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第612章西出阳关无故人[2]

大唐第一败家子最新章节目录
   过兵,现在他们为什么不会和我们联合啊?”
    李愔摇头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那时候,高丽坐拥辽东等地,疆域辽阔,拥有二三十万的兵马。”
    “那时候,百济和新罗两国,唯恐被高丽所灭,他们当然会和大唐联手,共同进攻高丽。”
    “但是现在呢?高丽被我大唐连续进攻,已经丢掉了辽东等地。现在地盘大大缩水,士兵也失去三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灭掉高丽之后,你们觉得百济和新罗两国,会不会有唇亡齿寒的感觉?”
    听完李愔的话,薛仁贵不由恍然大悟地说道:“哪必定是会的!”
    李愔哈哈笑道:“本王猜测,这百济和新罗两国,非但不会和我们合作,反过来还会帮助高丽!”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大唐灭掉高丽的时候,就是先灭掉了百济和新罗两国。
    斩断了高丽的左膀右臂,最终两面夹击,才灭掉了高丽。
    不过当时的情况和现在稍有不同。
    当时百济和新罗,为了自保,已经公然支持高丽。
    而现在,百济和新罗,其实是受害者。
    薛仁贵不由问道:“殿下,哪我们是不是先灭了百济和新罗这连个为虎作伥的东西呢?”
    李愔微微摇头说道:“这两个国家,目前来说,仍然是我大唐的属国,年年向我大唐进贡。”
    “在他们没有犯错之前,我们进攻他们,只会授人把柄。”
    薛仁贵不甘心地说道:“可是,他们和我们并非一心,迟早会向我们动手的。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等着,等着他们先向我们动手了我们才能还手不成?”
    李愔哈哈一笑说道:“这个嘛!其实我们还是可以变换一下思路的!”
    “我们可以先进攻高丽,逐步推进。等高丽支撑不住的时候,他会怎么办呢?”
    “他只能带领军队逃到百济和新罗去,到时候,你觉得一山能容二虎吗?”
    听完李愔的分析之后,薛仁贵眼睛不由一亮!
    “妙啊!这是逐虎吞狼之计啊!可以借高丽的手,灭掉新罗和百济,然后我们就可以把他们一起收拾了!”
    “殿下,还是你够奸诈啊!一肚子坏水!”
    “嗯?”
    李愔不由瞪了薛仁贵一看,然后寒声说道:“薛将军?本王现在再给你一次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
    听到李愔的话,薛仁贵顿时激灵灵打了个冷颤。
    不由连忙改口道:“殿下,还是你牛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真是诸葛重生,卧龙再世啊!”
    气的李愔直接踹了这家伙一脚:“诸葛亮和卧龙就是一个人!回去之后,多读点书,没文化真可怕!”
    最终,李愔的计策,仍然是兵分两路。
    一路由薛仁贵带领五万大军,负责从正面进攻辽东城。
    另外一路,李愔直接带领五万海军,负责进攻乌骨城。
    高丽的都城,在平壤,李愔并不着急。
    他决定,慢慢给高丽压力,让高丽王主动放弃平壤,然后逃到百济和新罗去。
    然后坐等他们内乱。
    而此时高丽的国力,虽然经过大唐的连番攻打,被大唐杀死掉许多士兵。
    但是他们现在国内至少还有十万精兵。
    这一次,李愔也只带了十万人马过来,人数上,真的并不占据优势。
    但是李愔相信,兵贵精而不在于多。
    十万兵马,在他看来,绝对绰绰有余!
