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武则天》正文第五十二章李弘的仁德

神秘武则天最新章节目录
   李弘生于阿武患难之时,因为他的出生,阿武被封为昭仪,从此扭转了命运,所以阿武对李弘总是另眼相看,格外疼爱。
    显庆元年正月,四岁的代王李弘被立为皇太子。朝廷举办了隆重的立皇太子大礼仪。年幼的李弘在朝臣的教导下,刻苦学习各种礼仪。
    先后读过《孝经》、《四书》、《周礼》、《仪礼》和《礼记》等经典名著。
    转眼到了龙朔元年,李弘九岁。李治命太子宾客许敬宗、太子右庶子许圉师、中书侍郎上官仪、太子中舍人杨思俭、太子司议郎孟利贞、太子洗马郭瑜等学士在东宫文思殿编辑图书。
    学士们齐集文思殿博采古今文集,摘抄英词丽句,分门别类,编撰《瑶山玉彩》五百卷。
    这么多学士到东宫编书,你以为李治真的特别喜欢书,有书癖?
    非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治的真实目的是为太子李弘创造一个浓郁的学习环境,让他跟着众多学士一起学习,耳濡目染,自然学业精进了。
    龙朔三年二月,《瑶山玉彩》五百卷全部编成,李治赏赐五色绸帛三万段,所有参加编辑工作的学士都晋升工资级别。
    李弘在这两年期间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李治对许敬宗等侍臣说:“太子和你们在一起学习,能够体恤民情,中寝问安,十分仁孝,接待大臣符合礼节,从不曾有过失啊!呵呵,朕非常满意!”
    许敬宗对道:“太子殿下仁孝谦谨,能够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啊!可喜可贺呀!”李治露出了笑容。
    太子洗马郭瑜升级为太子率更令,辅导李弘学习《春秋左氏传》。
    当李弘读到楚成王的太子芈商臣弑杀楚成王的故事时,忍不住掩卷叹息道:“弑君这种事臣子实在不忍心听闻呀!经典名著应该记载圣贤垂范后世的好事呀,为什么要记载这些大逆不道的丑恶之事呢?”
    郭瑜对道:“孔子修《春秋》,其目的是要对古人进行褒贬,所以无论是善事,还是恶事,都要书写下来。褒善,以让后代发扬光大,贬恶,以让后代警诫防备。如此一来,可以使芈商臣干的罪恶之事彰显于千载,以警诫后人啊!”
    李弘闻言长叹道:“哎,弑君之事不仅口不可道,耳朵也不忍心听呀,请先生改读别的书吧!”
    郭瑜激动地伏地下拜,朗声祝贺道:“曾子不入胜母巷,墨子回车朝歌邑,圣人能够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
    “太子殿下诚孝冥资、睿情天发,凶悖的事迹,黜免于视听,能够遵循奉守德音,实在是值得欢呼雀跃以贺呀!”
    “臣听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不学礼,无以事天地神祇,不学礼,无以辨君臣之位,所以先王都非常重视礼!请停《春秋》而读《礼记》吧!”
    李弘点头同意,说:“先生过奖了,晚生最喜欢读《礼记》了!”于是改学《礼记》,郭瑜认真传授,李弘也孜孜不倦地学。
    庶人李忠被赐自尽一个月后,麟德二年正月,李弘按照《礼记》中关于人义的教导,想做到“兄良、弟悌”,起草表章,上奏给皇帝,请求派人到黔州李承乾的故宅收敛皇兄李忠的遗骸,妥善安葬!
    李治批阅后,同意了,还表扬了李弘。
    武后刚刚完成了二圣临朝的伟业,得知亲生儿子胳膊向外拐的事后,很不高兴。
    武后私下教育李弘道:“我的儿啊,自从学了《礼记》,你就只知礼,不知道别的了!难道不知道礼教是束缚女人最大的铁索吗?”
    李弘对:“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阿娘依礼也应该退归后宫治阴德,不要出朝听外事!”
    武后怒道:“小子翅膀硬了,嫌阿娘碍你事了是吧?”李弘拜道:“儿不敢!”武后叹道:“我儿只知礼,不知阿娘的辛苦啊!”
    此事之后,武后觉得儒家的三礼不适宜作为后代的教材,要求东宫的老师们多教经世治国的实务而少教三礼,劝李弘不要死板机械而要灵活应变!
    次月,李弘乘坐金辂跟随帝后銮舆一起前往东都洛阳,参加东岳封禅大典。东岳封禅大礼圆满完成后,李弘又设宴款待群臣。
    总章元年二月,十六岁的太子李弘在长安务本坊西边的司成馆(国子监)举行盛大的释奠礼。
    按照大礼程序,以太牢牛羊猪祭祀先圣孔宣父,以先师颜回、曾参配享,太子释奠为初献,国子祭酒为亚献,国子司业为终献,国子博士赞相礼仪。
    用登歌奏陈雅乐,教坊舞郎舞女跳六佾之舞,百官观礼。光禄寺太官署供应与会者膳食。参加释奠礼的学生包括诸国酋长子弟在内共三千人。
    释奠礼完毕,李弘派人向正在九成宫疗养的李治报告,请求赠颜回为太子少师,曾参为太子少保,李治同意。
    当时,朝廷正在对辽东用兵,李勣、薛仁贵、庞同善、高侃、契苾何力等大将率军猛攻高句丽,准备完成唐太宗未竟之业。
    为了正军肃纪,朝廷有命:征伐边境的军人逃亡,在规定期限内不自首或自首后又继续逃亡的,本人处斩,家眷没入官府为奴婢。
    太子李弘为此上表进谏,说:“如此追查起来,犯罪的人数太多了!有的因生病赶不上队伍,畏惧而逃亡;有的因上山砍柴采草被敌军俘虏;有的在渡海时落水失踪;有的深入敌方阵地被杀或受伤,不能回来呀!”
