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玄幻小说
修真小说
女生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都市小说
《大明铁卫》第一卷潜龙在渊第四百七十一章得意的多尔衮
大明铁卫最新章节目录
清军骑兵呼啸着奔向明军,隆隆的蹄声响彻战场,整个战场的大地都在颤抖,浓浓的烟尘遮蔽了天空。从上空俯视下去,密密麻麻的清军铺满了大片平原,如同涨潮的潮水一般,汹涌地扑向了对手。
坊间素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从满清的祖宗完颜阿骨打时期就开始流传,随着建州女真的崛起和明军的日益衰败,这种说法愈演愈烈,甚嚣尘上。
明军看着两万多清军铁骑气势汹汹朝着自己扑来,说不害怕是假的。从努尔哈赤起兵以来,大大小小的战役,明军负多胜少,早就被打怕了,对清军的畏惧已经深入骨髓,很难消除。长矛手、刀斧手们死死握住兵器,紧张地手心冒汗;骑兵们下意识地握住缰绳,摆出了随时可以调头的姿势,就连战马也感受到了主人的紧张,不安地扭动着躯体,不时打着响鼻。
李国桢和麾下的京营将士虽然也有些忐忑,但毕竟没有真刀真枪和清军干过仗,对于对手的实力认知都停留在纸面上,反倒比两旁的友军镇定。看着清军前锋离自己只有两里远了,李国桢大声下令:“神机营开炮!”
神机营的统领得到指令后,大声呼喊,让炮手们开炮。炮手们纷纷忙碌起来,略微调整炮口角度,然后点燃了引火线。十余门红夷大炮先后被点燃,火焰在炮尾窜动,照亮了炮手紧张中夹杂着兴奋的面孔。
引线燃烧完后,火焰消失在引火孔内,接下来就是一两秒钟的沉寂。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一枚枚炮弹钻出了炮口,粗壮硕大的炮身在后坐力的作用下猛地往后退,整个炮架都移了位。
呼啸的炮弹飞向了冲在最前方的清军骑兵,只要被铁球砸中,不管是人是马,都如同纸片一样脆弱,在飞溅的血花中轰然倒下。
但是对于数以万计的骑兵而言,区区十几门炮造成的伤害实在掀不起什么波澜,倒下的清军很快就被潮水一般涌上来的同伴覆盖,冲击的势头丝毫不减。
双方的距离越拉越近,很快从三里变成了两里,而红夷大炮的炮手们还在忙碌着让移动的炮身复位,再重新装填炮弹、火药,眼看着是无法在敌人的马刀落下来之前再开第二炮了。
神机营的炮手何曾这么近距离直接面对成千上万的骑兵,哪里承受得住这样的心理压力?很多人的手都在发抖,不是火药洒在炮管外,就是炮弹掉下砸了脚。
李国桢没想到炮击对阻击清军没有丁点用处,对方的速度不仅没有减慢,反而随着冲刺越来越快,对于死伤在炮火下的同伴,甚至都没有看一眼,就这么直接踏了上去,毫无顾忌。看着清军被自己同伙踩得脑浆迸裂的场景,李国桢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手脚都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真真是茹毛饮血的蛮子……”李国桢哆嗦着说,“关宁军呢,高起潜呢,他们现在何处?为什么没有出现,一同夹击鞑子,让我们独力承担压力?”
有头脑清醒的部将提醒:“伯爷,关宁军靠不住,就甭指望他们了,还是赶紧让神机营撤下去,五军营、神枢营顶上吧,让鞑子冲进来咱们就完了!”
“对对对,赶紧传令,炮手下,刀斧手护住鸟铳手挡住鞑子骑兵,不能被冲乱了阵脚。”李国桢回过神来,惊慌失措地下令,“还有,让虎大威和杨国柱顶上去,掩护京营!”