    五万海军,虽然训练的时间并不长。
    但是他们的装备,甚至要比五万益州军还要精良。
    因为,海军才是最浪费钱,最难训练出来的兵种。
    所谓一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
    陆军经过一年的训练,就能拥有强悍的战斗力。
    而要训练出一只训练有素的空军,可能需要十年时间。
    而要培养出一支强大的海军,恐怕需要百年的积累才行。
    当然了,目前大唐并没有强大的海军敌人。
    至少暂时是没有的。
    李愔动用海军,其实只不过是要用战船,将人员运输过去而已。
    ……
    薛仁贵带领的五万大军,用了三千辆蒸汽战车运输战略物资。
    当然了,这三千辆战车,同样是犀利的武器。
    同时,还准备了两万骑兵。
    高丽的道路,可能有很多地方,蒸汽战车根本没办法开入。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战马了。
    冷兵器时代,骑兵是必不可少的。
    而李愔这边就简单的多了,直接用战船将士兵运输过去就可以了。
    当然了,李愔需要的,那种能够远航的大船,目前还只是在实验之中。
    短时间内,肯定是制造不出来的。
    现在李愔用的船只,都是以前李世民命人建造的船只。
    现在李愔正好用的上。
    这些船只,运载着五万水军,开始向乌骨城进发。
    而他和薛仁贵之间,随时都可以用电台联系。
    这个电台,是益州科研院专门研究的军用电台。
    这样,他们双方,就可以几乎同步抵达战场。
    不过,现在李愔的速度有点慢。
    因为每天,李愔都会抽出至少两个时辰的时间,指挥战船打鱼。
    当然了,他们不用撒网,直接用的是拖网。
    “来,来,快挂起拖网,快!快!向东南方向走,对,快!”
    很快,在十几只战船的全速运行之下,捕鱼活动开始了。
    “鱼!鱼群!”
    “好多鱼啊!”
    “天呢!一网居然打上来这么多的鱼?”
    “我这一辈子从来没一次性见过这么多的鱼啊!”
    “我在冬捕的时候,倒是见过比这更多的鱼。可现在可是在大海里,并且鱼还是活的。”
    除了冬捕之外,他们真的不敢相信,一网居然能打上来上万斤的鱼。
    要知道,当时在海边的渔民,也就是用鱼钩钓,用撒网撒。
    要是出海一次,能带回来几百斤鱼,那就是大丰收了。
    哪里向殿下指挥的一样,直接几万斤鱼?
    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海里的鱼,这么好打得嘛?
    可是如果要是这么好打得话,怎么不见渔民打过那么多鱼呢?
    额,这里面,当然是因为李愔用了超声波探测器,探测到了鱼群的消息,然后下网。
    这才能一网打上这么多鱼来。
    这两三万斤鱼,统统都收到船上来,几乎都快要装不下了。
    下一顿,自然是要吃鱼了。
    这海鲜,是真的鲜啊,直接从海里打上来的,能不鲜吗?
    所有的士兵,都吃的满嘴流油。
    有了这么多鱼,自然不会再继续捕鱼了。
    现在天天都在吃鱼,李愔估计吃不几天,他们就要吃够了。
    于是,第二天李愔就换着法子的,不挂拖网了。
    开始让士兵们掉金枪鱼,掉鱿鱼。
    甚至专门寻找那些小岛,去抓海蟹,捡海参等海鲜吃,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大虾。
    总之,每天李愔都会抽出大约两个时辰的时间来鼓捣海鲜。
    这些士兵,真的是吃爽了。
    跟着蜀王打仗,就是爽啊!
    这些战船,如果全力前进的话,他们两天前就应该抵达乌骨城的。
    而现在,整整慢了两天的时间。
    并且看上去,似乎还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程处亮不由急了,不由找到李愔问道:
    “殿下,我们为什么不全力前进啊?这样的话,就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听到程处亮的话,李愔不由哈哈笑道:“不错嘛,现在知道用脑子了!但是我问你,我们就算能够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的话,能破城吗?”
    “这个……怕是不能!”
    高句丽境内的地形十分复杂,易守难攻。
    这也是李世民派兵遣将,甚至自己都亲赴战场,虽然大小获胜过多次,但是一直没能灭掉高丽的原因。
    他们的城池,真的很难攻破。
    而大唐的运输线,又距离太远,粮草供应就是个大问题。
    一旦到了深秋快要入冬的时候,就不得不退兵。
    李愔只带领十万大军前来,就是处于这个目的。
    带领的军队越多,所需要的粮草就越多。
    反倒不如直接带少量的精兵前往。
    并且,这五万水军,带的粮食还真的不多。
    因为他们船上就有拖网,每天都可以抽时间打鱼。
    最近捞上来好多海鲜,这几天一直在吃海鲜。
    别看这些都是海军,但是因为他们的头领是程处亮,他每天想的,就是如何尽快把兵给练出来。
    才不会没事派人到海里面去打鱼这么不务正业。
    也只有蜀王,才会有这样的闲情逸致。
    但是你再有闲情逸致,也不能耽误了正事啊。
    这正是程处亮前来找李愔的原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