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兴亡最新章节目录
刚刚开河的海河,河面上还有浮冰,这时进入航道的船不多。李憬在船头看着两岸一片萧瑟的景象。
李憬的船队速度很快,逆流能有这个速度李憬是满意的。民国时海河开河,各国轮船都热衷于争夺第一个到达天津海河码头的荣耀,第一船货物一般要拍卖,以示庆祝。可惜这个时代没有,否则李憬必能夺得头筹。
李憬和陈重对人力踩踏的频率和体能消耗进行了总结,作战时需要高速机动,最好是一个时辰三班倒,六十个人,轮流操作速度可以达到20公里每小时。平时和夜间行船,可以只用10人,缓慢的踩踏,不浪费体力,两个时辰换一班,速度大概10公里左右。每人踩踏四个小时就可以去休息或从事别的轻松工作了。能用纵帆时就可以不用人力了。
中午还未到,已经远远的看到天津卫的城墙了。从1404年设卫建城以来,凭借着河海联运的优势地位,天津迅速崛起为商业重镇,在经济逐步走向繁华的同时,天津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
天津得到赐名后,于同年设置了军事部门。“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天津卫也开始了筑城建设,初建时的天津城其实是个土城,这座土城周长9里多,城高3丈5尺,宽2丈5尺,城的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盘,所以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算盘城”。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天津卫”一词,就是从此而来。
天津的初始发展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宋金时称“直沽寨”,元朝改称“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由于漕运带来的商机和盐业的兴盛,使天津“因商而兴”,一跃而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业都会。《津门杂记》曰:“天津无沃壤腴田,民多以贾趋利。”长芦盐场就位于天津境内,直到今天都有全国十分之一的产量。天津因盐业和漕运而繁华,和扬州一样都是盐漕城市。
李憬对盐业垂涎已久,长芦是北方最大的盐场,这里现在还是以煮盐为主,效率不高,这一带沿海遍布盐户,形成一个个盐户村,贫困不堪。同时这里也是治安最乱的地区,私盐盛行。政府也收不到多少税。
天津这地方和北京不同,明代前主城区这里本是荒原,因为运河在这里和海河交汇兴起,最初只是驻军,用来海防保护北京,后来运河在这里拐弯去北京通州,外加河北北部几乎所有的河流都在这里汇集入海,号称九河下梢,成了交通枢纽。一条大运河一个大沽口养活了十几万天津军民。
这里除了军人和家属,就是为军人服务的人。像什么裁缝啦,酒楼啦、医生啦、修脚的、码头苦力啦什么的,后来有发展了不少的手工业者,商业因为交通便利而发展起来。
继续航行到北京的话,正好是半夜,也进不了城,索性在天津溜达一下,晚上开船,正好凌晨到朝阳门外,李憬下船,船只沿着护城河去积水潭停泊。李憬这次回来是去兵部领取粮饷和兵器,铠甲和部分火器和火药炮子。从朝廷重建南澳镇后,都是李憬自己垫付的银子,这次是来报销费用和领取军饷物资辎重的。
船尾的房间虽然把六磅炮车弄出去了,又加了小铁炉子,关闭了炮窗,小菊还用浆糊把窗缝用纸条粘贴好,但是还是很简陋。尾舱只有五米宽六米长。生活起居非常不方便。本来想把四婢留在营口,她们非要吵着要来天津卫玩,李憬只好都带来了。
明代天津的繁华城区在南运河三岔河口地区,绸缎街、沽衣街、锅店街、针市街、粮店街、曲店街、肉市口大街、竹竿胡同、斗店胡同。最繁华的是归贾胡同,饭店、戏院、茶馆、澡堂、青楼一家接着一家。南市更是摆摊撂地表演各种杂耍、说书,卖艺,各种小吃的,李憬带着白羽和四婢,外加六个亲兵,换上普通人的衣服先找了家酒楼吃了一顿,这次是因公出差,还是低调些的好。
“少爷,少爷,天津卫都有什么好玩的啊”小竹娇憨的撒娇道。
“少爷,天津卫有啥好吃的啊”小兰也摇着他胳膊问道。
“嗯,说起来这天津有三宝,分别是铃铛阁、鼓楼还有,……”李憬忽然想起来炮台还没修呢,天津城的炮台是崇祯十二年修的。
“还有什么啊,”小梅也摇着胳膊追问道。
“哎呀,我怎么忘记了,算了,咱们吃完先去铃铛阁,再去游鼓楼,然后去南市看杂耍,吃小吃。”李憬说道。
“好耶、好耶,”四婢高兴的欢呼。白羽忍不住苦笑,少爷就是太好说话了,对下人跟自己的家人一样,四婢都宠坏了。
铃铛阁原来是旧城西稽古寺的藏经阁,建于明代万历七年(1579年),因为飞檐四出,风铃丁冬,俗称铃铛阁。
位于天津县城外西北角,初名稽古寺,建自唐代,寺内存有《大藏经》全卷。
明万历七年,(1579年)建藏经阁,重檐四出,甚为壮观。阁角装有风铃,铃声可远闻数里,乡人因呼为铃铛阁。
此时重修不到四十年,还是挺壮观的。众人心满意足的玩了一遍,临走时给方丈大师说施舍了一百两银子。一百两可是不少,一户农民一年的税赋也就不到二两。一众僧侣热情的送出寺来。
众人接着来到了鼓楼,
弘治年间的鼓楼,是整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它占领了天津城的制高点。众人登高望远,整个天津卫尽收眼底,远处运河帆樯如林,热闹非凡。
众女叽叽喳喳的说道:“少爷这个鼓楼怎么没有鼓啊,怎么反倒有一口好大的大铜钟”
“就是这样才奇怪吗,天津的鼓楼其实是钟楼,但是就是叫做鼓楼。”李憬说道。
