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御明》第一篇:影第056章:锐变的华夏陆军

锦衣御明最新章节目录
   海军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伴随着实战在改变,海军基地的分割,七支编组舰队群的明确,使得华夏海军拥有问鼎世界的底蕴!
    用华夏来进行冠名,弱化缩小地域之分,强化大集体下的名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为后续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旅顺警备基地待了三天,赵宗武详细了解着所驻舰队群的信息,并且在这期间赵宗武先后接见了,七支编组舰队群指挥使:曹文诏、贺虎臣、金冠、吴泾周、范天雄、周遇吉、黄得功,七支编组舰队群宣抚使:祖宽、季士登、左良玉、颜思齐、祖可法、雷苞、张虎星。
    既然华夏海军所布任务已然明确,那么按照既定计划前行就是根本。
    原本赵宗武想着继续了解一些深入的情况,借此来为华夏海军指导一些意见,毕竟对于这个时代,没有谁能比他更了解的清楚。
    论疆域拓展这一块,谁都不如赵宗武。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驻守在广宁的陆军分司副长赵率教,驻防军分司副长孙祖寿,先后差人传来消息,言明其麾下所控事宜皆已准备妥当。
    作为统辖辽东的一把手,赵宗武在辽东这地界可以说就是说一不二的主,没有人能比他更吊,头戴平辽侯、辽东经略两顶乌纱帽,且还是含金量非常高的那种,在解决了袁崇焕这等刺头,以及诛杀了一应贪官污吏后,赵宗武对于辽东地界的调遣军令,也到了别人敢不听从就滚蛋的地步。
    赵率教、孙祖寿作为大明少数的老将,一把年纪还依旧奋战在辽东,那绝对是让人值得尊敬的,要知道在当前的大明军界,尤其是以萨尔浒之战开始,其后发生的数场大型战役后,战死那么多的悍将、战将,那绝对是硕果仅存的存在!
    为了让辽东陆军走向职业化,走向正规化,同时也为了淡化大明军队的成分,赵宗武在陆军进行轮调、整编期间,也用了一些心思,改辽东陆军为华夏陆军,同时任命赵率教担任华夏陆军分司副长,任命孙祖寿担任华夏驻防军分司副长。
    或许在赵率教、孙祖寿他们的理念中略显顽固,但对此时的华夏陆军来说,尤为的需要这种圈束。
    细数这一路的进程,华夏陆军虽然说战斗力的确强悍,但是它赢得实在是太快了,快到让人很容易遗忘这其中经历的种种艰难过程。
    为了拥有当前辽东这等境遇,华夏陆军战死的将士数不胜数,战死的将领亦数不胜数,虽然说因为列装了大量火器的缘故,使用了大量超前的跨时代产物,但是这一场场血战,还是让华夏陆军的将士们拥有了斐然的战斗力!
    辽东想要拥有超前的发展轨迹,除了注重海军发展以外,对于陆军的建设,同样也必须十分的重视才行,如果说只是单方面的侧重一点,从而忽略另一方的有效发展,那么对于整体发展来说,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好处。
    大航海时代是需要展望的效果,但现阶段敌我态势最重要的,就是尽快磨砺华夏陆军,解决依旧强悍的建奴八旗。
    原本赵宗武麾下需要防守的地方很少,建奴需要防守的地方很多,而在这过程中内部矛盾,也是赵宗武麾下很少,而建奴麾下很多,种种因素之下,使得建奴虽说占据了绝对的疆域优势,但是因为天时地利的缘故,使得在一次次的对垒中,真正占据优势的反而是疆域较少的赵宗武麾下。
    借此良机,使得赵宗武麾下能够取得一次次的胜利,借助列装的优质火器,不断消耗着建奴八旗的实力。
    但现如今的局势却不一样了……
    辽东的疆域收复大半,辽东需要驻防的地方有很多,辽东内部存在的问题、矛盾数不胜数,这种种因素之下,使得赵宗武做起事来就会显得非常的瞻前顾后,不能想原先那般动不动就选择搏上移搏!
    得到消息的赵宗武,在陈奇瑜的陪同下,一路上是飞驰而去,自天启五年开始,他就没有过过一个消停的时间,他的每一天都是繁忙且充实的,以至于自己的大儿子赵胜奇、二儿子赵胜湳出生都有半年多了,而他陪伴的时间却很少很少,事业的兴盛,使得赵宗武必须舍弃一些东西……
    回到广宁重镇,赵宗武没有休息,而是直奔辽东经略府,现如今赵宗武以辽东经略为主核,余下一切官职机构尽皆裁撤,辽东想要拥有好的发展,简明扼要的建设必要的机构进行统辖才是根本。
    按照赵宗武的规划部署,民生建设等相关事宜,由辽东经略府七署进行管控,军镇建设等相关事宜,由辽东经略府四本署·三分司进行管控,简单直接的方式,又因为有他这尊大佛镇御,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出现任何乱子。
    至于后续需要平添、裁撤什么机构,那都是需要根据后续所需在进行相关举措。
    四本署、三分司驻地。
    以赵率教、孙祖寿为首的将领,在此迎接辽东经略、平辽侯赵宗武的到来,辽东能够拥有今日的稳定,这其中多半的原因,就是因为赵宗武这个男人。
    原本跟随在孙承宗麾下,使得原本缥缈不定的辽西时局,逐步因为其制定的策略,而逐步稳定下来,并且还收复了许多先前的失地,这也让赵率教他们,在心中对孙承宗是尤为的信服。
    以至于早先赵宗武,在接任辽东经略一职时,赵率教他们就表现出几分冷淡,同样有此想法的将领也不在少数,这也让赵宗武他在早先接收辽西时,遇到了一些较大的难题……
    但同样来说,军队的男人想来都是不打不相识,不打不服输,强者为尊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在一次次的较量中,赵宗武算是尽收所有将领的心!
