语地说:“又弄什么花样?”
    门口说放着一个火盆,小音和一名唤作梅姨的厨娘不断往火盆里扔着什么,大白天弄这些,郑鹏看到都有寒碜。
    “少爷回来了”看到郑鹏,小音眼前一亮,马上小跑着上前迎接。
    郑鹏指着火盆问道:“怎么回事?”
    小音竹筒倒豆子似地说:“今天郡主带小姐去骑马,没想到马受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