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第630章大唐皇家电视台[2]

大唐第一败家子最新章节目录
   来说,就只能选择一个时间段,来播放一些电影了。
    后期的话,还需要增加一些电视节目。
    但是至于播放什么电视节目,李愔还在思考之中。
    后世的一些娱乐节目吗?
    生搬硬套肯定是不成的,最多能起到一个借鉴的作用。
    必须要适合大唐现在的环境氛围才行。
    这个倒是并不着急,可以慢慢考虑。
    长安城的气象部,也正式成立。
    李淳风带着他的五十六个弟子,前来报到。
    接下来,李愔开始传授给他们先进的预测气象的知识。
    对于后世的气象局来说,他们预测天气,靠的基本上是卫星传递回来的数据,分析之后做出判断。
    当然,在这个时代,肯定是不可能有卫星数据的。
    他们要预测天气,只能凭借一些气象上的经验。
    还有就是通过星象的变化,来测定天气。
    但是这种测定,准确度实在堪忧。
    别说是这个时代,就算是在后世,天气预报也有不少时候,不够准确。
    这个时代,就不可能有多高的准确度了。
    但是要成立气象部门,哪就不能差的太离谱。
    要是他们播报出去的天气,天天出错的话,哪可就是个笑话了,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李淳风听到师傅居然会为了他们,专门成立一个天气预报的栏目的时候,才会如此感动。
    而李愔现场传授给他们的,就是一些后世测试天气的经验。
    同时,李愔还送给气象部门两艘热气球。
    这个热气球,是军工厂生产出来的,通过严格测试,质量上完全没有问题。
    第一天的时候,李愔就亲自登上热气球的吊篮,然后带着四个人,升上高空。
    这一批人,当然少不了有李淳风的位置,其他两个,都是李淳风的得意弟子。
    升上高空之后,他们可以更好的观察云层、湿度、气压等一系列的变化。
    在这个高度上观察得出的数据,就要比他们在地面上的观察,要准确许多。
    李愔传授的这些知识,让他们如获珍宝,连忙掏出纸笔,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唯恐有所遗忘。
    在半空中,检测了两个小时,记录了一连串的记录之后,他们才从空中返回。
    下来之后,根据这些数据开始推断。
    根据他们的推断,第二天应该会有小雨。
    然后到了第二天,果然下了小雨。
    这让他们兴奋极了。
    其实他们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就经常学以致用,会预测一下第二天的天气。
    但是准确率却是很差。
    一直以为,他们都以为是他们还没学习到家的缘故。
    直到现在他们才发现,原来并非是这样。
    而是他们取样的数据,都是在地面进行的。
    而地面和高空中的数据,会有很大的差异。
    而蜀王还告诉他们,就算是热气球的高度采样取得的高度,都并不准确。
    更何况是在地面上了。
    原本他们还在担心。
    蜀王为了帮助他们,不惜开设了气象局。
    如果他们的预测,准确率很低的话,未免要辜负了王爷厚望。
    但是现在,有了热气球之后,他们不由的信心大增。
    ……
    在李愔的指挥之下,一月之后,长安皇家电视台,正式成立。
    当然了,电视台成立了,员工也都到位了。
    节目也都安排好了。
    至于主持人,利用这段时间,李愔也培训出来几个人。
    并且在电视台即将开台的时候,李愔将大唐十个道的,所有电视台的负责人,都聚集到了长安。
    在皇家电视台开播的时候,他们都会从中学习。
    回去之后,对于如何举办电视台,他们心里就有一个章程了。
    而这段时间,李愔也并没有向外出售电视。
    这不由的让众人全都大惑不解。
    你这不是电视台吗?
    你这电视节目,不是要通过电视机来收看的吗?
    你现在连电视机都不卖,你电视节目播出之后,给谁看啊?
    有谁能看的到啊?
    听到这些质疑,李愔不由微微一笑,也懒得跟他们解释。
    不是李愔不想卖啊!