    “不必在意这些虚礼,都快跟随本侯驻所。”见恭敬行礼的众将,赵宗武不在意的挥手讲道。
    “遵命,侯爷!”众将齐声喝道。
    一路无言,就这样,赵宗武大马金刀的坐于主位,其余众人按照次序轮座,看着齐聚的四本署、三分司,赵宗武的嘴角扬起几分笑意。
    辽东能够拥有今日的成就,那完全得益于他精益求精的努力!
    眼神中闪烁着喜悦,赵宗武嘴角微扬道:“赵副长,孙副长,你二人如此着急把本侯叫回来,说华夏陆军、华夏驻防军皆已编组完毕,这其中是否存有漏洞?”
    对于华夏陆军的编组,那没有人比赵宗武他心中更热切,因为沉淀的这一年多时间中,虽说建奴没有大的侵略,但是小范围的侵略还是不断,而根据裴纶传来的消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建奴主要的对决方向是草原,是莽荒之地,并且在这过程中,建奴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赵率教听完赵宗武的回答,先是与孙祖寿对视了一眼,接着便站起身来,躬身行礼道:“回侯爷话,按照参谋本署、宣抚本署、华夏陆军分司联合制定的纲要,卑职会同相关将领进行细致的筛选,结合原有将领取得的相关战绩,考虑当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最终才确定了华夏陆军9大军团的详细名单。”
    规矩。
    或许在赵宗武草创军队之际,对于规矩二字,显得并没有那么的重要,毕竟在当时的情况来说,能够很好的生存下去,要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辽东取得了极大的生存空间,麾下军队也拥有了一定的底蕴,在这样的一种前提下,军队想要变得更强,那么就必须要严格遵守规矩!
    赵率教讲到这里,便递上了那份准备已久的华夏陆军各级将领的名单,只待辽东经略、平辽侯赵宗武最终签字宣布生效。
    接过那份名单,赵宗武认真翻看着。
    “第1军团指挥使:满桂,军团宣抚使:侯世禄,指挥同知:祖大弼、陈忠,5大主力营游击:孔有德、王朴、白广恩、马科、王廷臣。骑兵军团,驻守广宁。”
    “第2军团指挥使:祖大寿,军团宣抚使:梁仲善,指挥同知:朱万良、毛承禄,5大主力营游击:尚可喜、王来聘、丁文礼、刘文举、吕世举。陆兵军团,镇安防线。”
    “第3军团指挥使:毛文龙,军团宣抚使:姜弼,指挥同知:曹文耀、贺诚,5大主力营游击:耿仲明、徐彦琦、吴文杰、祖泽溥、刘兴梁。陆兵军团,连山关防线。”
    “第4军团指挥使:刘兴祚,军团宣抚使:张名世,指挥同知:祖大乐、吴国勋,5大主力营游击:刘兴基、赵宗宝、祖大名、张士奇、吴宁。陆兵军团,平武防线。”
    “第5军团指挥使:马世龙,军团宣抚使:李辅明,指挥同知:姚与贤、祖大成,5大主力营游击:刘兴沛、吴三凤、毛有俊、尚学礼、祖大春。陆兵军团,孤山防线。”
    “第6军团指挥使:李卑,军团宣抚使:高见,指挥同知:陈谏、徐敷奏,5大主力营游击:刘兴治、鹿善继、王则古、尚可爱、刘兴邦。陆兵军团,海州防线。”
    “第7军团指挥使:王世钦,军团宣抚使:李秉诚,指挥同知:鲁之甲、杨应乾,5大主力营游击:孔有性、江应诏、沈棨、尚可和、王辅。陆兵军团,辽中防线。”
    “第8军团指挥使:尤世威,军团宣抚使:贺谦,指挥同知:杨国柱、唐通,5大主力营游击:耿仲裕、杜应芳、宋献、尚可位、吴惟进。陆兵军团,锦州防线。”
    “第9军团指挥使:尤世禄,军团宣抚使:陈继盛,指挥同知:葛世凤、江万春,5大主力营游击:尚可进、程仑、万有孚、吴陀、祖泽洪。陆兵军团,驻守广宁。”
    大军团,除满桂所部、尤世禄所部驻守广宁,余下7大军团分别镇御辽东七处主要防线,给予辽东内部绝对的安定。
    看着手中的这份名单,赵宗武点了点头道:“这份名单很不错,本侯相信你们,签署令即刻生效。”
    大军团涉及众多,每部军团满编达余众,如此华夏陆军便拥有超10万余众的精锐大军,而这还不是结束,要知道原有的东海镇地方驻防,也借此机会改编成为华夏地方驻防,改变原有体系。
    以姚抚民出任辽东地方驻防指挥使,以王锡斧出任辽东地方驻防宣抚使,以吴襄、王朝臣出任辽东地方驻防指挥同知,全面负责辽东境内地方驻防的相关事宜,而他们直接对口的上司就是华夏地方驻防军分司副长孙祖寿。
    同样也是结果孙祖寿的文书,赵宗武端详过后讲道:“孙副长,辽东地方驻防事宜关系重大,我华夏陆军日后能否所向披靡,其根本所在就是需要看你们的,要知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