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第591章李佑太子齐造反

大唐第一败家子最新章节目录
   第9章
    “呸!”
    老太婆一口唾沫直接吐到那个御史脸上。
    “你们真是坏了良心的,猪油蒙了心的,忘恩负义的混账王八蛋啊!”
    “要不是齐王,俺们这些灾民,要饿死多少人?”
    “就算不饿死,哪里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齐王引入养鸡场,养猪场,现在有一半的人,都在哪里打工呢!”
    “齐王还帮忙进入苹果新品种,听说叫什么红富士,现在还有好几年才结果,就有人事先预定了呢!”
    “你们这些人,居然胆诋毁齐王?你们良心坏到底了啊!”
    “快来人呢,这里有人说齐王的坏话啊!”
    最后一句话,老太婆是扯着嗓子,大喊出来的。
    而老太婆这么大年纪,难得嗓子居然格外高亢。
    周围百米之内的人家,都听的清清楚楚。
    “哪呢?在哪呢?”
    “是谁在说齐王坏话?”
    “挘他个狗东西!”
    “老子一皮锤??死他!”
    叫喊的功夫,周围一帮老太婆老大爷,手里拿着镢头铁锨,还有锄头菜刀等乱七八糟的武器,从房间里冲了出来。
    幸好李世民见机的早,早早跑了出来。
    如若不然的话,若是被这帮老人给拦住,他们还真不好脱身。
    总不能对这帮老人动手吧?
    跑出来之后,李世民黑着脸,冲那个御史发火道:“都是你惹的祸,不会说话就别说。不说话,没人拿你当哑巴,瞧你干的破事儿。”
    那个御史被训斥的满脸通红,还不敢还嘴。
    接下来,他们也不敢在这个村子里晃悠了。
    因为村子里,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在找他们。
    李世民一行人,很快来到第二个村子。
    到了这里,他们可不敢这么问了。
    他们假装问路,在慢慢套话。
    而套话的几个人,就是哪几个御史。
    现在,这几个御史心里很慌。
    因为事情似乎和他们想象中的,并不一样。
    在长安的时候,因为他们的弹劾,引发一大片弹劾齐王的热潮。
    当时,他们心里是十分骄傲和自矜的。
    看当时的形式,齐王真的是被众口铄金,在劫难逃。
    但是现在到了齐州之后,他们才发现,事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哪些灾民,对齐王并没有丝毫的怨怼。
    所谓的高利贷,其实只不过是购买房屋所需要的利息。
    十年的贷款啊,总共才一倍左右的利息?
    他们能将这个叫做高利贷?
    真正的高利贷,十年时间,不知道要翻多少倍。
    十年时间,一倍的利息,在他们看来,非但不能赚钱,他们根本就是在赔钱啊!
    人家齐王,这是在自己赔钱补贴灾民。
    而他们哪几个御史,都干了什么破事儿?
    竟然用这件事情来弹劾齐王,还差点把齐王给毁掉。
    这可是皇上的儿子啊!
    就这么差点被他们给毁掉了?
    就算他们是御史,就算他们又风闻言事的权利,只怕事后也没有他们的好果子吃啊!
    于是,他们就千方百计的套话,试图让这些灾民说齐王的坏话。
    只可惜,任凭他们使出吃奶的力气,始终做不到这一点。
    这个时代,人都是讲良心的。
    因为有了齐王的资助,现在他们的日子,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他们的心气儿十足,他们有信心,在五年之内,日子能追赶的上哪些没有受灾的人家。
    因为齐王李恪,最近跟蜀王李愔,学习了很多先进的发展理念。
    政策上,开始向这些重建的灾民倾斜。
    千方百计的,帮助灾民寻找发财致富的路子。
    养殖场招工,水果栽培,药材养殖,手工品制作。
    等等项目上台,并且为了不让灾民有后顾之忧,这些项目,可都是有收购合同的。
    现在,这些灾民的日子,可是一天比一天红火。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又有谁不是对齐王感恩戴德呢?
    “齐王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没有齐王,我们那里有好日子过?”
    “俺们都在家里,为齐王立了牌位,日日供养。”
    “齐王是真的为俺们老百姓着想啊!”
    “就前几天,齐王还到俺们村里来了呢!还在俺们家吃了一顿饭,吃完饭,还要给俺们钱!你说,这不是在打俺的脸吗?俺能要齐王的钱?这要是被乡亲们知道了,还不被他们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齐王起早贪黑,一心想着俺们这些百姓啊!这几个月,齐王被晒得又黑又瘦,俺看着,都觉得心疼!”
    这些百姓的话,就像一把把的小刀,一刀刀的割在几个御史心口。
    每夸赞齐王一句,都会让他们心惊胆颤。
    有个御史忍不住问了一句:“你们对齐王,难道没有一点怨恨?”
