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第624章李愔为钦差

大唐第一败家子最新章节目录
   小石头,被哄了半天才哄好。
    不过第一个大螃蟹,也直接分给了他。
    小家伙看着大螃蟹,笑嘻嘻的又开心起来。
    李愔再接再厉,抓到不少螃蟹,小家伙们也非常开心。
    玩累了之后,李愔直接命侍卫抬来烧烤架,拿出带来的食料,开始在野外烧烤。
    一家人玩的非常开心。
    一直到晚上,一家人才其乐融融地回家。
    然后再回家的路上,碰到了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看到李愔,连忙上前施礼道:“尚书令,不知你身体康复了吗?”
    此时李愔还在请着病假呢!
    听到户部尚书的问话,不由略显尴尬。
    半晌才打着哈欠说道:“哈哈,那啥,还是老样子,估计还需要修养一段时间啊!”
    “是吗?不过尚书令的气色看上去不错的样子呀!”
    嚯,不会说话就别说。
    不说话,没人拿你当哑巴。
    ……
    很快,各地的收缴的税金,陆续送到了户部。
    现在大唐的交通十分快捷,有火车有货车,水路也十分畅通。
    本来最远的边角,需要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时间才能送到京城。
    沿途送粮的损耗,都可怕的惊人。
    但是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依托铁路,最晚也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将税金送达长安。
    不过,这一次的税金合计之后,却是出现了一件令尚书令非常尴尬的事情。
    哪就是,今年的税金,竟然比去年少了三成!
    经过核算之后,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取消了徭役的缘故。
    原来的时候,大唐百姓都需要服徭役。
    如果不愿意服徭役的话,哪也没有问题,只要你拿出钱财来,官府可以用这个钱财雇佣人手来替你服役。
    当然了,缴纳的钱财,还是蛮多的。
    而现在,因为改革的缘故,徭役被取消了。
    竟然导致今年的税金,比去年整整少了三成。
    因为这个缘故,户部尚书不干了,直接上书皇上,大倒苦水。
    户部的库房,虽然现在还有结余。
    但是一年就这么点税金,根本不足以支撑整个朝廷的运转。
    并且,万一出现一些天灾人祸,需要赈灾啥的,那么库银就更不够了。
    这样下去,不出几年的时间,库银就更会捉襟见肘。
    税收入不敷出,户部尚书上奏折,请求废除变革,继续恢复原来的制度。
    紧随户部尚书之后,几乎所有的文官都在上书,请求废除变革,恢复制度。
    甚至,有不少御史,开始弹劾蜀王。
    因为这次的变革,就是蜀王提出来的。
    现在皇上李恪也是左右为难。
    没想到变革之后,税金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大幅度减少。
    现在一年的税金,完全入不敷出。
    原本李世民留下来的家底还是蛮丰厚的。
    但是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不出几年时间,这些家底就会全部败掉。
    并且到时候还是一年不如一年,到时候咋办?
    难道现在真的要废除掉这次变革吗?
    如果真的要废除掉变革的话,那么,对于提出变革的蜀王李愔来说,就势必会引起百官弹劾。
    到时候,就必须要对蜀王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
    这些,可是李恪不愿意看到的。
    最终,李恪将蜀王李愔请到皇宫之内,共同商议对策。
    进入皇宫之后,兄弟两人先陪着杨妃吃了顿饭,然后才来到御书房内。
    “六弟,没想到变革之后,今年收上来的税金竟然比去年少了三成。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税金竟然会比去年少?
    并且还会少了三成?
    看起来,这就是四姓六旺做出来的局啊!
    怪不得当初改革的提议一提出来的时候,通过的那么顺畅,合着就在这里等着他呢。
    改革之后,国家税收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这就证明,这个改革是错误的,是不合时宜的。
    作为改革的提出者,也必将受到严惩。
    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啊!
    只是,他们想的,未免忒过天真了吧?
    李愔脸上,不由泛起一丝冷笑。
    商税整整提高了两倍,到头来,税收居然反而减少了三成?这怎么可能?
    必定是底下的各级官员在捣鬼。
    不过,由此也能看出四姓六旺的可怕之处。
    税收之所以收不上来,必定不可能是一州一县这样,而是大半个大唐,都是这种情况。
    这里面恐怕不乏官员本身贪污的情况,但是四姓六旺,一定出力甚多。
    他们的实力,依旧深不可测啊。
    不过,你们以为,你们这些小动作,本王就毫无办法了吗?
    想到这里,李愔不由对李恪说道:“皇兄,今年的商税,比去年多了多少啊?”
