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维艰》正文第二百零九章劝归自首

筑梦维艰最新章节目录
   “怎么办呢?表哥……”张光明听得出表弟在张文君国外的那个家里,他已经像无处逃遁的老鼠一样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张光明对他说:“我说表弟呀,你莫要惊慌,听表哥给分析分析啊。
    现在咱们华夏有一条规定:凡是投案自首者轻判,若是拒不投案自首的一律重判。
    要我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就听表哥的没错,把你挪用和贪的的公款,统统上缴,这样会减轻你的罪行啊!我看哪你……”
    他正说着,王银豆眉头紧皱把电话给挂了。
    王银豆两只手不停地搓着,神色慌乱地瞧着张文君乞求说:“文君你爸和你一样,也想让我回去自首,你们不知道我贪的数目惊人,我要是回去自首的话有可能……
    有可能会被逮捕,也有可能被判死刑的呀!”
    他的脸色煞白,情绪十分沮丧地说。
    张光明十分气愤地给王银豆打去电话说道:“银豆表弟啊,你这些年,把我带领群众大干的后的劳动成果,说成是你怎么怎么样带领大家不辞辛劳什么什么的……
    你是踩着我的肩膀,这一不正当的手段连升三官啊。
    你不是已经升到财政部门的一把手了吗?
    按说你已经名利双收了呀!
    可是你平时骄悍跋扈惯了,我曾多次批评你,做人不可骄矜不逊,你总是把我的花当成耳旁风。
    自古有句话叫做奢极而衰败。
    你看看你还不知足,还要去贪哪?
    而且还携带那么多的公款,逃到海外逍遥啊你?
    我告诉你银豆弟,你马上回来投案自首,现在咱这里有个规定:凡携带公款潜逃外国的人,只要回来自首,并且认罪悔罪把公款上缴的人,一律轻判。
    如若不然,让警察抓到你,那才是真真正正的被判重刑,你懂不懂啊?”
    郭教授又接过来电话说:“老乡啊,你就听你表哥一句劝吧,你就立即回来自首,争取轻判啊”
    张光明接过电话,问:“喂喂……银豆弟你在听吗……”
    王银豆好像是在掂量着两人的话,没有作声。
    过了一小会儿,他哭丧着个脸带着哭音回电话说:“这是要搁以前,每次有人这样说,我就会气恼的。
    我就听你们的话,回去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吧!”
    张光明和郭爱民异口同声地说,“这就对啦!”
    他又郑重地说,“好好好。我会尽快办回去的手续……”
    过了几天王银豆果然回来了。
    他一见张光明和郭爱民教授,就十分懊恼和悔恨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
    他哭着跟俩人诉说道:“表哥,郭教授,我这些年不知为什么?心中老想着,我要住就住大别墅,要吃就吃山珍海味,要开个高级轿车。
    像古人的高官那样,过着奢侈富豪的生活,岂不悠哉悠哉如神仙吗?”
    他还说,他这一切都得到了吧。
    可他又想去出入高级场所过穷奢极侈的生活。
    他身为领导又为人民办了什么好事了呢?想想这些呀?他这个领导都觉得有愧于百姓啊!
    最后他懊悔不已地说:那走吧,我王银豆这就去自首、去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王银豆边走,边哭的鼻一把泪一把地说:“光明表哥,郭教授,我恨我当初为什么,就没有听进去你们的劝说呢?
    我要是像表哥一样,为官清正,一心为村民们办实事,也不会受牢狱铁窗之苦了呀!
    可我,可我后悔已晚啦!
    呜呜……”他说就失声痛哭起来
    张光明对哭得泗涕交流的王银豆说:“我早就劝说你,可你就是一意孤行,就是钻到钱眼里了不能自拔,你当支书时,我们每次到公社开会时,每次我都劝你赶快悬崖勒马,可你就是不听啊。
    我纵然是把嘴磨明了,你也听不进去啊?”
    他边哭边点头说:“是啊,我要是当初听你的话,也不至于有今天的下场啊!”
    这天张光明和郭教授一同去看望铁窗里王银豆。
    正好赶上犯人在操场上做广播体操。
    他们他俩却意外地见到了孙庆喜也在犯人堆里。
    只见孙庆喜满头银发憔悴的脸上带着羞愧。
    他无地自容的表情,看着昔日的手下不知所措。
    张光明小声对郭教授说:“我早就看出此人,不会有好结果的。
    果然也被揪出来了。
    我刚上任那会儿,正是大旱时期,军民都被饿得瘦骨嶙峋的,而他却吃的肥头大耳的。
    正如唐朝诗人曹邺所言:‘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也不走。健儿无粮百姓机,谁遣朝朝入君口。’
    现在落到这步田地,真是咎有应得呀!”