    问完这句话之后,这个御史就后悔了。
    很快,他的后悔成真。
    因为,他当时就挨了一顿爆发。
    倒霉的是,这家里有四个壮小伙。
    弟兄几个齐上阵,属于拉都拉不开的那种,差点没把他给打死。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也不必再继续调查了。
    李世民一言不发,黑着脸在这里住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直接登上了返回的列车。
    甚至根本就没有去齐王府。
    因为李世民觉得,面对齐王,自己都不好意识说,自己这次到底是干什么来了。
    当日下午,李世民就返回了长安。
    当日,李世民下令,第二天的早朝,召开官员扩大会议。
    也就是说,这是一次大朝,参加早朝的官员,会比平时多很多。
    第二日,参加早朝的官员,达到了百人以上。
    这一次的早朝,让百官都有些摸不清头脑。
    最近,朝廷好像没什么大事啊?
    皇上召开这一次大朝,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不知是忘记了,还是出于什么原因。
    哪几个跟随皇上一同前往齐州的御史,并没有将他们的行程说出来。
    更没有向同僚说过,他们在齐州的所见所闻。
    这也直接导致,满朝文武,除了魏征还有哪几个御史之外,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
    而他们此前,一直在做的事情,都是在弹劾齐王啊!
    虽然皇上逃避了几天,但是这件事情,可是远远都没有结束呢。
    于是,原本在弹劾齐王的哪些官员。
    此时不由加紧了攻势,此时更是奋不顾身的在弹劾齐王。
    面对众位官员的弹劾,李世民冷笑不语,任由他们如同小丑一般在表演。
    等他们弹劾的差不多了。
    李世民不由向魏征问道:“魏爱卿,朕这几日,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都有什么见闻,不如就由你,来讲述一番吧?”
    听到皇上的话,文武百官,心里不由都是一愣。
    尤其是那些拼命弹劾的官员,心里更是开始发慌。
    只有跟随在李世民身边的几位御史,深深低着头,在不断的冷笑。
    要死,大家就一起死好了!
    得到李世民的命令之后,魏征开始出列。
    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这几日,微臣跟随皇上,去了一趟齐州,在齐州的十五个安置村里,转了一圈。”
    听到魏征的话,哪些弹劾的官员,心里就更慌了。
    不好!
    怪不得今天皇上的表现跟往常完全不一样!
    原来,皇上早就已经调查过了啊!
    难道,齐王并没有那么做?难道那些灾民,并没有强烈的怨恨?
    然后,就听魏征紧跟着说道:“哪些安置村,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村子。”
    “每家的宅子,都是统一规格,整齐划一,道路纵横交错。街道上干干净净。”
    “我们去的时候,村里的劳力,都在外忙碌。村里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哪些孩子,都穿着齐整的衣服,脸蛋红扑扑的,没有丝毫的菜色。”
    “老人悠闲的在晒着太阳,而我们问过村里的好多人,他们对齐王只有感激。”
    “刘御史说了齐王一句坏话,直接被啐了一脸。张御史说了齐王一句坏话,差点被人给打死。”
    “在安置村里,每家灾民,都过的很好。我们转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一个灾民对蜀王有任何的怨恨!这就是我们的所见所闻。”
    等魏征说完之后,整个朝堂,都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此时,哪些弹劾过齐王的官员,内心无限的惶恐。
    这件事情,他们真的不曾料到。
    他们以为,他们弹劾齐王的,都是真的。
    但是没有料到,竟然完全是捕风捉影。
    更可怕的是,这是皇上带着魏征等人,亲自前往调查和验证的。
    魏征这人,是绝对不会说谎的。
    天呢!
    瞧瞧他们都干了什么事儿吧?
    因为他们的弹劾,险些毁掉了一位皇子啊!
    还是一位如此能干,如此优秀的一位皇子。
    这一次,皇上能善罢甘休吗?
    果然,李世民的脸色变的极为难看。
    “哼!现在朕才真的相信了一句话,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
    “三人成虎!你们这么多人,在弹劾朕的儿子,如果朕不是亲眼目睹,亲自调查的话,朕真的会相信你们所说的!”
    “这也多亏了齐王是朕的儿子啊!如果他不是朕的儿子的话,朕会亲自跑到齐州去调查吗?”
    “如果齐王不是朕的儿子的话,他的下场会是怎样?被罢官,只怕只是最轻的结果吧?”
    “多好的一位官员,就这么险些毁在你们这些人手里!你们,怎么配在这朝堂之上为官呢?”
    “哼!这可是朕的好御史,朕的好官员呢!”
    “真是一犬吠影,百犬吠声啊,退朝!”
    这一次,皇上竟然没有当朝追究他们的责任。
    但是他们心里,倏然没有半点兴奋之色。
    没有当朝追究他们的责任,不代表皇上就会这么放过他们啊!
    这一次,只怕朝堂之上,会有大动作吧?
    ……
    益州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