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第559章太子行凶

大唐第一败家子最新章节目录
   太子李承乾其实并不笨,只不过,可能是因为长孙皇后的去世,让他变的更加的偏激。
    所以,在李愔稍微提示了一下之后,李承乾马上就想到了症结所在。
    李承乾首先点名,是因为母后去世,导致他神思不清。
    然后受到手下人挑拨,他才做出这种事情来的。
    而接下来,更高明的一点是,李承乾并没有求情,而是恳请李世民废掉他的太子之位。
    这一点,让李世民高看了他好几眼。
    而最后一句,情愿将太子之位让给李泰,这句其实就有祸水东引的味道了。
    偏生此时的李泰,一时间还未反应过来。
    毕竟,此时的李泰,也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而已。
    他可没有李愔这样的早熟。
    此时的李泰,心里有些怨恨李愔。
    这家伙,也不知道搞什么。
    难道他就不想趁机搬倒太子吗?
    今天这个机会,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如果刚才他和我一起对太子落井下石的话,说不定现在太子已经被废了。
    可恨这小子,刚才居然还在为太子求情,真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此时,李世民听到李承乾的话,真是又气又怒。
    当然了,其实心里也夹杂着愧疚。
    李世民抬起脚来,狠狠地一脚,直接将太子给踹飞。
    “混账东西!你还知道你做的事情,是猪狗不如的事情啊?你以为朕,真的不会废掉你的太子吗?”
    旁边跪着的李泰,听到李世民的话,满脸兴奋,就差狂喊:“废啊!快废啊!快废吧!”
    李承乾,则是翻身继续匍匐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说道:“父皇,儿臣错了!请父皇重重责罚,请父皇废掉儿臣的太子之位!儿臣甘愿受罚!”
    “哼!你这个混账!不是你求着废掉你的太子之位吗?那好吧——”
    李世民话音未落,李愔已经用膝盖行走,移步上前,紧紧地抱住了李世民的双膝。
    “父皇,万万不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太子只不过是受人蛊惑,一时糊涂,这才做了错事。”
    “有过能改,善莫大焉啊,父皇!儿臣恳请父皇给大哥一次机会,让大哥改过自新!请父皇恩准。”
    此时,旁边跪着的李泰,心里简直恨死了李愔。
    刚才父皇都要废掉太子了,你多嘴个什么劲啊!
    真是的!
    不行!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绝对不能让太子翻身!
    一咬牙,李泰不由说道:“父皇,是啊,六弟说的对。太子大哥只不过是一时糊涂,做错了事情。”
    “反正我和六弟也都好好的,相信经过这次事情之后,太子一定不会记恨在心,不会再找我们报复。就算太子将来登基之后,也不会对我们怎么样的!”
    李泰这番话,明着像是在为太子求情,但是实际上却是在继续陷害太子。
    如果这次放过太子的话,那么,这种事情,必定还会有下一次。
    而下一次,他们可就未必有这么好的好运了。
    听到李泰的话,李世民不由对李承乾说道:“混账东西,要不是你两个弟弟一起为你求情,今天朕非废掉你的太子之位不可!”
    “既然你两个弟弟,如此为你求情,朕且放过你这一遭!如果以后胆敢再如此混账的话,看朕怎么收拾你!这一次,你就回东宫,闭门思过半年,这半年时间,不许踏出东宫一步!”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承乾在地上重重叩首,然后涕泪交加地说道:“儿臣,叩谢父皇隆恩!儿臣告退!”
    说罢,李承乾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一跛一跛地走了出去。
    走出门外之后,李承乾原本惶恐愧疚的神色不由为之一变,脸上流露出几分狰狞的厉色。
    而此时,跪在地上的李泰,不由怀疑起了自己的耳朵。
    刚才我真的有给太子求情吗?
    有吗?怎么我自己,都不知道?
    现在李泰甚至想向父皇解释一下,刚才自己所说的话,真的不是在为太子求情的。
    真的不是啊,难道您老人家连反正话都听不出来吗?
    幸好李泰也知道,此时的时机已经过去了,不宜再提这件事情。
    而李愔,则是趁机再次恳求道:“父皇,儿臣恳请父皇收回加封儿臣为镇南王的成命。”
    此时的李世民,仍然在火头之上。
    听到李愔的话,不由恼怒地看向李愔,然后问道:“这又是为什么呢?朕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岂能不作数?”
    李愔连忙说道:“父皇,一来这件事情,于礼不合。二来,儿臣也不愿意看到兄弟们手足相残,让父皇为难。”
    听到李愔的话,李世民沉默许久。
    半晌之后,才长长叹了口气,对李愔说道:“愔儿,明日,你就返回蜀地去吧!”
    “是,父皇!”
    走出御书房,李愔也不由的松下一口气来。
    最终,父皇终于松了口,并没有强行加封他为镇南王。
    嗯,明日,就可以返回益州去了。
    这一次,离开了大半年的时间。
    没几个月的时间,就要过年了。
    一年年的,时间过的真快啊!
