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一舞》第二十四章出使秦国

江山一舞最新章节目录
   硃英准备出使秦国的时候,楚王宫的春申君也走进了灵堂之中!
    楚王的灵堂设在楚国王宫太庙,因是临时放置,周围以棘门隔开,里面白色的帷幔一层又一层仿佛天境。
    春申君与护卫如同幽灵一样在白色的重门穿过,丝毫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危险之中危险。
    李园在前面弓着腰带路,一边讲解着自己的布置。大周礼仪繁琐复杂,李园没少花心思,加上谦卑的神态令春申君万分满意。
    不知不觉二人就走到棺椁处,棺椁还没有盖上,要等王室皇后公子见过最后一面才会盖棺。春申君欠脚看了看楚王熊完心情复杂。二人一起走过二十五年的岁月,从亲密无间到分道扬镳,有公也有私恩怨早已说不清道不明。现在终于不用再面对楚王的抱怨了!从此以后再无掣肘,楚国终究会迎来一番新的气象。春申君踌躇满志,念叨一句:“走好!”
    “敬香!”
    李园扯着嗓子喊了一句,春申君退后,拜别,起身,敬香!
    与此同时,白色的帷幔如同平静的水面掀起一阵浪花,浪花中一道道冰寒的刀光闪过,白色的帷幔如蝴蝶般破碎,一群白衣刺客向着春申君直扑而来!
    “有刺客!”
    春申君的护卫高喊一声,后面护卫纷纷抽出刀剑,反身拥护者春申君。春申君心中一惊,却来不及思考谁在出手爆喝道:“杀出去!”
    “既然已经入瓮,就别想逃出去!围杀他们!”
    李园一声令喝,刺客们纷纷上前。帷幔堪堪落地,就被一排盾牌取代。在盾牌的后面,一张张弩箭直指!
    “放!”
    箭雨狂飙,春申君的护卫纷纷中箭。只有少数人挥剑乱砍逃过一劫,还未定神刺客欺身向前杀去。剩余的人边退边抵抗却越退越少。春申君退着忽然背后一磕,已然退到楚王棺椁再也退无可退!身前,刺客已然全部阵亡。春申君看后看了看,陡然平静下来看向李园道:“是你!”
    “是我!”
    春申君自嘲的笑了一声叹道:“我已然小心翼翼,没想到还是小觑了天下人!我还想着终于可以大展拳脚,没想到还是遭你暗算,悔不听”
    强秦起于西垂,周幽王时,戎狄年年入侵,烽火举了又举。诸侯连年勤王导致民生凋敝士卒疲弊,到后来各个诸侯都不再理会幽王勤王烽火。即便这样周室抵抗戎狄也是有败有胜,直到周幽王废申后立褒姒为后才祸起萧墙,申国联合犬戎直驱周宗才导致社稷毁于一旦。
    因此后人皆认为褒姒为周室衰亡的罪魁祸首,魏辙这种说法其实不对!
    周室衰微,先是诸侯共国伯和干政,接着申国借外戚之名干政,幽王若想重振周室就要去除外戚削弱诸侯。废申后立褒姒便是削弱申国的措施,不想申国看穿幽王的目的狗急跳墙才引犬戎入京。
    论起罪魁祸首乃是天下诸侯的野心,私心,贪心!包括后来韩魏赵三分晋国莫不是出于各自的野心私心贪心!
    与这些诸侯相比,秦国得到周平王旨意,消灭盘踞在周宗故地的犬戎而居有其地更加显得名正言顺。
    后人来秦孝公行商鞅之策变法图强一跃成为当世最强的战国,几代人积累下来已经有了吞并六国的底蕴。
    硃英路上走走停停,卡着时间赶往秦国。一路考察民情以为将来打算。
    秦国与楚国却是不同。
    在楚国还是以宗室分封为主。虽然看似一个国家,实际上各自围绕着各自的封国建设,使得楚国各地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圈子,这些圈子世代相传早已成为贵族的私有领地,将楚国割裂的支离破碎,以至于政令难以统一。
    而秦国则不同。秦国行郡县制,虽然不乏豪族却也是依法而设,以爵位定贵贱,以功劳定爵位,百官难以自专政令一统。
    “管不得荀师当年游历秦国对秦国政治赞不绝口!”
    硃英望着渭水边无尽的旷野不禁感慨!
    副使黯然点头赞同道:“是啊!若非此,如何能压得六国不敢西顾!”
    硃英叹息一声惋惜道:“这都是当年商子之功,战国以来未有不变法而成为强国者。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魏国有李悝变法···有可惜我楚国当年吴起变法最终功败垂成,否则我楚国地广人稠坐拥山河之利,变法成功必然更上层楼,又岂会惧怕秦国!
    这也是为何我要做春申君门客的原因,战国四君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都是皇室族人,唯有我楚国春申君出身太子舍人,也是我楚国唯一愿意变法图强的重臣。可惜大王早已和大君疏离不肯听大君之言变法,否则我楚国现在也不是现在这样!
    就那这次灾星降世来说,若放在宗室封国,谁会关心区区贱民的死活!也唯有春申君才会想办法救灾。若不是楚国宗室仍然势大,又何必这样拐弯抹角,还得借着修建郢都才能聚起灾民,从宗室口中抠出一点粮食来!
    你行走民间应该知道下面是个什么样子!庶民若有粮食又何必千里迢迢赶到郢都服役!若宗室能开仓放粮,荒野之中又哪里来的那么多森森白骨!