    “因为军法严厉,同队的士兵害怕一起获罪,便举报他们逃亡。而军旅之中,没有空暇去勘当核实,直接根据队长的通报,转告军士所属的地方官府,他们的妻子儿女即被没入官府为奴婢,情状确实可怜!”
    “《书》经说过:与其错杀无辜,宁可偏宽不依常法。所以恳切希望对逃亡之家,免除其家眷配没官府为奴婢的处罚!”李治又同意了。
    咸亨二年正月,全国很多州府遭遇旱灾、蝗灾和霜灾,帝后带队前往东都逐食,中书令阎立本、黄门侍郎郝处俊随从出行。
    留太子李弘在长安监国,由太子左庶子戴至德、张文瓘、右庶子萧德昭、李敬玄等大臣辅佐,处理国事。
    李弘看到关中平原一带发生饥荒,令仆从取来守城士兵吃的粮食观察,发现有的士兵在吃榆皮和芡实,急忙令人把东宫粮仓里的米粮分给士兵们吃。
    李弘经常生病,不得不推掉一些庶务,以安心静养,将庶政委托给戴至德处理。
    一天,李弘病愈,听到窗外喜鹊恰恰,起来出门散步,顺便巡视各宫殿的安全情况,不乘车也不坐辇。内给事魏殊勋带着八个宫女跟随。
    巡视队伍走过城门,进入掖庭宫,经过梅花园、翠竹园和松柏园,沿着清明渠行进。渠两边长有奇花异草,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李弘看到远处有几棵槐树,在槐树的掩映下,后面似乎有一处比较偏僻的院落。李弘说:“走,咱们过去看看吧!”
    魏殊勋手中拂尘一扬,和宫女们鱼贯随行。来到槐树下,果然看到一处院落,连宫中资历很深的魏殊勋都叫不出院落的名称。
    李弘上前敲门,敲了九下,门才开了,出来一位姐姐,宫女打扮。
    李弘问:“请问姑娘叫什么名字?什么身份?为什么会住在这里?”
    这位姐姐仔细地打量着李弘,见他身着公服远游冠,激动地下拜说:“奴婢拜见太子殿下,殿下莫非是五郎?”
    李弘扶起她,奇怪地问:“你是谁?你以前认识寡人吗?”
    姐姐哽咽无语,李弘回顾魏殊勋道:“殊勋,此事你怎么看?”魏殊勋一拱手,回答:“臣认为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这时又有一位宫女出来了,对李弘下拜说:“奴婢拜见太子殿下,奴婢是萧淑妃的次女,因阿娘得罪被幽禁于此!”
    李弘大惊说:“原来你是二姐宣城公主,她是大姐义阳公主啊!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呀!”
    李弘叹息道:“哎,宫里怎么藏着这么大的冤屈呢?幸亏寡人亲自检查,要不然姐姐们可能要白头到老了,太惨了!”
    义阳公主说:“奴婢今年25岁,妹妹22岁,已经在这儿居住了15年了!以前和贺兰敏月同过学呢!”
    李弘说:“既是公主,不可自称奴婢。说起贺兰敏月,她在五年前就逝世了,多美的姑娘,令人惋惜呀!四郎李素节改封郇王,出京任申州刺史了,前年写了一卷《忠孝论》,惹得皇后不高兴了!”
    义阳公主对:“妾在掖廷宫一无所知,没想到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李弘点头说:“是啊!沧海桑田,十年一小变,百年一大变,转眼间咱们都长大成人了!”
    宣城公主说:“其实妾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童话了!妾宁愿永远又笨又傻。”
    义阳公主也说:“妾也不想长大,童年的日子没有忧愁,没有烦恼,多么美好!”
    李弘激动地说:“姐姐,让我们抛开世俗的礼仪规矩,从现在开始,这儿只有童话,只有纯真,好不好!”
    众人齐声叫好,拍手欢呼!
    李弘和两位姐姐、魏殊勋、宫女一起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回忆童年的美好时光,玩得很开心。
    玩累了,宫女们到尚食厨传膳,在偏僻的院落里摆开午宴,李弘和两位姐姐开怀畅饮,品尝美味佳肴,讲述童年故事。
    谈到将来,李弘说:“自古男有室、女有家,按照唐律,女子年满17岁不嫁者由官府强行婚配。姐姐们早就超过出嫁年龄的上限了,寡人一定想办法放姐姐们出来,帮你们找个好人家!”
    两位公主高兴得跳了起来,齐声欢呼道:“好耶,好耶,多谢五郎!来,姐姐敬五郎三杯!”李弘笑着一饮而尽。
    回到东宫后,李弘立即起草了表章,请求允许两位姐姐出嫁,并希望将沙苑之地分借给穷人耕种,以增产增收。然后派加急驿马送表章到洛阳。
    李治亲自批阅后,交给武后说:“没想到掖廷宫中还隐藏有这样大的秘密呀!”
    武后一看,刷的一下子脸红了,回答:“当年批判蟒氏、枭氏,全宫上下取得一致意见,所以妾才幽禁其女。后来因为宫里宫外事务繁忙,忘了此事!”
    李治说:“她们是枭氏生的,但也是朕的龙女嘛,如今已经违律,如果不能妥善处置,娘子如何母仪天下?”武后答:“妾这就去办!”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