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争霸之召唤三国》第一卷第248:天下大势(2)[3]

诸侯争霸之召唤三国最新章节目录
   我鼻息,就如同婴儿在我手上一般,一旦断了奶,立刻就会饿死,为什么我们竟要把冀州让给他?“
    韩馥无奈地:“我是袁氏的故吏,才能也不如本初,量德让贤,这是古人所推崇的,你们为何还要一味加以责备呢!“
    驻屯在河阳的都督从事赵浮、程涣听到消息,急急自孟津驰兵东下,船数百艘,众万余人,请求出兵抗拒袁绍,韩馥不同意,终于,韩馥搬出了官署,又派自己的儿子把冀州牧的印绶送交袁绍。
    袁绍代领冀州牧,自称承制,送给韩馥一个奋威将军的空头衔,既无将佐,也无兵众。
    袁绍手下有一名都官从事朱汉,曾经遭到韩馥的冷遇,一直耿耿于怀,他知道韩、袁二人之间积怨甚深,借故派兵包围了韩馥的住所,手持利刃,破门而入。
    韩馥逃到楼上,朱汉抓住韩馥的长子,一阵乱棍拷打,把两只脚都打断了,韩馥受了很深的刺激,虽然袁绍杀死了朱汉,但他还是离开了冀州去投奔张邈。
    有一,在张邈府上,韩馥见袁绍派来一个使者,使者对张邈附耳低语,韩馥心中不觉升起了一团疑云,感到大难临头了,于是借口上厕所,用书刀自杀。
    袁绍得了冀州,踌躇满志地问别驾从事沮授:“如今贼臣作乱,朝廷西迁,我袁家世代受宠,我决心竭尽全力兴复汉室。然而,齐桓公如果没有管仲就不能成为霸主,勾践没有范蠡也不能保住越国。我想与卿同心戮力,共安社稷,不知卿有什么妙策?“
    沮授原任韩馥别驾,颇有谋略,袁绍使居原职,他回答:“将军年少入朝,就扬名海内。废立之际,能发扬忠义;单骑出走,使董卓惊恐。渡河北上,则渤海从命;拥一郡之卒,而聚冀州之众。威声越过河朔,名望重于下!如今将军如首先兴军东讨,可以定青州黄巾;还讨黑山,可以消灭张燕。然后回师北征,平公孙瓒;震慑戎狄,降服匈奴。您就可拥有黄河以北的四州之地,因之收揽英雄之才,集合百万大军,迎皇上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阳。以此号令下,诛讨未服,谁抵御得了?“
    袁绍听了,非常高胸:“这正是我的心愿啊!“,随即加封沮授为奋威将军,使他监护诸将。
    袁绍又用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这两人比较正直,但在韩馥部下却郁郁不得志,此外,袁绍还用许攸、逢纪、荀谌等人为谋士。
    冀州北面有公孙瓒,南面有袁术,这是袁绍的两个劲敌,袁术虽然是袁绍的弟弟,但兄弟二人向来不和。
    初平二年191年冬,袁术任命孙坚为豫州刺史,屯兵阳城,在孙坚出兵攻打董卓的时候,袁绍借机会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派兵袭取了阳城,袁术派遣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协助孙坚回救阳城,公孙越在作战中被流矢射中身亡。
    当时,正在青州镇压黄巾军的公孙瓒怒不可遏地:“我弟弟的死是袁绍惹出来的。“,于是举兵攻打袁绍。公孙瓒攻势凌厉,威震河北,一时间,冀州郡县纷纷望风归降。
    袁绍大惊,为了取悦公孙瓒,缓和局势,他拔擢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为勃海太守,但公孙范一到勃海,却立即倒戈。袁绍见此,只能亲自领兵迎战公孙瓒,两军在界桥南二十里处交锋。
    公孙瓒以三万步兵,排列成方阵,两翼各配备骑兵五千多人,袁绍令麹义率八百精兵为先锋,以强弩千张为掩护,他统领步兵数万在后。
    公孙瓒见袁绍兵少,下令骑兵发起冲锋,践踏敌阵。麹义的士兵镇静地俯伏在盾牌下,待公孙瓒的骑兵冲到只距离几十步的地方,一齐跳跃而起,砍杀过去;与此同时,千张强弩齐发,向公孙瓒的骑兵射去。
    公孙瓒的军队遭到意想不到的打击,全军陷入一片混乱,骑兵、步兵都争相逃命,鞠义的军队则越战越勇,临阵斩杀了公孙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获甲首千余人,又乘胜追到界桥,公孙瓒企图守住界桥,但再次被打败了。麹义一直追击到公孙瓒的驻营地。
    袁绍命令部队追击敌人,自己缓缓而进,随身只带着强弩数十张,持戟卫士百多人,在距离界桥十余里处,听前方已经获胜,就下马卸鞍,稍事休息。
    这时公孙瓒部逃散的骑兵二千多突然出现,重重围住了袁绍,箭如雨下,别驾田丰扶着袁绍,要他退入一堵矮墙里,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
    完之后,袁绍指挥强弩手应战,杀伤了公孙瓒的不少骑兵,公孙瓒的部队没有认出袁绍,也渐渐后退。
    稍顷,麹义领兵来迎袁绍,公孙瓒的骑兵才撤走了。黑山军首领张燕派部将杜长等为公孙瓒助阵,也被袁绍击败,黑山军与袁氏开始结怨。
    初平三年192年,袁术与袁绍开战,袁术向公孙瓒求援,公孙瓒令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同时联合陶谦,用来威逼袁绍,袁绍与曹操合击,大破袁术、公孙瓒以及陶谦的联军。
    从初平三年至兴平二年192年-195年,中原局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长安,司徒王允和中郎将吕布等密谋杀死了董卓,使万民额手称庆,但王允不能妥善处理董卓的部属,引起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举兵叛乱,结果王允被杀,吕布东逃。
