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卫最新章节目录
陈雨与崇祯联袂出现在广渠门上,瞬间摧毁了皇太极的心理防线。
两年来清军在不同战场的连续惨败、铁山卫吸纳南逃汉人对辽东生产的巨大破坏、鸭绿江防线的建立,都给皇太极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因为文登营的存在,清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被打破,面对明军的心理优势不复存在;辛辛苦苦劫掠的青壮纷纷南逃,无人耕种田亩,粮食供应捉襟见肘,对于辽东这样的苦寒之地是致命的打击;家门口还冒出了一个堪称加强版东江镇的铁山卫,在鸭绿江以南虎视眈眈,清军攻不过去,却无法遏制对方可能北上的袭扰,导致战略上处于极度被动,大后方不稳,以至于每次出动主力入关都是一场豪赌。
虽然表面上风轻云淡,似乎一切尽在掌控,但皇太极却是有苦说不出。陈雨打造了一支清军难以战胜的强军,又把朝鲜北部打造成了牵制辽东的战略要地,让皇太极感觉很难受,如鲠在喉,打不过对方,又抢不到丁口和钱粮,还得防备其随时奔袭盛京大本营,作为满清的最高统治者,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现在皇太极赌上了一切,不顾后方可能遭袭的风险,八旗主力倾巢而出,本想趁着明国君臣内讧的机会一鼓作气消灭文登营,没想到风尘仆仆而来,最后看到的却是君臣相宜、携手抗敌的戏码,费劲心思却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叫皇太极如何接受的了?
失去了信念的支撑,皇太极眼前一黑,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肥胖的身躯摇晃几下,直挺挺往后倒下。跟随两旁的几名巴牙喇眼疾手快,伸手扶住了他,不至于摔倒在地面。
随行侍奉的成亲王岳托大惊失色,皇太极历来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什么时候这样失态过?他赶紧挥手低喝道:“来人,赶快把陛下扶入大帐休息,不准喧哗,免得动摇军心!”
但是众目睽睽之下,想要不引起丝毫波澜如何可能?围在四周的清军都看到了这一幕,情不自禁骚动起来,连旗手高擎的金龙旗都差点倒下来。
城楼上的陈雨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幕,虽然隔得有些远,他看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黄底白边的金龙旗差点坠地的景象却尽收眼底。他心中一动,伸手往旁边一伸:“谁有千里镜?”
一名京营将领赶紧递上从濠镜(今澳门)弗朗机人手里购入的千里镜,陈雨接过后,调整了一下焦距,寻找那面摇摇欲坠的金龙旗。
镜头晃过一个个惊慌失色的清军甲兵后,一个明黄色的身影从视野中一闪而过。陈雨赶紧把镜头移动回来,清晰地看见一个身穿明黄袍子的胖子被几个巴牙喇合力搀扶着往后退,眼睛是闭着的,双手无力地垂下,似乎不省人事。这种颜色的服饰只能是皇室才能穿,再加上那面象征满清权力的正黄旗,那么此人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陈雨用力挥舞了一下拳头,压抑住心中的兴奋,转身对崇祯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崇祯茫然地问:“喜从何来?”
陈雨把千里镜递过去,指着城下说:“陛下现身广渠门,狠狠震慑了鞑子,伪汗皇太极惊吓过度,已经人事不省。现在鞑子群龙无首,撤兵已成定局!”
崇祯又惊又喜,本以为移驾广渠门吓退鞑子十万大军只是个噱头,没想到真有可能。他接过千里镜,手忙脚乱摆弄着:“这这……该如何使用?”旁边的京营将领赶紧上前指点。
陈雨没等崇祯表态,果断地下令:“命令所有守军一起喊话,就说‘皇太极已死!’”。
命令往城楼两边接力传递了过去,很快就传遍了整段城墙。
在军官们的指挥下,士兵们开始高声喊话。
“皇太极已死!”
