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武则天》正文第九十九章小山亭侍宴[2]

神秘武则天最新章节目录
   年行》诗一首。纸上的字迹行云流水,有点象王献之的字。
    雍容华贵的太平公主对张昌宗十分满意,把他收养为门客。
    夏天某日,太平公主约武三思到洛阳城外南边的一座小山上举行晚宴。
    这座小山环境优美,山上有几座八角亭子,山下有大片的荷花池塘和圆形湖泊,知了吱吱,凉风习习,是避暑乘凉的好地方。
    晚宴是为了给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和武三思的女儿方城县主武红玉相亲而准备的!
    到了傍晚,城南小山下冠盖云集,锦茵帷幄铺设开来。晚宴在山亭举办,贵宾们下车后向山上走去。
    太平公主和武攸暨夫妻、武三思和崔小兰夫妻都来了,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训、薛崇简和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武崇烈、武崇谦都来了。
    武三思的女儿武红玉稍晚赶到,武红巾和阎则先夫妻也来参加妹妹的相亲大会。张昌宗带着乐器凤箫龙管与会。
    武红玉头梳堕马髻,斜插金钗步摇,头上戴着金丝绣的孔雀和银丝刺的麒麟,身穿珠宝镶嵌的开胸大袖对襟衫,款款而行,走到薛公子对面坐下。
    薛崇简也是精心修饰打扮过了,他傅朱粉,衣纨锦,身材修长,风流倜傥。口中特地含着鸡舌香,说话气出如兰。
    薛崇简看那武红玉姿态优美,神情高远,文静自然,且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很是满意。
    武红玉看那薛崇简玉树临风,声音悦耳流畅,也是十分满意,两人打开了话匣子,谈笑风生。
    太平公主夫妻和武三思夫妻看到这美满和谐的一幕都十分高兴。
    于是在八角亭上摆开宴席,宫女们鱼贯而入摆上山珍海味,贵宾们提起犀角筷子品尝美味佳肴。
    御厨们在城内炒好各色菜肴,由宦官们骑马飞驰传递送来。
    张昌宗取出凤箫龙管吹奏出《将雏曲》等美妙的音乐,舞女们跳起欢快的舞蹈。一时间,曲度绕云汉,听者皆欢娱,筵间列翠娥,醉舞纷绮席!
    张昌宗演奏完毕后,也和贵宾一起把酒言欢,品尝美味。
    武红玉举起酒杯对他说道:“听说张公子面如莲花,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白里透红,清香袭人,小妹敬公子一杯!”
    张昌宗也举杯说:“在下落魄江湖,岂堪承受娘子大礼?今日是娘子相亲成功的大好日子,应该是在下敬娘子一杯!”两人都一饮而尽。
    武红巾、崔小兰和太平公主都过来给张昌宗敬酒,夸奖张昌宗表演得好。张昌宗的酒量不小,也喝得有点晕晕式。
    张昌宗要来纸笔,写了《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一首,以纪念这次盛会。太平公主看了很高兴。
    武三思端起酒杯和张昌宗碰了一下,说:“张公子,多谢你来捧场,老夫特别爱看你的表演,老夫敬你一杯。”
    张昌宗说道:“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在下先干为敬,梁王自己看着办。”张昌宗一饮而尽。
    武三思说:“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也一口干了。武三思和张昌宗二人拿着空酒杯相对哈哈大笑。
    武崇烈喜欢喝酒但酒量不大,今天因为妹妹相亲成功,多贪了几杯,端着酒杯,东倒西歪道:“酒,装在瓶里像水,喝到肚里闹鬼,说起话来走嘴,走起路来闪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起来后悔,中午酒杯一端,还是挺美!”
    满座闻言哄堂大笑。此时已过半夜,张昌宗起身对太平公主说:“今日天色已晚,但盛会欢情无限,臣希望洛阳的城门不要关闭,让贵宾多玩一会。”
    太平公主笑道:“好哒,张公子,这有何难?”立即派内常侍飞马入宫,向阿娘报告宴会的情况,请求阿娘暂时放开宵禁!
    大凤一听宝贝女儿玩得高兴,哪有不同意的,命令左金吾将军田扬名今夜放开宵禁。洛阳城门彻夜敞开不关。
    不久,营州之乱起,大凤武曌神情严峻,紧张地调度内外军务,每日召见谋臣猛将,商讨国家大事,会后赐朝臣们廊下食,她可没有小凤那么快活!
    小凤多次赏赐给张昌宗大量的金银财宝,但到后来张昌宗并不兴奋,小凤一问,原来张昌宗出身官宦世家,是名门之后,想要仕进以光耀门楣!
    这可把小凤难住了,要知道大凤管理严格,赃贿必处,连小凤也不能够直接给人授官,这是一个遗憾。
    小凤暗自思量着,阿娘寿比孔子,仍在为国操劳,作为贴身小棉袄,怎么的也得想办法让阿娘开心呀!
    小凤说:“要想仕进,只有一个办法,不知道张公子愿不愿意呢?”
    张昌宗问:“什么办法?”
    小凤说:“本公主把你进献给天下至尊,她可是我阿娘,只要你能够讨她欢心,要什么官有什么官,何愁不能光耀门楣呢?不知道公子愿不愿意呢?”
    张昌宗答:“臣既愿意又不愿意!”
    小凤奇怪地问:“此话怎讲?”
    张昌宗答:“为了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当然愿意。但凭心而论,臣更愿意侍奉公主,毕竟至尊是阿婆级别的人物,不知道能侍奉多少年?”
    小凤笑道:“这个嘛,张公子不用担心,到时候本公主还是愿意收你回来哒!”“谢公主!”张昌宗放心的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