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玄幻小说
修真小说
女生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都市小说
《寒门状元》第二六四八章花在刀刃上[2]
寒门状元最新章节目录
县官员,必定层层盘剥,钱粮用不到实处,反而不如从京师调专人去负责此事。”
“不用巡抚,那就得重新委派钦差?”
李鐩对沈溪的逻辑不太理解,便在于大明巡抚不是常职,本身河南巡抚就是朝廷派去中原负责修缮河堤以及维护地方安稳的“钦差”,现在沈溪不相信河南巡抚衙门,连钱粮都不调拨过去了。
沈溪不想跟李鐩解释清楚,道:“此事容后再议,总归先按我说的来吧。”
沈溪作为吏部尚书,本身不监管户部和工部事务,但现在皇帝委派沈溪监国,沈溪的话便管用,李鐩不想去跟他争,当即:“那就把调中原的钱粮做出更变,其它不动,是这意思吧?”
沈溪微笑着点点头:“可能需要时器兄回去后忙活一晚,妥善进行修改。”
“那倒不是什么大事。”
李鐩笑呵呵道,“不过你还是要赶紧跟陛下上奏,若是地方上闹出什么乱子……也不好,最好是预算跟新的政策一起下达。安稳为主!”
李鐩显然怕中原地方知道朝廷在当年修河预算上做出裁减,会闹出乱子来。
沈溪笑着点头,便当是同意了。
……
……
朝廷各部预算,在正月底前基本都得到妥善解决。
六部尚书并非人人都来见过沈溪,兵部开支巨大,江南又是销金的无底洞,王琼也未亲自前来拜访。
司礼监那边,张永几次来找沈溪,一边问询有关运河沿岸建造行宫之事,一边又像个幕僚般每次都来给沈溪“出谋划策”,却一次都未得沈溪采纳。
西北预算基本得到通过,等于说沈溪在这个问题上跟朱厚照达成默契。
沈溪想方设法阻止朱厚照在运河沿线修造行宫,却并未阻止朱厚照在宣府乃至九边大兴土木,便等于是告诉朱厚照,你以后常往边关可以,但再想南巡去游玩则不行。
二月初一,张永跑来找沈溪,专门便提到了内府调拨款项未得批准之事,因为这些预算不在工部或者户部预算内,张永作为司礼监留守京师之人,朱厚照先给萧敬施压,再由萧敬通知张永来找沈溪“理论”。
张永道:“沈大人,陛下对于运河沿岸城是未及时修造行宫之事,很着恼,很多工程不都开始了?难道要潦草收场?”
沈溪打量张永:“陛下人在西北,暂且没有南下打算,今年要动的工程那么多,九边更是要修补长城,如此大的开支,难道不应该削减一些一些无关紧要的开支?”
张永哭丧着脸道:“天家无小事,陛下要修行宫,用不了多少银子吧?”
沈溪拿出一份东西,却是之前内府有关修建行宫的详细奏请,并非原本,而是沈溪做出的誊本。
沈溪道:“从预算看,要动用二百五十万两银子修建行宫,加上去年投入的六十万两,合计要三百一十万两银子,甚至更多!”
“这……”
张永早就知道这数字,却没料到沈溪准备如此充分,当然这数字让人不可接受,但也仅限于弘治朝时,自从大明跟佛郎机人通商后,朝廷财政状况已大有好转。
沈溪叹息道:“备战跟佛郎机人的战事,不过才调拨不到五十万两银子,为了修建行宫就要三百万两,这合适吗?”
张永道:“这是陛下问的,您就算有意见,应该跟陛下提才是。听说江彬为此还跟陛下进言不少,大概的意思是想让陛下从民间想办法,比如拍卖宫里的古玩,还有赐爵等来筹集资金,如此也可修建更多的行宫,不但在运河旁,还要在关中、江南各处,就怕事情闹大啊。”
沈溪打量张永:“如此说来,张公公也不支持运河沿岸修造行宫?”
