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玄幻小说
修真小说
女生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都市小说
《大明铁卫》第一卷潜龙在渊第五百章朝会
大明铁卫最新章节目录
“铛,铛……”午门的钟声响起,这是召唤百官上朝的信号。在文登营以“清君侧”名义兵临城下之际,往常四平八稳的钟声此刻显得格外急促、慌乱。
文武百官都有极强的政治敏感性,知道现在是非常时期,得到了上朝的信号,纷纷从家中出来,匆匆赶往太和殿。
大臣们接二连三赶到大殿之时,大批锦衣力士已经在丹墀旁肃立侍候,崇祯也在龙椅上等待多时,往常由御史负责纠正朝仪的流程全部省却了。
崇祯脸色严肃:“文成侯、文登营指挥使陈雨不奉召西征,却出兵北上,大军就在安定门外,情势紧急,特召诸位前来商议。杨爱卿,你先向百官通报兵部得到的消息。”
杨嗣昌站了出来,朗声说:“逆贼陈雨以‘清君侧’为由,由海路入京,摆脱了朝廷布置在青州的大军,随行还有甘愿为虎作伥的东江镇总兵尚可喜,此二人部属共约七八万左右,皆为精锐,威胁不亚于当初奴酋多尔衮的左翼大军。据安定门守军回报,陈、尚二贼安营扎寨,暂时还未有攻城迹象。”
崇祯环顾左右:“诸位爱卿可有良策应对?”
百官很有默契地保持沉默,一时间大殿之上安静的掉一根针都能听见。
所有人都明白,这次大军围城和多尔衮的那次有本质区别,前者是内部斗争,后者是敌我之争,比起多尔衮气势汹汹的围城,这次的局势要微妙的多。明眼人都看得出,所谓“清君侧”针对的主要对象是谁,在皇帝没有明确的表态之前,静观其变才是正确的选择。
崇祯不满地扫视了百官一眼,目光停留在兵部尚书陈新甲身上,点名道:“本兵有何建议?”
陈新甲本不打算站出来,不料被皇帝点名,有些无奈地出列,脑中迅速思索一番,决意只谈技术性问题,不过早表明政治倾向。
“陛下,陈、尚二部出兵的时机和选择路线非常微妙,他们走海路从天津卫上岸,刚好避开了朝廷调往山东的大军,此刻北直隶境内已经没有能够与之抗衡的军队,臣以为,无论陛下做何决定,暂时都不宜触怒陈雨,维持现状,等待大军返回再做打算。”
杨嗣昌不悦地驳斥:“本兵此言差矣,陈、尚二逆贼身为朝廷重臣,深受皇恩,却行大逆不道之事,悍然发兵围困京师,堪比唐时安史之乱。对这样的乱臣贼子,理应下旨谴责,再调集各路人马勤王平乱,怎么能忍气吞声,维持现状?”
唐世济忍不住出列反驳:“陈雨屡次击败鞑子,功勋卓著,本该是国之栋梁,大明的定海神针,如今却因为些许蝇头小利将其逼入绝境,难道不该安抚退兵,却要把事情推到无路可退的地步吗?”
他因为沾了陈雨的光,督师有功,驱逐多尔衮之后本可顺理成章地入阁,却因为杨嗣昌怀疑他和陈雨暗中勾结,私下向崇祯游说,将他入阁之事暂时搁置,所以对杨嗣昌恨之入骨。现在盟友入京“清君侧”,心里巴不得借机把杨嗣昌拉下马,听了对方的煽动言论,自然要站出来反驳。
杨嗣昌大怒:“唐大人的意思是,陈贼之所以起兵,完全是因为朝廷要收回禁海缉私一事?简直是一派胡言!禁海缉私是朝廷委任的差使,又不是他陈雨的禁脔,交给谁做都行,雷霆雨露皆君恩,如果陈贼因此而反叛,证明其早有反骨,不过是寻找一个由头而已!”
