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争霸之召唤三国》第一卷第221章:袁绍出兵

诸侯争霸之召唤三国最新章节目录
   “主公,锦衣卫在锡山设伏,张昭在途经锡山之时中伏身死,江东已经失去一名栋梁之臣!!!”
    “好,锦衣卫伤亡如何?”
    “锦衣卫死伤数十,余者都可以潜伏到了震泽之中,暂时没有危险!”
    ……
    “主公,锦衣卫送回消息,张昭中伏身死之后,吴县城内沸反盈天,江东士族和吴县文武大都以为此事乃是太史慈等人所为,江东的夺嫡之争已经再进一步!!!”
    “好,继续关注此事,让锦衣卫力士多传播一下此事,一定要激化江东的夺嫡之争!”
    “诺,末将领命,定不负主公所托!!!”
    ……
    “主公,锦衣卫送回消息,太史慈率领数千铁骑将大乔和孙绍母子在曲阿城外迎入军中并接往丹徒大营,太史慈一行在途径丹徒城之时,不料竟然遭遇不明势力的伏杀,不过太史慈等人护卫得力,刺客并没有得手,目前太史慈一行已经进驻到了丹徒大营。”
    “好!在此时能够下手刺杀孙绍和大乔的人,定是孙权无疑了,看来江东的这场夺嫡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了,只要能够稍加挑拨,丹徒大营发生内战也不是不可能,令锦衣卫宣扬孙权刺杀孙绍母子之事,若是丹徒大营发生矛盾,让锦衣卫伺机而动!!!”
    “诺,末将领命!!!”
    ……
    “主公,锦衣卫送回消息,刺杀周瑜之事没有得手,周瑜早有防备让替身引军在前,他则率军在后随行,周瑜最终逃过一劫!”
    “周瑜精通军略,刺杀不利也在意料之中,锦衣卫死伤如何?”
    “两百锦衣卫死士基本死伤殆尽,剩余的人已经扯入了山林之中。”
    “嗯,厚加抚恤,活下来的锦衣卫也要尽快接应!”
    “诺,末将领命!!!”
    ……
    “主公,孙老夫人和张纮等人进入丹徒大营,孙老夫人在孙策灵前令孙权接任吴候之位,大乔母子和太史慈等人抵死不从,双方最终不欢而散,大乔和孙绍母子在太史慈等人的护卫之下得以安全离开,丹徒大营的五万江东兵马已经正式分为两部,一部是支持孙绍继承吴候之位的兵马,约有两万人左右;一部则是支持孙权继承吴候之位的并没密码,约有三万人左右!”
    “好!江东的这场夺嫡之争终于彻底展开了,他们双方目前还在僵持,应该是在等待周瑜的前往,等周瑜赶到丹徒大营之后,江东之地必有巨变发生,让锦衣卫慢慢密切关注此事伺机行动,若是能够挑起江东内战,便是大功一件!!!”
    “诺,末将领命,定会亲自关注此事!”
    ……
    “主公,孙策的死讯和各种谣言已经传遍江东,据锦衣卫回报,孙策的堂弟孙暠在孙策死讯之后,正在调集兵马隐有反意!”
    “哦?这倒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不知那孙暠驻扎在何地?”
    “回禀主公,那孙暠驻军在吴郡的乌程县,据锦衣卫回报,那孙暠有以乌程兵马攻取会稽郡割据自立的心思!”
    “传令给锦衣卫,散播各种谣言,让孙暠加快动作,若是孙暠能够攻打会稽掀起江东内战,则我军攻伐江东便可以更加顺利!”
    “诺,末将领命!!!”
    ……
    “主公,袁绍亲自率军进军黎阳,袁耀麾下大将颜良围攻白马城,东郡太守刘延据城死守,按照双方的战况来看,曹军应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好!真是太好了!袁绍进军黎阳,曹袁大战便就此爆发了,哪怕是孙策的死讯传到了许都,曹操也要先应对袁耀的进攻方可,曹操已经没有精力再顾及我江淮和江东之事了,我大军攻伐江东最大的障碍已经扫清!”
    “现在就看是曹操的动作更快,还是我们的动作更快了,令锦衣卫随时关注曹袁大战的情况,有任何情报随时向我汇报!”
    “诺,末将领命!!!”
    ……
    就在袁耀和锦衣卫密切的关注着江东之事的时候,孙策的死讯也终于传到了许都。
    ……
    豫州,许都。
    曹操正在书房处理军务,筹划即将到来的和袁绍之间的决战,负责情报之事的程昱忽然急匆匆的来到曹操的书房求见曹操。
    曹操让人将程昱带入书房,抬起头来揉了揉眉头,道:“仲德,不知是有何要事,你要这般急切的见我?莫非是袁绍已经率军南下不成?”
    程昱漏出一丝苦笑,将一张帛书双手呈上,道:“此事恐怕比起袁绍率军南下要更加棘手,江东吴候孙策在丹徒狩猎之时遇刺身死,这是细作传来的确切消息。”
    “什么!!!”
    “江东孙策遇刺身亡???”
    “孙策就这么死了!!!”
    “他竟然在这个时候死了???”
    “他怎么能在此时死了!!!”
    “他若是死了,那袁耀还有何人能治,竖子误我大事!!!”