    ……
    此时,御书房内,李世民的脸色,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恼怒。
    “高力士,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早上去蜀王府上,带走那些刺客的高力士,如同鬼魅一般出现在了御书房内。
    也就是说,刚才除了太子、魏王和蜀王,还有纥干承基之外。
    御书房中,居然还有第六个人。
    而其他的四人,都没有发现这个高力士的存在。
    听到李世民的问话,高力士幽幽地说道:“启禀皇上,这件事情,奴婢觉得,太子一定会改过自新的。”
    李世民淡淡地说道:“朕没问你太子,问的是魏王和蜀王。”
    高力士纳闷地说道:“皇上,这两位皇子,都很好啊!”
    李世民不由哑然失笑:“你个老货,倒是滑头的很。”
    “嗯,青雀还是太急了啊!他那点小心思,真当朕看不出来嘛?”
    “不过,朕也觉得,青雀有一句话说的是对的。如果真让太子登基的话,他的这些兄弟,究竟能活下来几个?”
    “太子和青雀这两个也倒罢了,老货,你觉得愔儿如何?”
    高力士不由说道:“皇上,蜀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允文允武。更难得是,孝敬皇上和杨妃,兄友弟恭,奴婢觉得真的是难得的。”
    李世民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不由再次问道:“那你觉得,让愔儿来当这个太子如何呢?”
    听到李世民的问话,高力士顿时开始装疯卖傻。
    “皇上,刚才你问啥?你问晚上吃啥?臣这就去给你问问去!”
    李世民不由哑然失笑,这个老货,倒是真的机灵。
    而李世民现在在思考的问题,其实真的是李愔的问题。
    太子和李泰,在他面前,根本就没有丝毫的秘密可言。
    李世民一眼就能够看透他们。
    但是对于李愔,李世民现在忽然有种看不透他的感觉。
    其实现在,无论是太子李承乾,还是魏王李泰,都让李世民有些失望。
    反倒是蜀王李愔,逐渐走入到李世民的视线之中。
    李愔在剑南道,将整个剑南道治理的井井有序。
    目前来说,剑南道可以说是大唐最富裕,治安最好的道,没有之一。
    非但如此,水泥、玻璃、铁路等等发明的出现,更是改变了整个大唐百姓的生活。
    还有玉米、花生、地瓜、土豆等新兴农作物的引进,让大唐百姓,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而在带兵打仗上,蜀王李愔,也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简直就是个全才啊。
    如果要是凭能力选拔的话,蜀王李愔,无疑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李世民之所以会加封李愔为镇南王。
    一半是因为长孙无忌的撺掇,另一方面,也是李世民想要考验李愔一番。
    但是事情的结果,让李世民颇为失望。
    愔儿,真的能够当好皇上吗?
    唉!
    只可惜,他的生母,是杨妃啊!
    ……
    第二日,李愔就迫不及待地坐上火车,前往益州去了。
    这一次,离开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李愔真的想家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李愔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益州。
    下车的时候,李愔看到,王妃秦梦心、薛小小、武媚娘、柳枝,都在车站外眼巴巴地接站。
    额,就连小彩、豆豆和盼盼,都跟着一起来了。
    看到李愔从火车上走下来,众女的眼泪扑簌簌就流了下来。
    看到这一幕,李愔不由一阵心疼。
    连忙掏出手帕来,为众女一一擦去眼角的泪水。
    “别哭别哭,我这不是安全回来了么?”
    好半天,众女才止住哭声。
    王妃端详了李愔半晌,心疼地说道:“殿下,你瘦了!”
    李愔哈哈一笑说道:“现在正是长个的时候呢!这不是瘦,是长个了!”
    “走,咱们回家去!这大半年都没吃到益州的美食了,还真是怀念啊!”
    说罢,李愔领着众女,率先向车站外走去。
    小彩在众人头顶上飞舞,豆豆跟在李愔身边跑来跑去。
    至于盼盼,则是抱着一根竹枝,憨态可掬地跟在后面。
    外面接他们的,是一辆蒸汽三轮。
    当然了,这辆蒸汽三轮并不是军用的蒸汽三轮。
    而是李愔为整个剑南道的各州官员配备的,是他们的专用车。
    至于民用的,现在还没有推出。
    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推出。
    因为这种蒸汽三轮,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利用在军用上面。
    除非他们改良换代,制造出更先进的第二代战车,不然的话,不可能应用到民用上面。
    回到节度使府,李愔先舒舒服服地洗了个热水澡。
    晚上,王妃秦梦心,安排了一桌丰盛的接风宴,李愔痛快地大餐了一顿。
    ……
    第二日,李愔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
    刚从床上坐起来,就看到柳枝快步走进来。
    “殿下,你醒了?我伺候殿下穿衣吧!”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