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武则天》正文第九十六章重返东宫

神秘武则天最新章节目录
   且说皇帝李哲于嗣圣元年二月六日被阿娘废为庐陵王后,幽禁在洛阳宫别所。四月二十二日,阿娘为他精心选择了一个迁居的好地方——房州。
    房州位于洛阳西南方,风景优美,气候适宜,南临神农架,北靠均州,境内有几处温泉可以泡澡,还有四条大河,是修仙养性的好地方。
    庐陵王李哲的一大家人在北衙千骑的护送下从洛阳前往房州,王妃韦香儿和儿女李重福、李重照、李重俊、永泰公主、永寿公主、长宁公主等随行。
    李重照本来是皇太孙,还没有来得及过一把皇太子瘾就被废为庶人了,李重福还是唐昌郡王。
    庐陵王一大家人走到半路上,阿娘忽然接到房州刺史的急报,说房州仅有官衙治所,没有王城,没有办法安置数量庞大的王府家眷和丫鬟随从呀!
    阿娘一想也对,就派使者去追赶李哲,让他先到均州故濮王李泰的豪宅居住,然后派将作监的官员到房州去,和当地官员一起修建庐陵王城。
    李哲当然理解阿娘的一片苦心,立即前往均州。那均州也是一处修仙养性的好地方,北面是大横山,南部是武当山,中间是丘陵河谷区,有很多风景秀丽的山岭和河流。
    宽阔的汉水横贯境内,著名的均州水库烟波浩渺,清澈明净。李泰的豪宅就建在均州水库附近,住在其间,每天都可以游山玩水,欣赏鸟语花香!
    庐陵王一大家人和丫鬟随从在李泰的豪宅安顿下来,虽然有点拥挤,但并不影响生活和悠闲的心情。
    庐陵王和韦妃在此吐故纳新,安心静养,练五禽戏,打武当拳,治疗失去宝位的创伤,倒也平安喜乐!如此过了几个月。
    扬州之乱出人意外地突然暴发,李敬业、魏思温等打着匡复庐陵王的旗号招兵买马,起兵造反!
    消息传到均州,李哲惴惴不安,因为反贼打着他的旗号造反,阿娘会不会怪罪他呢?会不会乘机除掉他呢?李哲心里没底。
    有次李哲听说有洛阳使者前来均州巡视,想起了兄长李贤之死,竟然吓得在屋梁上挂上一条白带准备上吊自杀。
    韦香儿赶紧抱住他,安慰说:“郎君,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世事本无常,谁又能逃过一死?就算阿婆不派使臣来,妾和郎君还是都要死的,只不过早死和晚死而已,何必现在就急着走呢?”
    李哲说:“娘子,我以为来的使者是丘神勣,他到巴州公馆逼死了六哥李贤,也会逼死我!与其受辱而死,还不如自我了断来得痛快呀!”
    韦香儿握着李哲的手说:“郎君休怕,妾以为这次来的洛阳使者绝对不会是丘神勣,因为郎君是阿婆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啊,阿婆怎么会舍得杀你呢?”
    李哲恍然大悟,冷静下来,不再寻死了,摸着胸口喘了几口气说:“娘子,幸亏有你提醒,我现在轻松多了!”
    洛阳使者来了,李哲出门接见,大喜道:“原来是杨齐庄啊,真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啊!久违、久违了,呵呵!”
    那杨齐庄是东宫千牛卫,保卫过李哲,是东宫旧人,现任郎将。李哲请他到府中叙谈,了解洛阳近况和天下大势!
    杨齐庄说他奉命来检查庐陵王一家人的生活情况,有什么困难他会向朝廷反映,帮助解决。陛下知道有人打着匡复庐陵王的旗号造反,特委托他带话:此事与庐陵王没有关系,请庐陵王安心生活!
    李哲和韦香儿感动非常,连声感谢,也请杨齐庄带话给陛下,说儿子和媳妇思念陛下,请陛下日理万机之余,保重身体!
    随后,杨齐庄察看了均州豪宅的内外安全情况,帮助李哲加固宅院,增加守卫,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对李哲一家人嘘寒问暖,关心备至。
    郎将杨齐庄走后,李哲高兴地对韦香儿说:“娘子,这洛阳使者是我家故人,真的不是丘神勣呀!不但没有软禁我的意思,还帮我加强安全守备,真是太好了!说明阿娘心里有我这个儿子啊!”
    韦香儿说:“郎君,你是阿婆的儿子,对阿婆的了解还比不上妾呢!”
    李哲十分感激韦香儿,拉着她的手说:“娘子,有朝一日我能重登皇位,一定不管你做任何事!”韦香儿高兴地说:“郎君,你真好!”
    转眼到了次年阳春三月,洛阳使者杨齐庄又来均州告诉他,庐陵王城已经修建完工了,请他全家搬迁到房州居住。
    李哲和韦香儿听说房州别有洞天,十分高兴,马上收拾行李动身,带着家眷、丫鬟、随从、工匠等一大帮人从均州赶赴房州。
    韦香儿当时已经怀孕临产了,躺在马车里经不住路途颠簸,生下了一位千金小姐,匆忙间找不到襁褓保护婴儿,李哲急得脱下自己的衣袍裹在婴儿身上作为襁褓。
    那庐陵王城位于房州化龙河西边的平坦开阔地带,周边开掘有护城河,是按长安的宫殿样式缩小建成的,方圆七百丈,整体呈现出规整的长方形。
    一大家人在庐陵王城安顿下来以后,李哲和韦妃觉得舒心多了,这儿虽然没有紫微宫和含元宫那样雄伟广阔,但在地方上也算是数一数二的王府豪宅了。
    李哲抱着刚出生的女儿,回想起来房州路上的困窘的经历,给女儿起名叫李裹儿,以纪念这段难忘的旅程。
    黄昏,李哲和韦妃登上庐陵王城北边一百尺高的望北台,东北望洛阳,西北望长安。
    温暖的春风吹起二人的袍衫和罗帔,吹绿了江河两岸,大地焕发生机,春意盎然。小燕子成双成对飞来飞去,憩息在树枝上叽叽喳喳。
    夜晚,李哲和韦妃看着天上的月亮说:“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咱们全家回到魂牵梦绕的神都和西京呢?”
