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第574章一封家书[2]

大唐第一败家子最新章节目录
   多办法神不知鬼不觉的掉包一个人了。
    他们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完全监视的住。
    但是就这样回去,也没办法向皇上交差啊!
    最终,李泰和侯君集只能装模作样的在益州新城这边搜查了几天,然后全员撤回。
    ……
    等大军走后,王妃秦梦心还有薛小小,都紧张地过来询问李愔。
    “夫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有大军搜查呢?”
    李愔不由安慰道:“放心吧,没事儿,你们就不用担心了。这件事情,我会处理好的。”
    等秦梦心和薛小小走后,上官仪也赶了过来。
    “殿下,他们来势汹汹,这件事情,只怕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啊!”
    李愔救下崔十娘一事,上官仪并不知情。
    但是今天发生了大军搜查王府的事情,上官仪又如何猜不出事情的始末呢?
    并且,上官仪猜测,崔十娘应该就是王爷救下来的。
    甚至之前,就藏在王府之中。
    当然了,凭王爷的能力,自然是不可能被他们搜出人来的。
    但是这件事情,很明显的惹怒了皇上。
    不然的话,就不会有大军搜府的事情发生了。
    虽然他们并没有搜出人来,但是这件事情,只怕不会这么容易就过去的。
    而李愔则是淡淡地对上官仪说道:“上官长吏,这件事情,本王自有解决办法,你就不用插手了。”
    上官仪深深地看了李愔一眼,然后说道:“是,那属下告退。”
    其实,早在侯君集带领三千大军在长安出发的时候,李愔就知道了。
    织梦也不是吃醋的,皇宫里面的消息,可能一时间他们还渗透不进去。
    但是这么大的兵马调动,如果他们还一无所觉的话,那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既然知道了侯君集调集兵马,目标是益州新城。
    李愔怎么会猜不出他们的目标,就是崔十娘呢?
    所以,李愔早早地就将崔十娘转移了出去,并且将崔莺莺接了过来。
    那个崔莺莺真的是叫这个名字,家世什么都是真的,不怕调查。
    当然,这个崔莺莺和五姓七望的崔家,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不过,这件事情虽然暂时解决掉了,但是依然有后患。
    这件事情如果不彻底解决的话,就会被父皇给盯上,以后会很被动。
    所以,早在侯君集大军前往益州的时候,李愔就派出去五百虎牙特战队的队员,让他们去做一件事情。
    算算时间,他们也差不多快有消息了。
    而就在此时,李淳风前来求见。
    李淳风刚来益州的时候,益州大学刚刚成立,那时候教师奇缺。
    于是,李淳风被李愔拉着去当老师去了。
    后来有毕业生了,教师也够了,李淳风便辞去教师的工作,专门著书。
    只不过,因为有过科学研究,李淳风所著的书,也和他原本的写书套路,偏离了很多。
    这李淳风简直比他还忙,一年也见不到几面。
    这一次,李愔倒是奇怪,这个李淳风怎么会来求见自己了?
    李愔将李淳风请了进来,他倒是想听听,这个李淳风来找自己,到底有什么事情。
    很快,李淳风便走了进来。
    进来之后,李淳风不由对李愔说道:“殿下,我最近观天象,发现半月之内,洛阳方向必有大雨,有可能会酿成水灾。还是及早防范的好。”
    嗯?
    最近洛阳有大雨?
    听到李淳风的话,李愔不由用系统搜索了一下,发现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还真的有这么回事儿。
    大雨,谷、洛水溢入洛阳宫,坏官署民居,死六千余人。
    这是七月发生的事儿,水灾造成六千多人死亡。
    李愔不敢怠慢,连忙写奏折,上书此事。
    ……
    却说李泰和侯君集回去复命。
    李世民听到,并没有找到崔十娘的时候,李世民脸色不怎么好看。
    因为在李世民心里,已经基本认准了,这件事情就是李愔所做。
    没有找到人,并不代表李愔就没干这事儿。
    最大的可能,就是他提前把人给藏了起来。
    李泰看到李世民的脸色,心里顿时就有数了。
    于是不由漫不经心地说道:“父皇,儿臣派人在益州新城到处搜索,不过并没有找人到。倒是有一个消息,让儿臣极为疑惑。”
    “听说在崔十娘出事的那两天,都没有人看到蜀王露面呢!也不知道我这六弟,这两天到底去了哪里!”