    关键是,这电视机,在电视信号还没播出之前。
    他们根本就接收不到信号,电视机什么都放不出来。
    就这一个破机器,谁买啊?
    就算出售,也肯定卖不出几台去。
    想要推广电视,自然不能用这种办法。
    在电视台准备开播之前,李愔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各大路口,摆放了整整一百多台电视机。
    在电视机旁边,还有竖起来的天线。
    信号是用信号塔来传递的,没有天线的话,无法接收到信号。
    而做这些的时候,李愔也并没有刻意的宣传。
    大多数人,对新生事物,都会产生无限的好奇。
    毋须传播,肯定会有人打听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
    有什么作用,干什么的,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只要他们好奇心起来了,还怕到时候没人看吗?
    ……
    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电视台正式开台。
    这一日,整个长安城中,一百多台电视机,同时打开。
    当然,由于节目还没有正式开始的缘故,电视机上显示的,只有一个渭河图案。
    上面有一行字体提示,大唐皇家电视台,将于八点钟,正式开播。
    这几日时间,长安城的百姓们,四处打听,始终都没打听出,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
    而在今天,这个谜底,终于要揭晓了。
    八点钟,大唐皇家电视台,这是什么鬼?
    在大大小小的广场之上,拥挤过来的百姓越来越多。
    他们都很想看看,到了八点钟,到底会有什么。
    电视机开机的时间,就已经七点多钟了。
    但是这一个钟头的时间,周围的百姓都感觉好慢。
    简直如同过了一年这么漫长。
    终于,等到了八点钟,哪些观众,无不伸长了脖子,看看这大唐皇家电视台,到底是什么!
    不过,此时电视台内,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状况。
    原来,李愔教出来的四个主持人徒弟,心理素质不过硬。
    一想到接下来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能看到他们,他们心里就紧张极了。
    一个紧张的哆哆嗦嗦,站都站不起来。
    另外三个也是满头冒汗,神情十分紧张。
    得,就这状况,让他们来主持的话,只怕话都说不清楚。
    这可是大唐皇家电视台,第一次开播,哪能出现这种状况?
    没办法,还是本王亲自上吧。
    李愔直接拿起话筒,打开了信号。
    长安城中,电视机前的无数百姓突然间发现。
    时间到了八点整之后,电视机上的画面蓦然一变。
    一幅幅大唐山水的景色,快速闪过。
    然后画面在长安定格,续尔出现一行大字。
    大唐皇家电视台,这一行字,逐渐变淡,消失,然后再次出现四个大字,新闻联播。
    紧跟着,画面一跳,出现了电视台内播放室内的画面。
    一个丰神玉朗的少年郎,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中。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大唐皇家电视台。接下来将为你播报的是新闻联播节目,我是主持人李愔。”
    看到这个画面,哪些围观的百姓,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蜀王!蜀王!”
    “竟然是蜀王!”
    “这也不是电影啊?这是什么?”
    “这,这不会是蜀王刚刚说的话吧?”
    “我感觉是,蜀王就是在面对面的对我们说话吗?”
    “这个新闻联播到底是什么?”
    下面的百姓议论纷纷,而电视机上,画面正在切换。
    “昨日,是大唐朝廷早朝的日子,在朝堂之上,大唐君臣针对教育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接下来画面一转,直接出现了皇宫之内,昨日早朝时候的画面。
    大唐的早朝,不需要大臣们跪坐,也没有固定的位置。
    早朝时间久了,大臣们还可以跪坐在地上。
    而李恪当上皇上之后,觉得如果早朝很长的话,大臣们体力可能不支。
    因此,宫殿之内,摆放着一排排的沙发。
    此时的镜头,正是早朝时候的镜头。
    皇上李恪,穿着黄袍,头戴皇冠。
    下面群臣,各自穿着朝服,坐在沙发上。
    皇上李恪,坐在龙椅之上,声情并茂地说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问题,是重中之重!”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所以,朕决定要加大教育方面的投资。以后小学三年,中学三年,这六年的教育,免除所有费用!”
    “诸位爱卿,你们以为呢?大家都议一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