唐世济哼了一声:“杨阁老这么说的话,我也无话可说。陛下明见:除了禁海的差使,关于征调文登营全军前往陕北剿寇一事也值得斟酌,陈雨镇守山东、总督朝鲜,成绩斐然,有他在,倭人俯首称臣,鞑子也被牵制,即便入寇也能轻易驱逐,贸然让其倾巢而出远赴西北,实在有些舍本逐末,也怪不得他心有怨气。边镇重臣,不能轻易征调,臣斗胆举一例:假设让关宁军放弃世代镇守的辽东,悉数调往千里之外,谁能保证辽东大军不会哗变?”
许多大臣暗自点头,深以为然。陈雨经营山东、朝鲜虽然只有短短几年,却风生水起,比起辽东的祖大寿等人不遑多让,收回禁海缉私这个肥差也就罢了,让人家放弃大好局面,拖家带口去贫瘠的陕北打仗,将心比心,谁能心平气和的接受?从这个角度考虑,虽然陈雨“清君侧”的行为太过激进,但也是情有可原。
杨嗣昌气得胡须都发抖了,收回刘公岛和征调文登营剿寇都是他的主意,唐世济把陈雨兵乱的锅都扣在他头上,其心可诛。
“唐大人慎言!禁海缉私也好,出兵西北也罢,都是圣旨,你这是质疑陛下的决定吗?”
唐世济拱手对崇祯说:“臣不敢质疑陛下,只是兵临城下,要想解决问题,必须追本溯源,才能找到办法。”
“好了,现在不是讨论这些事情的时候,到此为止。”崇祯郁闷地打断了二人的争论,“朕是要你们解决陈、尚二人兵临城下的燃眉之急,其他的事情容后再议。”
杨嗣昌恨恨地瞪了唐世济一眼,对崇祯说:“陛下,二贼围城,也不是没有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臣建议即刻征召青州大军回师,另调遣宣府、山西、大同等边镇强军入京平乱,辽东镇那边,虽然副将祖宽领八千铁骑南下,但鞑子主动求和,山海关无虞,也可抽调精兵前来,三路大军多管齐下,京城之危便可迎刃而解。”
唐世济不甘示弱:“陛下,调兵遣将是应有之义,但臣以为陈雨并非真心谋逆,可以派使臣安抚,或许事情能有转机,不动刀兵化解此事,那就最好不过。”
崇祯想了想,觉得都有道理,便宣布:“依二位爱卿所言,一面调动各路大军入京,一面派人出城说服陈雨退兵。只要他悬崖勒马,对出兵北上一事,朕可以既往不咎。众爱卿以为如何?”
文武百官只要难题不落在自己头上,自然不愿蹚浑水,齐声道:“吾皇圣明!”
应对文登营的朝会便在一番争吵中仓促结束,大臣们各自散去。
陈新甲下朝之后,正打算回兵部衙门布置调兵之事,上轿之前却听家人耳语几句,便改变了行程,径直回了自己府中。
书房中,张富贵早已等待多时。
“部堂,侯爷交代的事情考虑的如何?俺已经布置妥当,就等您一句话呢!”
