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第539章亚运会雏形[2]

大唐第一败家子最新章节目录
   动会,最大的赢家当然是大唐。
    一共十三枚金牌,他们获得了十枚。
    银牌和铜牌,也大半都囊括在腰间。
    而比赛之后,十六个国家的代表在一起,召开了一次特殊的会议。
    其余的十五个国家,都觉得十六国运动会非常有意义。
    他们都想争取十六国运动会的承办权。
    并且,他们还觉得十三个项目实在是太少了一些,应该再加入一些项目。
    这一次的会议,主要就是讨论这些问题。
    想了想,李愔率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十六国运动会,可以轮流举办。比赛的项目,也可以不断的添加,当然了,这里面必须有个章程。”
    “首先,我建议十六国运动会改一个名字,以后将不再局限于我们十六国个国家,而是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参与进来。所以,运动会的名字可以改一下,嗯,不如叫做亚运会如何?”
    “亚运会?为什么要叫亚运会呢?”
    “亚运会,难道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咳嗽了两声,李愔不由解释道:“这个世界很大,除了我们这些国家之外,外面还有无边无际的海洋,海洋外面,还有其他的大陆。而我们这些国家,都处在一个大陆上,这个大陆,被称为亚洲大陆。”
    “而亚运会的意思,就是全亚洲所有国家召开的运动会。其他的国家,我们都可以通知到,只要他们愿意参加的话,都可以加入进来。”
    听完李愔的解释,其他的十五个国家的代表,纷纷点头。
    “好,既然如此的话,那就这么定了。”
    “亚运会,这名字也蛮好听的嘛!”
    “那以后就叫亚运会了!”
    首先名字定了下来,接着李愔说道:“接下来就是几年举办一次的事情了,本王的建议是,四年举办一次。”
    “因为我们的地域非常辽阔,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许久。如果一年举办一次的话,估计有些国家耽搁在路上的时间都不止这么多。”
    李愔说完之后,其他十五国的代表,脸上都是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没错,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这个提议,再次全票通过。
    李愔接着说道:“还有就是比赛项目的问题了,本王的建议是,每一个国家都可以提议加入一些比赛项目。但是这个提议,要得到八成以上国家的支持,才能最终通过。并且需要提前申请。”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参赛运动员的人数问题。本王的建议是,我们可以先指定一个标准,比方说,百米赛跑,必须要有跑进十二秒之内的实力,才有资格参赛。”
    “如果没有这个实力的话,将没有参赛资格。而只要有这个实力,一个国家无论有多少运动员达标,都可以参赛。”
    “当然了,十二秒只是本王举的一个例子,具体多少,还需要大家共同商讨。不知诸位认为,本王的建议如何呢?”
    不得不说,大唐的蜀王殿下所提出的所有建议,都非常具有建设性。
    这些问题,有些是他们心里想到的,但是并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的。
    还有的,是他们根本连想都没想过的。
    而人家蜀王给出的解决办法,在他们看来,十分完善和完美,他们完全没有反对的理由和借口。
    经过简单的商讨,蜀王提出的这些建议,便全部以全票通过。
    最后,李愔接着说道:“当然了,这里面可能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新的问题。所以,本王建议,每个国家都派出一位或者几位人员,组成一个亚运会仲裁会。”
    “包括裁判还有亚运会上所碰到的所有问题,所有的争议,都由亚运会仲裁会来解决。而所有的成员,将不得对仲裁部门的仲裁产生异议。”
    这一个提议,自然也是获得了全票通过。
    将这些规则定下来之后,接下来要商议的,就是下一届亚运会,在那个国家召开的事情了。
    经过十六个国家的投票,最终的结果是皮山国胜出。