    听到李愔的问话,李恪还真的没有注意。
    一愣之下,李恪不由说道:“这个,朕并没有留意。额,朕派人到户部去问一下吧。”
    不多时,李恪派去的力士,就将两年的商税数字,还有每个地方商税的详细税收详情,全都拿了回来。
    而看到这个数字之后,李恪脸上马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今年的商税收入,和去年基本上是持平的结果。
    而再看地方的商税税收的时候,清河这个地方,商税居然比去年还少了三成。
    商税提高了整整两倍,但是税收却比去年少了三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而也有一些地方的商税,是比去年提高的了。
    但是还有很多的地方,商税是和去年持平,甚至比去年还少。
    这里面的猫腻,一眼可知。
    李恪怒道:“这些杀才,阴奉阳违,欺上瞒下,是欺朕的钢刀不利吗?朕马上派钦差前往调查税收事宜!”
    李愔对李恪说道:“皇上,现在那些文官,都反对变革。这些事情,只怕和他们和脱不了关系。如果派他们去的话,只怕未必能查的出什么来。”
    听到李愔的话,李恪有些泄气。
    不错,现在满朝文武,觉得皇上居然提高了整整两倍的商税,这是在与民争利啊!
    这绝对不是明君所为!
    想必会造成这种结果,也少不了他们的暗中支持。
    这里面固然有四姓六旺在发力,但是没有他们的支持,怕是也做不到这种程度。
    派遣他们这些人当钦差的话,只怕最后什么都查不出来。
    于是,李恪不由深深地看向李愔。
    李愔苦笑一下,然后说道:“皇兄,这件差事,不如就交给臣弟来做吧!”
    李恪起身,排着李愔的肩膀说道:“六弟,辛苦你了!但是这件事情,也只有你肯帮皇兄,也只有你,才是朕最信任的人!”
    李恪是真的想做一些事情,想让大唐变的更加繁荣昌盛,想让自己的丰功伟绩,能够超出父皇。
    但是背后掣肘的人,实在是太多,也只有他的这个兄弟,是真心实意的在帮他了。
    ……
    很快,圣旨下达,皇上任命蜀王李恪为巡查使,调查大唐各道。
    巡查使并非是常设官职,而是皇上任命的钦差。
    除了没有军权之外,可以调查各道的吏治还有官员的政绩等事宜。
    当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这一次的巡查使的任命,就是奔着税收去的。
    这也让朝廷上的好多官员,还有四姓六旺心里,都捏了一把汗。
    蜀王这一次,来者不善啊。
    不过,他们既然敢做这个局,事先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只要蜀王查不出他们的证据,那么蜀王就拿他们没有丝毫的办法。
    并且,他们甚至做好了铤而走险的准备。
    如果时机合适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可以找机会将蜀王暗中解决掉。
    而只要拿下蜀王之后,皇上的根基,机会被彻底断掉。
    甚至皇权将会发生更迭,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而李恪,很明显的也知道这一点。
    一旦蜀王发生不测的话,那么他的皇位,也将变得岌岌可危。
    因此,皇上直接御赐金符,给了蜀王可以调动地方军队的权利。
    并且,还命蜀王直接带领一万士兵,来保护蜀王的安全。
    李愔自己,当然也不会有丝毫的大意。
    这一万士兵,李愔不但调动了李元芳和一千虎牙特战队成员,还让薛仁贵带领九千精兵,一千钢铁战车跟随。
    这一万人,甚至可以抵挡的住普通军队十万大军。
    临行前,皇上李恪,亲自为李愔送行。
    李恪拉着李愔的手,仔细叮嘱道:“六弟,此行千万小心。宁肯什么都查不出来,也一定要保证你的安全。”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皇兄尽管放心就是,有这一万大军跟随,可保臣弟安全无虞!”
    “那就好,皇兄在此,预祝六弟一帆风顺!”
    “皇兄也要多保重。”
    ……
    这一次,皇上动真格的了!
    无数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蜀王身上。
    他们原本以为,蜀王会沿着长安向外,一路查下去。
    不曾想,蜀王根本没有停留,而是直接开赴清河郡。
    蜀王的第一站,直接就拿清河崔氏开刀。
    擒贼先擒王,只要能够将清河的税收清查明白,就能够对天下各州县的官员,造成巨大的压力。
    清河,可是清河崔氏的大本营。
    这一次,是蜀王和清河崔氏的正面交锋,不知道这一次,谁能够笑道最后呢?
    车队之中,李愔坐在中间的一辆钢铁战车中。
    他的身边,有李元芳,有薛仁贵,还有徐慧。
    带着徐慧,可不是李愔要带一个家属。
    而是因为徐慧掌管着织梦组织。
    有徐慧在,李愔能够更好的掌控所有的信息。
    李愔不由向徐慧问道:“慧儿,清河那边的情况,调查的如何?”
    徐慧抿嘴一笑说道:“殿下,清河是清河崔氏的大本营。崔氏对清河掌控很强,我们的组织开展的极为艰难。”
    “不过,我们依旧调查到不少清河的情况。”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