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梦》正文卷第一章《乱世前生梦初醒将门有子苏云瑾》

将一梦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章《乱世前生梦初醒将门有子苏云瑾》
    月色渐入,风色如虎。
    漫天黄沙绵延百里,萧瑟之景渺无人烟。
    大唐的边疆要塞之地,自古以来,此地发生的战事不计其数。
    黄沙之下不知道埋葬多少热血男儿,刺鼻的空气之中还残留着一股血腥味。
    半辈沙场埋忠骨,举兵三万复疆土。
    这个险恶之地,又被世人冠上一个邪气的名字:将军谷。
    远处又传来马啼声,扬起漫天尘埃,一只军队正飞驰在山谷之中。苍穹之上,胡鹰振翅翱翔;嘹亮的嘶鸣,在军队之中低回盘旋。
    仔细观瞧,不过百人,身披黑甲,脸蒙黑布。行迹匆急,阵型却有条不紊。看着天色暗淡,每个人心里不由得急了起来,连忙催促胯下战马。
    无疑所有人都受伤了,在此之前他们曾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战斗。包扎伤口的布已然被血染成了红布,但每个人的眼神又透露出无比坚毅,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军队以“申”字向前开拔,中心之处有着一辆马车。
    想必马车之中定是位极其重要之人物。
    军队最前方,白马之上。一人扛着墨红的将旗;赫然写着一个“苏”字,这只军队正是大唐神威将军苏振的护卫营。
    与外面呼呼作响相比,颠簸的马车之中却出奇的安静。
    空气中充满了担忧,让人大气都不敢出。只见一花白山羊胡,白眉方脸,挽着发髻道士模样之人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用桑麻布擦干净手上沾染的猩红,原本纯青道袍上也染上了斑驳血迹,看着躺在面前的呼吸一进一出的男子,眼神充满了一丝无奈又有一丝劫后余生。
    “玄道长,少主伤势如何?”
    低沉的声音打破了空气中的僵持,循着声音望去。声音的主人,胸前包扎白布,赤身上身的魁梧男子。满脸胡茬凶神恶煞的模样,声音之中却充满柔情实在是相貌不为匹配。不过从侧面看,他倒是忠心护主。自己都满身伤口,还惦念着躺在那里即将昏迷不醒的少主。
    “少主被弩箭贯穿胸膛,伤及心脏。弩箭又涂上西夏鸩毒,此时毒素已经沁入五脏六腑。这一路颠簸又遇伏击即遭追杀,救治条件实在有限。”玄机子说到此时,看着面前的魁梧男子,不禁想起这些天的困境,若是没有这位的舍命相保,恐怕大家都得葬身在这黄沙之下。
    “老道已经给少主服下我龙虎山的续命金丹...”玄机子又叹了口气:“不过明日寅时还未赶到江南,怕是大罗金仙来了,也回天无力。”
    “某是一介莽夫不懂岐黄,但你是天下第一神医,一定有办法。今日你就拿某这条命来救少主,以命换命,某也绝无二话。”话音未落魁梧男子就跪在了地上。
    “段护卫,老道这条命又值几钱?莫说你愿意,老道我也愿意,哪里有这样的奇技淫巧。少主吉人自有天相,事到如今只有听天由命,只希望我等能尽快赶止江南。”言罢,玄机子又转身翻着包裹中的医术,看看是否还有何办法可以抑制少主身上的鸩毒。
    苏振临终托孤给他,如今少主却重伤昏迷不知生死,这让他如何有何脸面去见九泉之下的主公。
    段三刀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窗外黄沙作响声呼啸而过,谁能想到那个身经百战,让敌人听见名号就闻风丧胆的段三刀,此时已老泪纵横。
    苏画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仿佛镜花水月又如梦初醒。
    铁骑嘶鸣中浴血沙场,转眼就是尸横遍野的荒芜之地。
    万人空旷的城池之中,转瞬即逝迎来车水马龙纸醉金迷的喧嚣都市。
    现代记忆和古代战场就像电影片段一样,在他脑子交织。面前的一幕幕又那么真实又那么虚假,让他如同掉入了一个泥泞的沼泽。
    能听到外界的一举一动,可是想睁眼一看,却发现怎么也使不上一点力气。
    他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某个监狱刚刑满释放的囚犯。
    就在出狱之后,他漫无目的走在街上。
    看着那街角其乐融融的一家人,那份羡慕溢于言表。
    如果没有抛弃,他或者也会有机会拉着父母亲,炫耀着手里的玩具。
    他记恨过吗?理由是肯定的,他耳根子极软,久而久之就恨不起来了。
    看着那突如其来的卡车,他来不及犹豫。
    这算是临死的救赎吧,回顾他的一生,不堪回首。
    他的记忆中,生命大部分的时间都交托给了困住自由的牢笼。
    一个从小就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在底层俗世中显而易见的走上歧途。就连苛刻的法官都不免评价他,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犯罪天才。如果能有人管教,说不定现在也是人中龙凤。
    他这一生扮演过无数角色,为了融入每个角色,他都用心学习了必备的技能。
    有的人寒窗苦读,鹤立鸡群天下皆知。
    有的人无师自通,锒铛入狱寂寂无名。