命令下达后,神机营的炮手如蒙大赦,抛下工具和火药、炮子,头也不回地往后方跑了。而鸟铳手们则战战兢兢地站到了红夷大炮前方,端起了火铳。指挥铳兵的把总大声喊话:“不要慌,等鞑子近一点再放,听我号令……”
“呯呯”几声,已经有人忍不住打响了鸟铳,而此时清军还在几百步之外,根本打不中。把总气急败坏地骂道:“你大爷的,谁让你们……”
“呯呯呯……”铳声密密麻麻响起,如同过年燃放的鞭炮一般,热闹得很,把总的话被淹没在铳声之中,再也听不到了。在来势汹汹的清军面前,鸟铳手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心理素质忍耐到对手进入射程之内,仿佛打响手中的火器,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只要有人率先开火,其余人像是被传染了,接二连三开火,再也停不下来。
一眨眼的功夫,将近两千鸟铳手的火器全部变成了烧火棍,而以火绳枪的击发速度,他们是很难在对方靠近前射击第二轮的,与红夷大炮也没什么区别。
远处的多尔衮鄙夷地撇了撇嘴,京营和其他明军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还是那么孱弱无能,毕竟天雄军那样的硬骨头不多见。看来这一战没有什么悬念了。
火器失去了作用,战场上暂时平稳了片刻,除了隆隆的蹄声,再也没有其他嘈杂声。随着清军进入了弓箭射程,马甲们纷纷取下骑弓,在快速奔跑中张弓搭箭,斜斜指向半空。
“嗡嗡嗡……”,密集的弓弦声响起,无数轻箭飞上了天空,像是一群蝗虫遮蔽了天空,然后雨点般落了下来。
惨叫声此起彼伏,明军的阵列被箭雨覆盖,立刻就动摇了,开始有人四下散开逃跑,军官们挥舞腰刀,试图维持军纪,但是效果并不好。
很快,“轰”的一声,汹涌的清军骑兵一头冲进了不知所措的明军阵中,挥舞马刀劈砍,肉搏开始了。
来不及逃跑的鸟铳手们被砍成了肉泥,毫无还手之力,刀斧手们勉强格挡,却也不是强壮的马甲对手,两三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战斗刚开始,整个京营的阵列就出现了全面崩溃的现象。
两侧的宣大、山西两镇倒是不怂,与清军两翼的蒙古骑兵开始交手,箭来刀往,互有死伤,但是支援李国桢却是有心无力了。
双方纠缠在一起一刻钟之后,京营毫无悬念地崩盘了,穿着光鲜的勋贵子弟们被凶狠的清兵杀的哭爹喊娘,斗志全无,兵士们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溃散,把后背留给了对手,清兵轻松地跟在后面,居高临下用马刀收割生命,战斗进入了他们最喜欢也是最擅长的模式。
见此情景,后方的多尔衮仰天大笑:“天雄军后明国再无强军,大清勇士铁蹄所至,不过杀鸡宰牛尔!接下来再收拾了文登营,试问还有谁能挡我八旗精兵?从此大清铁骑纵横关内,无人能敌!”
官道上,陈雨连打了两个喷嚏,疑惑地望了望北面,不会是有人念叨自己吧?
