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上将潘凤》第十六卷敌四百三十八章仲达被撤

重生三国之上将潘凤最新章节目录
   孔明使埋伏在魏国的细作散布流言,谣传都督司马懿有拥兵谋反之意。如今魏国各郡流言四起,传入曹叡耳中。
    南阳郡,新野城
    “曹叡多疑猜忌,更甚曹丕。此时洛阳应该遍地流言了。”司马懿无奈一笑,轻言。
    “吾军尽心其力,各尽谋策,全力破荆州。奈何水中捞月,难怪诸葛亮有恃无恐,未有战势。”司马师说之。
    “那现在呢?”司马昭问。
    司马懿道:“他书信来通知我,应该是洛阳使者已经出发往此来了,大局已定。等吧,想想回去怎么解释吧。”
    不多日,夏侯充与使者奉诏至此。
    由夏侯充接替司马懿在荆州此地的讨伐,司马懿速回洛阳,不得耽搁。
    司马家众人离新野城去,往洛阳回。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如今吾军快攻下荆州,今全交其出,父亲汝能忍?”司马昭愤言。
    “能啊,有什么不能?”司马懿轻笑道。“这曹魏军权没有这么好拿的,若是现在我逆命而行,多年计划,毁于一旦。曹叡一直都在试探,不快他试探不了几次了……”
    “可是……”司马昭依旧有恨。
    “放心,我不在这,这荆州没人能拿下。夏侯充虽夏侯惇之子,文武俱全,但是想斗过诸葛亮,太年轻了。我这一走,很快南阳郡便会失守,王凌也将攻不下江夏,到时诸葛军逼至豫州。曹叡就知道,谁才是唯一了。”司马懿向其释。
    司马昭有所思,“父亲,居然诸葛亮这般狡诈,我们也可还之彼身。成都那边散播其流言。”
    司马师言:“没用的,蜀汉的军权几乎在潘凤手里,汝向刘禅散播诸葛亮要反,不如散播潘凤要反,更让人可信。”
    司马昭接话,“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散播潘凤谋反的流言,让诸葛亮去对付他。引他们国中内乱。让潘凤把诸葛亮先解决了。反正只要潘凤在,父亲就有能掌军权之机。”
    司马懿轻笑一声,“那你就去试试吧。”“没用的……”
    刘军主营
    “报!司马懿退了,现在由夏侯惇之子夏侯充为主帅!”
    众将听之,大为一惊,纷纷赞道丞相神机妙算。“这司马懿一离,吾军无忧也!”
    孔明笑说:“司马仲达在战场上费尽心思,要胜吾,吾却根本不必理会他的策谋。对付他,只需在曹叡面前煽风点火,我军就必胜。”
    马谡略有所想,“老师,我们这般对付他,他恐也会这般对付我们。”
    众将臣听之,似乎想到了对方所为,“这如何是好?要是他们在朝中传言,大将军掌七军之权,若是强行调兵……”
    “众将放心,大将军何人也?这般言论,大将军自会查明。”孔明对众定言,但是,“陛下的话……”
    益州,成都
    “伯约,兵马调动如何?”史越问,得知西羌彻里吉入凉州攻入陇西,便调兵上奏,准备出战。
    姜维已经按令,筹备好各事,“粮草已经动身了,各处兵马调动出发,往陇西赶去。就等大将军出征。”
    诶,老子不想去啊?找个能去抗敌的都没有。子龙要守汉中,文长要守广魏,儁乂在荆州为战。剩下的都是老将都不足以统兵,年轻人又不放心。
    “吾这就上奏陛下,明日出征。”史越言。
    “大将军,近日有些传闻,不知当讲否?”姜维略有犹豫。
    “说啊?什么当不当的?”史越直言。
    姜维把近日流言报之,皆是言丞相有谋反之意。
    “谁说的?抓起来!”史越怒了,别人自为先帝谋事以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武事内政,全力为之。益州内乱,境外魏犯,各种脏事违背道义之事,都要处之。我连武政之事,都弄得头大的要死,别人此前可是什么都要干。
    “这般传播流言之人,吃太饱,都抓起来。”史越令喝。
    姜维未见过丞相,但是见大将军这般为他,心想该是何样人也?
    “我进宫了,伯约汝处理一下,吾可不想出征在外,成都一团乱。”史越留话,往宫去。
    宫内
    “将父又要出征。”刘禅哀声。
    我也不想啊?你家能用人就没几个啊?“西羌外族作乱,吾若不去,陇西守兵定不能阻。刚打下的雍州四郡恐就会失也。”史越向其说明。
    “吾此自然知。只是有很多问题,想问将父。”刘禅心中有所想之事,但遇到了瓶颈,不知如何进行下去。而将父是唯一知道如何实施的,但是将父曾暗示过自己,不要乱做奇怪之事。
    史越回成都后,隐约听说刘禅建了学宫,也没太在意,里面教什么的,目的是什么,也没打听过。毕竟益州天天有校院建成,丞相大兴办学之事,也是众人皆知。
    不过听说大公公黄皓被处死,到是出乎意料。死就死呗,关我何事?
    “陛下,近日益州有流言,可知?”史越问,对于这事,十分在意,必须郑重提醒。
    “将父所说是那些污蔑相父的流言吧?我知,将父放心,吾从未信。”刘禅言。
    哦,是吗?那就好。“陛下圣明。吾无它事,吾就出征了。”史越请命退去。
    刘禅想言却犹豫,只好让其退回。
    刘禅自小收将父教育,看法所想和世间任何一人都不同。尤其深明权争之道。身为皇帝,只需吃吃喝喝,用对忠臣,国家自然太平。但是若想创造千古之业,这就复杂了。
    “学宫如何走下去?”刘禅忧郁着其内之事,无法有进展是最为难受的。这学宫培育的一批学子在后世斗争中未能在起大作用,而是后人径路血的教训。之后刘禅才知,他们缺的是和自己一样认世之眼界。
    荆州,南阳郡,宛城
    “都督!敌军分军而走,连破多城,各处求救啊!”将士得报向新都督夏侯充说道。
    夏侯充正面苦战诸葛亮大军,一直被逼退回宛城。如今各城完全守不住,但是自己分军过去的援兵全都受袭,大败而走。
    “该怎办?”夏侯充无计可施,无法应对。“江夏郡那边呢?王凌将军呢?”
    “王凌将军还未攻下。”
    江夏郡
    “兄长,南阳那边夏侯将军已经被退宛城了,我们开始陷入孤军之势,军中兄弟们开始乱了。”王昶说道。
    “司马懿被调回,夏侯充根本不足以应对诸葛亮,才至如今惨况,我军再攻不下江夏郡城,只能撤了。若是攻下了,南阳那边必定大势而起。荆州有机会夺之!”王凌言如今唯一胜机。
    “可是,吾军多次进攻都受扰拦下,想速破江夏城,难啊。”王昶忧声。王凌军攻城去,一路上山地伏击,各种干扰,阻军之进,损军之势,以至于现在都未能破城。
    王平军处
    “报!王凌另一队人被陈到将军袭击,军乱不已,暂时停下,陈到将军安然正回。”
    王平听报,喜道:“好!兄弟们!在撑些时日,丞相已经攻到宛城下,很快就会夺回南阳郡,敌军即将撤离!”
    众将士听闻欢喜呐喊,气势震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