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正文卷414奇葩的卖家

盛唐高歌最新章节目录
   郑鹏急匆匆来到胜业坊那处待售的宅子时,只见门口已经围了十多个人,除去大约一半的下人,潜在的买家大约有七八人。
    潜在的买家中,有气势不凡的官员、有打扮时尚的公子、有腰缠万贯的商贾,有几个还认识,一边低声谈着,一边打量着这幢待售的宅子。
    宅子很破旧了,门口只有一个衣着有些寒酸的老仆守着,大门没有关闭,估计是让潜在的买家好看清里面的情况。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围墙斑驳、门漆掉落,从大门看进去,发现房顶有些地方都长草了,原来还算气派的宅子,现在只能用破落来形容,好在前院的花木打理得不错,看起来很精神。
    “少爷”黄三压低声音说:“我托人打听过了,宅子最值钱就是屋梁,是黄的,值老鼻子钱,除了这块地,其余的都不值钱。”
    郑鹏一听,心中有数,这宅子最值钱就是金丝楠木做的屋梁。
    位置不错,交通便利、闹中带静,就地理位置来说,可以说是妥妥的“长安一环”,长安城从一开始就已经定型,皇帝国戚、勋贵那么多,好的地段的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人。”郑鹏有些无言地说。
    主家还没正式发布消息就引了这么多人来,到时的价格肯定低不了。
    黄三分析道:“少爷,这件事不怕,真正有地位的人,看不上这里,因为宅子太小了,不附合身份,而普通人又犯不上住这么好的宅子,眼前这些竟争者都不是什么大人物,肯定不是少爷的对手。”
    郑鹏只是淡然一笑,主家筹的是救命钱,关心的是哪个出的价钱高,不是哪个对手好。
    没多久,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出来,打量一下在场的人,轻轻点点头说:“几位都是想买我家郎君这处宅子的吧?”
    “没错,多少钱,开个价。”
    “就是,爽快点。”
    “主事的人呢,让他出来。”
    几个等得急的人,纷纷开口嚷道。
    管家对众人做了一个手势:“夫人请有兴趣购买的买家到大堂商议。”
    在管家的带领下,一行十多人被带到大堂坐下,这时守门的老仆奉上茶水。
    一个商贾打扮的中年胖子看了看茶色,只是普通茶,有些嫌弃地摇摇头说:“我们来这里,可不是为了喝茶的,主事的人呢?”
    茶汤很混浊,茶叶还看到梗,这是很粗劣,看到都没胃口。
    一个穿着华服的贵公子啪的一声把手里纸扇合拢,开口附和道:“对,开门见山吧。”
    “夫君不在,妇道人家不好露面,还请诸位多多包涵。”大堂的屏风后面,突然传来一个清脆中略显苦涩的声音。
    说话的,应该就是那个要卖房救夫的范夫人,一下子邀那么多陌生人进屋,为了避嫌,躲在屏风后面说话。
    顿了一下,范夫人话气有些落寂地说:“家门不幸,变卖祖业,相信宅子诸位心里都有数,没什么好说的,哪位出到一个合适的价钱,宅子就归谁,不过有一个条件,所有款项需要一天内交付清楚。”
    卖房子就是救急,要求一天内交付清楚也很合理。
    “一千贯”商贾打扮的中年人抢先出价。
    在普通的小县城,一千贯能买一座新的大宅子了,可这里是长安,人多地少的长安,还是处在黄金地段的永业坊,这个价格分明想混水摸鱼。
    要是一千贯就能买下,姚崇就不用租房子,也不用到寺庙里借住。
    衣饰华丽的少年眼里露出一丝不屑,很快说道:“五千贯。”
    这里是永业坊,长安的黄金地段,开价一千贯简直就是笑话,少年一开口就把价格提高了五倍,直接让一些想混水摸鱼的人打消念头。
    五千贯算是一笔巨款了,当场就有二人摇头,不发一言转身就走。
    都是听说主家卖得急,准备捡便宜的,华衣少年张嘴就是五千贯,超出了他们心理预期,留在这里浪费时间,还不如早点离开。
    郑鹏数过,一进来十七人,八主九仆,一下子就走了四个人。
    五千贯看似高价,可长安最不缺就是有钱人,华衣少年的话音刚落,马上有人出价:“五千二百贯。”
    “五千五百贯。”
    “六千贯”
    “六千八百贯。”
    价格有些交替上升,那个管家模样打扮地人犹豫一下,开口道:“八千贯,不过我要三天时间筹钱。”
    财产是由现金、田地、房子、金银财货组成,身家丰厚不等于有足够的现金,把财产变换现金需要一定的时间。
    黄三说对了,这座宅子不大不小,那些真正的大人物看不上,来这里的人,并没想像中那么富有。
    一天内筹上万贯现钱,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抱歉,奴家刚才说了,现钱,一天内筹齐。”
    管家模样的人点点头,说了一声抱歉,带人转身就走,另一个老者犹豫一下,也带着下人离开,现场剩七人。
