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综艺开始当大佬》正文卷第二十二章偶像

从综艺开始当大佬最新章节目录
   办公室内。
    赵雅专心的翻看着手机。
    她关注的正是情话大赛,看到网友们踊跃参与,嘴角不由浮现出丝丝笑容。
    尤其当看到一些没看过节目的网友,听到讨论看了节目后,给予好评,表示这节目以后追定了时,她脸上的笑容顿时变得更加灿烂。
    看了一会儿,赵雅放下手机,不由想起了让自己翻身的功臣陈亦。
    “这次都多亏了陈亦,等到黄雨和张斌那一期节目播出后,节目收视率再创高峰,我就去向副总监提议陈亦升任总策划,并给他申请一笔奖金。”
    赵雅托着白皙的下巴,心中暗道。
    ……
    另一边,张一策坐在自己的工位上,也看着手机。
    他关注的内容,同样是情话大赛。
    只不过,相比于赵雅的笑容满面,张一策则是面色铁青。
    这一阵子,自从《综艺乐翻天》节目收视率逆势上扬后,他来到公司,总感觉大家看他的眼神有点不对劲。
    奚落、同情、嘲讽……
    那一道道异样的眼光,让他郁闷之极。
    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在等电梯、吃饭、闲聊的时候,难免谈论到《综艺乐翻天》,老远看到他出现,都迅速转移话题。
    作为大制作人张涛的儿子,没有人不长眼当面奚落他,甚至还刻意避免在他面前提起《综艺乐翻天》这几个字。
    但他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不知道人们一直在背后议论自己。
    这几天晚上,张一策经常会后悔,自己当初干嘛要急着离开,要是等一等,这份丰厚的资历不就落到他头上了吗?
    要是有了这份资历,他应该很快便能升任制作人,自己全权负责一个节目了吧。
    可惜,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
    现在,他看着《综艺乐翻天》一天天增长的收视率,眼馋之极,却又无可奈何。
    这些成绩不再属于他。
    他离开节目组,是为了避免了给自己职业生涯留下污点,谁知道却错失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看着围脖上网友火热的讨论,张一策心中满是无奈。
    “有了这次推广,《综艺乐翻天》的收视率应该还会提升不少吧,陈亦应该也会顶替我留下的位置,成为总策划。”
    想着想着,张一策突然心思一转,“对啊,我走了以后,节目组到还没有任命新的总策划,只要陈亦任命通知没下来,就有操作的空间。”
    心中的想法一起,便如同杂草般生长,张一策眼睛微微发亮,“我现在离开节目组也就两周多,现在找个理由回去……”
    他认真思考这个想法的可行性。
    不过,最终张一策还是摇了摇头,这个办法行不通。
    虽然他有背景,但公司又不是他家开的,他想走就走,想回去就回去,怎么可能!
    有背景的确能让他具备很多优势,同样的资历和成绩,他能比别人多很多机会,但是,并不是万能的。
    就算有背景,想要重回节目组,他也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那样他老爸才能帮他使力,推他一把。
    可是,目前根本没有这个机会,师出无名啊。
    张一策不由叹了口气。
    现在,《综艺乐翻天》收视率火爆,恐怕过不了多久,陈亦便会被正式任命为总策划,那时候他再想回去就来不及了。
    ……
    陈亦对于这次围脖上的宣传,也非常关心。
    此刻,他正坐在座位上,翻看着情话大赛网友创作的情话。
    网友人才的确很多,有些套路真的很深,让他有时不由喊出一句卧槽,有时又笑出了声。
    目前,点赞第一名的情话,就让陈亦开了眼界。
    这个情话是一名昵称叫做“理工男博士”的网友发布的函数:
    (x^2+y^2-1)^3-x^2y^3=0
    在公式的下面,配着一张画着函数图案的图片。
    赫然是一个??型图案。
    这个硬核的表白方式,戳中了很多网友的萌点,纷纷点赞,点赞率比那些情感博主、撩妹大师的要多的多,简直是一骑绝尘。
    ……
    且不说网上的喧闹,到了周六,黄雨和张斌如约来到繁星娱乐录制节目。
    “这位是陈策划,本次录制节目全权由陈策划负责。”赵雅向两人介绍道。
    “陈策划好。”
    黄雨和张斌表现的非常有礼貌,都是主动伸手握手,完全没有因为自己正当红而产生傲气,对陈亦也没有半点怠慢。
    陈亦也微笑和他们握手,“你们的歌我听过几首,还挺喜欢的。”
    出来混么,人抬人。
    其实他们的歌之前陈亦一首也没听过,这两天临时补课才听了一些,喜欢也谈不上,同质性的歌曲太多了,只是顺嘴说着车轱辘话。
    这里要提一下,这个世界偶像艺人的地位,完全没有陈亦在梦中的地球高。
    华国一直以来比较强大,但工业革命比西方起步要稍微晚一点,之后国家很长时间以来将重心都放在将军事、工业和经济上,对于文化产业没有那么重视。
    而曰本和韩国的文娱行业则非常发达,华国的市场这么大,自然引得曰本和韩国的娱乐公司非常垂涎。
    两国是华国一直以来的小老弟,曰本和韩国都将中文放入了教材中,从小就学习华语,没有交流上的困难。
    此外,对于小老弟,华国对于两国也有所照顾,允许他们的娱乐公司来华国发展,制作的节目也可以在电视台播出。
    于是,两国的娱乐公司纷纷大举来华国建立分公司发展,使得如今华国文娱行业到处都充斥着曰本和韩国的团队。
    也正因如此,华国文娱行业的很多经验都是来自曰本和韩国。
    对于艺人的分类也是如此。
    如今,对于艺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地位最高的是电影演员,其次是电视剧演员,然后是歌手和主持人,最后是搞笑艺人和偶像。
    当然,如果各身份中的翘楚完全可以无视这个地位排序,偶像做到最顶级,地位并不弱于电影演员。
    当然了,那样的人寥寥无几。
    因为偶像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工业,迭代速度非常快,几乎两年就换一茬。
    现在大火的偶像可能过上两年就被新的偶像取代,淹没的悄无声息。
    正因如此,偶像艺人们都非常谦虚努力,不想自己被取代,那就少得罪一些人,多扩展自己的事业版图。
    那些能够长青的顶级的偶像艺人,没有一个只是单纯的偶像身份。
    他们在职业生涯初期就谋求转型,出身偶像,但已经成功转型为了演员或者歌手。
    偶像吃的是青春饭,现在是明星,过上两年大部分都成了流星,这在华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就拿《综艺乐翻天》来说,如今常来节目的几个搞笑艺人,当年就是鼎鼎有名的偶像,之后过气了,只能来混谈话性节目。
    也正因为大环境如此,黄雨和张斌才表现的如此谦逊有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