    ……
    雨后经过刷洗了天空中的污浊之物,空气变得格外的清新。
    张光明的心情,也和全镇的人们一样格外的爽。
    “注重创新促进发展……”张光明正在刚把黑板报写本镇的总体计划……
    因为来这里参观的游客,有许多都是外国游客。
    所以张光明就把黑板上的主要内容,翻译成多国语言。
    以便外国人阅览。
    他的亲家老戴卫和夫人,出来散步经过这里驻足观看。
    他们两亲家很热情地互相打招呼后,老戴卫就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念着。
    这时有一位外国人喊,老戴卫一看是斯蒂文先生和他的夫人董女士。
    老斯蒂文先生先兴奋地疾步走过来。
    董丽雅也是笑容灿烂的样子,快步走过来说:“诶呀,我的老朋友们你们好啊!
    我们来看你们了!
    他俩扭过去一看惊叫道:哦,老斯蒂文先生,老夫人也来啦!
    他们互相握手之后,老斯蒂文又赶紧给张光明介绍他的朋友布莱克先生。
    张光明和戴卫夫妇就热情地跟客人布莱克握手问好。
    老戴卫跟布莱克先生很熟悉。
    然后张光明,把他们领到回他的家去做客了。
    老戴卫边走边问:我的老朋友们,你们平时那么忙,怎么会想起来跑到华夏来看我们呢?
    你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吧?
    “看来什么事业瞒不过你这位老朋友啊。”老斯蒂文笑着说。
    “的确是有一件很重要的好事情,需要向您这位成功的大企业家,请教啊!”布莱克说。
    “我的老朋友你们过得还好吗?”老戴卫看着他微笑着正欲回答布莱克先生的话。
    他又说:哦,你看我愚蠢的,不用问,看你们红光满面的,不用回答,我也知道你现在过得很好!
    我不远万里来找你,就是想问问你这个老朋友,现在往哪儿投资,最稳妥呢?
    老戴卫听了笑呵呵地说:“我看你就在这里投资最稳妥。”
    他就带着他的老朋友,在牧野花镇,到处走走转转,看了看后,布莱克他感佩地说:华夏的新农村的变化可真是大得很哪!
    时光转瞬就到了2017年,满头银发的张光明,此时对班子成员们说:“我们镇的各种新产品,必须得走向世界各国,打造出全球名牌,发展要靠新模式。还要靠‘一带一路’争取有更大的经济发展呀!
    张光明暗想:这无疑会让本镇农业的粮食的深加工。
    以及养殖场,渔场、编制厂、雕刻厂、钢筋冶炼厂。
    还有机器人,农业高科技的耕种机,管理方面的新机器等,来促进本镇贸易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也定会给合作的对方,带来突飞强劲的动力。
    牧野花镇这匹马,也定会犹如快马疾踢猛进,纵马飞奔的呀!
    全镇的人们都认为,张镇长宝刀不老,高瞻远瞩啊!
    他及时看到丝绸之路这一契机,不单是惠及本镇也惠及到了合作方。
    这为双方合作的经济繁荣,而做出的功勋卓著呀!
    “我得赶紧给亲家说说此事,让他们看准商机加大投资力度。”
    老戴卫听了亲家打来的电话,他看看在一旁听着的夫人笑着问,‘夫人意下如何?’爱人点点头说:“我看行!华夏有句老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
    老戴卫也赞成地点点头。
    他又对亲家张光明说,“现在我们老两口要颐养天年咯!商业上的诸多事物我们都不过问了,现在投资多少是有我的儿子和您的女儿说了算哟!
    你不妨问问他们……”
    张光明跟亲家又虚寒问暖说了几句话后,就给三闺女说了说此事。
    老戴卫让儿子和媳妇携手并肩,在事业上经过几年的淬炼。
    小戴卫和爱妻张文君,现在已经是个商业届成长起来的后起新秀。
    老爸老妈也终于放心地交给儿子和儿媳去管理各项生意了。
    张光明想让三女儿女婿投入到祖国的大建设中来,于是他哒哒哒拨通了三女儿的手机。
    张文君正在家给自己的儿子,喂小米粥喝呢。
    她每天都很忙,可以说是忙得焦头烂额,可她无论多忙,她也要抽出时间照顾儿子,教育儿子。
    她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文君你现在已经是公婆培养出来的金融届有名的鸿儒硕学。
    你打小我就教育你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要为我们伟大民族而奋斗!”
    张文君郑重地跟父亲讲:“爸爸我知道,我从未忘记我是一个华夏人。
    我每天都关注祖国的新闻。
    我从新闻上了解到咱们的祖国有一句流行语:‘厉害了我的国!’。
    爸爸我知道现在我们的祖国强大了。
    家乡需要我们这些有能力的人,来为实现强镇梦,而做出各自的贡献啊!
    我一定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