他的身旁,是队型严整的军队,清一色的火铳刺刀和鸳鸯战袄,正在有条不紊地行军。这支军队的目的地,正是鏖战中的安定门。
第一卷潜龙在渊第四百七十章永定门之战
第一卷潜龙在渊第四百七十二章条件
小说推荐
大明狼骑
谁说穿越就得用火器?冷兵器同样可以改变历史!崇祯四年的辽东前线,是要亲历大明王朝的谢幕、见证汉民族的沉沦,还是奋起一击,我以我血溅轩辕!我们是大明的军队,我们是汉人的军队,沈阳,赫图阿拉乃至更北的地方,才是我大明军队的最终归宿!民族的复兴不能寄托在别人的恩赐上,前进的脚步永远伴随着闪亮的军刀。屠夫三
傲骨铁心
连载中
最新章:
第五百二十二章天灾即是人祸
大明舰队
;东南郑成功,西南李定国,乃南明两位杰出的名将,在保护汉人衣钵最后一丝血脉中,他们可以说是中流砥柱,他们给满清造成的损失是最大的,有李定国的两蹶名王,有郑成功的东南沿海系列大捷。固然,笔者也承认,李定国的才能在郑成功之上,李定国消灭了最令人痛恨的大汉奸孔有德,这些功绩摆在那里,谁都不能否定。而有些人
铁血坦克兵
已完本
最新章:
完本感言
大明铁骨
“我大明终其一朝315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铁骨铮铮,唯我大明;甲申天变,神州陆沉;大好河山,遍染腥膻;汉家儿郎,誓不为奴!永历十三年,郑成功北伐,这本是一场毫无快乐的痛—最优秀的将领阵亡了,再次北伐的本钱输光了。这一年,朱明忠意外的来到大明,成为郑成功麾下一小
无语的命运
连载中
最新章:
第二卷定江北第657章走向新边疆(完本,新书《这个大明太凶猛》求推荐,求收藏)
金玉良缘之我的锦衣卫大人
言情版柳星月与锦衣卫北镇抚使阴差阳错之下结下梁子,本以为今生都在不会与他在有交际。却三翻两此的相遇,偏偏每次相遇还都很倒霉。那时星月便决定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孽缘阿情不知何起,却深入骨髓。从遇到柳星月的那天起他就知道这个女子不简单,她身上隐藏的秘密,只是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情深。他早以情毒入髓无法自拔。阴
广寒明月
连载中
最新章:
第二卷第二卷第八十一章
我在大宋整挺好
一个不太正经的人,写了一本不太正经的书,还取了一个不太正经的书名…郑重声名:请勿在吃饭或喝水时阅读本书,可能会有危险,若不听劝告,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田虎想要与方腊和亲,却又担心嫡子生性粗鲁、外貌丑陋,这才想起似乎还有个长相俊俏的庶出儿子,刚好能做个“备胎。田十一大病不起,被哥哥弃于杭州街市。在这里
小生铁铁
连载中
最新章:
布衣钦差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有零有整老家伙
命运灰烬
传说中,在一个遥远世界的天际,那里的迷雾遮蔽了日光,并使得所有的高山,河流,大海,还有城市,都陷入了永恒的死寂之中…所有的一切,都笼罩在阴影之下…单调,乏味,而又空虚无力。然而,一个坚定的声音,却总是在这里的岁月中流转不息…从梦境中苏醒吧…文明之神,创世之子…依稀间,我听见它这样自顾自地低语道。结果
古文明的禁卫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第二十八章无法道明的真相
一切从锦衣卫开始
这是一个广袤无垠的武道世界,万年皇朝,武道宗门,千年世家,蛮族巫道,妖魔鬼怪,千百势力,错综复杂,相互纠缠,秦斩穿越成锦衣卫,一切从锦衣卫开始
时明镜
已完本
最新章:
正文卷新书《妖女别过来》发布
铁血铸新明
封狼居胥,直捣黄龙,谁言汉家儿郎无血性!崖山之后,帝死臣随,谁言华夏之士无忠义“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壮哉大明,这是大明的骨气。华夏有血性、有忠义、有霸气、有骨气,这就是吾新明的宣言,尔等化外之民尽可一试大明刀锋利否?本书有沉重,有轻松,亦庄亦谐。欢迎书友加入《铁血
故土难离
连载中
最新章: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第六百七十节天下之大,皆是汉土
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
明末盛京浑河血战,大明的最后一支敢战之兵-戚家军浙兵和石柱白杆兵以7000人主动应战6万女真铁骑,最终兵败全军覆没。此战明军杀伤女真八旗万余人,打出了大明最后的骄傲。咱们的主人公张斗一觉醒来就成了这支军队里的一员,他能否在危机四伏的浑河血战中幸存下来。他能否为带领这支队伍击败女真人,成为华夏不屈的钢
国立诚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卷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我做到了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