    现在楚王新丧,”
    硃英也不知道刘轩曾经随着茯苓进宫,所以更不知道刘轩早已从蛛丝马迹中推测出楚王之死乃是春申君搞得鬼!
    当日,茯苓救治楚王可是使出了看家本领,按道理应该是楚王苏醒才对!然而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李园被茯苓瞒骗过去可以排除,剩下的便只有王后李环和春申君才有机会杀死楚王。
    李环是李园的妹妹,根本没必要多此一举,剩下的便只有一种可能!
    杀死楚王的就是当朝令尹春申君!
    楚王死后,春申君便将罪名推到茯苓身上,李园也以为是茯苓所杀,于是茯苓便成了背锅的不二人选。
    其中还有一个细节,更是让刘轩发现了更加隐秘的东西!
    楚王之死既然是春申君搞鬼,为什么王后李环却没有动静?
    要知道李园做梦都想杀死春申君,如果他知道是春申君杀死楚王,只要楚王的尸体还在,就能通过查验发现楚王之死的真正原因。这样一来,李园便有充足的理由联系宗室拿下春申君。
    可是他没有!
    不得不令人怀疑这其中还存在什么隐秘!
    在前往秦国的路上,刘轩借着熟悉楚国朝堂的借口,问了硃英不少事情。从这些事情中,刘轩知道了李园是春申君的门客,也知道了当年李园前来楚国便是为了让妹妹入宫为后借此为晋升之阶。
    如果是别人或许还联想不到什么!可怎么可能发现不了其中的种异常。种
    比如说为什么楚王在秦国能生下孩子,而到了楚国就不行了!
    比如说为什么别人怀不上孩子,李环一进宫就怀上了!
    将所有的异常联系起来,刘轩很快就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当今楚国太子是春申君的儿子!
    李环给楚王熊完戴了一顶绿帽子!楚王还高高兴兴的替别人养孩子!
    而春申君就是楚王皇宫的隔壁老王!
    如果搁的儒家兴盛的朝代,这就是活脱脱的乱臣贼子!可现在还是战国儒家还没有成为独尊。士子们的评判标准还沿用着各自的学术流派。在硃英这位墨者看来,谁对百姓好谁就是对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轩才认可了硃英。这是后世的普遍观念,与王侯自古有种显得格格不入。
    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出秦国一统是大势所趋,李斯便是因此入秦求进。
    可刘轩不这样想!
    秦国不可持,虽然说和秦始皇选暴毙身亡有关,实际上却源于秦国的治国之策,源于始皇帝成功后的自我膨胀!
    只要统一还是由他来完成,就算是刘轩使劲儿的掰,也很难说历史会改变!
    与其如此,不如直接在楚地发展,若是变法成功,强秦也未必就是最后的赢家!
    这就需要借春申君之力,安心完成使命。
    至于之后,若是日后有需要拿下春申君,那楚王不是楚考烈王的儿子就是他最大的软肋!现在刘轩暂时和春申君的目标一致,不是傻到和硃英抬杠。恭敬道:“那是自然。大君雄才伟略有周召之志,我等当合力将楚国颓废之气一朝而空。”
    说话间,秦国已经遥遥在望。
    身为使节持旌通关,刘轩硃英二人没有受到刁难,加上现在正是秦楚亲善的时期,甚至还有秦人过来询问攀谈,看有什么可以互通有无。
    若是平常时节,使节出使携带一点货物捞点外快根本不是难事,这次报丧掐着时间赶路,哪有时间准备携带私货。硃英攀谈几句辞决了诸人好意。
    半月时间,刘轩硃英就出现在渭水河畔,秦国的都成咸阳遥遥在望,夕阳下一座雄城如同巨兽一样匍匐在前,对六国张开大口!
    勘验官凭后,刘轩与硃英住进了馆舎之中。等安顿好已经入夜,刘轩美美的在木桶中泡了一阵子热水,正准备睡觉。刘轩最咸阳充满了好奇,想着好好休息一顿再咸阳城中好好逛逛,见识一下此时天下第一都会的风姿,看看与后世有什么不同。
    还没睡下,硃英来了。
    “这么早休息是想在咸阳好好逛一逛吗?”
    被人一语道破心思,刘轩点头承认道:“我一直在兰陵没有出过远门,第一次来咸阳是想见识一下。”
    硃英笑道:“人之常情,我第一次来咸阳兴奋的彻夜不眠。第二天就跑到街上东看西看,还被咸阳城卫当做间谍抓了起来。若不是当时的使节出面保人,估计会被送到刑营当苦力。
    咸阳不必郢都,在这里一切都有法度。就是连话也不能乱说,被有心人听到了上报官里,说不定就会被扣上一定诽谤的帽子送到刑营卖命。
    这事不急,等我们办完正事再说,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会慢慢告诉你!”
    刘轩不做他想问道:“这么急迫一来就求见秦王吗?”
    “倒不是!”
    “不求见秦王那干什么?”
    硃英沉吟一下才道:“本来这事大君没有交代和你细说,但你我结伴而来又一起用事,彼此之间若不能坦诚想见,说不定会因此误了大君之事,反正你以后也会为大君效命,便告诉你也无妨。
    此次我们入秦报丧是次,主要则是离间秦王和昌平君的关系,因此我们就得谋算谋算先见谁才能达到目的。
    昌平君是大王在秦国为质子时生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