    听到李泰的话,李世民心里越发的不自在。
    他现在很想治李愔的罪,但是他又没有证据。
    正是: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李世民心里憋的难受,终于忍不住提笔给李愔写了一封书信。
    在信里,李世民询问李愔,那两日时间,他究竟在干什么。
    写罢书信,李世民命人送往益州,当面交给蜀王。
    而就在此时,蜀王的奏折却是被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前。
    嗯?
    朕的信还没送过去,倒是他的奏折先到了。
    李世民倒是想看看,蜀王的奏折里到底写些什么?
    是伸冤?还是分辨?
    结果,打开奏折之后,李世民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猜错了。
    结果是都不是,李愔的奏折,是提醒李世民,最近洛阳有可能要发大水,及早做好防范。
    看完奏折之后,李世民心里不由一紧。
    所谓水火无情,这发大水可不是闹着玩的。
    旁边,李泰看到李世民的表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父皇,不知六弟奏折里,到底写些什么?”
    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他在奏折里写道,最近洛阳有可能发水,提醒朕及早做防范。”
    闻听此言,李泰不由哈哈大笑道:“父皇,儿臣断定,六弟是在危言耸听!”
    “儿臣猜测,六弟只怕是为了转移父皇的视线,才故意危言耸听的吧?”
    “到时候就算洛阳不发水,六弟也大可说,这只是猜测而已!因为他说的是有可能,而不是一定!六弟真是打的好盘算啊!”
    听了李泰的话,李世民的脸上也是阴晴不定。
    不过,最终李世民还是说道:“青雀,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这件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朕必须要好好嘱咐洛阳的官员,让他们做好防水准备。”
    “不过,万一他们阴奉阳违的话,到时候受难的,还是那些百姓啊!”
    “对了,青雀,干脆你就跑这一趟吧!你去洛阳,督促哪里的官员,做好防水工作。提前预防,千万不要让百姓受灾。”
    李泰起身说道:“是,父皇!父皇请放心,儿臣必定会完成父皇交代的任务!”
    “父皇没什么吩咐的话,儿臣先行告退,回家准备一下,儿臣准备马上就前往洛阳!”
    听到李泰的话,李世民欣慰地说道:“如此甚好,洛阳的事情,朕就交给你了。”
    从御书房里走出来的时候,李泰脸上不由露出不屑之色。
    哼!
    这摆明了就是自己的好六弟,为了转移视线,而故意抛出来吸引人眼球的。
    虽然在李世民面前,很痛快地接下这个任务。
    但是只不过是做表面文章罢了。
    其实在李泰心目中,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情当回事儿。
    不过,李泰的表面文章,的确是做的很足。
    回到魏王府之后,李泰简单收拾了一下,带上侍卫,火速出发。
    而李泰这边还没出城,李世民那边就接到了消息。
    这不由让李世民对李泰,越发的满意起来。
    在自己众多儿子之中,还是青雀办事,朕最为放心啊。
    ……
    第二日,李愔收到了李世民寄来的一封家书。
    看过这封信之后,李愔不由冷笑起来。
    看起来,自己的好父皇,根本就没有相信他啊!
    额,好在自己也没辜负他的不信任。
    因为人的确是被他给救走的!
    但是那八百多人,真的不是他杀的!
    当初,他可是就带了李元芳一个人前往。
    当然了,路上还有几个虎牙特战队的士兵在接应。
    但是一共也没有超过十个人,怎么可能杀的了那么多人?
    对于那八百护卫的死亡,李愔并没有证据。
    而他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在寻找证据。
    只要将证据找出来,就可以洗刷掉他身上的污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