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武则天》正文第九十七章三让天下

神秘武则天最新章节目录
   皇帝李旦和他七哥李显一样,都是登过两次基的人,在中国历史上能有机会登两次基的人极少见,除了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就是李旦和李显哥俩了!
    李旦出生于龙朔二年六月一日,是李治的第八个儿子。当时,李治和武后刚刚从洛阳回到长安太极宫,正全神贯注地推进蓬莱宫的建设。
    忽然听说皇后生了个胖小子,李治十分高兴,特地请弘福寺沙门灵润法师到皇宫内作佛事,为武后母子祈福。
    李旦开始名叫李旭轮,后又改名李轮、武轮、武旦,因为有个爱好文字游戏的阿娘,所以儿子们的名字和年号总是改来改去的!
    这里为了讲述方便,统一用一个名字称呼。
    李旦满一周岁时,乳娘抱着他跟随武后搬到蓬莱宫含凉殿居住。含凉殿一带的地势比较高,后面就是太液池,环境优雅。
    荷花的香气飘摇在宽阔的太液池上,菱角和荷叶飘浮在太液亭的周围,远处的小山坡绵延起伏,随风飘荡的柳枝下隐隐显出楼台亭阁,几只翠鸟掠过了波光粼粼的池面。
    李旦在这种优雅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七岁时,大唐帝国的疆域版图扩展到了整个唐朝历史上的最大面积,约有1237万平方公里。
    李旦长大后,徙封相王,拜右卫大将军,他生得英俊潇洒,为人谦恭孝友,擅长草书和隶书,特别爱读文字训诂方面的书。
    仪凤年间,李旦迎娶陕州刺史刘延景之女刘瑶为妃,生下长子李成器,后又生女儿寿昌公主和代国公主。
    又选汾州刺史豆卢钦肃之女豆卢秀芝和润州刺史窦孝谌之女窦淑娥为相王府孺人。两年后又选城门郎王美畅之女王芳婷进入王府。
    那豆卢秀芝是鲜卑族人,没有生育,但她在刘瑶和窦淑娥出事后,代为抚养申王李捴和临淄郡王李隆基。
    窦淑娥生育儿子李隆基和女儿金仙公主、玉真公主。王芳婷生育儿子薛王李业和女儿淮阳公主、凉国公主。
    李旦的造人功夫了得,可见他的身体倍儿棒。
    永淳二年七月,相王李旦改封豫王。
    嗣圣元年二月七日,武后废李哲为庐陵王后,立二十二岁的豫王李旦为皇帝。李旦第一次登上了宝座,踌躇满志,正欲大展宏图。
    不料阿娘令他居于别殿,不得干预国事。李旦虽然很不情愿,但他没有羽翼,不得不听阿娘的话,做个乖宝宝。
    阿娘又立豫王妃刘瑶为皇后。立永平郡王李成器为皇太子,给了乖宝宝一家崇高的名位。
    武后临朝称制一年多,平定了扬州之乱,实施了一些惠民政策,并积极了解民情,体察民意,但李唐宗室和一些朝臣不甘于受女人的统治,有些怨气。
    垂拱二年正月,武后下诏还政给皇帝李旦。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进退自如的一招,如果李旦接受还政,愿意亲自治国理政,武后就会退居幕后坐镇指挥。
    如果李旦不接受还政,那么武后临朝称制就是合理合法的授权行为,那些宗室、朝臣如果再有怨气就是无理取闹,武后可以名正言顺地镇压制裁他们了!
    李旦知道阿娘在试探于他,并非出自诚心,再加上自己形同软禁,与谋臣猛将隔绝了,没有人可以商量,只好奉表请让,请求阿娘继续执政。
    武后高兴地顺水推舟,接受皇帝的请求,依旧临朝称制。这是李旦让权力给阿娘,使阿娘执政名正言顺了,还不是让天下,但离让天下更近了一步!
    接下来,武后发起告密运动,启用酷吏,大行诛杀以威服天下!
    曾经担任过相王府司马的凤阁侍郎刘祎之,是李旦的老师,也被诛杀了!
    载初元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艺率领关中百姓九百人汇集神都洛阳,四处游说,发动大规模的请愿活动,恭请圣母神皇登基称帝。
    武太后密切地关注着朝内外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挂名皇帝李旦的态度。
    李旦左右没有谋臣可以商议,但他一看形势的发展,立即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上表宣称自己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中的老实人、生活中的干净人,一颗红心永向娘,砥砺前行谱华章,请阿娘登基称帝,并赐自己姓武!
    武太后对儿子的表态十分满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向儿子学习,加强对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炼就个人的金刚不坏之身。
    九月十二日,武曌加尊号为圣神皇帝,降皇帝李旦为皇嗣,迁居东宫,礼仪用度参照皇太子规格,降李成器为皇孙。
    这是李旦第一次让天下,他将天下让给了母亲,自己由皇帝变成了皇嗣!
    李旦被降为皇嗣后,面临着不小的风险。
    魏王武承嗣做起了太子梦,想抢夺李旦的皇嗣地位,派王庆之带领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结果武曌分得清儿子和侄儿的亲疏和轻重,命夏官侍郎李昭德杖责王庆之。
    李昭德直接杖杀了王庆之,指出姑侄关系的亲疏、缺陷,挫败了武承嗣的阴谋,坚决维护李旦的皇嗣地位。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长寿年间又发生了著名的户婢团儿事件,年轻貌美的团儿略施小计,便害死了李旦的刘瑶和窦淑娥二位爱妃!