明代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建城的时候天津卫城还只是个土围子,到弘治六、七年1493-1494,才包砖砌成砖城,同时修建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城楼和四处城角的角楼。
位于城中心的鼓楼,也是在那个时候修建起来,名为钟鼓楼。这座钟鼓楼高三层,楼底的一层,是用砖砌成的一座方台,下宽上窄,辟有四个拱形门洞,通行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在这座台子上,修建了两层楼。第一层供奉观音大士,天后圣母,和关羽岳飞等。楼的第二层,悬有重300斤的铁钟一口。“传说中,鼓楼钟、鼓皆有,但后来鼓被搬出,它却被称为‘鼓楼’。
从鼓楼出来到了南市,这里人很多,摩肩接踵的,众女正叽叽喳喳的围着李憬说着鼓楼的奇怪,忽然对面有一个马脸汉子从对面挤了过来,撞了李憬一下,李憬刚要说话,对面四五个汉子又挤了过来。
李憬忽然感到不对劲,一摸怀里,糟了,怀里有十张五十两的银票和进京去兵部报销的薄薄的账本凭证用丝绸包好,一块丢失了。
看到李憬豁然站住,白羽急忙赶上来道,“少爷,怎么了”
“账本和银票丢了”李憬说道。
小说推荐
- 春风不识兴亡意
-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由百乐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十五章皇帝被俘
- 复兴大明
- 和谐后市的军人穿越时来到混乱的明朝末年,办大学、早机械、兴水师,重农兴商,引导资本主义革命和手工业革命,最终窃取大明政权
- 魔力鸟连载中
- 最新章:第2卷为国戍边第104章千里突袭
- 明末中兴路
- 【创世历史2018流派征文之附身流】参赛作品】一个平凡人附身崇祯,以其他绝大多数明末架空小说不一样的经历与路线再造中华的故事
- 女侠独孤雯连载中
- 最新章:第494章广播讲话与尾声(终)
- 血色大明之末世中兴
- 时运不济,再生时已是大明子民;一念之差,非要做那中兴的名臣。剿流寇,战后金;从此命途多艰,征伐不断。终不负满头青丝成雪,换大名万万年江山
- 云汀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十七章刑部主事[2]
- 神明在凡间兴风作浪
- 神明游走人间,不欲掺杂太多世俗,对人对事冷冷淡淡,却唯独有个例外。凶名在外的陆三爷从乡下带回一个女人,听闻她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女,出身寒微却妄想当枝头上的凤凰,众人坐等她被扫地出门。殊不知,这才是个真大佬,真祖宗。斩妖除魔、看相算命都不在话下,是个挥挥手都能毁天灭地的存在
- 如沐微凉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3章约会
- 死亡笔记
- 我女友小雯是学法医的,她就要分配到城东分局了,今天我们和几个朋友玩的很晚才散场。我们租的房子离这不远,就没打车,我觉得在夜深寂静的大街上,漫步起来蛮有意境的“听说最近天南出现一个啃脸族,已经第五个脸被啃烂的”小雯唏嘘道。我按住她的手背“丫的,又提煞风景的事“哦,那不提了”小雯把脑袋贴在我的肩膀。这时
- 王者鉴明已完本
- 最新章:这是一份迟来的召集令
- 人类文明消亡时
- 未来一定比现在要更加光明吗?舒翰趟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上,由繁星灯所映照出的一片星辰,发散的大脑不由思考起这样一个问题。会不会如今的21世纪,便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时代呢?夏舒翰莫名来到两百年后的世界,挣扎求存的故事
- 铭哀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413[2]
- 明末中兴大帝
- 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这是大明王朝的辉煌。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明王朝的悲壮。穿越到崇祯十七年皇太子朱慈烺身上,面对即将颠覆的大明王朝,该要如何面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安稳如泰山,运筹帷幄志。一朝惊雷动,江山入战图。蓦然再回首,四海皆归服
- 风中的失落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四百零六章夺取夔州府城(2)
- 我和猪姐混异界
- 这个世界有妖、有道,有海族神魔,有僵尸不是僵尸,据说僵尸也是一种道,修行的道。神魔大陆,风云崛起。念师,一念可欺天,斗气化马,再创力之神话。陆圈,一个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青年,一睁眼,却发现自己被困在一座悬崖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系统:恭喜你获得西游神话角色哪吒,是否载入系统,升级哪吒版角色技
- 大明亡了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67、机器或星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