第一卷潜龙在渊第四百九十九章兵贵神速
第一卷潜龙在渊请假
小说推荐
大明狼骑
谁说穿越就得用火器?冷兵器同样可以改变历史!崇祯四年的辽东前线,是要亲历大明王朝的谢幕、见证汉民族的沉沦,还是奋起一击,我以我血溅轩辕!我们是大明的军队,我们是汉人的军队,沈阳,赫图阿拉乃至更北的地方,才是我大明军队的最终归宿!民族的复兴不能寄托在别人的恩赐上,前进的脚步永远伴随着闪亮的军刀。屠夫三
傲骨铁心
连载中
最新章:
第五百二十二章天灾即是人祸
大明舰队
;东南郑成功,西南李定国,乃南明两位杰出的名将,在保护汉人衣钵最后一丝血脉中,他们可以说是中流砥柱,他们给满清造成的损失是最大的,有李定国的两蹶名王,有郑成功的东南沿海系列大捷。固然,笔者也承认,李定国的才能在郑成功之上,李定国消灭了最令人痛恨的大汉奸孔有德,这些功绩摆在那里,谁都不能否定。而有些人
铁血坦克兵
已完本
最新章:
完本感言
大明铁骨
“我大明终其一朝315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铁骨铮铮,唯我大明;甲申天变,神州陆沉;大好河山,遍染腥膻;汉家儿郎,誓不为奴!永历十三年,郑成功北伐,这本是一场毫无快乐的痛—最优秀的将领阵亡了,再次北伐的本钱输光了。这一年,朱明忠意外的来到大明,成为郑成功麾下一小
无语的命运
连载中
最新章:
第二卷定江北第657章走向新边疆(完本,新书《这个大明太凶猛》求推荐,求收藏)
金玉良缘之我的锦衣卫大人
言情版柳星月与锦衣卫北镇抚使阴差阳错之下结下梁子,本以为今生都在不会与他在有交际。却三翻两此的相遇,偏偏每次相遇还都很倒霉。那时星月便决定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孽缘阿情不知何起,却深入骨髓。从遇到柳星月的那天起他就知道这个女子不简单,她身上隐藏的秘密,只是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情深。他早以情毒入髓无法自拔。阴
广寒明月
连载中
最新章:
第二卷第二卷第八十一章
我在大宋整挺好
一个不太正经的人,写了一本不太正经的书,还取了一个不太正经的书名…郑重声名:请勿在吃饭或喝水时阅读本书,可能会有危险,若不听劝告,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田虎想要与方腊和亲,却又担心嫡子生性粗鲁、外貌丑陋,这才想起似乎还有个长相俊俏的庶出儿子,刚好能做个“备胎。田十一大病不起,被哥哥弃于杭州街市。在这里
小生铁铁
连载中
最新章:
布衣钦差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有零有整老家伙
命运灰烬
传说中,在一个遥远世界的天际,那里的迷雾遮蔽了日光,并使得所有的高山,河流,大海,还有城市,都陷入了永恒的死寂之中…所有的一切,都笼罩在阴影之下…单调,乏味,而又空虚无力。然而,一个坚定的声音,却总是在这里的岁月中流转不息…从梦境中苏醒吧…文明之神,创世之子…依稀间,我听见它这样自顾自地低语道。结果
古文明的禁卫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第二十八章无法道明的真相
一切从锦衣卫开始
这是一个广袤无垠的武道世界,万年皇朝,武道宗门,千年世家,蛮族巫道,妖魔鬼怪,千百势力,错综复杂,相互纠缠,秦斩穿越成锦衣卫,一切从锦衣卫开始
时明镜
已完本
最新章:
正文卷新书《妖女别过来》发布
铁血铸新明
封狼居胥,直捣黄龙,谁言汉家儿郎无血性!崖山之后,帝死臣随,谁言华夏之士无忠义“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壮哉大明,这是大明的骨气。华夏有血性、有忠义、有霸气、有骨气,这就是吾新明的宣言,尔等化外之民尽可一试大明刀锋利否?本书有沉重,有轻松,亦庄亦谐。欢迎书友加入《铁血
故土难离
连载中
最新章: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第六百七十节天下之大,皆是汉土
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
明末盛京浑河血战,大明的最后一支敢战之兵-戚家军浙兵和石柱白杆兵以7000人主动应战6万女真铁骑,最终兵败全军覆没。此战明军杀伤女真八旗万余人,打出了大明最后的骄傲。咱们的主人公张斗一觉醒来就成了这支军队里的一员,他能否在危机四伏的浑河血战中幸存下来。他能否为带领这支队伍击败女真人,成为华夏不屈的钢
国立诚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卷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我做到了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