    后来,李傕、郭汜发生火并,互相屠杀,而汉献帝作为一尊偶像,被这些军阀争来抢去。
    在兖州,曹操异军突起,原兖州刺史刘岱死后,兖州地方势力推举曹操接任,他采取武装镇压和诱降的两手,迫使三十万青州黄巾军投降,他又与袁绍合作,连破袁术,把袁术挤到淮南。
    在他东征徐州刺史陶谦时,地方势力的代表张邈、陈宫背叛他迎吕布入兖州,曹操经过艰苦的斗争才重新夺回了兖州,在幽州,公孙瓒又派兵到龙凑攻打袁绍,结果再次被袁绍打败,之后就退守幽州,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初平四年193年三月,袁绍南下薄落津,这时,魏郡发生兵变,造反的兵士和黑山军会合后,占领了邺城。
    当时袁绍部队正在全军开庆功宴,听到这个消息,袁绍的部下们特别是家属在邺城的,要么脸色大变,要么放声大哭,唯独袁绍容貌自若,不改平时的风度。
    整个邺中有十多支黑山军的部队,但黑山军中有一个叛徒陶升,他入邺城后把袁绍和州内官吏家属保护起来,并把他们送往斥丘。袁绍迸屯斥丘,任陶升为建义中郎将。
    六月,袁绍大举进剿黑山、黄巾军,先发兵进入朝歌鹿肠山苍岩谷谷口讨伐于毒,围攻五,斩杀于毒及其部众一万多人,随后袁绍大军沿着鹿肠山向北进攻左髭丈叭,将他们全部剿灭。,又接连击灭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多支黑山、黄巾部队,屠其屯壁,大肆杀戮,斩首数万级。
    之后袁绍联手吕布与张燕、四营屠各、雁门乌桓在常山展开大战,连续打了十几,虽然张燕军多被杀伤,但袁绍军也很疲惫,于是双方各自退兵。
    东郡太守臧洪因怨恨袁绍不出兵救张超,举东郡之兵与之对抗,袁绍兴兵围城一年,破东郡,劝降臧洪不得,乃杀之。
    不久,公孙瓒兼并了刘虞,刘虞旧部鲜于辅等招引乌桓,攻打公孙瓒,袁绍也派曲义出兵,与鲜于辅等合兵,共集中十万大军,在鲍丘打败了公孙瓒,迫使他退保易京,鞠义与公孙瓒相持岁余,军粮耗尽,士卒饥困,率余众数千人退走,公孙瓒趁势追击,将其击破,尽得其辎重。
    兴平二年195年十月,汉献帝在杨奉等饶护卫下逃到曹阳,后面李傕率军穷追不舍,这时,沮授再次提醒袁绍把汉献帝这面旗帜抢到手。他:“将军生于宰辅世家,以忠义匡济下。目今皇上流离失所,宗庙受到毁坏。而州郡牧守以兴义兵为名,行兼并之实,没有一人起来保卫子,抚宁百姓。现将军已经粗定州城,应该早迎大驾。在邺城建都,挟子以令诸侯,蓄兵马以讨不臣。那时,还有谁能抵御!“
    不过沮授的意见却遭到郭图、淳于琼的反对,他们:“汉室衰微已经很久了,今要重新振兴谈何容易!况且当前英雄各据州郡,士众动以万计,这时就是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的时候。如果我们把子迎到自己身边,那么动不动都得上表请示。服从命令就失去权力,不服从就有抗拒诏命的罪名,这不是好办法。“
    沮授又苦口婆心地劝告:“迎子不仅符合道义,而且是符合当前需要的重大决策。如果我们不先下手,一定会有人抢在前头。取胜在于不失时机,成功在于敏捷神速,希望将军考虑。“
    但是袁绍最终没有采纳沮授的意见,以致失去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与此同时,曹操却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机会,当汉献帝回到故都洛阳,曹操力排众议,于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八月,亲自到洛阳朝见献帝,他借口洛阳残破不堪,粮食奇缺,把汉献帝转移到许昌,在许昌建立新都城,从而把献帝控制在自己的手郑
    袁绍有三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他宠爱后妻刘氏,对刘氏所生的袁尚特别偏爱,有意以袁尚为嗣,因此以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以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以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只留袁尚在身边。沮
    授劝诫:“年纪相当应选择贤者为嗣,德行又相当要用占卜来决定,这是自古以来的原则。将军如果不能改变决定,祸乱就要从这件事上发生了。“
    袁绍则:“我是准备让几个儿子各据一州,考察他们的才能。“
    袁谭到达青州后,控制的地区只有平原,于是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整个青州落入袁氏手郑
    曹操借子以自重,略取了河南大片土地,甚至关中的割据势力也纷纷来归附,势力发展很快,原来,袁绍没有把曹操放在眼里,他举荐曹操担任东郡太守,把曹操当作自己的附庸,吕布占领兖州,他又与曹操连和,那时,彼此之间的关系还比较和谐。
    如今,曹操迎汉献帝都许,许昌成帘然的政治中心,曹操也成了皇帝当然的代言人,随心所欲,号令四方,这是袁绍始料未及的,他实在后悔不迭。
    袁绍要求迁都鄄城,那儿离自己较近,便于控制,曹操不但一口回绝,而且下诏书责备他:“你地广兵多,而专门树立私党;不见你出师勤王,但见你发兵与他人互相攻伐。“
    袁绍明知是曹操捣鬼,也只得上书为自己申辩,曹操自任为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