“这是当然。”
张永义正词严道,“为人臣子,当然知道何事着紧,修建行宫可以等日后再说,现在着重是要备战远征佛郎机……等开战后,大明的国库就紧张了,就算现在有银子,也要省着点花。”
沈溪点了点头:“看来张公公实乃治国良臣,在下也正是如此想法,不妨由你我二人一同上奏陛下,提出此事,你看如何?”
“啊?”
张永赶紧摆了摆手,“您是监国,您来上奏便可!咱家告辞……”
到最后张永为了躲避跟沈溪联名上奏,逃也似地离开吏部衙门。
……
……
沈溪的上奏,于二月初四送到宣府,由萧敬呈递给了朱厚照,专门提到有关运河沿岸主要城市停建行宫之事。
朱厚照很不满意,因为从年前户部调拨五百万两款项的时候,朱厚照就已决定修行宫,而且前期银子已投了进去。
“这不是半途而废吗?”
没等萧敬做出评价,旁边侍立的江彬便不客气地说道。
江彬最近又得宠幸,朱厚照对旧人总是有种特殊的情感,再加上现在朱厚照对于外面的女色不感兴趣,当初娄素珍和钟夫人的事暂告一段落,江彬做事勤快,也就跟钱宁一样得到朱厚照重用。
只是现在江彬没法跟全盛时相比,但江彬有一点比钱宁更有优势,那就是他留在宣府,又因是世袭军户出身,在军中如鱼得水,渐渐又得皇帝欢心。
朱厚照道:“前面投进去多少银子了?怎么也该有一二百万两了吧?很多行宫是否都已修建起来?”
萧敬道:“回陛下的话,从之前的账目看,前面投进去的物料款项,大概二十万两,人工二十万两,而在其它款项上,也有二十万两上下,总共六十万两。”
朱厚照很不高兴,皱眉道:“朕去年从江南回来时就在修,地方上也调拨了款项,回到京城后又再次调拨,怎么才六十万两?”
“正是。”萧敬有点怕被朱厚照责难,毕竟这件事他是没有参与,对于款项的调度他不太清楚。
江彬行礼:“陛下,以臣之前的估算,要修建成这一系列行宫,适合陛下南巡时入住所用,大概需要四百万两银子上下……”
朱厚照看了看沈溪的上奏,道:“四百万两不可能,朕伸手要个二百万两,都被推三阻四。”
萧敬在这问题上并不支持朱厚照,以他务实的性格,自然是希望朱厚照把银子用在对的地方。
萧敬道:“陛下,沈尚书所提极是,如今朝廷各处都需要用银子,您暂时又不南巡,花银子修建行宫实在没那必要,江南为备战,一次才调拨五十万两银子……”
朱厚照黑着脸道:“这唐伯虎也是,让他申报,他就申报五十万两,难道他不能要二百万两?”
萧敬苦笑道:“陛下,毕竟是备战,不是正式开战。”
“行了。”
朱厚照摆摆手,“这件事朕会再跟沈尚书商议,修中原行宫的事先放放,宣府的土木工程没落下便可。”
萧敬赶紧道:“回陛下,宣府各处修缮工程都无问题,还在要塞北增加了很多堡垒,用以在敌袭时藏兵和备战。”
朱厚照满意点头:“朕有银子,现在却没法调动,若是能想怎么用便怎么用就好了。希望两年后跟佛郎机人开战,可以把佛郎机人的银矿全抢回来,若是国库一年有个两三千万两银子进项,朕做什么事用得着如此节省?!”
***********
:昨晚写完,家里的网居然断了……报修后得知是片区网络故障,早上才修好,现在赶紧更新!
