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钱程绿翻红》正文第111章种植寒菌

远大钱程绿翻红最新章节目录
   卢樊宏和王艺波开车一路南下,来到了湖南省农科院的种植基地。
    接待他们的是一个50岁左右的壮年汉子马工,他问明来意后,就带他们来到一个2000平方米的大棚内。
    多个可移动苗床上布满了密密麻麻高约50公分的松树苗。
    马工介绍道:“这是马尾松,根部能长寒菌,我们用上百种树木与其配对,只有马尾松有共生性。”
    “树苗栽种多长时间能产菌?”王艺波问道。
    “马尾松生长快,适应性强,三年就能产菌。可连续产出30年。”马工解释道。
    “产量有多少?”卢樊宏问。
    “一亩能种110棵,一年能产二季,每棵产菌一斤左右,每亩每年能产220斤左右。”马工回答道。
    “什么时候采摘?”王艺波问道。
    “寒菌又名重阳菌,雁鹅菌,一般在大雁向南迁徙的重阳节采摘。”马工回答道。
    “树苗多少钱一棵?”卢樊宏问。
    “15元。”
    “这里有多少棵?”
    “12万株。”
    “每年能培育多少?”
    “6万株。”
    “好,我们全包了。”
    “啊?你们全要?你们农场在北方呀?南方才长寒菌。”马工惊呆了,200万的业务就这么轻松的做成了。
    “我们就在湘西山区种植。”卢樊宏解释道。
    “山区更容易成活。”马工脸都笑烂了。
    “马工,我们马上就去湘西,这两天和村里谈好了,就返回来签合同。”卢樊宏说得很恳切。
    “没问题,我们会派栽种专家去现场指导,保证树苗成活。”
    马工要留他俩吃饭,卢樊宏等不及了,他给村长通了电话,就直奔老家而去。
    下午5点多,他们就赶到了村里,在村长家里,村长老婆已经把饭做好了,他们边吃边谈。
    “村长,我有一个好项目,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卢樊宏开门见山。
    “什么项目?樊宏呀,你帮助村民不少了,我相信你,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村长是个见过世面的老人,他知道卢樊宏是为了乡亲们好。
    “农场现在发展不错,品牌也深入人心,我想增加一些有特色的食品,就想到了这里的寒菌。”
    “寒菌是个好东西,但产量很少呀。你们要收购,我可以叫乡亲们帮忙,但一年收不了多少。”村长有些为难。
    “是要收购一些野生寒菌,我说的项目是人工种植寒菌。”
    “什么?人工种植,我没听说过寒菌还能人工种植,没有人做过啊!”村长有些不可思议。
    “村长你放心,我有办法,我们刚去了农科院,他们有马尾松苗,种植马尾松树,三年就可以收寒菌,一年能收两季呢。”
    “寒菌是长在马尾松根部,和松树共生。”王艺波补充道。
    “村长,这是我们农场的专家,他还是研究生呢。”
    “那我就相信了,有专家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村长豁然开朗。
    “树苗我们农场出,乡亲们只负责栽种和养护,农科院负责成活,他们还会派专家定期现场指导。”
    “这样我就放心了,我就担心种不活,投入的钱打了水漂。”
    “村长,三年后长出菌,我们包收,签个合同怎么样?”卢樊宏急切道。
    “这样吧,吃完饭我召集村民开个会,大家同意我们就干。”
    “我们也参加吧,我把种植寒菌的好处告诉乡亲们。”
    “行。”村长说完就去通知开会了。
    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很少开会,听说卢樊宏回来了,很多村民都跑来看热闹,大家都知道卢樊宏为村民做了不少好事,不知道又有什么意外惊喜。
    村长把卢樊宏的想法告诉了村民,很多村民认为人工种植寒菌不可思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万一种不出来,他们就白辛苦三年。
    卢樊宏把农科院科学种植马尾松苗,在省内推广的成功案例介绍后,就有一些村民动心了。
    他算了一笔帐,村民只投入劳动力,没有风险,风险全都在农场,但收益很诱人,三年后村民每亩可以收入一万元,这在山区,种什么也没有种马尾松树收益高。
    马尾松树苗成活后,就不用怎么管,到时候去收寒菌就行了。还不用担心卖不卖得掉的问题。
    大家议论纷纷,**也在搞退耕还林,这正好帮了**的忙,最终村民都接收了卢樊宏想法,同意种马尾松树苗。
    卢樊宏和村里签了合同,农场提供树苗,三年后全部包销寒菌。
    卢樊宏和王艺波又赶回省城,与马工的农科院签了合同。
    合同约定,农场付50%的预付款,农科院将12万株马尾松树苗运到现场,指导村民栽种,保证树苗成活率98%,农场验收后将余款付给农科院。
    当天,卢樊宏就叫农场财务,按每株15元的单价,将90万预付款转给了农科院。
    二人等农科院将树苗装完车,王艺波按领导指示,跟车前往。
    卢樊宏嘱咐王艺波,跟踪栽种的全过程,今后的维护保养就?由他负责。
    卢樊宏算过账,三年后,每年寒菌的农场种植收入在800万左右,要是再深加工,还会产生几百万的附加值。
    这三年,先收一些野生寒菌,做成寒菌油,在农场老街铺面销售,先做出名气,为今后的大量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
    卢樊宏开着丰田霸道,一路向北,哼着小曲,赶回农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