“皇太极已死!”
“皇太极已死!”
……
声音刚开始参差不齐,到后来慢慢整齐,最后汇集成一个洪亮无比的声音。
“皇太极已死!”
声浪轻而易举穿透了空气,传达到了城下的清军耳中。
原本看到皇太极昏迷的只是少部分人,其他人并不知道怎么回事,可是看到金龙旗诡异的晃动,加上正黄旗的巴牙喇和甲兵如临大敌,用人墙挡住其他各旗的视线,难免不会胡思乱想。等到城墙上的守军喊话,立刻就引发了更大的骚动。
“什么,皇上真的驾崩?”
“不知道啊,只看到正黄旗那边好像出事了。”
……
岳托暗叫不好,对方的反应也未免太迅速了,仓促之间又难以辟谣,对军心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不知道如何应对,也不敢擅自做主,只能指挥巴牙喇们搀扶着皇太极进大帐,这个难题只能等待皇帝苏醒后亲自解决了。
到了中军大帐后,全副披挂的豪格迎了上来,惊讶地问:“成亲王,这是怎么回事?”
岳托忧心忡忡地回答:“不知道为什么,明国皇帝出现在城楼后,陛下忽然就人事不省,本王怕动摇军心,只能先把陛下送回来……”
豪格望着双目紧闭、脸色苍白的皇太极,心里呯呯跳了起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充斥在胸口。
岳托见豪格呆立原地不动,也不上前搀扶一把,诧异地问:“肃亲王,你发什么呆?”
豪格从沉思中清醒,这才反应过来这是自己展示孝心的大好时机,连忙殷勤地上前扶住皇太极的胳膊,在巴牙喇的协助下把皇太极抬进了大帐。
大敌当前,皇帝却忽然晕厥,这事非同小可。不到半个时辰,各旗的旗主、固山额真等高层人物纷纷赶到,除了镇守盛京的大贝勒代善,奉命领兵在外劫掠的多尔衮、阿济格,包括旗主在内贝勒以上的权贵基本上到齐。
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担忧地问:“陛下怎么样了,请人看过了没有,什么时候能醒?”
岳托回答:“这次出关走的匆忙,没有萨满随行,从附近的村落找了汉人郎中,据说昏厥陛下是急火攻心所致,至于什么时候能醒,却没有说……”
豪格大声说:“汉人的郎中岂能信,咱们抢了他们钱财,掳走他们的女人和青壮,他们肯定怀恨在心,巴不得父皇醒不过来吧?”
济尔哈朗皱眉道:“可是除了汉人郎中,现在咱们又能信谁?肃亲王的意思是……”
豪格按捺住心中的情绪,沉声道:“父皇何时能醒谁也不知道,倘若这是在盛京,那就慢慢延医诊治便是,没什么好说的。但这是大军出征,咱们在明国京城之下,城内有大股敌人虎视眈眈,没有人掌控全局可不行,本王提议:大军后撤五十里,避免城内明军趁乱攻击,然后等待父皇苏醒。”
岳托忍不住问:“倘若陛下一时半会醒不了呢?”
豪格眼中露出一丝得意:“那就召集八旗旗主商议,推选一人作为大军的临时统帅!”