    山巅低谷皆有天才之命,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两面。
    天才是独一的,天才也是极其矛盾的。
    他一直处在一个矛盾的极端,他不知道走到哪,也不知道该如何停下。
    他直到死那一刻,才明白活着的理由。
    可悲也好,可笑也罢。
    突然想起黄霑在电影《南海十三郎》中的桥段。
    蹲在牢里指着众人,道:“真正的天才只有两个结局,一是早死,像唐涤生那样,一是早疯,像南海十三郎。”
    此时远离江南的京都,长安朝堂之上,却开展了一场尔虞我诈的争斗。
    偌大的金銮殿鸦雀无声,当今天子仁宗皇帝赵语看着面前的奏折,不由得怒火中烧。
    幽州太守林彦州勾结西夏,垄断苏振军队粮草补给。没有粮草的苏振只能退扎云州,随即向幽州四方发送救援急报。可是没有一只军队回应,导致云州被破苏振战死云州。
    文臣武将位列两旁,低头扶手噤若寒蝉,生怕触碰了龙威。
    良久之久,仁宗威严的声音才传遍整个金銮殿。
    “幽州太守监守自盗,暗害朕的神威将军。真有意思...”仁宗满脸平静语气甚至带着一丝笑意,但是谁都了解此时的陛下恐怕已是在爆发边缘。
    看似平静的大唐,背地里却早就暗潮涌动。大唐多年的平安,正是由苏振戎马一生抵御外敌换来的。
    提起神威将军苏振,在大唐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建国之初就跟随大唐高祖,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高祖驾崩仁宗登基,苏家亦是忠心护国,未避功高盖主之言,苏振又辞去太师一职,远离长安退居江南,坚守大唐边疆之地。
    说是勾结暗害,仁宗一点都不信。甚至怀疑,真的是碰巧还是有人密谋已久。
    他最大的靠山苏振已死,眼下又无可用之才。各路诸侯还稳坐城中虎视眈眈,仁宗赵语自登基以来就立誓一定要做一个好皇帝。
    二十年来的执政,说不上是一代明君,但大唐起码四海升平,国泰民安。
    朝堂之上,文臣武将分为两大派系。
    一是武将一派为首的赵淳信,主张外战。二是文官为首宰相皇甫书,主张内政。
    皇甫书在仁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拜为太师,由皇甫书传授帝王之道。其文人风骨天下皆知,桃李更是遍布士农工商,仁宗登基之后又拜为宰相,其女皇甫凉又是皇后,真是权倾朝野位极人臣。
    武派为首天策将军赵淳信,也是仁宗的皇叔。
    早年也是跟随高祖的一员猛将,与苏振并称大唐双龙。
    苏振带领苏家军镇守边疆,赵淳信统领三军保护帝都平安,各司其职。赵淳信虽是当今皇叔,但手里的兵马大权足以起兵逼宫。这几年谣言四出,说赵淳信为稳固手中权力,才让高祖下令苏振远赴江南。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仁宗也在暗地里慢慢削弱赵淳信手里的权力。
    多年来两派明争暗斗,仁宗亦是睁一只闭一只眼。
    看着大殿里的群臣,个个低头不语。赵语的心里一丝不安,但是他不能乱,这一乱正中要害,他不但不能乱,而且还要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江南有何消息传来?”
    “启禀陛下,江南观察使来报。苏将军独子苏云瑾协同护卫冲破重围,与三天前寅时安全到达江南,如今已经在府邸住下,但是昏迷不醒。”
    三天前,江南到京城快马加鞭也需要两日,这么说苏画已经到了江南五天了。
    “罪犯林彦州已经逃往西夏,幽州四方将领已被大理寺缉拿全数革职查办,现在宣武门等候斩首。”
    听着大臣的说辞,仁宗心里有了一丝平静。
    大臣口中的苏云瑾,是苏画的表字。
    云瑾二字还是他亲自取的寓意云程万里,谨慎为之。
    苏画幼年之时,他曾微服私访江南,与其见过一面。也听闻苏画七岁之时就跟随其父上了战场,从小便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宣旨:大唐天符年八月十二日定为苏将军祭日,追封谥忠勇宣武王。文武百官皆素服三日,以告慰苏将军在天之灵。大唐百姓三日之内不得屠宰宴客,不得饮酒作乐,不得弹唱歌舞。违令者三族皆斩,年长者流配边疆!”大唐历来封异姓王的不少,大臣都曾极力反对。对于苏振的功绩死后封王,无可厚非。
    “陛下圣明,吾等定当谨遵。”
    又是一番吹嘘阿谀之词,仁宗摆了摆手示意大臣们安静。
    “江南之地自古兵家要塞,北靠京都,南依渤海。既有马上铁骑亦有水军雄狮,如今苏将军一走,这兵马之权,不知爱卿们对长子苏云瑾有何看法?”
    “陛下,我大唐自幼世袭罔替,这兵马之权应当交于苏云瑾。臣听说此子自幼就跟随苏老将军上过战场,时年已经十七,应当有四分本领之资。”说话的是燕州将军曹博云,武将出身,如今也是五十多岁,说起话来依旧声若巨雷。
    “听闻曹将军年轻时曾受苏老将军提携,如今这一番说辞未免有些牵强。再说苏云瑾远离京都,你我皆不熟悉,其人本事秉性一概不知,年纪尚小怎可掌江南兵马之权。”京城太守刘温反驳道。
    “哼!”曹博云不屑白了一眼刘温:“也不知是何人在三年前顶撞苏老将军,被皇上责罚。某的说辞牵强,某人的说辞更为秋后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