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闲人》第九百五十四章烫手山芋[2]

贞观闲人最新章节目录
   头,然后望向那四人,四人沉默抱拳,很快又消失在人海里。
    一炷香时辰不到,四人带回了三个胡商,如李治所描述的那般,都是缺了一只眼睛,瘸了一条腿,而且都是三十岁左右,三人神情惶恐不安地站在李治面前,不停地行礼,说着听不懂的猢狲话,看神情似乎在求饶或是表示臣服之类的。
    李治走到三人面前,一个个轮流看过去,发现他们的特征果然跟自己的要求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差异,李治高兴得不行,吩咐身旁的宦官每人赠一贯钱,放他们离去。
    “好玩!如此说来,长安城东西两市无论任何人或物,子正兄都了如指掌?”李治兴奋地问道。
    李素含笑道:“不仅仅是东西两市,殿下还想知道点什么,两市之外的地方,臣也能办到。”
    李治眉梢一挑,神情忽然变得凝重起来,显然这个时候李治终于不再单纯,从这件事上想到了许多。
    沉思许久,李治缓缓道:“上月初五是褚相生辰,我代父皇登门恭贺,席间我代父皇向褚相敬酒,褚相满饮之后,对我低声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只有我和褚相两人知道,宾客人声鼎沸,殊未知也,子正兄能查出来么?”
    李素沉吟片刻,道:“殿下稍待,仍是一炷香时辰。”
    李治深深看了他一眼,缓缓点头。
    面前的四人也听到了,这回不等王直吩咐,马上转身离开。
    一炷香时辰后,四人回来,朝李治抱拳道:“褚相当日向殿下言道:‘殿下仁孝聪慧,惜惰于学业,字书尤陋鄙,臣有亲书《孟法师碑》一帖,愿赠殿下,望殿下勤练。’”
    李治倒吸一口凉气,脸色顿时变得很复杂,似惊叹,又似忌惮。
    李素静静看着李治的表情,沉声道:“殿下,褚相当日与殿下说的,是这句话么?”
    李治木然点头:“一字不差。”
    李素轻舒出口气,道:“殿下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李治摇头:“我已明白你的厉害了,想必长安城里,无论是市井街巷,还是高门权贵,你想知道一件事,必然会知道。”
    李素神情不变,道:“是,我想知道的,差不多都知道。”
    不等李治反应,李素忽然朝他躬身长长一揖,道:“臣今日带殿下出宫,为的就是想送殿下一件礼物,普天之下,只有殿下才配拥有这件礼物。”
    李治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指了指面前的四人,道:“你想送我的,是他们么?”
    “是。”
    李治沉默半晌,道:“他们四人的背后,有多少人供其驱使?”
    “成千上万,不计其数。”
    “他们被安插在什么地方?”
    “从宫闱到权贵高门,再到街头巷尾,无孔不入。”
    李治神情愈发平静:“父皇知道这件事么?”
    “以前不知,现在已知,这四人全是你父皇安插进来的。”
    四人闻言大惊,高层的事情,他们并不知情,原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结果李素一句话便道出了他们的身份,于是四人神情惶恐地一齐跪下了。
    李治思索许久,问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子正兄向来是坦荡君子,为何会暗中培植出这股势力?你应该知道,这是很犯忌讳的。”
    李素苦笑道:“殿下总算问到点子上了,贞观九年,臣认识了东阳公主,我与她两情相悦,奈何世事无情,我与她的这份情愫终不被你父皇所容,事泄之前,我便提前做了准备,让我同村的兄弟王直带钱长居长安城内,用钱财邀买人心,收服长安街市上的泼皮无赖和游侠儿……”
    “后来,这股势力渐渐成了气候,在我和东阳公主事泄之后,在我的吩咐下,这股隐藏在阴暗里的势力在长安市井间发起了舆论,帮我和东阳度过了一次劫难,从此以后,这股势力愈发壮大,不知不觉,它已渗透进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当有一天我自省归结之时,发现这股势力已庞大到连我都害怕了,于是赶紧急流勇退,从此不再露面,而你父皇早已察觉了这股势力的存在,暗中安插的人渐渐掌握了它,我与王直便顺水推舟,将这股势力无声无息地交给了眼前这四个人……”
    李治听着李素娓娓而道,神情愈发复杂起来。
    待李素说完,李治陷入久久沉默之中,不知过了多久,李治幽然叹道:“这股势力的可怕,我今日也感受到了,它……委实太可怕了,子正兄,你向来甚少犯错,可这件事……”
    李素叹道:“这件事,我原本的初衷是为了自保,殿下应该清楚,我为人从来没有野心,高官显爵从未在意,甚至经常有意退拒,我想过的是田园牧歌,炊烟袅袅的淡泊日子,我对陛下,对你,对朝廷并无一丝反意,这股势力,已不能掌握在我手里了,而殿下是大唐未来的君主,你的手中若掌握着这股势力,想必很多事情解决起来会方便许多,从今日起,它已完全属于殿下,属于大唐朝廷,臣从此绝不再过问。”
    李治沉思片刻,道:“好,我便收下了,不过,我还是要跟父皇禀奏此事的,相信你也清楚,既然父皇早知此事而隐忍不言,说明他在等你的反应,今日你将它送给我,或许是最合适的结果,这股势力只能掌握在大唐的君主手中,不能落入旁人。”
    李素笑了:“殿下监国半年,长进很多了。”
    李治也笑了,接着又道:“子正兄能向我坦陈如此机密大事,治领情了,还是那句话,你我先是朋友,其次才是君臣,愿你我一生君臣不疑,共创盛世,给未来的史书留下一段佳话。”
    “臣,谢殿下宽容。”
    烫手山芋扔出去了,李治欣然接受,李素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这个结果很好,几乎完美。李世民想必也松了口气。
    窗户纸没被捅破的前提下,这桩要命的麻烦事其实君臣心里都憋得慌,想必李世民的内心深处也不愿杀李素,因为他是李世民留给李治的肱骨重臣,轻易不可杀,李素当然更不愿因为这件事稀里糊涂的掉了脑袋。
    如今无声无息间将它解决,李素很满意,李世民也会满意,李治更是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皆大欢喜,不亦乐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