第二六四八章花在刀刃上
第二六四九章上门拿人
小说推荐
我,天阙宗掌门
#仙子魔女飘飘而来,恶鬼妖兽横行于世,大宗大派百花齐放,成仙的传说席卷修真界#我虽然是个凡人,但我有穿越众的责任,我要于修真界崛起#这是一名穿越者的修真故事,这是一名矿奴咸鱼翻身之路,这是又一个得道长生的传奇经历
养猪状元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第一百章意外收获
锦绣农门:状元夫人爱种田
沈月影在末世死于丧尸之手,一朝穿越到农门替嫁庶女身上。为了吃上肉,她勤奋刺绣,开绣铺发家致富。捡来的小相公一路科举,状元及第,她反而成为了诰命夫人。沈月影“娶了我就别想逃”多年后,小相公抱着两个小包子,幸福地说“小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娶了娘子,望与君到白头
冷香盈袖
连载中
最新章:
作品正文卷第二百二十九章幕后
农门悍妻:状元夫君宠不停
身处末世的佟初雪带着她的木系异能穿越了,靠着一亩荒地发家致富,斗极品,战小三,顺便收获忠诚度百分百的状元相公一枚。骆回安本以为自己的弱缺身体陪不了娘子几年,谁知成亲之后状况一日好过一日。对此,默默给相公治疗的佟初雪表示,我错了,我就不该把他的身体调养的过于好
焦点点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第368章吉祥物骆玄睿
农门贵妻:撩个状元来种田
宋二妞,给我那件衣服过来~宋二妞,给我那把镰刀过来~宋二妞…宋二妞…站在篱笆口的女子忍无可忍,扭头朝破旧的屋子大吼一声“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许叫我宋二妞”这么难听的名字,能不能不要一直叫
香蕉妞妞
已完本
最新章:
正文426?大结局?下?开心,撒花[2]
状元是我儿砸
穿越到古代小寡妇身上,黎清表示她只是想过清贫小日子,至于其他的通通都不想管。怎奈何寡妇门前是非多。前有亲娘逼嫁,后有恶霸占田,又有妒妇耍手段。黎清,看着老娘长的好欺负哇?信不信踢死你。蠢儿子“娘亲威武”婆婆“阿清啊,新水桶怎么不见了”黎清“这个这个”井里
仙楂
已完本
最新章:
村妇也疯狂番外五全书中的古诗词
都市全能医皇
没有治不好的病症,没有医不好的病人。医术医人亦可医世,古武医术奇门遁甲样样精通。王畅,身怀绝学,全能医者,逍遥都市
状元猫
连载中
最新章:
第626章
黄泉诡道
和我订娃娃亲的女孩得了一种怪病,七岁的她衰老的犹如七十岁的老妪一样,那天晚上,她死在了后山,十二年后,她带着一支凤头钗找上了我的家门.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看本人已经完本的老书《黄泉禁忌,一样精彩。本人qq:微信号:微信公众号:或者微信公众号直接搜索“状元不识字。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上交流一下
状元不识字
已完本
最新章:
全部章节我的第五本书已经发布,书名《都市战神狂婿》
头号战神
六年前,他为复仇远走鸿蒙。六年后,一号战神强势归来“叶锋,你的敌人都那么牛,你不怕吗”叶锋笑抚敌人狗头,道“敌人?我从不会在乎他有多牛,因为都没有我牛”推荐我的完本老书《黄泉禁忌《黄泉诡道》同时还在连载的《阎罗至尊》qq群:本人qq:微信号:微信公众号:或者微信公众号直接搜索“状元不识字。喜欢本书的
状元不识字
连载中
最新章:
全部章节终章:人皇登顶,君临天下
大明小状元
吕渭纶一觉醒来,魂穿明朝万历八年,成为连中六元的新科状元。彼时的皇帝明神宗朱翊钧还未掌握朝政大权,内阁首辅张居正还在推行他的万历新政,李太后还能借典故恐吓皇帝,但此时经济高速发展,对外军事接连胜利,史称万历中兴。作为一个穿越者,吕渭纶深知万历新政期间将是明朝最后的余晖了,既然卷入了朝堂之中,接下来他
孜然吵羊肉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二章关押刘庆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