    四年之后,将在皮山国举办第二届亚运会。
    而在现在,他们就会通知十六国之外的其他的国家,他们可以参加下一届的亚运会。
    与此同时,他们各国,也不断提出新的比赛项目,将会加入到第二届亚运会中去。
    最终,第二届亚运会的比赛项目,将会达到五十个之多。
    这些国家提出来的这些项目,自然是他们国家有过,但是其他国家基本上没有的比赛项目。
    当然了,这些项目,其实李愔都了解,并且还是相当的了解。
    没办法,他们所提出来的比赛项目,当然脱离不了后世比赛项目得范畴之外。
    ……
    第一届十六国运动会,或者说第一届亚运会,至此就圆满落幕。
    当然了,第一届亚运会带来的影响,还会在大唐持续很久。
    连续三天的益州月报,让无数的大唐百姓,对这一次的运动会,感觉到了热血沸腾,感觉到了激情澎湃。
    第一届亚运会落幕之后,狄仁杰他们研究的蒸汽犁,也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改进之后,正式推出。
    当然了,因为技术的缘故,蒸汽犁的造价十分高昂。
    一架蒸汽犁的价格,销售价格为十万钱。
    这个价格,没有几个百姓能够承受的起。
    也就是说,狄仁杰他们,虽然研制出了蒸汽犁,虽然能够大大的提升耕地的效率。
    但是实际上,它的实用性并不高。
    造价太高,老百姓根本就用不起,根本就推广不起来。
    至于那些大地主,自然是能买的起的。
    但是在人工低廉的情况下,他们买蒸汽犁的代价,要远远高于雇佣人工。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怎么会购买蒸汽犁呢?
    最终证明,他们的研究成果是无用的。
    这么多天的研究,这么多天的心血,全部都白费了。
    这样的结果,让他们非常沮丧。
    而李愔则是安慰他们道:“不要灰心,这是科研道路上,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你们要记住,这条道路,会充满挫折和坎坷,不会一直一帆风顺。不要遭受到失败就备受打击。”
    “再者说,你们的研究,其实未必就是失败的。因为,这只是第一代的蒸汽犁。既然第一代蒸汽犁的造价太高,那么你们为什么不尝试着降低他的成本呢?本王认为,如果实验得当的话,蒸汽犁是有前景的。”
    经过李愔的安慰,狄仁杰他们,重新捡回信心,继续对蒸汽犁进行改进。
    而此时,益州大学再次出现毕业生。
    这一次的毕业生,经过李愔的严格挑选,最终挑选出二十人,补充进科研院来。
    剩下的毕业生,全部都补充进教师的行列之中。
    最近几年,因为教师严重不足,真的把王孝通他们给累的够呛。
    而现在,有了毕业的学生,通过培训之后,就可以担任教师。
    王孝通他们,也终于可以松下一口气来了。
    科研院,因为补充进来二十人,现在已经达到二十五人的规模。
    这么多人,就可以进行分组进行研究了。
    而接下来,李愔交给狄仁杰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这个新的研究课题,就是电。
    当狄仁杰听到这个研究课题之后,两个大眼睛都在发光。
    “师傅,你说的电,就是下雨天打的那个雷电吗?这些雷电,也能够从天上引下来试用?引下来是劈人的吗?如果能应用字两军交战之中,绝对是利器啊!”
    我勒个去,你这是什么脑回路啊?
    这脑洞也忒大了吧?
    李愔不由无语地说道:“本王所说的电,的确就是打雷的那种雷电,但是并不是将天上的雷电引下来。就凭我们现在的能力,当然能将雷电引下来,但是根本就储存不了。”
    “本王所说的课题,是由我们自己发电。而电的用途,也不是用在军事上,而是用在民用上。电可以发光,也可以当做动力,它的作用很多。”
    “所以,我们的下一个课题,就是要研究电。为了让你们更加直观的观察到电,下面,本王将会给你们做一个实验。”
    接下来,李愔拿出一个土豆,一截电线,还有一个很小的灯泡。
    接下来,李愔将土豆切开,在其中一个挖了个洞,在俩面放上盐。
    片刻之后,将几个金属片插在土豆上,用导线连接上灯泡。
    然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灯泡居然亮了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