小说推荐
- 大明狼骑
- 谁说穿越就得用火器?冷兵器同样可以改变历史!崇祯四年的辽东前线,是要亲历大明王朝的谢幕、见证汉民族的沉沦,还是奋起一击,我以我血溅轩辕!我们是大明的军队,我们是汉人的军队,沈阳,赫图阿拉乃至更北的地方,才是我大明军队的最终归宿!民族的复兴不能寄托在别人的恩赐上,前进的脚步永远伴随着闪亮的军刀。屠夫三
- 傲骨铁心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百二十二章天灾即是人祸
- 大明舰队
- ;东南郑成功,西南李定国,乃南明两位杰出的名将,在保护汉人衣钵最后一丝血脉中,他们可以说是中流砥柱,他们给满清造成的损失是最大的,有李定国的两蹶名王,有郑成功的东南沿海系列大捷。固然,笔者也承认,李定国的才能在郑成功之上,李定国消灭了最令人痛恨的大汉奸孔有德,这些功绩摆在那里,谁都不能否定。而有些人
- 铁血坦克兵已完本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大明铁骨
- “我大明终其一朝315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铁骨铮铮,唯我大明;甲申天变,神州陆沉;大好河山,遍染腥膻;汉家儿郎,誓不为奴!永历十三年,郑成功北伐,这本是一场毫无快乐的痛—最优秀的将领阵亡了,再次北伐的本钱输光了。这一年,朱明忠意外的来到大明,成为郑成功麾下一小
- 无语的命运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卷定江北第657章走向新边疆(完本,新书《这个大明太凶猛》求推荐,求收藏)
- 金玉良缘之我的锦衣卫大人
- 言情版柳星月与锦衣卫北镇抚使阴差阳错之下结下梁子,本以为今生都在不会与他在有交际。却三翻两此的相遇,偏偏每次相遇还都很倒霉。那时星月便决定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孽缘阿情不知何起,却深入骨髓。从遇到柳星月的那天起他就知道这个女子不简单,她身上隐藏的秘密,只是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情深。他早以情毒入髓无法自拔。阴
- 广寒明月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卷第二卷第八十一章
- 我在大宋整挺好
- 一个不太正经的人,写了一本不太正经的书,还取了一个不太正经的书名…郑重声名:请勿在吃饭或喝水时阅读本书,可能会有危险,若不听劝告,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田虎想要与方腊和亲,却又担心嫡子生性粗鲁、外貌丑陋,这才想起似乎还有个长相俊俏的庶出儿子,刚好能做个“备胎。田十一大病不起,被哥哥弃于杭州街市。在这里
- 小生铁铁连载中
- 最新章:布衣钦差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有零有整老家伙
- 命运灰烬
- 传说中,在一个遥远世界的天际,那里的迷雾遮蔽了日光,并使得所有的高山,河流,大海,还有城市,都陷入了永恒的死寂之中…所有的一切,都笼罩在阴影之下…单调,乏味,而又空虚无力。然而,一个坚定的声音,却总是在这里的岁月中流转不息…从梦境中苏醒吧…文明之神,创世之子…依稀间,我听见它这样自顾自地低语道。结果
- 古文明的禁卫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第二十八章无法道明的真相
- 一切从锦衣卫开始
- 这是一个广袤无垠的武道世界,万年皇朝,武道宗门,千年世家,蛮族巫道,妖魔鬼怪,千百势力,错综复杂,相互纠缠,秦斩穿越成锦衣卫,一切从锦衣卫开始
- 时明镜已完本
- 最新章:正文卷新书《妖女别过来》发布
- 铁血铸新明
- 封狼居胥,直捣黄龙,谁言汉家儿郎无血性!崖山之后,帝死臣随,谁言华夏之士无忠义“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壮哉大明,这是大明的骨气。华夏有血性、有忠义、有霸气、有骨气,这就是吾新明的宣言,尔等化外之民尽可一试大明刀锋利否?本书有沉重,有轻松,亦庄亦谐。欢迎书友加入《铁血
- 故土难离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第六百七十节天下之大,皆是汉土
- 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
- 明末盛京浑河血战,大明的最后一支敢战之兵-戚家军浙兵和石柱白杆兵以7000人主动应战6万女真铁骑,最终兵败全军覆没。此战明军杀伤女真八旗万余人,打出了大明最后的骄傲。咱们的主人公张斗一觉醒来就成了这支军队里的一员,他能否在危机四伏的浑河血战中幸存下来。他能否为带领这支队伍击败女真人,成为华夏不屈的钢
- 国立诚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