    除去郑鹏和黄三,还有一个大腹便便的胖子和一个随手带着扇子的贵公子,两人各带了一个随从,还有一个是贵公子的掮客。
    现在有效的最高价是六千贯,就是大腹便便的胖子所出。
    一处二进二出的破宅子,卖六千贯是一个不错的价钱,再高就有点鸡肋。
    看到没人跟上,郑鹏开口道:“八千贯。”
    “九千贯。”胖子想了想,马就加了一千贯。
    郑鹏犹豫地说:“一万一千贯。”
    “一万二千贯。”胖子咬咬牙,再次加价。
    这里位置绝佳,除了可以住人,还可以隔几个铺位做买卖,经营什么胖子都想好了,就开一间古玩店,这里达官贵人多,肯定不愁没客人。
    “一万四千贯”郑鹏不急不疾地以二千的幅度加,以显自己坚定的信心。
    看得出,那个胖子已经是强弩之末,没必要再报太高的价钱。
    果然,胖子犹豫再三,最后对郑鹏拱拱手,然后带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胖子走后,在场还有五人,但买家只有郑鹏和那位摇扇的贵公子。
    就当郑鹏以为顺利拿下时,贵公子啪的一声把手里纸扇收起,不慌不忙地说:“二万贯。”
    都说不会叫的狗咬人,这家伙一开始不动声色,一张嘴就有势在必得的气势。
    黄三惊讶地说:“不会吧,这里位置是不错,可怎么算也不值二万贯啊。”
    一下子加六千那么多,黄三有点怀疑,眼前这个贵公子是不是托,和主家一唱一和,故意杀价,像安托提价这种事,在长安城可没少见。
    贵公子有些不屑地看了黄三一眼,也不说话,只是“啪”的一声打开纸扇,自顾摇起来,跟在他身边的随从一脸高傲地说:“我家郎君是大唐最大的马商,每年收入何止百万,对我家小郎君来说,区区二万贯算什么,”
    原来马商的儿子,难怪这样才大气粗。
    马是古代最得要的交通工具,养马是一件苦差,而贩马商是一个暴利行业,成为贩买商不仅要财大气粗,还要有足够的人脉资源。
    郑鹏懒得跟他吵,随口说道:“二万二千贯。”
    不多,不少,还是再加二千贯。
    这里不仅地理位置好,住在这里的人非富则贵,可以说是长安的“富人区”,卫生和治安都非常好,郑鹏就看中这点。
    差不多是在皇帝的眼皮底下,环境、治安能不好吗?
    贩马商赚的是暴利,郑鹏赚的是一本万利,现在卤肉的买卖越来越好,在大唐可以说一家独大,每年分红超过十万贯,还有三宝号的利润在,贵乡产业的收益也不错,对郑鹏来说,钱是小事。
    怎么也不能差买宅子的钱。
    贵公子瞄了郑鹏一眼,面不改色地说:“二万五千贯。”
    二万五千?那可是一百个二百五啊。
    郑鹏刚想叫价,屏风后面的范夫人突然说:“好,这宅子奴家卖了。”
    不会吧,自己还没出价呢,就是急着用钱也不用这么急啊,郑鹏有些郁闷地说:“范夫人,我还没出价呢,这么快就说卖,是不是有点不公道?”
    “哈哈哈,这宅子是屏风后面那位夫人,她喜欢卖给谁就卖给谁,轮不到你说话,难不成看到夫人陷于困境,想乘人之危吧?”贵公子有些得意洋洋地说。
    此刻,在贵公子眼里,这块已经是自己,心里都琢磨着怎么把这里推倒重修,给自己喜欢的美妾打造一个安乐窝。
    “乘人之危?”郑鹏有些不以为然地说:“夫人是家中有急事,才忍痛变卖祖业,本来可以卖得更多,你这样堵住夫人的退路,不知是谁乘人之危?”
    “说话干净点”贵公子啪一声再次收起纸扇,一脸严肃地说:“你也听清楚,刚才是夫人自己说要卖了,由始至终我没有半点威迫,怎么说乘人之危呢?”
    “不是乘人之危,那我们再来竞拍一次,如何?”
    贵公子冷冷地说:“懒得跟你胡搞蛮缠,夫人,这么多人听着,你不会出尔反而尔吧?”
    “不会”屏风后面的范夫人毫不犹豫地说:“奴家虽说是弱女子,也知言而有信的道理,出价二万二千贯的小郎君请留下商议一下交割事项,执扇那位小郎君,抱歉了。”
    等等,怎么回事?
    郑鹏都准备转身走了,没想到躲在屏风后面的范夫人,说把宅子卖给出价二万二千贯的自己?
    不提再出的价更高,就是现在的价格,也比那位摇扇的贵公子少了三千贯。
    三千贯就是三百万,对一个急着卖宅子救人的家庭来说,绝对不是一笔小数,那位范夫人不是傻了吧?
    贵公子也呆住了,没等他回过神,带路的掮客也傻了,回过神来连忙问道:“范夫人,你,你没说错吧,放着二万五千贯不要,只要二万二千贯,这不是闹笑话吗?”
    对掮客来说,跑脚费没几个钱,大头在交易成功后的抽头。
    范夫人声音很镇定,继续躲在屏风后说:“没说错,这宅子卖给开价二万二千贯的郎君,阿权,送客。”
    一声令下,那个管家打扮的下人走过来,对贵公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小郎君,请吧。”
    “等一下”贵公子再也忍不住了,大声问道:“范夫人,这是何故,本公子出二万五千贯,而跟我竞争的人,只给二万二千贯,对吧?”
    “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