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武则天》正文第三十章外戚诫和姓氏录

神秘武则天最新章节目录
   自从阿武第二次进宫以来,短短几年间,不断加官进爵,获封受赏,受到世人的瞩目和羡慕。
    如果是她一个人荣耀也还罢了,问题是她的父亲武士矱也不断获得加赠和追封,母亲杨氏和姐姐武顺也被加封为国夫人。
    不仅如此,武士矱被加赠和追封后,其儿子和侄子也被朝廷录用为官。武元庆被录用为右卫郎将,武元爽任安州司户参军,武惟良任始州长史,武怀运任瀛州长史。
    因为阿武崛起太快,又同时带动整个武家一起享受荣华富贵,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然引得百姓议论纷纷,流言蜚语纷至沓来。
    特别是先富起来的外戚集团太尉派看她很不爽,讽刺她是妹喜、妲己、褒姒一类的人物。
    武后听到了一些讽刺她的片言只语,暗自警惕,平时谨言慎行,以《女则》、《内训》为规范,生怕走错一步路,生怕说错一句话。并劝母亲和姐姐认真学习三纲五常,遵守三从四德,安分守己,不要僭越。
    正当武后努力约束自己和亲戚的时候,拥武派却突然出事,自乱阵脚,受到攻击,险些被撕开一道裂口。
    起因是一名颇有姿色的洛州妇人淳于氏,因美貌而受到勾引,犯下通奸罪,被抓捕起来关在大理寺监狱,
    中书侍郎李义府也听说了淳于氏的故事,借考察之名偷偷溜到大理寺去偷窥淳于氏,一看果然长得窈窕美丽,撩人心魄,引得李义府意乱情迷、茶饭不思,一心只想着纳淳于氏为别宅妇,好夜夜狂欢,日日消遣。
    李义府请好朋友大理丞袁公瑜出面,邀请监管淳于氏的大理丞毕正义到酒馆喝酒尽欢。
    酒酣耳热之时,李义府嘱咐毕正义想办法为淳于氏开脱罪名,保释出监。毕正义也表示愿意成人之美,法外施恩,李义府大喜,当即拿出一盒银子送他。
    毕正义回去后为淳于氏重录口供,修改案卷,将她的通奸罪名一笔勾销,然后无罪释放。
    大理卿段宝玄很快得知此事,复核案卷时发现大量疑点,立即写表状上报。李治诏令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复审此案,刘仁轨聪明老练,办事雷厉风行,迅速查出毕正义徇私枉法,将他收监待审,淳于氏也被重新收监。
    李义府担心毕正义受不住苔杖之刑,供出他这个后台老板,就委托袁公瑜带话给毕正义,逼他自杀灭口。毕正义惶惧不安,在狱中自缢而死。
    因死无对证,此案本该就此结束,不料新任侍御史十六天的王义方跳了出来,奏弹李义府,在朝堂上朗读弹文,说李猫与刘洎、马周搞基,才得以升迁,言词猥亵。
    李治当即说王义方言辞不逊、毁辱大臣,贬为莱州司户参军,对李义府则不闻不问,加以袒护。
    李治回到后宫,武后盛装迎上前说:“陛下英明,今日朝堂之上处理果断,十分得体,后宫上下无不欣悦!”
    李治笑答:“李义府笑中有刀,贪财好色,朕岂不知?朕为晋王时,他就陪朕读书,后除太子舍人,迁中书舍人。”
    武后说:“可是最近他才拜为中书侍郎。”李治答:“他外号李猫,外表嬉笑温恭,但性格褊忌阴贼,一旦置于权要之地,恐怕他会阴柔害物,奸滥难制!”
    武后问:“陛下既然洞察其肺腑,为什么没有治他的罪呢?”
    李治答:“因为朕还需要他在前面冲锋陷阵,利用他的褊忌阴贼去对抗政敌,清除其他不听话的贪官。”武后说:“这就是陛下驾御贪官的权术精髓吧!”
    太尉派眼看失去攻击拥武派的大好机会,心有不甘,于是继续散布流言蜚语,指责武后外戚集团不断壮大,蒙蔽天听,威胁皇权,提醒李治对武后提高警惕,避免成为商纣第二。
    武后已经怀有身孕几个月了,但面对谣言满天飞的情况也不能不着急呀,只好挺着大肚子,到崇文馆查阅前朝外戚干政的故事,如西汉吕禄吕产干政、霍光专权、王莽篡汉、东汉窦宪专权、邓骘干政、阎显干政等故事,再在许敬宗、李义府的帮助下写出长文《外戚诫》,于九月十二日献给朝廷。
    李治亲自为《外戚诫》作序,对武后的自我革命精神表示赞扬,将《外戚诫》颁发给各外戚家族学习并遵照执行。
    《外戚诫》用前朝外戚干政造成的祸患故事来规劝告诫皇后自己的亲戚要吸取教训、遵纪守法、低调做人,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同时,《外戚诫》还起到了旁敲侧击、指桑骂槐,警告太尉派的作用,因为太尉派也是外戚集团的代表。
    《外戚诫》颁布后,关于武后的流言蜚语渐渐平息,人们继续观察武后的下一步行动,看她到底是妖媚惑主还是助宣王化呢?
    武顺一家也认真学习了《外戚诫》,但武顺对政治毫无兴趣,只想跟李治玩暧昧,所以根本不存在干政的问题。
    自从丈夫贺兰安石死后,武顺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年复一年漫漫长夜如何度过?突然有一天因为妹妹的关系而进入皇宫,遇到了比她年少的九五至尊李治,怎能不怦然心动、春心复燃?