    李旦拒绝了团儿的勾搭,差点也被团儿陷害,幸亏内常侍范云仙也向武曌告密,率领手下人力证团儿主动纠缠勾搭皇嗣,结果被皇嗣拒绝的事实!
    武曌知道上了团儿的当,命宫正落霞笞杀团儿。
    内常侍范云仙和尚方监裴匪躬携带几个金银龟袋,私自去拜见皇嗣,结果被武曌以私谒皇嗣罪腰斩于都市。从此公卿以下朝臣没人敢去拜见李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武承嗣继续做着太子梦,又想抢夺皇嗣的地位,派人诬告皇嗣谋反,武曌令来俊臣审讯李旦左右的随从。
    左右随从害怕来俊臣的十大酷刑,不胜楚毒,纷纷互相诬告与皇嗣谋反。
    这时,太常寺乐工安金藏实在不忍心皇嗣凭空被诬陷,竟然用刀子自剖胸腹以明皇嗣不反,衙役们见他血流满地,五脏都暴露在外面。
    剖腹自杀的视觉冲击效果实在太惊人了,很快有人上报给武曌。
    武曌得知此事也是大吃一惊,派侍御医韦慈藏、沈南璆等前往抢救,保住了安金藏一命。武曌亲临探视,叹息说:“哎,朕有儿反而不能自明,以至于连累你忍受这么大的痛苦!”命令来俊臣停止审讯,放出囚犯。
    李旦逃过了长寿二年的连环凶劫之后,再无大难!以后的日子平安度过。
    转眼到了圣历元年三月,庐陵王李哲回到阔别十四年的神都洛阳,李唐旧臣纷纷欢呼雀跃。李旦敏锐地感觉到,自己又该让位了,理由如下:
    ①李哲是天皇大帝遗诏传位之人,先李旦即位于柩前。
    ②李哲远离权力斗争中心十四年,被武曌亲自召回。
    ③臣民都自觉地拥护李哲。
    所以李旦几次请病假不上朝,又主动上表请求让位给兄长李哲,得到了阿娘的批准,九月十五日,武曌立李哲为皇太子,令依旧名显。
    圣历二年正月,改封李旦为相王,领太子右卫率。
    此后,相王李旦陪伴阿娘游宴作乐,暂时没有什么危险了。
    这是李旦第二次让天下,他将本应由自己继承的天下让给了七哥李显,自己由皇嗣变成了相王!
    九年后,景龙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发动景龙政变,诛杀武三思父子,后来事败被杀。
    安乐公主李裹儿和兵部尚书宗楚客趁机陷害李旦与太平公主,说他们和李重俊是同谋。
    御史中丞萧至忠负责审理此案,查明真相后向李显哭诉说:“陛下富有四海,却容不下一弟一妹,反而要让别人罗织罪名加以残害吗?”
    “相王过去当皇嗣的时候,在则天大圣皇后面前几天吃不下饭,请求将天下让给陛下,其大德行天下都知道,陛下怎么能够怀疑他呢?”
    李显被说服了,升萧至忠为中书侍郎,李旦和太平公主得以平安无事。
    景龙四年六月二日,皇帝李显在太极宫神龙殿突然升天了!
    韦后密不发丧,与堂兄韦温密谋定策,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召诸府兵五万人屯于京城,然后发丧。少帝即位后,尊韦后为皇太后,临朝摄政。
    外朝议论纷纷,认为李显是被毒死的,因为安乐公主希望母后临朝,自己当皇太女。
    散骑常侍马秦客擅长医术,光禄少卿杨均擅长烹调,为李显治病护理和调制御膳,出入宫庭,得到韦后的宠爱,担心给皇帝戴绿帽子的事泄露被诛杀。
    所以安乐公主、马秦客和杨均三人合谋,在李显吃的汤饼肉馅中进毒,毒杀了皇帝。
    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简、朝邑尉刘幽求、苑总监钟绍京、长上折冲麻嗣宗等人密谋定计,决定诛杀韦后党羽以匡复社稷,立相王以安定天下,先下手为强,发动唐隆政变。
    六月二十日夜,押万骑果毅葛福顺、李仙凫带兵进入玄武门,至左羽林军,斩杀将军韦璿、韦播及中郎将高崇等韦后党羽于寝帐。
    葛福顺、李仙凫率羽林军行至太极殿,韦太后吓得逃进殿前飞骑营,被飞骑斩首,安乐公主、武延秀等人随后都被诛杀。
    几天后,天气晴朗,白云飘飘,李旦第二次即皇帝位,登上承天门楼,宣布大赦天下,内外官四品已上加一阶,相王府官吏加两阶。
    又将镇国太平公主加实封五百户,通前一万户。
    然后与侍臣议立皇太子。宋王李成器推辞道:“储君是天下公器,国家太平则先嫡长,国家艰难则归有功。若失其宜,海内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请!”
    当时诸王、公卿的意见也与李成器一样。
    七月二十日,白云呈祥,朝廷举行册封李隆基为皇太子仪式,李旦登上承天门宣制,李隆基到朝堂接受册封。改元为景云,大赦天下。
    接下来的政治斗争开始围绕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展开。
    太平公主在神龙革命和唐隆政变中都有定策功,又力主少帝让位给相王,所以李旦即位后对妹妹特别尊重。
    李旦经常和太平公主商议大政,有时命宰相到公主府第咨询。宰相奏事,李旦常问:“曾与太平商议否?”
    自宰相以下,官员任免都是一句话的事,太平公主权倾人主。儿子薛崇简、薛崇行、薛崇敏都封王。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