    清晨,韦妃在城南隅的梳妆台梳理晨妆,描眉画黛。之后,韦妃和李哲一起到龙光寺烧香礼佛。
    中午,李哲和韦妃品尝宫廷掌厨烹饪的美味佳肴,如:炸烹大鹅、红焖野鸭,铁扒肥雁、红烧甲鱼等等,喝房陵黄酒,看王府乐工和舞妓的表演。
    如此幸福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令人不想老去!
    那房州的清泉、溪水源自神农架北麓的青峰断裂带,水质晶莹清澈、甘甜爽口,配以野生蓼子秘制小曲和高山糯米,可以酿制成口味纯正的黄酒。
    跟随李哲而来的宫廷工匠运用宫廷秘方改良房州黄酒,酿制成令李哲满意的房陵黄酒,扬名于后世。
    古代贤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李哲在房州也是如此,安心生活,修身养性,独善其身,不敢派人前往神都和西京联络朝臣。
    但洛阳的李唐旧臣大多数仍然向着他。武曌运用酷吏清洗了一批李唐旧臣。
    武曌登基以后,诸武飞黄腾达,排斥旧臣,迫害忠良。魏王武承嗣做起了太子梦,派洛阳人王庆之带领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
    后来发生的事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夏官侍郎李昭德杖杀王庆之,帮助武曌分析姑侄和母子关系的利弊,劝说武曌解除了武承嗣的宰相职务,粉碎了武承嗣的太子梦!
    营州之乱,彭泽令狄仁杰被起用为魏州刺史,兵不血刃便使契丹退兵,魏州百姓为他建立了生祠。
    武曌凤颜大悦,擢升狄仁杰为幽州都督,还命少府监巧儿在他的紫袍上刺绣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个金光闪闪的字。
    营州之乱平定后,神功元年十月,武曌招狄仁杰回朝,官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
    魏王武承嗣和梁王武三思见李昭德下台了,继续谋求当太子,几次派人游说武曌道:“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天子以异姓为皇嗣的,请陛下立魏王为皇嗣!”武曌犹豫不决。
    武曌向大臣们征求意见,鸾台侍郎狄仁杰从容对道:“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给子孙。天皇大帝以二子托付陛下,陛下却欲移交他族,这难道是天意吗?”
    “况且姑侄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陛下立亲生儿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儿,则没有听说过侄儿当了天子而祔姑姑于宗庙的。”
    武曌沉默了,狄仁杰又说:“臣恭请陛下召还庐陵王。庐陵王虽然曾经昏聩,做出了荒唐事,但是这些年对他的惩罚还不够吗?”
    武曌说:“这是朕的家事,卿不要预知。”
    狄仁杰又回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四海之内,谁不是臣民?又有什么事不是陛下家事呢?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何况臣位居宰辅,怎么能不预知呢?”武曌一时语塞。
    内史王及善和鸾台侍郎王方庆也劝她召还庐陵王,使母子相见,和谐融洽。
    武曌还是犹豫不决,回到仁寿殿,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立即过来给她捶背按摩。
    那张昌宗兄弟和望柳骆驼吉顼当时都是控鹤府内供奉,互相亲狎。
    吉顼见他二人青春年少,无忧无虑,劝二人说:“兄弟们如此富贵受宠,但并非靠德业取得的呀!天下侧目切齿嫉妒你们的人很多,如果没有大功于天下,将来凭什么自我保全呢?窃为你们担忧啊!”
    张昌宗兄弟一听,觉得有理,自己确实跟薛师一样是暴发户,薛师的下场人人都知道哇!张昌宗兄弟越想越害怕,流泪问计。
    吉顼说:“天下士子和庶民并没有忘记大唐的盛德,都在思念庐陵王。圣人春秋已高,今年和孔子同寿,天下大业必须有所托付啊,但武氏诸王并非她中意的人选!”
    “兄弟们为什么不顺势而为,劝圣人立庐陵王以满足苍生的愿望呢?果真能够如此,不仅仅可以免祸,还可以长保富贵了!”张昌宗兄弟拍手叫好。
    张昌宗一边为武曌捶背,一边问:“圣人好像有点不高兴?”
    武曌叹气说:“还不是朕的侄儿们和朝臣们互相攻击闹的!嫌弃朕老了,不中用了,非要朕立皇嗣不可。哎,昌宗和易之,你们说朕老了吗?”
    张昌宗回答:“圣人虽然比孔宣父长寿,但从外表看来仍然只有五十岁的样子呢,而且精神矍铄,哪儿见老了?”
    张易之接着说:“寻常女人到了圣人这个年龄,都是皱纹满面,皮肤松驰。圣人却依然容貌光鲜,皮肤紧滑,不是返老还童又是什么?看来臣炼的仙丹还真是灵验呀!”
    武曌笑道:“瞧你们两个小贫嘴儿,就会哄朕这个老婆子开心。朕宁愿相信这世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