    在王、萧的威胁下,在阿武生育的空档期,武顺芳心暗许,和李治发生了关系,并成功吸引住李治,不让他投入敌人的怀抱。
    这段时间是武顺人生最满足的时期,然而随着阿武荣升为皇后,一切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阿武成为后宫之主,实行全面从严治宫,李治一举一动都被女史记录下来,受到武后的监视,李治不能随便临幸后宫女官、宫女,还被告知要远离武顺,断绝和武顺的关系。
    因为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共事一夫的历史被后世诟病,武后不能继续模仿下去,李治虽然恋恋不舍,但也无法驳斥,只好默许武后的做法。
    于是武后乘韩国夫人出宫的机会,派符宝郎收回了她的金鱼袋,并命令左右监门卫,没有她的宣召不准韩国夫人入宫。
    韩国夫人对此十分不满,她认为自己对武后没有威胁,能够增强武家对李治的吸引力,避免其他宫女意外受宠,而所求只是能够入宫赴宴而已。
    韩国夫人向代国夫人诉苦,表达自己对妹妹的不满,请代国夫人劝说武后准许她入宫,哪怕不和李治见面都可以。代国夫人转达了她的意见,但遭到武后的回绝。
    十一月五日,武后的儿子李显出生了,对外说是第三子,没有请韩国夫人入宫照料,而是事先物色了一位年青奶多的女子吕翔英充当李显的乳娘。
    韩国夫人非常失望,但好在女儿贺兰敏月还可以出入皇宫,于是通过女儿打听皇宫见闻消息,作为生活乐趣。
    到年底,武后坐完月子,身体已经恢复正常。一天傍晚,帝后到城楼上散步,顺便看望一下将士。
    登上玄武门,环视四周,极目远望,风景如画。
    北边有西内苑和禁苑,苑内有宫殿院坊、亭台桥榭,大片的果园和花园星罗棋布、浓郁馨香。渠水潺潺,溪泉汩汩,鸟兽虫鱼嬉戏其间,虽至隆冬仍然生机盎然。
    南边可以俯视整个皇宫,巍峨的两仪门、太极门、承天门屹立在南北中轴上,在夕阳余辉的照耀下,甚至可以隐约看到皇城的朱雀门。
    李治笑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武后接道:“陛下据北而立,面南而治,抚育万邦而有之,紫微垣拱卫天中,众星环绕,蛮区夷落,罪无逃罚,辇毂五辂,臣民拥戴!”
    帝后携行,忽见一将伏地拜道:“末将薛仁贵拜见陛下、娘娘!”
    李治请他平身,说:“薛将军辛苦了,快快请起。今晚请众将士到武德殿赴宴,朕要慰劳你们。”薛仁贵称谢起身而立。
    武后见角楼下有一群士兵在练箭,对薛仁贵说:“听说将军勇冠三军,古代擅长射箭者能一箭射穿七层铠甲,将军能射穿几层呢?”
    薛仁贵取过硬弓,指着箭靶说:“这里最厚的箭靶只有五层铠甲,末将试射一箭。”只听嘣的一声,箭已射穿靶心。帝后和众人齐声喝彩。
    李治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朕平时练的天山剑法就是薛将军教的。”
    武后也想露一手,仰天深吸一口气,接过薛仁贵的硬弓利箭,娇叱一声,一下就拉满了,嘣的一响,箭也射穿了最厚的靶心。李治和众将士都拍手惊呼,薛仁贵拱手叹道:“娘娘真乃仙女下凡!末将甘拜下风。”
    李治笑道:“朕犯气管炎的原因将军知道了吧?”薛仁贵对:“能与仙女喜结良缘,是千载难逢的福气呀!换作任何凡夫都会心甘情愿得气管炎的。”众人皆笑,对武后投以钦佩的目光。
    晚宴上,君臣谈笑风生,李治赐薛仁贵银铠甲一副。
    武后提到高门士族的问题,立即引起众将士的共鸣。薛仁贵说:“臣虽然属于河东薛氏大姓,但却是从基层凭本事打拼上来的,并没有享受到荫庇。”
    武后说:“高门士族对上以仁义道德约束陛下,对下以门第亲疏取士,论资排辈,打造自己的贵族小圈子,排斥庶族贤才,方便自己的儿孙晋升,享受特权,堵塞基层人员的上升通道。长此以往,必然人心思散,缺乏活力,国家走向积贫积弱啊!”李治点头同意。
    薛仁贵应道:“臣虽然随太宗东征,立功高句丽,但因为论资排辈,到现在还是右领军中郎将呢。还有右屯卫将军苏定方骁勇多力、胆气超群,只因曾是窦建德、刘黑闼的部下而不受重用,到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壮志难酬啊!”
    李治问:“苏将军的上级是不是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薛仁贵称是。
    李治说:“郑将军曾经参与过玄武门之变,是个老资格呀!论资排辈的用人方法压抑人才,不利于我朝开拓进取呀!朕会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给各位庶族将士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打通高门士族对社会上升通道的阻塞,使底层人才也能够建功立业!”众将士一片欢腾,高呼万岁!
    显庆二年闰正月十三日,帝后乘銮舆从长安前往洛阳。走到半路上,李治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自北道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
    二月三日,銮舆进入洛阳宫,赦免洛州百姓的租赋,减轻百姓的负担。
    武后接见许敬宗、李义府,讨论了《氏族志》的问题,认为《氏族志》没有叙明武后的本望,也没有录入李义府的家族,导致拥武派的社会声望不高,必须予以修改。
    李治诏命礼部侍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