    ……
    曹操听到孙策的死讯,立时心中大怒,程昱说的没错,在曹操的心里,这孙策的意外死讯要比袁绍率军南下的消息更加棘手!
    袁绍率军南下,已经是天下共知的事情了,曹操已经为了此事筹划了数年的时间,并且做了一年多的准备,如今曹操已经谋划充足准备齐全,哪怕是袁绍现在就出兵南下,他也已经有条不紊的做出应对之策。
    可是孙策的死讯就不一样了,这事儿来的太特么的意外了!!!
    除了参与此事的几个势力,别人谁能够想到生龙活虎春秋鼎盛的的孙策竟然会在此时遇刺身亡?这事儿根本没有办法做出预警,这让让曹操根本没有半点准备!
    本来曹操是打算的好好的,荆州刘表不过是守户之犬,他肯定不敢在曹操和袁绍大战的时候做什么小动作;曹操先让袁耀和孙策双方撕破脸皮互相防备,再让陈登限制袁耀和孙策两方势力,如此一来,江淮和江东之地便也可平安无事。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他便可以安心的和袁绍展开决战了!
    可是现在呢,孙策竟然忽然遇刺身亡,孙策死了,谁还能阻挡得了袁耀?
    若是让袁耀灭了孙氏吞并了江东之地,那长江以南剩下的各路诸侯可就再也没有袁耀的对手了,到了那时,袁耀的崛起将会无法阻止,最后就算是曹操击败了袁绍,那他的后面也会崛起另外一个大敌!!!
    “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曹操嘀咕了一句郭嘉对孙策的评价,道:“呵呵,这孙策的结局还真让奉孝给猜中了,来人,将奉孝召来见我!”
    ……
    郭嘉来到曹操的书房,看到程昱也在这里,心中微微一愣,道:“臣拜见主公,不知主公召臣前来有何要事?”
    曹操摇头一笑,道:“‘“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奉孝,你可还记得此言否?”
    郭嘉抚须一笑,,回道:“臣自然记得,这句话是臣在孙策平定江东之时所言。”
    “奉孝啊奉孝,没想到你当初一言,竟然应在此时啊!”曹操微微摇头,将桌案上的帛书推给郭嘉,道:“这是仲德刚刚送来的情报,你先看看吧。”
    郭嘉多智近妖,在听到曹操说起他这句话的时候,心中便生了一丝不妙之意,难道自己竟然一言中的了?
    郭嘉连忙拿起桌上的帛书看了一遍,只见帛书之上正写明了孙策在江边遇刺身死的事情,郭嘉看完帛书上的情报之后,心中既感到惊讶,又感觉此事亦在意料之中。
    郭嘉微微思虑,便明白了曹操那一句话的意思,看来主公这还是有些怀疑自己啊!
    郭嘉想想曹操那多疑的性格,心中叹了一口气,道:“回禀主公,此事不是臣所为之,臣也是刚刚得知此事。”
    曹操刚才的一番试探,郭嘉的反应都十分正常,曹操看到郭嘉态度坦诚毫无慌张的神色,便也相信了郭嘉的话,哈哈一笑,道:“奉孝这是何意?如此不智之事,我怎么会怀疑是你为之呢?我找你过来,是想听听你的见解,你认为此事当是谁所为之呢?”
    郭嘉低头思考片刻,道:“孙策骁勇善战、勇不可挡,要行刺孙策,这乃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只有有绝对的利益,才会有人去做件事!孙策遇刺身死,得利者不过只有两家而已,一方是广陵陈登,一方则是江淮袁耀,在臣看来,只有他们两家有行刺孙策的动机。”
    “广陵陈登?江淮袁耀?”
    曹操低头思考了片刻,也不得不说郭嘉推算的极有道理,若是没有绝对的利益,谁会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孙策身死,能够从中渔利的只有他们两家,那孙策之死也肯定就是他们两家下的手了!!!
    “那奉孝以为,此事当是他们两家之中的何人为之?”
    这个问题虽然看似一个只是一个二选其一的简单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的关系可就大了,若行刺孙策之事是广陵陈氏做的也就罢了,最起码袁耀想要反应过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是江东能够快速的决策出新的江东之主,或许可以避免给袁耀趁虚而入的机会,让江东逃过一劫;可若是行刺孙策之事是袁耀做的,那事情可就大条了,袁耀定然已经做好了对江东用兵的准备,以袁耀之前表现出来的用兵之能,再加上庐江三郡的兵马战力,江东之地定然难以逃过一劫!
    郭嘉也明白当前的局势,曹操已经没有精力再顾及江淮之地和江东之地的事情,现在他们能做的事情极为有限,郭嘉便也没有再给曹操添堵,思虑片刻之后,便说出了他认为可能性最大,也是曹操最愿意接受的答案。
    “回禀主公,臣认为此事应该是广陵陈氏所为,袁耀筹划此事的可能性极小。”
    “奉孝不会是在安慰与我吧?你为何和会这么认为呢?”
    “主公大可放心,臣有九成把握确定此事当是广陵陈氏所为!细作送回来的情报已经说明,是因为江东军中有内应暗中策应,这才导致孙策动了出营围猎之心,这才最终导致了孙策遇刺身死!可见,江东内部定然是有人和那幕后之人合作完成了此事,江淮袁耀乃是江东死敌,江东军中之人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